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人物

大陸移居香港新移民。老話說“井底之蛙”,在內地我只看到碗口大的天。來到香港,有了比較,才知世界如此精彩。我只說自己想說的話,不代表任何人。我希望中國好,期望中國有大的智慧,處理好國際關係,學會算大賬,不賭一時之快,能成就大事,令海外的中國人感到驕傲。
个人资料
正文

人往高處走:小人物的人生與中國記憶(回憶錄連載10)

(2023-02-15 22:08:19) 下一个

(接上)

 

第六節   毛澤東時代的“先工作後生活”價值觀

也許60-70年代國家真的沒有錢,也許毛澤東時代真的是人定勝天“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思想指引,感覺全國各地的新項目,大工程,無一不是先上馬,先投產,再生活的。我就拿我隨父母下放時期參與籌建的國家項目建設的步驟,足以反映全國的情況是差不多的。

我記得,當年70年代初,我父母參與籌建的這個國家三線企業的總投資,好像是3個億人民幣的總預算(這個投資額在當時應該是天文數字),從土地三通一平,及設備安裝,到最後投產試運行,再到正式投產,花了2個億,前後搞了三年,最後產品達到合格後,才開始24小時三班倒的生產方式。

剩餘的1個億,則用在了生活區的配套設施上面,估計當年很多國家投資的三線企業,都是這樣的標配。

看看當年70年代我們的三線企業的後勤生活的標配吧:

50棟磚墻結構的兩層樓房,基本沒有洗手間,大一點的房子,都分給有家的幹部和結婚的職工居住,小一點的都分給單身工人居住。

有一個開放式的菜市場,上面有天蓬遮雨,說是農貿市場,其實,就是一個簡易的自由的農貿菜市場。早上很熱鬧,農民天還沒亮,就挑上自家種的菜,自家殺的豬肉,以及當地的小吃,早早就佔據了市場的位置,等著下夜班的職工和早起的職工的光臨,早市也就1-2個小時,便迅速安靜下來,留下一大堆爛菜葉,和霸位的磚頭瓦塊。我相信,中國的三線企業的農貿市場都是差不多的。

說句老實話,比起工人的穩定收入,當年的農民還是要可憐一些。畢竟,工人收入再少,也是固定收入。而農民是完全沒有收入的,只能靠做點小本生意,看天吃飯,用小農經濟的產品換點小錢,購買生活必須品過日子。

在哪個年代,國有企業,都是社會辦企業,什麼都搞,除了生產的工廠車間,辦公室,人事部,企管部,後勤部,保衛科(甚至派出所),醫院,幼兒園和學校,煤氣站,勞動服務公司,一應俱全,都是企業開支的。你說企業負擔重嗎?相信全中國都差不多。

對我來說,當年哪個“沒有多少錢開支的窮快活”的年代,逛早市買菜是件很享受的事情:比如我特別愛買當地著名的糯米糰包油條,我幾乎每週都要吃3-4次;還有大肉包子,肉餡都是鄉下的豬肉,真的很香,我記得,每次都要一碗蔥花豬油渣的鮮肉清湯,真的很難忘。

要知道,由農民現場做的這樣一碗清湯,可是一份非常可口的早點,也許今天的人可能覺得都是麵食和脂肪,不夠營養,也不夠衛生,但確實滿足到口味,再來3個熱氣騰騰的肉包子,至今難忘滋味。

相信當年像我一樣的剛成家的小青年,大學畢業後,又回到兒時的國有企業工作,還是蠻新鮮的。哪個年代,我們剛成家的小青年,沒有任何想頭,天天窮開心,不是邀請同事來家裡打牌下棋,就是聚餐喝酒。常常是今天吃你家,明天到我家,日子就是這樣稀里糊塗的過去。我的喝酒及抽煙愛好,就是在那個無聊透頂的年代學會的。

中國老話講“玩物喪志”。只是我們的“物”,還不是個人的喜好和雅趣,而是最粗俗的胡吃海喝,如果沒有改革開放,還是這樣繼續下去,人生的志向肯定喪失殆盡。

哪個年頭,人們沒有太多的東西好想,知道的也少,就是窮開心,因為上班很輕鬆,沒有太多的事可乾。做事要聽指揮,可不能搶著做,否則,領導對你是有看法的。大家都在混日子,吃大鍋飯,到月中就領工資,人人都差不多。這就是80年代中期中國的國有企業。“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分配的絕對平均主義”,決定了企業沒有人會賣力做事。這是最樸素的道理。

好在國家80年代後期,就開始搞國企改革,有了承包責任制,人們的心思才活了起來。很多人都琢磨著乾點來錢的事,或下海做個體戶,或動腦筋往體制裡鑽,或回到大城市工作,全民開始活躍起來。

我記得,當年的國有企業,多半都是企業辦社會什麼部門都有,都是國有資產。比如職工食堂,職工醫院,職工球場,職工子弟學校(從小學到高中一條龍),以及職工電影院,工會、郵電所和勞動服務公司。

感覺當年的三線企業,就是一個大托拉斯企業,2-3個生產車間,以及供應科,銷售部門總共不超過20個人,都是廠長和書記的關係戶,以及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

難以想象,一個20人的銷售部門,要養活職能部門以及後勤服務部門,還有學校和醫院以及幼兒園等生活配套。我在想,當年國家這樣搞企業,主要的任務,應該是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就行了吧?這麼大的攤子,相信私人企業老闆是不會這麼幹的。

不過,這樣的國企模式,我倒是挺難忘的,特別是每週看電影,印象極為深刻。我記得,哪時的企業電影放映,都是有固定排期的,每月末的電影院,工會就會把下個月的電影海報,全部放在職工下班路過的電影院櫥窗裡,職工下班個個都能看到。

像國產影片《南征北戰》,《地道戰》,《英雄兒女》,《柳堡的故事》;還有日本電影《追捕》、墨西哥《葉塞尼亞》,意大利《警察局長的自白》、印度電影《流浪者》、《大篷車》;英國電影《王子復仇記》,《簡愛》,《東方列車上的謀殺案》等,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

在哪個火紅的80年代,國企文藝生活是很活躍的。感覺企業每年都搞文藝匯演。我們企業有10個車間,包括機關、後勤、學校和醫院,也有30個單位,陣容也是蠻大的。每個單位都抽調人員,在下班之餘,有時甚至上上班的時候,苦練節目,當然沒有報酬。這在改革開放都想著賺錢的年代,再也看不到了。

我作為職工子弟學校推薦的男聲獨唱者兼報幕員,多次登台演唱當年時髦的台灣校園歌曲,尤其是劉文正的校園歌曲,比如《外婆的澎湖灣》《蘭花草》之類的歌曲,吸引我成為他的忠實的粉絲。每天是窮開心,樂呵呵的。

記得那時的走私的卡式錄音機賣到很好,還有大街小巷賣的靡靡之音的鄧麗君、鳳飛飛、張帝、劉文正的錄音帶,感覺當年的那些日子,真是很愜意的青春生活。至今我還懷念自己年輕時的那些樸素的單調的青春記憶。

我在想,如果我今天還有一點點的小資情緒,以及文藝寫作的范兒,相信從哪時起,就已經埋下了雛形。

可惜的是,當年的這些勾起人們難忘回憶的地方,如今已經全部拆除,早已被房地產商征用發展樓盤了。可謂物是人非。

只有記憶才是永久抹不掉的寶貴精神資產。

我相信80年代的國有企業職工家庭的生活模式,估計全國三線企業都差不多的。

今天的人可能不敢相信,當年我下放的工廠的生活飲用水,就來自附近的一條大河,大管子一插,電機一開,水就抽到家家戶戶,基本不過濾的。而附近的化學工廠的廢水,每天就直接往河裡排,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搞到一起的。

想到就恐怖。我聽說90年代中期後,不少退休的老職工,不少人都患上了嚴重的腎結石,有的罹患上癌症,相信跟當年的飲用水有很大的關係。但那個年頭,哪有人具備環保和健康意識啊?

整個70年代,我雖然很小,但卻比較調皮,玩起來也是沒有尺度的。我記得,每年一到春天,洪水爆發,河水上漲,河底泥沙泛起,水龍頭裡出來的水就是渾濁的,黃色的,好像也沒有人罵娘,大家都習以為常了。現在想想,真是恐怖。如今凡事都講環保,講養生,講PM2.5,社會真是大大進步了。

我現在還記得起當年炎炎夏日的禮拜天,我們兄弟姊妹仨看著父親和母親在廚房忙飯的情景:父親光著赤膊,冒著高溫,留著大汗,站在煤球爐旁給我們燒紅燒肉,以及辣椒炒肉,還有香菇青菜;父親愛喝兩杯,總是不忘爆一個花生米,然後,讓我出門幫他買一瓶三花白酒,全家人就這樣好好吃餐中午飯,有紅燒肉,辣椒炒肉,以及海帶排骨湯,真的很解饞。

我清楚的記得,我們兄弟和姐姐誰過生日,父母一定會做個粉蒸肉,再煎三個荷包蛋,下碗陽春麵,就算是給我們過生日了。

我是很喜歡吃父親燒得紅曲米燒肉的,我父親說是家鄉過年的硬菜。好多時候,我和二哥看到父親燒出來的油亮的曲米紅燒肉,都會禁不住口水,直接用手拈著吃,你一塊,我一塊,等到菜全部上齊時,兄弟倆已經把紅燒肉吃掉半碗。父親總會說我們兄弟倆是好吃鬼,好像前世是餓鬼出身,也不怕燒喉嚨。現在回想起來,當年的情景,都是滿滿的幸福回憶。

在哪個單調貧乏的年代,父母都很努力工作,只有禮拜天才可以休息一下,大家睡個懶覺,中午就做餐好吃的,晚上洗完澡,父親還會找機會給我們講講稀奇古怪的故事。

哪個年代的夏天,家家沒有那麼多講究,或有什麼冰淇淋可以吃,都是最普通的冰棒,也吃得津津有味,感覺很消暑,相信那時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冰棒房、洗澡堂、理髮室。當年的這三樣設施,可能很多企業都有吧?!。

我們生活在縣城裡,西瓜大街上是隨處可見,都是農民用板車推著來的,有的甚至是整堆整堆的,幾分錢一斤,每次都上百斤的買,全部堆在家裡的床底下。整個暑假的消暑,就靠這些西瓜,能吃上幾回綠豆湯,都是幸福的。相信很多像我一樣的中年人,都有這樣的幸福的回憶。

還有一件我最難忘的生活記憶,就是露天電影院的趣事。哪個70年代,國家以建設為重,生活一切從簡,文化生活極為單調,看電影是最重要的娛樂。我相信當年很多企業都沒有室內電影院,都是露天看電影的。

我記得,我們廠子的露天電影院,設在一塊山坡上,有一個露天舞台,前後不足100米,每到週五或週六,是每家的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因為是露天電影,沒有固定座位,家家戶戶像我這樣的懵懵懂懂的初中學生,週四下午就開始用凳子搶位子,或用擺石頭霸位子,常常為了搶位子,而搞出不愉快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我把一個霸佔我家固定位置的長竹椅子,用石頭砸爛了,搞到人家的父母到我家告狀,我父親不僅打了我一頓,還賠了人家一把類似的椅子,這樣的屁事,相信各地三線企業都有不少吧?

我記得,每次放電影放到精彩的時候,經常發生斷片,後來才知道,一個片子,要輾轉上百個場地,輪流播放數千次,斷片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每次斷片,我們都要當年等待5分鐘,甚至10分鐘,再接著觀看,很多時候,由於播放次數太多,片子燒了,必須要剪才能接上。

所以,很多接上的片子,中間短了一大截,換了下一個鏡頭,都不知怎麼回事,要好半天才知道是接著上面情節的。像電影院這樣的播放事故,甚至到了80年代的室內電影院,全國各地都應該有吧?真羨慕今天的年輕人看3D電影,幾乎完美無缺,音響震撼,人們的生活真是今非昔比啊!

有時候,遇上下大雨,我們就打著傘看,也由此影響到後面的人,後面的人也打傘,再影響到更後面的人,每人都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感受。為此,很多人就索性跑到幕布的反面去看,當然看到的都是反的,特別是字幕。也許人的自私就是這樣形成的。

當年這樣一些最樸素不過的娛樂生活,在我們看來都是不可或缺。可見,當年精神生活的貧乏的確到了極致。看一場電影,都是一次極好的滿足。我記得印象最深的要數《南征百戰》、《小兵張嗄》的黑白片子,彩色的有《五朵金花》。特別是《南征百戰》裡的高營長,相信很多女孩子印象深刻。不然,哪個年代,找對象都喜歡軍人,估計跟高營長的儒雅和英俊,有很大的關係吧?

我聽說美國在60-70年代,就有露天電影院這樣的平民享受,只不過是美國人是開著車子來看的,到處都是要喝買爆米花的小商小販,美國人是全家坐在車上,便吃爆米花邊看免費電影的。

看來,露天看電影是人類一種自由自在的好享受,不分意識形態,大家都喜歡。世界應該多些這樣的都樂意接受的方式。

不過,有一點我是認可的:

就是在一個封閉的年代,作為一個世界觀還未完全形成的學生,社會灌輸什麼樣的教育,你就可能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有意或無意,都刻在你的腦子裡,成為一輩子的記憶,這倒是真的。


生活一切從簡,以苦為樂,少有怨言,知足常樂,這是毛澤東年代父母對生活的基本態度,更是對國家的樸素感情。我們這一代人,對國家的教育也是矢志不渝,很多對世界的判斷,都是當年教育的印記。可惜,今天再也看不到了,也令人有了很大的反思。

回憶當年的情景,我好像沒有見過我父母罵娘罵爹,罵共產黨,發洩對國家有什麼不滿的。好像哪個年代,人們都自願接受國家的安排,都能理解國家的困難,都很吃苦,努力工作。我印象比較深的,是職工食堂大門口的櫥窗裡,那些“吃苦在先,享受在後”的先進典型圖片,很多人端著飯碗,便吃著飯,便看著櫥窗裡的圖片,相信正面教育和激勵的作用就是這樣來的。

在我印象中,哪個年代的人,不要說犯罪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即便是道德倫理之類的事情,也是謹小慎微的。我說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的事情,今天的人認為再正常不過,一個男孩子性器官充分發育後的生理反應,卻無處宣洩,可能他自己也認為是醜惡的,骯髒的。

也許我初中的時候,膽子比較小,身子比較弱,長得白白淨淨,卻被大哥哥們看中,成為他們性發洩的對象。有個夏天的晚上,我獨自坐在山坡上看露天電影,一個大哥哥卻逼著我摸他的生殖器,直到摸到他徹底滿足才放我走。我當時真是嚇得要死,回家也不敢跟父母說這種骯髒的事情。

今天,自己一把年紀,已經做了爺爺,我現在說出來,覺得自己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也許這個大哥哥當時不敢做壞事,不敢犯罪,才找我幫助解決了好合理的生理滿足的問題。可見,自慰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只要加以管制,有節奏和頻次,還是穩定社會的止血劑。

現在想想,當年可能很醜惡的一件事情,現在是否很高尚的舉動?我算是“求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他沒有成為強姦犯。我感到很欣慰。

說心裡話,我還是挺佩服國家的。當年那麼多的國家幹部和知識分子,受到毛澤東思想的洗禮,接受毛澤東思想的封閉式教育,“抓革命促生產”成為很多人做人做事的座右銘,這都需要一種很厲害的洗腦術的。能讓這麼多人死心塌地為國家奉獻精力,不求回報,是要大本事的。畢竟,人都有私心的。

說到私心,我記得,改革開放之處,國家逐步落實政策,很多從城裡下放基層的幹部,都蠢蠢欲動,開始托關係,找領導,希望回到城市裡生活,我父母也不例外。

我感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年鄧小平下放到江西勞動改造,也是苦苦等待能有機會回到北京工作。大人物都是這樣,何況小人物,回原籍工作,成為當時的一股風氣。相信這就是當年很多人的僅有的一點小私心。哪有今天的人的膽子這麼大啊!

可我的父母運氣不好,運作了好多次,都沒有搞成調動,索性就不走了,與這個地處山區的企業共存亡了。

遺憾地是,當我有一年回到當年青春灑熱血的這塊土地上時,這個老牌國有企業已經面目全非,而是被私企老闆看中開發房地產,通過政府干預、低價拆遷的方式,而徹底變為一片廢墟。

到最後,我父母的這把老骨頭,還真是獻給了曾經工作生活過的這個三線企業直到終老。在他們生前的時候,我為了盡孝,曾多次請他們到廣東生活,因為冬天氣候溫暖,但他們待了不到一年,都說不習慣,總是覺得自己的小窩好。他們的大部分晚年生活都是自己的“狗窩”度過的。

我母親每天有規律的生活,早睡早起,每天走路6000步,飲食清淡,還經常使用保健工具,但也只活了80歲;我父親可能是基因良好,儘管作息時間沒有規律,晚睡晚起,但生活謹小慎微,十分節儉,什麼都吃,還特別喜歡喝點白酒,每餐都要喝二三兩,好像老人從來沒有放縱自己喝醉過。最終活了90歲。這種自我節制的男人,中相信是鳳毛麟角。

這些有關人的基因、情緒、飲食運動、以及起居的認識,我是百思不得其解。看來,人的一生氣數,真的有說法,只要自己覺得快樂就好,順其自然就好。

我在想,一個人如果真的愛上了一塊土地,住久了,有感情了,即使以後的金錢和物質生活再好,他們不一定稀罕,已經很難改變他的價值取向了。這算淡泊名利,有操守的老人嗎?。

雖然今天的人,再也無法複製當年我父母這群人的玩命地為國家(黨)工作的方式了。相信今天各個階層的人,想起來,也是見仁見智吧。

不過,我覺得也沒有什麼:今天的世界,資訊到處飛,信息大爆炸,人們可以隨意比較,可以挑選的東西太多了,何況全球國民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追求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當然選擇“人往高處走”啦。

(未完待續1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渥太华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那个时代的人都是真心实意地为了国家利益,无私奉献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