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谢盛友:龙应台与亨利希的简单比较
圣诞节期间,瓦格纳(RudolfG.Wagner,1941年-)的一位学生到寒舍雅会,自然谈到龙应台。我说:“龙应台与亨利希•曼有些地方相象,某些地方相反。”龙应台(1952-),祖籍湖南,生于台湾高雄县,为中文著名作家。她二度为官,是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长、中华民国文化部首任部长。亨利希•曼(HeinrichMann,1871-1950),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2-12-25 05:32:22)

平安夜话题:生与死
作者:谢盛友
旧约传道书敬醒我们:“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三11)
传道者如同约伯一样,强烈地反对不负责任的概括思想。对传道者来说,所谓智者不明白人与神的相异,他们闯进了神的领域,认为人可以永不错误地预计,什么行为可产生什么结果。这种预测可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2-12-19 12:34:52)

谢盛友:2012回顾康德与孔子在年底的研讨会上见面,他们从天上往下看自己的祖国,满腔忠愤泻于词。如下:康德:夫子,柏林人花大把大把的钱救希腊,而希腊人花大把大把的钱在柏林购买房地产,何故?孔子:老康,这是纯粹理性,应该批判。康德:夫子,你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孔子:老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2-12-17 13:00:53)

谢盛友:教育必须改变人的粗鲁
从国内新来的留学生,满口“屁民”、“屌丝”这些字眼。我不懂它们的含义,直感这些年轻人非常粗鲁,而我自己“落伍”。直率不是粗鲁,教育或教养不能改变人的直率,但是,教育必须改变人的粗鲁。有人把粗鲁称为“不要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寡廉鲜耻、不知羞耻。其实,与“爱面子”同生共长的“不要脸”,并不是没有羞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2012-12-02 13:14:45)

看看他们如何评说江青
江青(1914年3月-1991年5月14日),本名李云鹤,是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毛为其第三任丈夫),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作为四人帮成员之一而知名。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年轻时从事戏剧和电影表演;1938年去延安,后与中共领袖毛泽东结婚。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开始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1976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12-11-15 13:37:48)

谢盛友:钝感钝感力
作者:谢盛友

屋外雪花飘飘,巴伐利亚的早晨,寒气逼人。突然间听到敲门声,伙计说,楼下有人找我。外套没穿上,我急忙地下楼,第一次直面你。“老弟,我的银行信用卡损坏了,自动提款机不认账,无法取钱。我父亲淹死在巴德湖,我必须马上赶到慕尼黑,为父亲安葬。你能借我多少钱?”开门见山,你道出预谋好的非心里话。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2-06-23 13:52:05)

谢盛友:历史上曾有那一时刻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于1927年完成历史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SternstundenderMenschheit),在书中作者选择了历史上的十二个时刻进行描写。这些时刻有的改变了整个欧洲(比如滑铁卢战役中未能及时增援拿破仑的法军少将格鲁希的遗憾),有的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比如亨德尔的中风与感悟)。情节的吸引人加之作者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06-22 14:28:29)

尴尬的同学聚会资料来源:网络
中山大学的同学们正在策划明年的同学聚会,仲华突然传来如下八卦:【尴尬的同学聚会】
黄埔军校:一半同学打另一半同学;
政法大学:一半同学抓另一半同学;
复旦大学:一半同学在并购另一半同学;
医科大学:一半同学在卖药給另一半同学;
财经大学:一半同学在查另一半同学的帐;
师范大学;一半同学在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2012-06-10 12:45:44)

谢盛友:寄希望于柴玲天安门学生运动领袖柴玲关于“宽恕六四”的讲话,读后感慨良多,因此有这篇小文。我们有罪吗?这里的我们是指1989年之前就到欧美来留学的我们。不管你是公派还是自费;不管你是否因为“六四保护案”而留在欧美,希望我们一起来反省,我们竟然活着,有没有罪?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1883-1969inBasel)在其著作DieSchuldfrag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2-06-05 22:19:48)

谢盛友:交通灯遐想
作者:谢盛友
1886年1月29日,卡尔•奔驰发明了第一辆汽车,德国到处都在庆祝和纪念人类发明汽车125周年。大学图书馆旁边的十字路口,有红黄绿交通灯。1807年的一天,身材矮小的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从此经过。红灯亮时,在十字路口等待,看着对面的巨幅汽车文明广告,我在想,当年拿破仑骑马,那时应该没有交通灯吧。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1]
[112]
[113]
[114]
[1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