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

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极其可贵!
博文
三个没有“改正”的右派大学生 陶渭熊
《炎黄春秋》2012年第3期载胡治安《林希翎的右派为何没有改正》一文中说,林希翎是未得改正的寥寥数人中“唯一的学生右派”。在此前的一些文章中也有这种说法。其实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据我所知,没有改正的右派学生除林希翎外,至少还有冯元春和曾清经两人,只不过他们的知名度没有林希翎高,不为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所有这些表明,在中共最高决策层,对于当时普遍出现的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现象,关注点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主张也是各有侧重。同样是处理“少数人闹事”,同样是整顿党风,毛泽东显然更倾向于开展思想教育运动,从意识形态方面下手,而刘少奇和国务院领导人则比较重视调整政策,强调解决人民当前利益、处理好人民生活问题。这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3月25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宣传工作会议上,很多干部对毛泽东的讲话表现出忧虑和怀疑。讲到“双百”方针,“大家都赞成放,但仔细地研究一下,有些人仍然有种种顾虑”,他们“怕天下大乱;怕以后工作不好做,不好领导;怕放了毒草,群众会中毒”。有人说:“百花齐放,放就是收,放了紧接着要收。”有人说:“收是绝对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摘要:波匈事件发生后,毛泽东意识到已经取得的政权还有丧失的可能,其危险来自于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矛盾,于是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开展党内整风运动。党外人士和知识分子欢迎,党内对此怀疑和抵触,毛泽东南巡进行动员。刘少奇等人主张通过政策调整缓解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则强调首先解决思想作风问题,并借助党外力量。南巡后,毛泽东决定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   一九八四年九月初的一个下午,一位七十岁左右,西装革履,面目清癯,带着一副锈朗架的眼镜,微微弓背的老先生缓缓地走进了复旦大学第一教学楼二楼的一二O六教室。正在教室中等待上课的历史系三年级的同学知道,这就是给他们上英文世界史学名著选读这门选修课的陈仁炳教授了。   在人才荟萃的复旦大学历史系的老师中,陈仁炳是有些传奇或曰神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六)赞赏新闻自由,主张同人办报   龙纯璋:咱们报纸的党性、阶级性等等什么性太多了,因而新闻少,消息慢,不生动,不活泼,趣味性少。咱们的报纸很少反映出人民的要求,也没有真正反映出人民的思想意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可以攻击政府。过去国民党的报纸还不是一样说官方的坏话,我们对新闻这方面控制得太死、太严了。我国应当有资产阶级报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84年7月4日上午,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支部在中南海怀仁堂西厅召开的第22次整党会议上,杨献珍作为中顾委委员在做对照检查时,就过去自己在工作中所犯的“左”的错误做了沉痛地反省,并概括为两句话:“忠诚的愚蠢,愚蠢的忠诚。”
  杨献珍何以对自己做出如此犀利严苛、惊世骇俗、自贬、自省之词,要了解其中的原委还必须从40年代初他调到北方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1957年开展的"反右"运动中,(此时马列学院已改名为中央高级党校,杨献珍也由马列学院院长改任为中央党校校长兼党委第一书记)杨献珍和副校长、党委第二书记侯维煜都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当时在全国形成轰轰烈烈的"抓右派""打右派"极度浓厚的政治气氛下,中央高级党校在学员支部中已经打了不少右派,为了使这种局面不致失去控制,杨献珍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关于延安整风、土改和历次政治运动的评论   王善玲:康生同志说1942年整风开始时,就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事实不是这样,而是偏差不少,特别是抢救运动中发生逼供信现象,弄得人心惶惶,有的因而自杀,伤害了一些好同志。现在党校学习的有些同志,当时挨过整的,多少还有些不满。康生同志为什么不讲缺点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林希翎 林希翎 原名 程海果 性別 女 出生 1935年
上海 逝世 2009年9月21日
巴黎 學歷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查 论 编 林希翎(1935年-2009年9月21日)女,原名程海果,生于上海,是中国少数未获改正的右派分子之一。目录[隐藏] 1生平 1.1早年经历 1.2维权风波 1.3右派生涯 1.4旅居法国 2注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