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妈妈

我们生活在北京。妈妈在外企工作,爸爸国企工作,儿子在幼儿园小班。姥姥姥爷退休在家;
正文

ICBC(中国工商银行)取款杂记

(2009-01-15 00:26:18) 下一个

ICBC是中国工商银行的中文拼音缩写。戏称:“爱存不存”。

  今天去到朝阳某支行取钱并办其他事情,必须要到柜台去办。

1130 到银行,取号,392号,有132 人等待;

我一见这架势,立即决定先吃饭去。

1230 吃饭回来,原以为号会过了,可一看,319号。

好,等吧。

等的时候,观察了一下:4个窗口。3个人工作。工作人员轮换吃饭。其中还有一个崇洋媚外窗口,专办外汇业务。没有外汇业务时候,再办国内业务。

1330 办完

整整2个小时。

这种现象在中国银行也遇到过。大堂经理解释说:中国人太多,真没办法啊!

记得在NY的花旗银行,就在公司门口。基本上没见过排队,而且环境非常好,态度也非常好。

等回到中国以后,提到去银行就头痛。

现在我比较喜欢的是民生银行。人会相对少一些,而且比较人性化。就是住房的贷款吧,

新年开始,自动给我打了7折,比以前少还了1/6。而我弟弟贷款的中国银行,唧唧歪歪的倒现在还没有明确回复;北京银行等还在要求客户写申请。

这又让我想到在海淀过户大厅的一幕:因为工作人员检查不仔细,我等了2小时后,告诉我手续不全,改日再来.而那个工作人员以及她的女所长一点也不认错,女所长说的好: 这么多人,错误是难免的.连说那个工作人员都没说. 估计能进这种部门的都是些领导的7大姑8大姨,得罪了我如何,得罪的领导可日子不好过呀.

胡乱的写了这些东西,就是觉得中国的老百姓太不容易了.银行,政府等垄断机构还是需要改革和竞争.当他们为客源发愁后,他们就知道什么尊重顾客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