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论坛诗评心得

诗友写诗、评诗心得交流。
博文
(2010-05-21 13:56:47)
龙榆生词学十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何写格律诗(讲解通俗、初学入门)(ZT)  旧体诗可分为“古体”和“近体”所谓古体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求对仗、不讲平仄,用韵也比较自由,篇幅不限长短,可分为五言和七言,五言古体的句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渊源于汉、魏以来之乐府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
------曲未平题---------------------------------------------------------------------------------
前言白海棠七律门韵活动的几点感想
起源:几个带动物面具的城外来客(比如:老狼,狐狸,小白兔,等)偶尔来文学城诗坛饮酒对诗之余,怀念在其它逍遥处玩过的白海棠诗社,随即在这里又打开了这扇门。但是大开这扇门的应该说可能是东篱的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5-20 14:57:34)

在诗坛练习写近体诗词,得诗友评语指正,读了些帖子、有关诗词网址上的文章,受些启发,偶有些个人心得几滴。望大家不吝指教。首先,什么是诗?别林斯基说“诗是最高的艺术体裁”。艾青说诗是“文学的文学”,“是文学的顶峰,是文学的最高样式”。历来讲诗言志、词抒怀,诗词是作者心灵的歌、感情的火花和思想的光芒。诗词乃真情所成。我本人赞同这种经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简要摘录"诗学概要"(http://poem.bise.idv.tw/gb/books/poemgist/index.htm)中讲到的以起、承、转、合谋篇布局,大家慢慢领悟。
清沈德潜于【说诗晬话】云:“起手贵突兀,如王右丞“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之“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
而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疏】 仄-名词       平-形容词
【难】 仄-名词       平-形容词
【扇】 仄-名词       平-动词
【烧】 仄-名词       平-动词
【行】 仄-名词       平-动词
【吹】 仄-名词       平-动词
【思】 仄-名词       平-动词
【乘】 仄-名词       平-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一、场(下平七阳韵)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二、俱(上平七虞韵)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杜甫:咏怀古迹)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三、谊(去声)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四、茗(上声)
五、令: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自幼习画,原想以绘画为职业了却一生,却没想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科学的春天到来了”的感召下,考上大学攻读理工科。上大学后,我就没有时间画画了。我虽然努力攻读强调逻辑思维的理科,却也非常喜好强调形像思维的古体诗歌和散文。好的诗就是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嘛!诗歌可以暂时止住我对绘画的饥渴。近年来,我逐渐开始喜欢近体唐诗和宋词,每每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平收格式(押平韵才是近体诗,古诗可押仄韵)无非是:
一、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句(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二、
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仄平仄(特殊拗句式)
对句(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二种之一。
首字一般不计平仄。平音字和仄音字两两交替出现。每联的上、下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音相对(即“二、四、六”分明)。每联之间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到诗的写法,人们常提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无疑是写诗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因此不能将它说得太玄,看得太死。诗是流动的意念,飞翔的翅膀,它天生就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如果把她硬纳入一个固定的模式,无疑是把诗上了桎梏,使她丧失生气,活泼不得。起承转合起于何时,不知有无确论。上网一看,好像不少研究生还在对此作研究,说法也不一。唐人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