《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侃侃而谈道德经(15)

(2010-11-22 03:34:59) 下一个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

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

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得道的人比较神秘,不容易了解。这是古今中外的普遍现象。如老子、慧能、耶稣等,凡是得道的人,在古时都是形而上学的道,这种形而上学的道是一种体验,无法用言语表达。这也是宗教体验和科学论证最大的不同。科学是可以证伪的,而宗教是不可证伪的。即我们的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身外的客观事务,可以公共相互验证的感知,这些感知组织成知识就是可以证伪的科学。另一类是内心的求索,内心求索得到的感受是言语难以表达的体验。古时没有仪器,没有望远镜和显微镜,人由内心思考感知的天地宇宙无所不包的“道”,是一种难以言传的不可证伪的知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不容易认识神秘的圣人,只能勉为其难地形容一下。老子是得道的圣人,我也就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勉为其难地侃侃道德经。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得道的人,处事谨慎,如履薄冰;交往谨慎,谦卑低调;如冰雪消融一般坦荡,敦厚朴实;虚怀若谷,和光同尘。老子说的即便都是华夏文化中几千年尊崇的做人的美德。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和光同尘,世故圆滑通达,哪还要不要坚持原则呢?水随波逐流时是浑浊的,但在缸中静止下来侧泥沙俱下,自己就澄清了,所谓出污泥而不染,在浊世中依然不失本色。安静无为,也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候。人生也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世事通达不是不要原则,相反是为了最终彰显原则;清净无为不是避世隐匿,而是为了实现自我和理想。这是太极阴阳的原理,为了越过山涧,要先退几步以便加速跳跃,要出拳就得先回手。没有阴,不可生阳;没有浊,何来澄清;只有静若处子,才能动如脱兔。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人类是进步的,社会价值观也是变化的历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没有绝对普世价值。得道之人之所以和光同尘,就是不走极端,不是原教旨主义者,保持思想开放的心态。唯有不原教旨,才能推动社会更新思想,推动进步。阴阳之道,满受损,谦受益,物极必反。极端了,真理就成为谬误了;不走极端,才能宽容,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进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