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23)
2010 (119)
2011 (89)
2012 (93)
2013 (105)
2014 (62)
2015 (92)
2016 (84)
2017 (95)
2018 (135)
2019 (158)
2020 (215)
2021 (184)
2022 (149)
2023 (133)
2024 (101)
2025 (2)
当看到我津津有味地吃红薯时,先生多次忍不住地说我像“猪”。第一次听到如此称呼时,我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听多了,也就不再和他争议。想到他是一位娶了“猪”做妻子的人,也好不到哪里,是他自己“骂”自己呢:-)))。
先生说他这样称呼我是有一定的缘由的。在他的家乡,红薯主要是作为喂猪用的饲料。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粮食不够吃时,红薯有时也用来代替米饭。所以,每当看到红薯,他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猪食。因此,他就觉得爱吃红薯的我像“猪”。
红薯在我的家乡被称之为山芋,在先生的家乡被称之为蕃薯。我喜欢吃红薯不仅仅是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还有我儿时与红薯结下的不解情结。与父母一起下放到农村合作医疗诊所时,我不满7岁。善良的乡亲们对我全家都很好,经常带一些时节农产品给我们,如毛豆,蚕豆,南瓜,冬瓜,山芋(红薯)。。。如今,这些都成了我喜爱的食品。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红薯。南方的气候似乎很适宜红薯生长,收获的季节与毛豆时节相近。除了常见的红薯吃法以外,外婆还会将红薯切成丝状,与青青的毛豆米放在一起做汤。起锅时,撒上几粒葱花片,味道清淡,鲜美。
诊所在的村里有一位五保户“二奶奶”(因为她早已过世的丈夫排行老二)教会了我如何将红薯埋在地里过冬天以及如何烤红薯吃。生产队安排二奶奶为从南京下放到本村的几位知青烧饭。知青们就住在诊所的隔壁房子里,经常到诊所来串门,用我们家的煤炉。爸爸妈妈喜欢他们,也同情他们,尽力提供帮助和照顾。大人们让我们这些孩子称呼知青们为“叔叔”和“阿姨”。现在仔细想想,他们大概也只比我大十几岁而已,应该称他们为“大哥哥”和“大姐姐”才对。冬天,二奶奶为知青们烧饭时,常常象变戏法似的从烧大锅饭的余火中扒出烤熟的红薯,软软的,香喷喷的,好吃极了。知青中的一位叫永林的“叔叔”经常与我和弟弟“抢”烤熟的红薯吃。每当此时,我和大弟就会请他用讲故事交换烤熟的红薯。
昨晚,我又用红薯代替了米饭。象往常一样,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先生一面笑眯眯地称呼我为“猪”,一面嘱咐我慢慢地吃,别着急。他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他出生和成长的村里有一位叫“六狗”的年轻人娶了一位从城市落难到本村的女子为妻。这位新媳妇不懂喂猪的一些基本常识。有一次,她用一锅刚刚煮烤了的红薯喂猪。当六狗从地里干活回来时,新媳妇告诉她的丈夫:“六狗,六狗,蕃薯吃吃,头摇摇,扑通一声就不动了。”原来,那头猪吃了滚烫的红薯受了重伤。
先生想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不能心急,等待红薯凉一些再吃。可我关心的是故事的结局。因为在那时的农村,猪是非常值钱的家庭财产,我为六狗的妻子担心。但先生告诉我,六狗极其疼爱他的妻子,并没有为难她;后来,他们儿孙满堂。我听了很感动。。。
如今,外婆和二奶奶已经去了天家,与永林“叔叔”也早已失去了联系。但红薯带给我美好的记忆却是因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