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作者:叉少《倩女幽魂》前两部的主角是张国荣和王祖贤,第三部变成梁朝伟和王祖贤。电影上映后,张国荣和王祖贤出席亚太影展。王祖贤看着身旁的张国荣说:“不管你得不得奖,你都是我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张国荣却隔空控诉徐克:“王祖贤和梁朝伟有舌吻的镜头,为什么我那时没有呢?”王祖贤笑了:“说好了,第四部你回来,我们一起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叉少 很少有像张黎一样的电视剧导演,能把历史剧拍出现实影响。 《走向共和》播出后,有报纸刊登了《电视剧为政改鸣锣开道》的文章,而《大明王朝1566》首播那年,又有杂志写“以历史剧资治”。 张黎当时的回应是:“为什么弄历史正剧?如果连‘资治’的效果都达不到的话,不妨去戏说。” 后来,有人让张黎评价《延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8-24 17:37:08)

   一九七六年,是中国农历最吉祥的龙年。那一年,我刚刚满八岁。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那天,下午的阳光像往常一样照在我家的西院墙上,照着西院墙上几个白灰刷成的硕大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作者|小样 生活处处有惊喜,我们的身边每天也在上演着各种巧合和意外。尤其是街头采访,太刺激了!你永远也想不到看似平平无奇的街头,到底隐藏着多少段子手。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是记者职业生涯的“绊脚石”。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最好的编剧,可有些剧情……编剧都不敢写! 某个微风拂面的傍晚,街头两个男人依偎在一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来源|叉烧往事(ID:wschashao)作者|叉少1986年的一天,40岁的吴宇森在酒吧和35岁的徐克互诉衷肠。吴:三年了,我在台湾过得太委屈了,你知道他们怎么说我吗?徐:怎么说。吴:票房毒药啊,让我回家去看录影带,看看流行什么再拍什么。徐:我拍完《蝶变》也有人说我是毒药。吴:我不想再拍喜剧了,拍够了。徐:那就回香港嘛,我手上有个剧本,你来导吧。吴:什么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作者:叉少 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世界提起日本只有三个词:索尼、本田、黑泽明。斯皮尔伯格说:“黑泽明是我的启蒙恩师,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科波拉说:“如果能和黑泽明一起拍电影,我宁愿当个助理。”马尔克斯说:“世界上只有黑泽明能够改编《百年孤独》。” 但是,如果没有那两个人,黑泽明可能不会走上电影这条路。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0-08-22 19:17:17)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0)
(2020-08-21 12:55:59)
阅读 ()评论 (0)

波伏娃是20世纪最重要的女权主义思想家,110年前她在巴黎出生。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她依旧是整个20世纪思想史上无法绕过去的人物。而尤其为读者津津乐道的,是她与终身伴侣萨特之间纠缠一生的传奇关系。今天分享的,是作家张晓惠的文章,以此纪念这位杰出女性不平凡的一生。波伏娃:忠于肉体,还是忠于灵魂文|张晓惠我们当中的一个说了前半句话,另一个人就能说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21]
[222]
[223]
[224]
[2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