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博文
(2016-04-19 21:52:07)
八路军刚进冀南时,收编了大量的游杂武装。其中有的是热血青年组织的抗日武装,也有的本来是土匪,也打起了抗日旗号。我们老家有叔侄两个一块当土匪,这时候也打起抗日旗子,招兵买马,成了气候。 陈再道刚到冀南的时候,好几股土匪合起来正跟县保安队打仗。政府军早跑了,土匪不怕保安队了,想占了县城。但县保安队也不是吃素的,在县边境抵挡。陈再道派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4-05 18:22:59)
抗战过去70年了,好些事谁是,谁非永远也争论不出结果。大家最好不要戴上意识形态的眼镜,说说知道的事就好了。 我们家抗战时是河北南部一普通乡村地主。抗战开始时我爷爷不到四十岁,我大伯十五岁正上初中,二伯十岁,正上小学,父亲才四,五岁。战争爆发,沿京广线城市都被鬼子占领,我们县虽还没被占领,但县里没有中学,大伯的学上不成了。后来过了一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16-04-05 13:09:37)
大跃进的时候我们村和全国一样,也是吃食堂。刚开始吃得还不错,随便吃。没两个月,就不行了。但食堂不能散。公社干部经常检查,谁家冒烟,就去谁家把吃的没收了,锅拿走。后来实在不行了,村里也变通一下,食堂把主食按人头分一下,自己回家吃。到59年春天,是最困难的时候。东西吃光了,新的粮食还没下来。喂牲口用的干红薯秧子也拿来吃了。好些人浮肿。到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4-05 04:20:07)
孙犁先生的散文里提到过去兵慌马乱时村里的好赖人。我们家乡和孙犁先生老家都属河北平原,情况差不多。村里也有这种好赖人。 好赖人往往没什么家产,但能说会道,交游广泛。这些特点使他们能游走于好人坏人之间。抗战期间兵慌马乱,除日伪外,坏人主要是土匪。各个村都有当土匪的。白天就是村民,晚上结伙绑票。我们村往西走一二十里,是有名的土匪窝。各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4-05 03:48:53)
我们村是冀南平原无数个村落中很不起眼的一个。连村名也毫无特色,只是以村中人口最多的姓氏命名为X庄。村中人口最多的姓氏,据说大都是600年前从山西来此落户的同一老祖宗的后代。从没有出过高官显宦,所以祖宗也就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后代夸耀的资本。但当初祖宗选的这块地方,还算不错,土地还算肥沃。因此,过去曾经是县里几个比较富裕的村子之一。这个从过去村里临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6-04-05 00:51:15)
我们公社文革前有一老书记,是抗战干部。据说当书记时整天背着粪筐到处转,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对农民没一点架子。最为人称道的是,经常去给公社所在的村子里一个半傻子送点吃的,用的。在我们公社威信很高。文革中作为当权派自然被打倒了。但那个村子的人紧紧得护着,尤其那个半傻子,谁批判老书记,就跟谁拼命。当然没人拿自己的性命跟一个傻子较真,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4-04 19:27:55)
乡村政治往往跟家族之间一代一代的恩怨情仇搅在一起。政治斗争往往提供了展示过去恩怨的机会。过去矛盾多的村往往每次政治斗争都斗得死去活来。尤其要有人被整死,那仇就世世代代传下去,没完没了。 我们村比较起来还算平和。历次政治斗争没有死过人。村里有一家被划为地主的家庭,当家人土改时跑了。他在村里人缘不太好,对穷人比较刻薄。如果不跑,很可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4-04 01:54:40)
大家都在说小时穿衣的事。布票数量各地应该差不多。在传统产棉区,穿衣服的困难要小一些。所谓冀南棉海,是因为河北南部是传统上的产棉区。纺棉花织布一直是那一带重要的副业。过去许多地不多的家庭靠纺棉花织布维持一家的生活。 小时候没觉得缺穿的,只不过那都是母亲和姐姐辛劳的成果。毛时代,自己不可能种棉花,因为自留地数量有限,大家都用来种吃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4-03 00:56:21)
我本来是没有资格在77,78级大哥大姐面前谈高考的。因为前面有几个大哥大姐在谈论农村孩子上学的事,我的经历可能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农村孩子求学的路。所以也就冒昧的来说一说,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我是88年上的大学,但我在上大学之前在我们县一中教了三年高中。我跟我的学生一块参加高考。非常惭愧,我考上了,我的学生大部分没考上。 这种经历在77,78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6-04-03 00:46:39)
我上的是中师英语班。当时农村英语老师奇缺,大部分老师是培训一个暑假就上去教,水平就说不不用说了。大学英语本科毕业的根本分不到县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河北省各地区从恢复高考后都招了中师英语班。我们地区也是,每年在那所建于1910年的师范学校招一个中师英语班。其实那个学校在我们入学后很快就改名为师范专科学校了(大专)。我们是学校最后一届中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