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解放日报 上一篇有关上海人的奇怪的文章所发的议论

(2005-05-04 20:33:56) 下一个

任何优越感都是一种愚蠢,是一种无以为荣,是一种潜意识里的自卑。

真正成功的人不会以对人流露优越感来证明自己,他的成功已经足以使他满足,正是不知道成功的滋味,或者不知道大的成功是什么样的人,要靠在人前骗取荣耀来聊以自慰。

原文附在下面

 中国落后的标志之一就是这种地域优越感及伴随的地域歧视 。 因为中国是低度流动的社会,万恶的户口制度加剧了地域和人群之间的区别,而现代社会,这本该是弱化的。哪个美国人会以自己是纽约人或波士顿人而自豪?又哪里去找纽约闲话和博士顿闲话,因为美国社会现代,平等,健康。

其实满嘴地方腔的,给人狭隘和闭塞的感觉,我不知道上海人在人群里操着地方腔的时候会不会意识到别人觉得他们土气和市井?

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不是上海人的上海,中国人要求自己最大的城市要大气,绝不容许小家子气的上海人把上海给糟蹋了。所幸的是,上海的流动性也在增大,尽管比起北京还是晚了一点,慢了一点,今天的上海已经不再是昨天那样可以随随便便把任何外地人看作乡下人的上海了。

需要说一声,真正的上海人中的精英,说话想事情跟其他地方的精英都是一样的,不会那么小家子气,要拿上海闲话之类来发酵自己盲目的优越感的,也就是白白在上海生活的那些losers. 
 
有人在此回帖,说美国也有类似的歧视,以下是回帖

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美国人至少在地域歧视上很微弱,    
 文章来源: -轮子 于 2005-05-04 19:56:29    
 
 
 或者是少数人的,因为美国是高度移民和高度流动的社会,结果这种歧视的基础很微弱,美国人的种族歧视和对外国人的歧视甚至不如中国人对民工的歧视。中国人对农民和民工的歧视令人发指。

从来没有绝对的事情,如果以绝对为标准,我们不能说任何话。

美国社会平均理解力高,美国各类制度对于歧视的制裁也很严厉,结果诸如市井上海人的那种优越感和对外地人的歧视,在美国社会只有让人厌恶的份。就像家庭暴力在中国可以被漠视,在美国就得遭到厌恶和制裁。

美国是一个移民城市,那些新的移民融入美国需要时间,一个市井上海人变成纽约人的时候,他依然会保持地域歧视或满目的优越感,但是他的子女肯定会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而背弃父母的歧视观念。

事情是复杂和相对的,我们只能在比较之下说事。
 

在此有人再次强调美国也有类似的歧视,以下是回帖。

 每个社会都是一样的发展过程,环境污染大家都有,发达国家    
 文章来源: -轮子 于 2005-05-04 21:47:39   
 
 
 
 在进入70年代以后发展了环境科学,结束了所谓的公害,中国正在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但是应该知道必须极大降低环境的代价,不能以别的国家也有(过)为理由。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的户口制度,低经济发展以及伴随的对社会流动主客观上的限制,加剧了地域优越感暨地域歧视的问题。

要分清制度的歧视和文化的歧视,中国是充满制度歧视的社会,户口制度是这种歧视的登峰造极,美国至少在制度上遏制了各类歧视,但是文化的歧视你没有办法直接用法律干预。制度歧视的存在助长了文化歧视,一个解放日报的官方网站对这种文化歧视如此津津乐道,说明制度歧视的助长,而美国人肯定不敢公然地谈论文化的歧视,那样够不上制裁也得遭到厌恶和唾弃。我想强调的差别在此。但是这不是我原帖主要陈述的,没想到旁支的观点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不得不多说几句。

每个国家发展历程都是差不多的,中国相对落后并不是说别的国家从来不存在过类似的问题,或者类似的问题已经荡然无存,看问题存在的面积和程度 
 

 上等人的成人游戏    
 文章来源: 观点. 于 2005-05-04 11:55:08  
 
 
 
 标 题: 解放日报:上等人的成人游戏

http://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142/node3895/userobject1ai898014.html

 最苍白的一代上海人文/石磊

  从前的上海人,老老少少个个讲得一口珠圆玉润的上海闲话,对于那些上海闲话讲得结结巴巴的人,上海人是一律斥之为“乡下人”的,这种并不遥远的价值观,放在今天和明天的话,呵呵,对不起了,恐怕个个家庭里,至少会有一个“上海闲话讲不来”的乡下人了。我自己家里就非常不幸地,有那么一个小小的“乡下人”,满口的普通话,标准得令人毛骨悚然,偶尔逼他讲两句上海闲话,发音那个难听,简直能叫我坐立不安,要一个箭步地跳起来封他的小嘴巴。
  上海闲话要是亡了,我是要急煞的。这么生动、这么聪明、这么体面、这么圆滑的一种方言,说不要就不要了?想想看,再造一种这样成熟的方言出来,要费多少的时光岁月?
  大家都说普通话好是挺好的,就是太抹杀个性了。绝顶聪明的上海女人张爱玲,还曾津津有味地做过吴语书《海上花列传》的翻译工作,要是爱玲知道,现在连上海人自己,也要读她老人家的翻译,大概是要郁闷煞的了。
  我是真喜欢听上海人讲上海闲话,喜欢跟初次见面的上海人,盘桓在上海闲话里,一来一往地彼此试探对方,那种稍纵即逝的圆滑,如坐春风的娇软,还有话里话外闪闪烁烁的精明,真是上等的成人游戏。而且,谢谢天,在世界各地的派对上,我们都会无比欣慰地一再邂逅这样的上海人和上海闲话。在如此美丽的时刻,你怎么能够跟人说,我是不会说上海闲话的上海人?太煞风景了啊。
  上海男人要讲一口体面上品的上海闲话,上海女人呢,要讲一口甜软煞人的上海闲话,上海女人发起嗲来,当然是拿出上海闲话来更加得心应手一点。要是上海的男男女女,以后都端着一口普通话亲爱来亲爱去,煲起“电话粥”来,满口的书面语,一点点风情都没有,光是这么想想,我的血都冷了,这种恋爱还有什么谈头?
  所以我想,我们都要有一点点历史责任感,放下奥数放下钢琴,百忙之中无论如何都要教自己的孩子们说一点地道的上海闲话,没有了这种方言,我们的孩子们将会是有史以来最苍白的一代上海人,比“文化大革命”过的那一代,更加苍白。我是这样担忧着的。

  “十三点”和甘蔗渣文/孙未

  说起对上海话的保护与否,想起了某天一个老外用上海话给我发的短信。他颇幽默地用短信回答我:“明天十三点半,但是我不是‘十三点’。”我大跌眼镜,问他为什么竟然懂上海话。他说,上海话很有趣啊,说起来很好听的。
  细细一想,上海话是极有滋味的语言,和很多地方语言一样,活灵活现地描摹着一方水土的人们,那种说话的腔调、姿态,以及话语间的狡黠。比如“十三点”这个说法,上海人都心领神会什么意思,但是要翻译成普通话,还真难,译成“八卦”和“不知分寸”都不是很确切。还有“作”这个字,上海女人特别的风情,如果要强译,可解作,“为吸引某个特定人物的关注,做出半推半就的不满状”,22个字加起来,没有这一个字来得惟妙惟肖。
  这么鲜活的语言,这些年都不大在街上听到了,真是有些可惜。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现在上海人和上海人之间,也正儿八经地开着国语。以前轻声软语着“好呃呀”、“是呃呀”的上海女子,“嗲”声“嗲”气的委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播音员一样的正义凛然,或者是带着台腔粤腔的青春电视剧般的疯疯癫癫。
  老外尚且能领会到上海话的趣味,上海人自己反倒忍心就此丢得一干二净了吗?如果有一天,春节文艺晚会上,外国人在表演着说上海话,而电视机前,上海的孩子们都一脸茫然地读着屏幕下方的字幕。这种场面不知道算不算得尴尬。
  那位会说“十三点”的外国人,很有幽默感,却幽默得也有些“十三点”,肢解了上海话的三个字,却没能搔到这句话的痒处。因为只有本地人,才能体会本地语言的妙处。
  说到底,语言是长在街头巷尾的土壤里,才有了生命。只要上海人自己愿意说,语言自然也就被保护和发扬光大了,不愿意也没法强求。如果忽然扯起大旗,说要普及上海话,开班讲习,这对于上海话来说,将是更可怕的灾难。英语恐怕是国际上普及力度最大的语言了,学习英语的人口,比英语是母语的人口要多出一倍多。结果呢,英语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倒没怎么普及,这种语言本身反倒被各地按自己的习惯改造了。
  如果上海话也这么普及出去的话,多半也就变成了一些音节和字符,就像现在我们口里的英语,是一口嚼得干巴巴的甘蔗渣,挤掉的正好是言语的妙处。 
    
 
 我检查了一下链接,还真是上海日报的官方网站,而且后面那篇更恐怖。哪个地方的人不以为自己的方言最好,照此逻辑,中国不如回到白话文以前的时代。中国大面积推广普通话是几十年的事业,照此只能毁于一旦。写文章的可以没有理解力,编辑和网站也如此没有理解力,只能慨叹中国社会平均理解力低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