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不啃的南瓜

不管雨下了多久,雨后都将会有彩虹。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个人资料
博文

参加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 一九八四年元旦前,所办公室通知我,准备去武汉分院进行出国人员的英语培训。元旦后先要进行英语考试,春节后开学。 一听说要考试,大家就都紧张了。那几天,凡是要去培训的人一个个都抱着一本TOFEL在啃,不停地做练习,元旦也没有过好。元旦一过,分院就把我们叫过来集中考试了。考试题目就跟TOFEL一样。一大堆卷子,一大堆题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德国鱼病教授W.Ahne来华随着文革后的大学生一批接一批的毕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分配到科研部门来了。八十年代初,国家正处在恢复和发展的时期,当时制定了送大批人出国留学的计划。各单位都在挑选出国的后备人员。从一九八三年起,隔三差五地就听到周围有谁谁谁出国的消息。夏天,李新新跑来告诉我,他要去挪威读博士。他虽然是工农兵学员,但基础很好,所以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江苏淮在慢慢长大 八二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带着江苏淮到走廊去。刚把他放下来,突然他自己向前跨了一步,几乎要摔倒。我赶快把他拉住,江苏淮咯咯地笑了起来。我再次把他放在地上,慢慢松开手,他又开始向前倾,但马上朝前走了一步,稳了一下,接着迈出第二步。嘿嘿,江苏淮居然开始走了起来!我这才看出来,走路其实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朝前摔倒动作,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9-10-21 13:16:12)
文革即将来临 随着政治气息越来越浓,每个人都感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报纸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措辞越来越严厉。令人不寒而栗,也令没有赶上战争年代的年轻人兴奋和躁动。黑云滚滚,硝烟滚滚,一场铺天盖地运动就要来了。几亿中国人民,刚刚从一百多年的战乱中缓过气来,修生养息才不过十七年,就无一幸免地被拖入巨大的深渊。国家也被拖到了崩溃的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华师二附中广播站 高二下学期,张崇武找我谈话:“你应当关心政治,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和社会联系。你到校广播站里学习当编辑吧。”于是,我就来到了广播站。开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社会工作。 那时广播站的站长是高二(一)班的王治民。他安排我负责每周一、三、五下午的广播内容。就是根据时间的长短选一些阅读的材料,写在安排的记录本上。同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九八二年底,国家下达了“六五”攻关项目,草鱼出血病被列入重点科研内容。鱼病室开始集中力量攻关。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就是寻找对这个病毒敏感的细胞。这是病毒学的基本常识:能找到敏感细胞,就能建立研究病毒的黄金方法和黄金标准,而且很容易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我们立即开始进行各种探索,一次又一次地建立草鱼的各种细胞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高中的班集体 华师二附中高中分班的过程极其简单:按照入学时的考分排序,然后一班一个地分配,这样一分为二地分成了两个班。我被分在二班。我们班上有三十八个人,其中十三个女孩。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住在附近单位的子弟,只有几个是从武汉郊区的石咀中学考来的,据说在那里班上还号称是“化学大王”,“物理大王”,但到了这里化学和物理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上高中 一九六三年九月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我刚进高中时,最令人开心的是自己是以“全校中考第一名”的姿态进去的。最不开心的是自己的年龄比别人小一、两岁,好几次都感到很没面子。年龄成了我当时最忌讳提及的问题。 初三时,绝大部分同学都超过十五岁了,所以少先队里几乎都是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初三只有我一个。就叫我当了小队长。反正又不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初中和三年困难时期 我初中的历史就是一段饥饿的历史。初中的三年,每天都和“吃”和“饿”联系在一起,许多的回忆也跟吃和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九六零年九月到一九六三年九月,我的初中时代,正是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实际上应当是叫“天灾人祸”才对。说是自然灾害,是当官的为了推卸责任而提出的一种文过饰非的无聊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9-10-20 09:23:59)

我的爷爷们 之所以叫“爷爷们”,肯定是不止一个啦。据说我的爷爷那辈一共有兄弟姐妹十人。想必当时是不考虑计划生育的,只要家庭条件好,养得活,小孩就一定很多。但是我所知道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正统的爷爷,即爸爸的爸爸,而他恰好是老大。另一个则恰好是老幺,我们叫他“四爷爷”。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就能知道,爷爷他们那一辈一共有四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31]
[32]
[33]
[34]
[35]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