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旧京人物素描:愤青大爷手巾李老北京有许多有趣儿的行当,在戏园子里扔手巾板儿,是其中之一。听过侯耀华侯耀文他爸侯宝林的相声《关公战秦琼》的人,可能还记得那段关于扔手巾板儿的生动描述,我在这里就不罗嗦了。1918年,四十来岁的大老爷们儿李大明,是前门外戏园子广和楼里面扔手巾伴儿的师傅,因为他扔的花样多,有了名气,号称手巾李。他有一个绝活儿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洋人化外先生出生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偏僻小镇。他从小立志,想做一个建筑师,好建设他的家乡。中学毕业的时候,他本来想报考耶鲁大学建筑系,但是他听了本镇牧师老冷的一个演讲,让他改变了主意。老冷牧师说,现在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国家正在被魔鬼撒旦统治,这就是大清帝国。每年有数百万可怜的大清人民在不信上帝的情况下悲惨地死去。你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7-14 01:34:59)

1912年2月29日,驻扎在北京的北洋三镇官兵“听说”父母官袁世凯去南京当大总统,于是发生了一场“兵变”,强烈要求袁世凯留在北京。兵变之中,几个士兵抢了菜市口瑞达行钟表店,让表店老板施化心疼了好多年。兵变之后,施化注意到,附近的德昌照相馆因为挂着德国国旗,没人敢砸,于是施化就跟德昌照相馆老板亨利希曼商量,与他来一个中德合作,在他的瑞达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937年底,聚闲斋大茶馆。没客人,邱老板在厅里坐着。颜十爷来了。邱老板很惊奇,问,你怎么从回来了?颜十爷说,人老了,想家,不仅我回来了,冷四爷也回来了。我们约好来你这里看看。冷四爷来了。邱老板说,幸亏你们今天来,不然明天我就要关门了。冷四爷问为什么,邱老板把维持会强迫装修门脸的事儿说了一遍。三个老人骂金瓦刀狗仗人势,但是也没有办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908年,在直隶[今河北]满城县的一个小山村,有一个身高力壮的青年农民,名叫摸象生。一天早晨,摸象生躲在村头的小树林里眼巴巴地望着村口小路,看着一顶红轿接走了他的心上人。那轿子里面是美丽的村花唐丹鸿,她被她爹嫁给了一个北京的城里人。小摸看着远去的红轿,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地哗哗流出来。唐家不把女儿嫁给摸象生,是有道理的,因为小摸家人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清末,北京还是满人的天下,那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特别多。东华门外把总邬三爷的大儿子邬大少,就是这些游手好闲之徒之一。庚子年间京城闹义和团,那帮外地来的拳匪,把京城的商业中心外城的大栅栏街,一把火给烧了。事件平息之后,朝廷打破老规矩,让这些失去店铺的商人们在内城的东华门外旧练兵场上摆摊营业,很快这个地方就繁荣起来,这就是现在的王府井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旧京人物素描:送冰的贵族小辫儿金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的时代,老北京人怎么过夏天呢?那所谓冰镇西瓜的冰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是在河边或者湖边,挖一个巨大的深坑,上面架有大棚,冬天的时候,把冰面下的河水引到坑里来,一层水一尺多深,等结冰冻硬,然后铺上稻草,再引水冻第二层,就这么一层一层冻满为止。这就是所谓冰窖。到了夏天,再一层一层凿成三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900年夏天,义和团从四面八方纷纷涌进北京。来自京郊西南涿州方向的义和团,从广安门进入南城,然后在菜市口分流,有的往前奔前门,有的往北奔宣武门。奔宣武门方向的义和团从大茶馆聚闲斋门口路过。聚闲斋对面有一个绸布庄,字号“吉利洋”,专门经销洋呢子洋布,掌柜钱先生,外号洋布钱。他听说义和团专门跟“洋”过不去,就摘了番旗和门匾。但是涿州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开心小品:卖洗脸水的红丹姑娘1920年代,田无尘先生在前门外卖大碗茶时,北京的中心火车站还是在前门外东南角那个位置。那个时代的火车没有今天的火车这么高级舒适。大部分乘客乘坐的二等车厢,还是硬木头座椅,窗户透风。因为火车箱里的存水不足,到了总站,二等车厢卫生间的洗脸水没有不用完的。所以远道而来的旅客,在前门火车站下了车,往往是一脸灰尘。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民国初年,北京人穿皮鞋的不多,就是家大业大的王爷也喜欢穿布鞋,最牛的是内联升的千层底布鞋。在京城里喜欢穿皮鞋的,只有洋人和少数中国人。京城的洋人大都集中在崇文门一带,喜欢穿皮鞋的中国人,也喜欢到这一带来,所以京城最优秀的修皮鞋师傅,自然也都集中在崇文门这块风水宝地。那时候修皮鞋是件新鲜的事情,跟现在修电脑差不多。都是一些年轻的,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