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两维空间

我喜欢无聊的事情。而且,我只做我喜欢的事情。
个人资料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6-09-25 01:09:26)
*那天晚上,医生给夏雨讲了食指的经历: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在山东朝城,母亲行军途中分娩,所以给他起名路生。三年级时,他写下了第一首诗。但在初中升高中时考试失利。第二天,头上长出许多白发。在文革前,北京有好几个文学沙龙,成员多半家中有些背景,高干子弟。这些年轻人平时有一种优越感,张扬,自负,但也有一种使命感,聚在一起,读禁书,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6-09-24 01:08:30)
*夏雷帮夏雨在人大附近盘下两处相连的门脸房。这个区的各个部门夏雷都有关系。小的一间,夏雨开了一个书店;大的一间,开了酒吧。是夏雷让夏雨做他和别人合伙开的一个经营洋酒的公司的董事,然后在开个酒吧。夏雨说他只会喝酒,既不懂得经营洋酒,更没有弄过酒吧了。夏雷说一切不用他操心,公司他不用管,酒吧他会找最好的调酒师,他只要去盯着,平时从公司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9-23 07:03:20)
*婉贞在最后的十年用了很多时间来研究中国上古文化,她对于在上古时期中亚的文明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文字的产生。她积累了很多资料,记下了厚厚的笔记,但从没有发表过论文。(党史方面的论文当然还要发的,那是她的工作。不过,带着一帮研究生发表论文就像收税啦。)全部写在笔记本上,不用电脑。婉贞死后,夏雨把母亲的这些笔记都精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9-20 23:48:46)
* 夏雨又一次站在知春路的这个十字路口,发现非常陌生,一切都变样了,甚至觉得自己是否走错了地方。他使劲扬起头,向左右看,周围都是直插入天空的高楼,玻璃的反光晃眼。夏雨想变化是急剧而彻底的,措不及防,甚至想回忆过去都是困难的,没有可以唤起记忆的参照物。夏雨又向马路对面瞭望。绿灯亮起,但他没有过马路,仍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车流在他眼前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9-20 00:36:47)
*小峰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注入了新的生命。他在复活,正经历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他感到喜悦。因为现在他是一名基督徒了,每天沐浴在神的大爱与恩典中。而过去,他是生活在罪里的。不过,他还没有受洗,也就是严格来说,他还不能称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在住区的华人教会里,他告诉了兄弟姐妹们自己已经决志信主。他们简直欢天喜地,像自己身患绝症的亲人得救了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9-17 00:58:15)
*倩文之死对夏雨是一件难以言说的事情。它给他带来了一种类似从梦中醒来的感觉。人在从孩童到青年的这段时间里,内心深处一直埋藏着一种天真的潜意识:自己是不会老的,自己也不会死。直到有一天,到达人生某个转折点,才突然清清楚楚地明白了:自己也是会不可避免地衰老下去的,然后,在另一个转折点上就突然明白了:自己也是要死去的。自己和所有的人都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9-16 00:35:54)
*夏雷在张君案破获后即随公安部工作小组飞往南京,后来,张君死刑执行前他又一次前往重庆,最后见到张君。当年,张君案是公安部挂牌督办的A类1号大案,破案历时十年,涉案省市遍及大半个中国,影响重大。张君作案每次都计划周密,准备充分,反复演练,行动时干净利落,从未失手。作案过程他的手下都戴上面罩,而他从不化妆也不戴面罩,显得十分潇洒。此人自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9-15 00:33:15)
*短短时间里,夏雨的父母、妻子相继去世,让他身心疲惫万念俱灰。他把倩文的生意继续了一段,但他和倩文的亲戚、朋友都处不来。那些生意就是这些关系啊。夏雨想家。不是成都,而是北京。于是,卖掉了绍兴的房产,举家迁回北京。夏雷帮他把户口办好,并劝他保留绍兴的房产。但夏雨不想留下任何东西。他再也不想回到这里。他喜爱这个城市,但无法再在这里停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9-13 04:01:12)
*那天上午,小峰去了纽约的MOMA,他想再看一次梵•高的《星夜》。《星夜》还在那里,但小峰看到它时却没有感动了。现在它又变成一幅油画。画幅很小,73.7X92.1厘米。最终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生活最终变成了生活。小峰知道,当他一走出MOMA时,纽约就是纽约了。他甚至不再喜欢梵•高。但是,楼下安迪的作品展却让他感觉非常的受到触动。展室里,安迪的电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6-09-12 00:27:52)
*回旅店的路显得漫长,在快到时,小峰又累又饿,闻到了一股烤羊肉串的烟香气味。那香味小峰闻着感觉不仅是香、诱人,而且是亲切,太正宗了。拐过一个弯,果然烟雾飘来了。一个男人正蹲在路边在烤串。果然,一看那个烤串的架子一看就是点正,和北京街上的一模一样。小峰走近看到,大铁钎子上的肉块儿又大又新鲜,肥瘦相间。很久都没有见到过这么地道的羊肉串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76]
[77]
[78]
[79]
[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