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9-11-22 07:57:59)
阅读 ()评论 (0)
(2019-11-22 07:41:54)
阅读 ()评论 (0)

二、画我心忧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作者档案本文作者陶洛诵,1947年出生,初中就读北京女12中(原贝满女中),高中就读师大女附中。因反对文革坐过几年牢,在河北白洋淀当过知青,澳洲文坛著名华裔女作家,著有自传体小说《留在世界的尽头》。现居悉尼。原题史家胡同小学作者:陶洛诵中为年轻时的陶洛诵史家胡同小学我的童年,我人生的起步与史家胡同小学密不可分。想起那些为我们成长辛勤工作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高仓健(1931年2月16日--2014年11月10日)期待着您的夸奖高仓健【这篇随笔,为高仓健赢得了1993年第13届日本文艺大奖的最佳随笔奖。】我的一生,母亲很少夸奖过我。我从小就非常挑食——直挑到今天,我已经到了这样一把年纪。但母亲的教育对我影响最大。母亲的教育是“斯巴达”式的。我只要说一声不喜欢吃鱼,她就故意摆上带头的整条鱼。母亲说:“乃木大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963年,两年一届的耶路撒冷国际书展首次向一个作家颁发文学奖,这位作家就是苏珊·桑塔格,她的作品探索了在社会中的个人自由。从那以后接下来的获奖者包括博尔赫斯、西蒙娜·波伏娃、格雷厄姆·格林、米兰·昆德拉等。本文是2001年5月9号,苏珊·桑塔格在耶路撒冷的演讲,在演讲中,她阐释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应具有的“文字的良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01 汤,是华夏饮食的重要环节之一。说起喝汤,很多人会立即想到广东。毕竟,大家早已习惯广东人的威胁。“在广东,你这样是要被抓去煲汤的。” 但在广东人的餐桌上,汤,只是一道菜。而比广东人爱汤爱得更深沉的,是洛阳人。 “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就是洛阳人民的真实写照。对于他们来说,汤就是饭,就是菜,就是生活的一切。洛阳人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看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我费解一些媒体在讨论“黄秋生为什么死”。他们不明白,一个人被昭雪了怎么还去上吊。对我来说,这个疑问没那么难解答,因为当年我当知青时,就经历过一件真实的自杀事件。说起来业余宣传队的解散,也和这件事有关。 我们业余宣传队的队长比我大五六岁,当时也算老知青,大哥哥了。能演会写,还能当导演。样板戏《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中学毕业照陶洛诵,1947年出生,初中就读北京女12中(原贝满女中),高中就读师大女附中。文革中坐过几年牢,在河北白洋淀当过知青。现为澳洲知名华裔女作家,著有自传体小说《留在世界的尽头》。定居悉尼。原题可爱的女十二中作者:陶洛诵1949年前的贝满中学我求学的路上,当属1961~1964年在北京女十二中的初中三年学习最努力最平静最心无旁骛。小学主要是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冬天 文|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76]
[277]
[278]
[279]
[2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