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寫意

幾個洛城好友集思廣益,甘作老農,老圃,耕出一方淨土。
博文
(2015-10-13 11:25:51)

七月初我們參加臺北的大絲路之旅,行程一共13天,從臺北飛西安,在西安搭上旅遊公司的大巴,經法門寺、天水、麥積山石窟、蘭州、西寧、青海湖、祁連縣與卓爾山、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一共3,000公里,跨越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四省。一趟絲綢之路,嘗一下古人出西域的艱苦,體驗西北荒荒涼,感受一下玄奘大師跨越火焰山的堅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8-20 14:55:21)

每年一到炎熱的夏天,我們便會嚮往著一塊清涼地,開車北上中加州的毛象湖(MammothLakes)避暑幾天。七月中與友人一家相約,早上六點從洛杉磯家裡出發,大約開車五個小時,先到達小鎮Bishop,午飯後再往北開,直奔毛象湖景區。在小鎮已訂好共度屋,傍晚才入住,我們先訪雙子湖(TwinLakes),湖區松林密佈,石崖纍纍,從湖的高處石橋上往下望,雙子湖如兩棵晶瑩亮麗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07-30 19:20:55)
大地的一場野宴revisedon7/22/17 春季中的五月,我在《德州》東北的《卡納克》(Karnack)小鎮短憩。當地屬於亞熱帶溼潤氣候,不像加州缺水,雷暴雨常常來襲,由於地廣人稀,澎湃風雨迢遙傳音,白家主人養的小狗夜裡驚得嚇嚇叫。近午那會兒,狂風暴雨煞然而止;太陽一出,天地立即乾爽,大自然不再擾人,又恢復正常了。 鄉間過活愜意,除了享受主人家的大莊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7-21 14:43:40)
愛物及雞本文於7/21/15世界日報家園版修短後刊登
五月的和煦天,我與朋友受邀,到《德州》東北,臨《路易斯安那》邊境的小城《卡納克》(Karnack)小住。這個城名有個典故,原來有人測量它與天然沼澤《卡多湖》(LakeCaddo)之距離,正和《埃及》的《卡納克神廟》(Karnak)跟《底比斯》(Thebes)一樣。所以古色古香《卡納克》的埃及名稱就產生了。
卡納克不鄰大都會,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5-07-16 17:45:56)
去年的六月底,曉亞與我一起去在帕薩迪那市的一家養老院探候妳,帶著德維剛出爐的北美華文作家小說集,看到妳憔悴的臉上的笑容,我們高興妳終於可以摸一下這本新書。笑中有一點茫然,落寞,我們都捨不得離妳而去,因為我們都要遠行。相約等我們回來後一起吃飯。我的心裡也不踏實,只希望還會見到你。聽說妳的女兒要回來把你接回家照顧,我們也比較放心。想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7-09 14:30:04)
我從小五音不全,最怕音樂課,小學中學最低分數便是音樂,每次老師最多給我打一個丙,或者剛剛及格。我最怕唱歌,尤其考試時要站在全班面前唱,覺得很難為情,音色不對,聲音發不出來。我其他各科成績總是滿分或接近滿分,音樂大大拉低了我的平均分數。話說老來在家輕鬆過日子,時間一下子多了,希望多培養些興趣,除了寫作,開始學書法,國畫,加上元極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南加州的小城居住多年,看到很多變化,不禁有無限感慨。三十年前我們選擇了小城亞市北邊山麓居住,因為它的學區好,社區環境幽靜,馬路寬,路旁植滿了樹,住宅區附近沒有商店,離高速公路也超過一英裏,住宅房子都是獨門獨院,屬加州牧場風格,一般都是一層樓,兩千到三千英尺居住面積,築於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格式大同小異,前院一片草地,矗立一兩顆大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15-05-11 21:07:40)
黃塚埋魂
那年我遊華盛頓州的瓦拉瓦拉,十二號老公路人煙稀少,路經一座不高的土丘,彷彿藴藏很重的磁場,吸引我停下來,從低地繞著螺旋式的石礫路,一圈圈朝著頂尖走。此塊不出名的景點,一直深印在我記憶裡。我建議經過附近,喜歡尋幽訪勝的遊客,到這個名叫《法國城史跡》(FrenchtownHistoricSite,8364OldHighway12,WallaWalla,Washington)的地點歇歇腳,漫步兼懷古一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三十年前已有不少人來美生子,她們預先找好住處,找好接生醫生,談好價錢,來美國在朋友家住兩三個月不定,很順利的在生下孩子後,拿了出生證明抱著孩子回去,當時主要是香港或台灣的媽媽。月子中心,先是在華人地區開始設立,一般是把自家的幾個臥房出租給孕婦住,再請一個月嫂,每人一月收兩千美元,小規模經營。我的一位好朋友十多年前,在生產後去月子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5-04-06 13:01:57)

十月底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在廈門大學舉辦雙年會,會後廈門大學安排我們去遊泰寧。我們在廈門北站坐動車去泰寧,三個半小時才到達。泰寧鎮在福建西北,武夷山南麓,全鎮人口只有四萬餘,大部份是客家人,民風淳樸,森林資源豐富,出產杉樹,竹子,農產品有芋頭,竹筍,水稻,並藥材等等。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一千三百年的古鎮歸化,近代被改為泰寧,據說古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