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1.寒湿的定义 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 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 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 2.寒湿体质的症状 除了典型的“湿”像-“胖大、带有齿痕的舌头"和”便溏“之外,还有如下症状: 舌苔发白; 畏寒肢冷; 头昏沉重,如有物裹,周身酸困,四肢沉重; 胃脘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29 09:09:39)

一.手段不同 中医治便秘,润下并举。润为润肠,下为下泻,比如我几天前提到的麻子仁汤。原因呢,是因为下法不仅意味着物质(尤其是阴液)的损失,还意味着阳气的损失。即使下,也有“缓下”、“轻下“和”峻下“之分别。中医里治疗阳明腑实证(一种热秘)的时候,有一个出自《伤寒论》的方子系列: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都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清末民初,北京名医陆仲安先生,以擅用黄芪名著医林,绰号“陆黄芪”。是时文化名人胡适正患“糖尿病”,朋友们向他推荐请仲安先生来治疗。    仲安先生为胡适治病是在1920年,正是学界“科玄论战”初序之时,胡适是科学派的主将,科学派崇尚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暑在中医里分为阳暑和阴暑,藿香正气水适合于阴暑。 阳暑 症状:这就是西医中暑的概念。主要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可表现为头痛、头昏、多汗口渴、恶心呕吐,心慌、脸色干红或苍白,肌肉痉挛,晕厥、甚至意识模糊、惊厥、休克等。简单地想象一下,就是在大太阳下走了很长时间,或者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工作,突然头晕眼花、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总体讲,所有的“湿”性体质朋友都有两个明显特点: 胖大、带有齿痕的舌像; 便溏。 (齿痕舌,图片来自网络) 各个亚型,又有自己的独特症状。本文专讲痰湿,后续将讲寒湿和湿热。 1.痰湿的定义 痰湿并不仅仅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痰”,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 2.痰湿体质的症状 体型偏丰满,腹部肥满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下正是长夏季节。长夏季节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湿”。当然,对何谓“长夏”尚有争议,我取农历六月说。 “湿”的来源有两个: 一个是外湿,即外部治病因素。中医里有“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湿”乃其中之一。 另一个是内湿,即饮食等带入的湿气,比如食肉、食甘。 湿很少独自为害,总是和其他的致病因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五岁时,我到京都第一蒙养园(幼儿园)去,进园时,须口试。试罢,我听一老师说:“我要这个小斜眼儿。”那时我的左眼的黑瞳仁跑到鼻边了,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亏得姜老师要我。...... 我的斜眼儿是怎样治好的呢?原来在北京,父母带我去看了全国最有名的中医孔伯华。孔大夫说:“不用开刀。每天厨子买菜时,切一片薄牛肉片,贴在眼左侧。孩子觉得黏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风寒感冒(症状)的食疗 在几种感冒里,风寒感冒的食疗手段是最多的。 1.葱豉汤 葱豉汤是笔者自己的当家风寒方。每当风寒初起,定饮此汤,屡奏解表宣肺之功。 原料: 淡豆豉:中医药房有售。如果用颗来计量的话,一岁幼儿有人推荐用30颗(见此链接),五岁幼儿有人推荐50颗(见此链接),成人推荐60-90颗。第一次使用,及给孩子使用时,开始可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流感轻症 ■推荐: 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 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5g、知母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5g、柴胡15g、生甘草10g ■适应症: 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口渴咽痛,眼结膜充血 从中医角度讲,流感属于温病,一老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流感轻症 ■推荐: 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 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5g、知母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5g、柴胡15g、生甘草10g ■适应症: 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口渴咽痛,眼结膜充血 从中医角度讲,流感属于温病,一老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71]
[72]
[73]
[74]
[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