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幸福观-转载
(2010-04-21 15:18:43)
下一个
写在前面:
我一周来读一些叔本华的文论,很受益。人在认识自己是谁,有什么,他人的评价对自己有什么样的价值,为什么苦恼,为什么幸福 这些问题的探讨里也许叔本华给你启示。下面这篇文章写得很值得一读。
冯音捷:摘要叔本华幸福观
·冯音捷·
之一,钟摆之苦
叔本华说:在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处于痛苦的一端;而这些欲望一旦得到了满足,人便处于无聊和空虚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不是挣扎和欲望饥渴之苦,就是无聊和空虚之苦。人的内心总是苦着,永不得安宁。
叔本华是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苦难是人生的本质和基调,而不苦和快乐只是偶尔的小憩和添加物。尽管承上启下,叔本华为现代哲学和其它人文科学提供了广博的思考方向和突破。但现代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种以提高人生质量为目的的学科,对叔本华“无奈,无救”的幸福观持否定态度。
之二,幸福的三个来源 幸福来源于三方面 1.人是什么,指人格,包括: 气质 道德 理智 教养 修养 健康;2.人有什么,指财富;3.人在他人评价中处于什么地位。
叔本华认为,人在“是什么”方面的差异是自然造成的。人幸福与否主要取决于“人是什么”方面的差异。“人是什么”是人的本质和构成。
伊壁鸠的信徒麦特罗多洛说:外在的幸福远不如内在的幸福。无可置疑,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就整个人生来说,就在于人的构成,人的内在素质。这是人的一切情感,欲望和想法得以从内心感到满足的直接源泉,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间接和次要的。 所以,同样的外部事件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甚至在许多外在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仍然生活在自己独有的小天地里。 人最直接理解的是自己的观念、感觉以及意志,外部世界只能在与生活有关的那些方面对人们产生影响,人们按照自己看的方式和所看到的世界来塑造生活。所以,对不同的人,世界表现出不同的色调。对于一些人,它贫瘠荒漠、枯燥乏味、浅薄空疏;对另一些人,它丰厚富实,趣味横生,意味深长。很多人听到别人经历了一些令人快慰的事情后,也期待着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生同样的事情,而忽视了他们更应羡慕的是那种精神能力。当人们描绘一些令人愉快的事件时,这种能力便会赋予这些事件以独特的意义,对于天才来说,它们充满了快意的冒险情趣,而凡夫俗子由于感觉迟钝,这些事件在他们眼中则变得陈腐乏味,司空见惯。歌德和拜伦的许多诗作就完全是天才的杰作,而这些作品显然也是根据现实写下的。愚蠢的读者因为诗人经历了那么多愉快的事情而羡慕他,但不去羡慕诗人无比的想像力,正是这种想像力把至为平凡的经验变得伟大辉煌。 同样,在自信乐观者看来是令人兴奋的冲突性事件,在性格抑郁者看来则是一幕悲剧,而对于心灵麻木不仁的人来说,则没有任何意义。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一个事实,即,要认识并欣赏任何事物,都要求有两方面因素的协作,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这两者如水中的氧和氢一样必然地密切联结在一起,所以,尽管在经验中客观的或外在的因素相同,但由于主观的因素或个人的鉴赏力不一样,同一对象在不同人的眼中就会显出天壤之别,就仿佛这外在世界不一样了。在智力迟钝愚蠢的人看来,世上最灿烂多彩的事情也是乏味无聊的,所以无从欣赏。
的确,任何人都被幽禁在他自己意识的范围之内,人不能超越自己,更不能直接走出自己意识的界限。所以,外部的帮助对他并无多大意义。 在舞台上,有人扮演王子,有人扮演大臣,有人扮演仆役,有人扮演士兵或将军,等等。这一切都只是外表的不同,脱下这些装束,骨子里大家都不过是一些对命运充满了忧虑的可怜演员而已。人生就是这样。地立和财富的悬殊使每个人扮演着适合自己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内在的幸福和快乐有所不同,那些凡夫俗子,那些不幸的人们的苦难和烦恼也是根源于此。毫无疑问,幸福与人们必须扮演的角色、地位的浮沉以及财富的得失毫无关联。
人生客观的部分掌握在命运之神手中,它会因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主观的部分则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在本质上它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不符合现代大多数人文科学的信念。既然主观的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临床心理和行为学之目的就在于改变人的主观世界)。 人不能超越自己。一个动物被安置在某一环境里,它就被局限在自然给安排的这个狭小圈子里;人也是这样,人们孜孜以求幸福的努力永远都保持在其本性所许可的范围,被局限在能感觉到的程度;人所能获取的幸福的多少,预先就由他的人格所决定了。 相对于我们精神的力量就更是如此。这种精神力量与人们获得更高级愉悦的能力密切相关。如果这些能力弱小,那么亲朋好友以及命运能够给予他的,就不足以使他达到一般水准的幸福和快乐。他的一切都来自于肉体的欲望,粗野下流的同伴和粗鄙无聊的娱乐。另一方面,一旦情况是这样,要开阔他的视野,即使教育也无济于事。人最为高尚最丰富多彩的永恒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心灵的快乐主要取决于心灵的力量。显然,我们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什么”,取决于我们的人格。而命运或命运所给我们的东西一般地只是意味着“我们有什么”,或我们的名誉。只在这种意义上,即外加的事物上,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其改变对人的幸福影响不大。 如果我们在精神上不够富有,那么我们的命运就不会有多大改变。所以,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愚者依旧愚蠢,冥顽不灵者依旧冥顽不灵。 温文而雅活泼快乐的气质,完美健壮的体格,健全的理智,敏锐的洞察力,稳健温和的意志和良知,这些都是地位和财产无法代替的优势。对个人来说,他的人格是在他孤存独在时与他形影相随的东西,乃是任何人也无法给予和拿走的东西。人格比财产和他人的评价(名誉)更本质。 今天,心理和行为学认同叔本华“财富和名声本身对人的幸福感影响不大”的观点。但也认为人可以在改变外在条件的同时改变主观世界。心灵和精神世界可变,但并不容易变。心灵和精神世界的改变需要大量和持久的正面信息。人正面信息之吸收量大到进入潜意识并改变人的潜意识库存,至此,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发生改变。 人生固有的东西(人是什么),乃是幸福的契机。
之三,如何看待他人的评价 别人如何看自己,与自身和幸福关系不大。可是大多数人都非常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多数人会为别人的恭维和好评而高兴,即使是露骨的谎言也欢迎。如果被别人贬低和轻视了,人会顿生烦恼,有人甚至会深陷痛苦。
人最主要的幸福来源于人的本质,即“人是什么”。如果人格有欠缺或内心对自己不接受,人无法从第一源泉上得到幸福,结果烦恼无穷。那么,人自然而然地转到从地位和拥有上得幸福。可是人欲望的本质使得大多数人没有学会欣赏和珍惜自己的拥有,总感到别人的拥有比自己的好。第二重要的幸福源泉也被毁掉了。因无处获得快乐和满意感,多数人如此渴求别人的好评,以至于使之成为自己立身的准则。过高地估价别人的看法是人类的通病。人时常成为他人意见的奴隶--可见,去波动一颗渴望赞美的心是多么的容易。 对于幸福,特别是对与幸福水乳交融的心灵宁静和独立,寻求别人的好评,与其说有益,还不如说扰乱了人内心的平静,损害了幸福。 在别人眼中发生的事物,存在于别人的意识当中。而不在我们的意识之中。这包括我们在别人意识当中的形象,和由此而形成的种种联想。人都被幽禁在他自己意识的范围之内,人不能超越自己,更不能直接走出自己意识的界限。你按你的人格行为,别人按别人的人格对你的行为作出解释。况且,人群中,思想浅薄,观念狭隘偏执,意见恶毒的人也不在少数。 努力和渴求得到好评价,人的行为会虚荣,妄自尊大,矫揉造作,焦虑不安及过敏等。实际上,渴求好评的欲望使人适得其反。而精神丰富,人格健康,不太在意别人评价的人会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为他们经常的态度是无忧无虑,独立自在。 幸福重要是心灵的平静和满足。要幸福,就要靠修养和理智限制本能的冲动。塔西佗说:“对名声的欲望就是智者也很难摆脱的”。结束这一愚蠢行为的唯一方法,就是意识到它是愚蠢的。 名誉观是叔本华精辟观点之一。“不为他人的好意见而活”,是被广泛应用的梳理情绪,宁定心境的工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