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随着特朗普签署临时拨款法案,持续多日的shutdown 终于宣告结束。共和党阵营高声庆祝重大胜利,因为在参议院表决中,有八名共和党议员跨越党派界线投下了赞成票,等于民主党屈服了。然而,在掌声与庆祝声之外,民主党也悄然取得了一场关键性的制度性进展。随着政府重新开门,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不得不为新当选的亚利桑纳民主党女议员格里哈尔瓦(Adelita Grijalva)举行宣誓仪式。她的加入,使签署discharge petition(解除请愿)的人数正式凑齐了218票的法定门槛,也意味着那项要求公开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案全部调查文件的动议,终于迎来了关键时刻。
就在签名数逼近成功的当口,白宫突然在“情景室”(Situation Room)召开了一场高度敏感和保密的会议。据报道,一位已经签署请愿书的共和党女议员被邀请参加,她是科罗拉多州的博伯特(Lauren Boebert)。另外一位女议员虽然没有被邀请参加这次会议,但已经被特朗普打过几次电话。但现在看,这两位共和党议员员并没有撤出签名的迹象。特朗普很焦虑,在最近的社交媒体上他也公开挞伐签名的五位共和党议员,说他们无脑、愚蠢。
白宫情景室本应是处理国家安全危机的场所,比如战争或国家灾难事件,如今却被用来劝说国会议员撤回签名,参会者包括司法部长和FBI主任,特朗普并没有参加,但其政治意图几乎是不言而喻的。这一行动让人不禁怀疑:白宫此举究竟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还是在竭力阻止某些真相的曝光?
在美国国会众议院,“解除请愿”是一项鲜为人知但极具杀伤力的议事规则。根据众议院规则,若一项议案被委员会搁置超过三十个立法日,或一项特殊程序规则被规则委员会压下超过七个立法日,议员便可发起“解除请愿”,要求将议案越过委员会直接提交全体众议院投票表决。这项请愿行动的成功门槛是众议院全体成员的简单多数:218票。
理论上,如果一个政党在众议院占据多数,它可以轻易推动任何法案,无需使用“解除请愿”。但在现实政治中,党派高层往往会因意识形态分歧或政治利益而雪藏某些议案。当多数议员的意愿被少数领导层绑架时,“解除请愿”便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抢救机制,让被压抑的议题重返议事日程。
历史上,这一机制曾几度打破僵局,推动重大立法的通过。比如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案》(Fair Labor Standards Act)正是在“解除请愿”的推动下突破委员会阻挠,确立了美国联邦最低工资与童工保护制度。再比如2002年的《两党竞选改革法案》(McCain–Feingold Act)同样得益于两党温和派的联手“解除请愿”,才得以限制soft money在政治竞选中的影响。历史上每一次成功的“解除请愿”,几乎都是国会对内部权力结构的一次反抗。
这一次的焦点则是要求司法部与联邦调查局公开爱泼斯坦案的全部档案。爱泼斯坦案牵涉广泛,从政商名流到国际关系层面都有潜在牵连,现已知道的人物包括英国王子安德鲁和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民主党之所以大力推动此次“解除请愿”,是因为很多信息表明,特朗普的名字或丑闻会大量出现在这些文件中,这是他们不想放过的政治筹码。而且,全部文件的公开不仅关乎个案真相,更成为检验美国政府透明度的试金石。
然而,议长约翰逊深知,一旦签名达到218票,“解除请愿”的成功将不仅是民主党的胜利,更象征议长权威与党派纪律的崩塌。因此,他采取了一连串延迟与干扰策略,包括提前让国会休会、推迟民主党新议员的宣誓仪式,以减少可能签名的人数,从而拖延动议的进展。这些动作暴露了美国政治中常被掩盖的一面:所谓民主程序,在权力运作中往往被用作延宕与控制的工具。不过从昨天的新闻中可以看到,约翰逊的态度突然变了,他甚至决定加速全体议员投票的进程,大概在下个星期的某个时间。也许他看到“解除请愿”已经难以阻挡,不如抓紧让这阵过去。然后把议案推到参议院,在那里想通过也还是有相当的难度。这样他自己就不用每天被记者纠缠这件事了。
白宫的紧急介入更让事件的政治意味加深。情景室会议一事表面上是例行沟通,就像白宫女发言人来文特所称,这个会议恰恰证明了特朗普政府透明做法。但事实上,这次密会所传递出的是不同寻常的信号,表明行政部门在动用国家安全象征场所来劝说国会议员撤签,这无疑在公众眼中削弱了政府透明、负责的形象。尤其在爱泼斯坦案这样充满阴影的议题上,这种行为几乎等同于公开宣告:真相太危险了。
讽刺的是,特朗普本人在竞选期间多次承诺要全面公开爱泼斯坦案的文件,以回应公众对权力与性交易丑闻的愤怒。然而,在他上任后,司法部与联邦调查局不仅未兑现承诺,反而以“缺乏可靠证据”“保护隐私”为由拒绝公布更多材料。这种从高调承诺到刻意沉默的反差,让公众更加怀疑那些文件是否有见不得光的内容,甚至涉及总统和其他政商名人。
其实,即使这次请愿最终不能成功,它仍可能成为推动历史前行的一次尝试。毕竟,如果民主党在下一届选举中重新赢得多数,他们或许无需再依赖这条艰难的制度路径,也能让爱泼斯坦案的档案重见天日。而如果白宫的情景室会议真的阻止了文件公开,那么这场阻止透明的行动,或许反而将成为公众追问真相的又一个起点。
2025.11.14 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