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3-07-15 22:20:20)
有时候一起来,前后脚,明明一起嘛,还要搞哥前后脚,地来
今天一个没来,一个就早退了,,,

是我太敏感太八卦了?盼着有点什么啊,喝个喜酒啥的,好久没喝了,呵呵
都是我们组的,金童玉女的,尤其女孩子,又漂亮又聪明,也30了,是时候了;男童自不是很帅锅,不过能力处事门道都好,显然是公司骨干前途无量的材料;真是内部消化,可是大快人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7-10 19:34:54)

苏有朋的歌声也很有磁性
完了,显眼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7-09 00:17:10)
 Book1Twilightfromguestd62211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6-25 23:24:48)
现在物质丰富了,中国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出国的,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消费能力。
与其讨论节约浪费,不如聊聊消费观念。因为具有消费能力的人不会单单去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往往是选择自己的消费方式。
资本主义经济,为了市场的扩大,无疑是鼓励消费的,于是诞生各种促销活动,借用传统文化习惯等各种名义,让消费者掏钱,没钱也行,消费你的信用吧。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6-13 00:30:06)

一个男童事,一个女童事,经常早上一起来上班,是不是有些什么事情啊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6-12 19:42:51)
阅读 ()评论 (0)
儿童时,要自然多玩,少婆婆妈妈的世俗好
大了以后,摔些跟头好,受些训练更好,尤其上班头几年有个严肃严厉的上级是好事
但总的来说,孩子象父母,一种家风培养出一种孩子,和物质条件关系不大。父母的眼界对孩子影响大
最后,外界对孩子的影响,比如网络,朋友,学校老师,比想象的要大,以小家之力博周围之大环境还是很难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时隔1年半,一个韩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我),又坐到一起,吃饭聊天,聊生意,聊事业,聊人生。我们的机缘开始于一起做中日韩的文化产品推广。
先是关于岛屿的争端,表明态度的部分。
韩国人说:这个问题得这样想,这个岛不管叫什么岛,是谁的,就算我有生之年解决不了,我的人生也不会因此有任何变化。
日本人说:其实这就是政治家们拉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6-02 18:09:18)
杨恒均:富翁、精英和穷人为啥都要送孩子出国?来源:21CN|作者:杨恒均|2013-05-3109:41:28|
近日同一帮老友聚会聊天,没想到他们谈得最多的是西方的教育。说起美、欧、澳等国的教育质量、大学排名与专业出路,简直如数家珍。听得我这个海外归来的博士都插不上嘴。席间偶尔有一位说自己不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桌子一圈都会用异样的目光盯他一眼,仿佛他是不食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05-16 02:33:19)
本世纪初,在英国一个小镇,downtown只有一条街,晚上8点以后和周末都关门,居民多是很单纯的当地人的那种。
当时是去出长差,正好一个组干活的有一个黑人(剑桥毕业,每天开着奔驰带着俺到处跑,不过外表就是一个高大悍粗的黑人)和一个巴基斯坦人(刚毕业没多久,虽然也混得很油滑了,可还是一副邋遢相)。我也工作没多久,经常穿成卖鸡蛋的老太太摸样,单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