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巴载着我们继续在阿尔卑斯山区行驶,然后下大巴,乘坐专门的进山火车,进入位于马特宏峰山脚下的采尔马特镇(Zermatt)。马特宏峰(Matterhorn)海拔4478米,是阿尔卑斯山的象征。瑞士著名的巧克力包装上就印有它的身影。山峰是一个四面锥体,每个面都非常陡峭,不易攀登。真正吸引游客前来的,还是这里终年积雪的雪场,可以四季接纳不同的滑雪爱好者。又能近距离观[
阅读全文]
        
 
        
                
        
                
        
        
          
今天天高气爽,丽日蓝天。大巴沿着日内瓦湖向东行驶,直奔日内瓦湖的另一头-西庸城堡而去。西庸城堡最初建于9世纪。高踞在湖边的岩石小岛上,面对波光潋滟的日内瓦湖,背倚险峻高耸的阿尔卑斯群山。日内瓦湖上航行的船只,以及通往圣伯纳德山口的重要陆路都被这座岛屿控制。扼守于此,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过路商旅必乖乖拿银子买通行,进犯的敌军也[
阅读全文]
        
 
        
                
        
                
        
        
          
来到日内瓦(Geneva),一座讲法语的城市。即便是不知道日内瓦在何方的国人,也对这三个字不陌生,以前报刊电台长期的念叨,让我们对这个万里之外的城市,熟悉得像是我们的邻居城镇。
在这里,去了联合国大楼,看到万国宫外的联合国广场上那把十几米高的,震慑人心的断腿长椅。1996年安置在那里,以呼吁全世界关注地雷对平民的伤害。迫不及待地去拍照打卡日内瓦的[
阅读全文]
        
 
        
                
        
                
        
        
          我先生出生在坐落于乡村围绕的小镇,父母是镇上的小杂货店的店员,工资极低,为了弥补金钱的匮乏,他父母在工作之余,不辞辛苦在住家周围开垦荒地,种上瓜豆蔬菜,养鸡鸭猪羊。先生和他的兄弟姐妹在课余也必然参与其中。菜园子的丰收带给全家的喜悦和填报肚子的满足,给了先生极深的印象。或许在那时,对土地的热爱就植入了先生的心房。
当我们想买房子而跟[
阅读全文]
        
          
伯尔尼是瑞士的联邦政府所在地。1191年,柴林根家族利用阿勒河形成的半岛状地带,创建了伯尔尼城。阿勒河从三面环绕老城而过。旧城区在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伯尔尼这个名字来源于该城的象征—熊。柴林根公爵在该地区狩猎到的第一个猎物,因而命名该城为bern,意为熊)。伯尔尼最后一只熊被打死后,现在为了维护熊城的名声,从国外引进一[
阅读全文]
        
 
        
                
        
                
        
        
          
苏黎世是世界金融中心,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就不在这里赘述。跟着导游走马观花逛了市内的网红景点。这个随团导游因为喜欢瑞士,就一直做瑞士团,所以对瑞士的历史做了很多功课,一路上,正史野史娓娓道来,为此次旅游增色不少。除了在西庸城堡,我猜那是城堡蛋糕,不容他人染指。利马特河滨路圣彼得教堂,是苏黎世最古老的教堂,始建于1534年的教堂,塔钟楼[
阅读全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流水账,不枉游一趟。
今天出发去瑞士,7:35的飞机,4:20出门,一路红灯闪烁。平时20多分钟的车程,今天花了30多分钟到机场。瑞士航空checking人多拥挤,为我签票的是一个黑妹,很友好,告知如果自选座位还要交39大洋,对随身行李也严格称重量,不能超过8公斤,虽然在网上已经把Globalentry号码输进了,但是系统没有显示,黑妹帮我输进了,登[
阅读全文]
        
 
        
                
        
                
        
        
          
凤凰花绿叶繁枝顶红芳,凤凰仰头展霓裳。如霞似焰碧空秀,佳名独冠群花王。荷花与白玉兰湖边红莲娇欲语,枝头玉兰香茹绵。凌波出水去雕饰,凝脂柔荑无尘染。贝壳姜花龙宫玉贝临人间,冰肌雪骨绝尘缘。清纯素美不迎春,缀珠摇曳五月天[
阅读全文]
        
 
        
                
        
                
        
        
          对“图书馆”这三个字的印象和理解,来自刚进小学一年级,老师带我们去学校的图书馆,准确地说,叫图书室。在老师们的办公室旁边,一间屋子,大约只有半间教室大小,靠墙壁摆满了木制的书架,上面整整齐齐放满了大小不一、厚薄不等的书。我记得几乎所有同学都睁大眼睛,张著嘴,发出惊叹的哇喔声。那时家家户户收入都不宽裕,让孩子吃饱穿暖,是绝大多数[
阅读全文]
        
          电视剧《少年谢尔顿》(YoungSheldon)是前几年霸屏的《生活大爆炸》(TheBigBangTheory)电视剧衍生的主人公-谢尔顿的少年时代。最早是被小谢尔顿的天真可爱的样子而去追剧的。不过有好几次也是因为小谢可恶的自私人格想弃剧,但又因为其他成员的多样性人设而坚持看完。
电视剧从小谢九岁就要上高中开始,稚气的脸庞,自信满满的神态,不惧他人眼光,非要打领结以显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