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红尘一行之归来
终于归来。
一晃眼,过了这么久了。。。
回来的时候,园中的芦苇已经高过了头,还挡了路,害的我要踩上草坪,才能不碰到它们。离开时,还是割过的茬子,矮矮的,待在墙边,藏在草丛里,很不起眼的样子。
颜色倒还是黄的,仿佛没变,看来,我错过了他们绿色的时光。
走的时候,它们还没变绿,回来了,它们又变黄了。
还错过了什么?
樱桃自然错过了,樱桃树的叶子倒还繁盛,万绿丛中,没有一点红候了我。岁月毕竟无情,由不得自己。
葡萄也错过了,叶子也是一样的好,虽然已经是深秋,倒是没憔悴损了它们。
邻家的苹果还没掉光,地上的已经烂掉,树上的,还是红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了。当然,能吃也是没有人吃的。种它,本来就不是为了吃。
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一个夏季瞬乎而过。
一回来,就有朋友问我:长恨歌看过了吗?
小说倒是看过几眼,终于没能看下去。
总觉得王安忆的文笔有些造作,看来,她一辈子也跳不过那个坎儿了。
似者死,学者生。
想脱出前人,不是那么容易。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电影自然是没看,这段时间,一直在跑来跑去,很多事儿都没顾上。
于是朋友给了我地址,我去网上下了来。
看完了,印象里留了几句话。
“我不会要求什么的。
可我有要求。
难过的时候,想念我好吗?
白天的时候,你再说一遍。
我只说一遍。
晚上说的话,不算!”
我能对她说这样的话吗:
难过的时候,想念我好吗?
还有一句。
“新中国的大门打开了,很多人回来,看看三十年来思念的月色。”
月色变了吗?没变吧。。。
至少,在梦里没变。
片名“长恨”。
想起那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有些微笑。
中文就是那么巧妙和无奈,谁知道这是并列还是什么?
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还是“人生长恨”与“水长东”并列?
不管怎样,都是痴人。
朋友说:“看的我眼泪淅沥哗啦。”
我笑:“是关锦鹏导演的,少不了煽情。”
“你知道吗?他是同性恋,要不然哪有那么细腻!”
这我倒是不知道。
一直以为,他只是个内心温柔的男人。
很私人的感觉,片中的梁家辉,老年的扮相,很有些象父亲年老的样子。
虽然父亲年轻的时候,没他那么帅。
但是老年的样子,比梁更加要慈祥。
毕竟,岁月的刻刀,要比演技深邃的多。
片里的年轻人对梁家辉说:我想到我小时侯住的地方再去看一眼。
也想过,让父亲带我到小时侯住的地方再去看看。
后来还是我自己去了。
我对那个看门的老太太说:“我小时侯在这里撒过尿,让我进去看看吧。”
她说:“什么都没了,看也没用。”
在香港的时候,有天晚上吃过饭,和朋友一起去兰桂坊。
那小巷子的路口,墙上有大幅的海报,就是长恨歌。
午夜的昏暗灯光下,本来就阴郁调子的海报,愈加的沉郁。
同行的女孩儿说:我在这里拍张照片好不好?我喜欢这个味道。
那海报有她三个高。
她就站在郑秀文下面,摆了个姿势。
回来的第二天,站在园门口,透过对面的那棵大树看夕阳。
有两个女孩子远远的骑车过来,笑声也早早的就过来。
她们在玩儿双失把,看样子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快乐,青春的颜色洋溢在她们脸上。
离我近了,看到我傻呵呵的站在那里,就向我摆手,说着hallo。
我忍不住微笑了,也向她们说hallo。
毕竟,只有这里,才有这样无拘无束的快乐。
秋天还是来了。
想起以前说过的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曾经打算写一篇东西,忘了有没有写出来了。。。
我们这些人,已经走了太远的路,也走了太多的地方,快走不动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停在某个地方。。。说起来,也只有随心所欲了:)
爱情这东西,仿佛火焰,烧起来,就止不住,烧完了,也就完了,心有余烬也心有余悸。
能让人长相忆常相忆的,还是有缺憾的感情。
就象您说的,生活还是有些缺憾的好,完美本来就不存在,留点儿空白才好。长恨程度过了些,文人情绪吧,其实更多的是长遗憾,长无奈。
看来罢了兄是有些“长恨”的事情萦绕心怀,生命应该是更富足了:)
风兄,本以为“微风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于微风楼”。今天又能在网上见到你,令我这个与你相逢不相识的网友欣喜万分。谢谢你在另一篇文章后的回言,想当年我们这些网友们挥别故乡,只身走天涯,人生感慨良多。很多年后才意识到,这世上本无“天涯”;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所以美国和中国都是我们的家。
我也读过王安忆的“长恨歌”,感觉和你差不多。对这本书我倒没多大兴趣,但“长恨”两个字却使我产生了些想法。我认为“长恨”体现了一种“残缺之美”。就拿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来说,要让爱情在若干年后还留有余香,那就要让它留有余地:只欣赏,不拥有;或是“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若是什么都称了你的心,若是生活中没有一丝遗憾和失落,也就没有了企盼和等待的激动,没有了遨游想像世界中的那份心旷神怡。这样的人生该多乏味啊!
人生有情便已足已,不必为“错,错,错”和“莫,莫,莫”而伤心,更不必为“恨不相逢未嫁时”而悲叹。不完美的现实创造了完美的回忆,否则一结连理,又有多少往事可成追忆?又哪来那种“一寸相思一寸灰”般的灵魂震颤。因此,心心相印并不一定是最完美的境界,有时隔着一定的距离,聚的短暂与别的漫长,分隔的遥远与相思的辛苦,会使我们以一种心醉且辛酸的心情去品尝对方。于是也就有了“长恨歌”中“想念我好吗?”这句话。
完美的人生常常需要通过不完美来体认;由此推来,生活中有时候还真是需要唱唱“长恨歌”。
终于归来。
一晃眼,过了这么久了。。。
回来的时候,园中的芦苇已经高过了头,还挡了路,害的我要踩上草坪,才能不碰到它们。离开时,还是割过的茬子,矮矮的,待在墙边,藏在草丛里,很不起眼的样子。
颜色倒还是黄的,仿佛没变,看来,我错过了他们绿色的时光。
走的时候,它们还没变绿,回来了,它们又变黄了。
还错过了什么?
樱桃自然错过了,樱桃树的叶子倒还繁盛,万绿丛中,没有一点红候了我。岁月毕竟无情,由不得自己。
葡萄也错过了,叶子也是一样的好,虽然已经是深秋,倒是没憔悴损了它们。
邻家的苹果还没掉光,地上的已经烂掉,树上的,还是红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了。当然,能吃也是没有人吃的。种它,本来就不是为了吃。
来于尘土,归于尘土。
一个夏季瞬乎而过。
一回来,就有朋友问我:长恨歌看过了吗?
小说倒是看过几眼,终于没能看下去。
总觉得王安忆的文笔有些造作,看来,她一辈子也跳不过那个坎儿了。
似者死,学者生。
想脱出前人,不是那么容易。
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电影自然是没看,这段时间,一直在跑来跑去,很多事儿都没顾上。
于是朋友给了我地址,我去网上下了来。
看完了,印象里留了几句话。
“我不会要求什么的。
可我有要求。
难过的时候,想念我好吗?
白天的时候,你再说一遍。
我只说一遍。
晚上说的话,不算!”
我能对她说这样的话吗:
难过的时候,想念我好吗?
还有一句。
“新中国的大门打开了,很多人回来,看看三十年来思念的月色。”
月色变了吗?没变吧。。。
至少,在梦里没变。
片名“长恨”。
想起那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有些微笑。
中文就是那么巧妙和无奈,谁知道这是并列还是什么?
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还是“人生长恨”与“水长东”并列?
不管怎样,都是痴人。
朋友说:“看的我眼泪淅沥哗啦。”
我笑:“是关锦鹏导演的,少不了煽情。”
“你知道吗?他是同性恋,要不然哪有那么细腻!”
这我倒是不知道。
一直以为,他只是个内心温柔的男人。
很私人的感觉,片中的梁家辉,老年的扮相,很有些象父亲年老的样子。
虽然父亲年轻的时候,没他那么帅。
但是老年的样子,比梁更加要慈祥。
毕竟,岁月的刻刀,要比演技深邃的多。
片里的年轻人对梁家辉说:我想到我小时侯住的地方再去看一眼。
也想过,让父亲带我到小时侯住的地方再去看看。
后来还是我自己去了。
我对那个看门的老太太说:“我小时侯在这里撒过尿,让我进去看看吧。”
她说:“什么都没了,看也没用。”
在香港的时候,有天晚上吃过饭,和朋友一起去兰桂坊。
那小巷子的路口,墙上有大幅的海报,就是长恨歌。
午夜的昏暗灯光下,本来就阴郁调子的海报,愈加的沉郁。
同行的女孩儿说:我在这里拍张照片好不好?我喜欢这个味道。
那海报有她三个高。
她就站在郑秀文下面,摆了个姿势。
回来的第二天,站在园门口,透过对面的那棵大树看夕阳。
有两个女孩子远远的骑车过来,笑声也早早的就过来。
她们在玩儿双失把,看样子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快乐,青春的颜色洋溢在她们脸上。
离我近了,看到我傻呵呵的站在那里,就向我摆手,说着hallo。
我忍不住微笑了,也向她们说hallo。
毕竟,只有这里,才有这样无拘无束的快乐。
秋天还是来了。
难过的时候,想念我好吗----很耐听得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