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光辉岁月沧桑大地为你一生奉献-史家和史人的责任与良知

(2009-10-03 14:37:50) 下一个

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而连绵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有一部连绵不断的详尽历史,把我们的文明象银线穿珍珠一样地穿成了闪光夺目的璀璨项链。而这串耀眼夺目的珍珠项链就是我们那详尽记录五千年风雨沧桑的史书,即,信史。书写这些信史的人们被称之为“史家”,而热爱并阅读这些信史的人们可以被称之为“历史学人”或简称“史人”。

我们中国人现在已经“不作大哥很久了”,很多人早已忘记了不少伟大祖先传下的优秀家当,连对自己的信史和书写信史的能力都时常产生怀疑。而我们只要放眼这个不大的地球,就会发现信史对一个国家的形成、发展、崛起、救亡和复兴的伟大意义,而中国能够成为连续不断成长发展的既古老又现代的伟大国家,我们的信史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当年与我们中国并存于世的几个文明古国,要么早已国灭史毁,如巴比伦;要么朝代更替、人民死走逃亡或被同化,其信史被毁,如古印度、古波斯、古印加和古玛雅;要么是信史虽未被毁,但因朝代更替人民改宗改化而无法辨认,如埃及(其部分信史因近代考古技术的发展而被破译)。而西方日耳曼蛮族后代最为吹捧的、并借尸还魂的希腊历史,在上古部分很大程度是靠一部《荷马史诗》而非信史来记载,其神话色彩很浓,另外往往只突出雅典的历史。而其他未开化民族更是十分地可怜,只靠口耳相传来记录自己的历史,因为没有书写信史的习惯和手段(文字、笔墨、纸张卷椟),历史逐渐变得模糊,所以很多民族连自己从哪里来的都不知道。

但无论是海外的文明势力或野蛮势力,都知道历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极端重要,所以一旦攻破一个敌国,通常要大肆焚烧和毁灭这个国家的信史。这一恶劣的行径一直持续到西方列强攻占美洲(我从不承认什么狗屁“发现新大陆”,人家都发现和居住上万年了,用得着你来发现吗?)。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掌握民族和国家历史的印第安巫师们通通杀死,以此断绝他们的后人对他们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认同。这样的悲剧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是屡屡发生的,你今天占我的国灭我的史,明天我再占你的国灭你的史,直闹到现在,海外诸国都十分羡慕我们中国有一部唯一一脉相传的信史。并由羡慕导致嫉妒,于是乎流传着只相信现代考古而不承认中国信史的风气。然而人是高级生命,其最重要的标志是有高级发达的大脑,即大脑意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拥有物品的外在特征。墓中考古发现了某民族的物品也不能一定就证明该墓的主人就是该民族,那物品可能是他买来的、抢来的、或仿制的。当然,考古并不是不重要,而是要在二者没有重大冲突时给予信史足够的重视。而往往现代考古、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会反过来证明我们自己信史的可靠和伟大。

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就确凿转述了上古记载的关于匈奴是源自中土华夏人的一支的史料,而近几年飞速发展的DNA分子生物分析首先证明了古代的匈奴人与现在的蒙古人是血脉传承的关系,又证明蒙古人的血统与汉人的血统有将近一半是彼此重叠的,而剩下的不同部分,蒙古人的更为多样和更为古老,汉人的则更为单纯和更为新近,因此是华夏人在古代流散到了漠北与当时的本地土著混居而形成了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另一个史书记载但被近现代“半瓶子醋”专家动摇的是南北汉人的关系。以前的北人南渡、南征、南迁的事实是史不绝书,而各自家族的家谱也是历历在目,可被某些近现专家以某种政治和文化目的批为“伪史”。而近年的DNA分析证明南北汉人的血统无论父系或母系都几乎是高度一致 (参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0510/21/60698_3449060.html),也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史书和家族史书是多么的严谨和可信。

信史的重要性就首先在于它应可信。这样才能为后世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所以中国历来的优秀政治家和军事家都很重视读史和学史,几乎人人都是历史学人。当然,由于当时的观念和技术手段的局限,要想百分之百的绝对正确是很难的,但应该尽量的可靠和相对的可信。史家著史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而历史学人读史也要以史家著述的客观公正性以第一重要的审核和评价标准,对好的官修史书或私编史书就不遗余力的赞扬,对不好的就除恶务尽地唾弃批判。要把那些为当时年代的政治利益服务的当权派的御用史书枪手和国内外反对派的敌用史书打手都通通归类为文史的政治门客和食客,而非信史史家。其重要标准就是看他写史的生活来源是什么?是共产党的工资?奖金?还是XX功、某某教、某某国的赞助。所以维梁主张在史家写史或历史学人对别人谈论历史的时候,要首先指着灯笼对自己祖宗或自己相信的神灵发誓:我说这番话只代表我个人的历史见解而未因此受任何政治、文化和宗教势力的支配。

其实这种顾虑在中国的上古时代是十分多余的。那时的华夏人民对历史的真实性有一种近乎迷信的虔诚,认为神鬼不可欺。所以历史被专门的史家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予以客观著述,为此有的史家是不惜牺牲性命的。

《春秋》记载了“齐崔杼弑其君”的典故:崔杼杀掉了齐王,史官(好像叫太史伯)直书,崔杼杀了史官,史官的二弟继续这么写,崔杼不敢杀了,因为就算杀掉二弟还会有三弟上来接着这么写。就在这时候,又有一个南史氏自备纸笔赶了过来,说是准备等史官一家全部牺牲之后再接着这么写!

后来的史家虽不一定都象那个太史伯家那样视死如归,但也要想尽办法把历史准确记录,藏于深山、并传于后人,而当时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的后人们也通常是虽心有不甘,但一般都不会与有独立人格的史家们纠缠,认为与自己的身份不妥。最著名的情况就是如司马迁和汉武帝的关系。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可以说有不少对汉武帝、汉高祖的人格和丰功伟业的“诋毁”,有些“愤青式的批判”甚至用现在的观点看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汉武帝倾全国之力打垮匈奴的伟大历史意义,西破大宛找寻良种宝马的军事意义,都被司马迁忽略了。但这部个人著述的史书作为一家之言,还是被一字未删地流传了下来,历经西、东两汉而没有被查禁,只能说明当时的中国从上到下有一种视信史如神明、视伪史为粪土的崇高精神。

后来直到唐初,受胡化影响很深的李世民杀兄弟全家、逼父亲退位,为防后人指责其如隋炀帝同样为人,所以有意无意地开始干涉史家著史,加入了一些春秋笔法以掩盖对自己不利的史实,以后史家著史的外部环境就逐步恶化,到宋太祖、宋太宗时,因为二人皆靠篡位得天下,忌惮儒教正统史家的记载,更加深了对官修史书中对自己不利史实的掩盖,但总的来说凡是与自己冲突不大的史实都能得以记录,这与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的情况完全不同,那里只有传说、故事、经文,没有详尽的年代、人物和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当然,以唐、宋为转折,我们也可以看到有时在历史的土壤上面,甜果和苦果是同时种下的,李世民虽开贞观之治,但是其靠身边军人的铁血拥立,结果唐朝也是先衰于军阀的安史之乱,后毁于军阀的朱温之废。而北宋开国二主靠军人而拥立,反怕军阀自替,所以削武人军权以自弱,结果两宋皆毁于军力虚弱,看来一切历史皆非偶然。

繁荣昌盛、威震四方的时代是国家历史的光辉岁月,当然要有人如实记录;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时代更有众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去救亡民族和匡扶国家,这段历史更同样是我们文明史上的光辉岁月,更要有人如实记载。人都有好大喜功的一面,那些没有悠久和辉煌历史的民族和国家都只愿意记录自己光荣的历史,不愿意提及自己狼狈的、灰暗的、甚至是不光彩的历史。就连目前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提到自己得以建国的独立战争的历史时,也是鼓吹全靠自己那“十几个人和七八条枪”的半民兵武装取得的决定胜利,而刻意回避了自己的同盟军:法国正规陆军在战争中所起的决定作用。如果认真读世界通史你就会发现,别的民族和国家在这个地球上不管曾经有多么强大,一旦跌倒就很难再次站立起来。而我们民族则不同,对于我们民族和国家来说,如何熬过、挺过最艰难的岁月,才恰恰是我们信史的精华所在。如BEYOND《大地》里所唱“多少次艰苦的开始,他一样捱过去”。注意是“捱过去”,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那是史诗不是信史,只读史诗而不读信史,一旦跌了跤,这个民族和国家就很难爬起来了。

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写史、读史、讲史已不再是文史学究们的专利了。而网上众人又往往都有各自的其他生活来源,不必靠作当权派的吹鼓手或反对派的打手而谋取生活,就更应该抛开一己之私公平地研究和分析历史。象1949年以后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其实都有其内在的自然规律的,而不是一两个领袖的功劳和罪恶。比如,有心人只要计算一下1949年后进城的元帅、将军、校官以及相应级别的地方干部的总人数,以及后来可供安插的实际工作岗位,就会发现中国当时是好比一条只能上600辆汽车/每小时的公路,可要跑上去上万辆的车,那么到底谁应该下道,以及如何下道就是以后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另外,关于三年灾害饿死人的问题,确实是严重的决策失误,但那些横征暴敛而来的粮食也确实是支援了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和巨变,现在要想的应是如何尽快让我们这些城里人和受益者尽快回馈当年毁了家园支援我们的农村同胞,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基础设施,让他们生活得和城里人一样好,才算对得起他们,而不是左、右派各自纠缠的到底饿死了几千或几百万人。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史家也好,历史学人也好,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第一不应把自己当作为了执政党歌功颂德、顺风接屁的吹鼓手-那是御用门客文人的事;第二不要作逢中必反、见共就批的反对党愤青-那是敌对势力的食客打手的事。大凡历史事件,都往往有其历史原因和历史规律,也往往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就应该客观和公正地记录和评价这些正反的经验和教训,以留给我们的后人,来传承我们的信史文化,这才上不负先人,下无愧后代,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赤血丹心。正如《光辉岁月》里所唱的“写下灿烂的诗篇,不管有多么疲倦、、、迎接光辉岁月,为它一生奉献”。



维梁 - 欢迎交流: wh276@hotmail.com

大地(国语版歌词) - (屏幕上歌词错误修正) 多少年向往的日子 总感到古老神秘 多少篇光荣的历史 我已经记不清 千千万万的身影 在大地的怀里 弯弯曲曲的流水 涌在心底 眼前不是我熟悉地双眼 陌生的感觉一点点 但是他的故事我怀念 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 轻轻松松的走远 不知道哪一天才相见 多少段难忘的回忆 他说来并不稀奇 多少次艰苦的开始 他一样捱过去 患得患失的光阴 只是从前的命运 奔向未来的憧憬 充满大地

光辉岁月(国语版歌词) 一生要走多远的路程 经过多少年 才能走到终点 梦想需要多久的时间 多少血和泪 才能慢慢实现 天地间任我展翅高飞 谁说那是天真的预言 风中挥舞狂乱的双手 写下灿烂的诗篇 不管有多么疲倦 潮来潮往世界多变迁 迎接光辉岁月 为它一生奉献 一生要走多远的路程 经过多少年 才能走到终点 孤独的生活很需要时间 只要肯期待 希望不会幻灭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