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很美

评论时事,发表观点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有道理吗?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患了“增长依赖症”

(2023-01-28 20:54:26) 下一个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有道理吗?

----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患了“增长依赖症”

 

追求外延发展的后果

  • 只要经济高速增长,一白遮百丑
  • 一旦经济下滑,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好比飞机高空失速

 

“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当年给中国指明了100年不变的前进方向。邓公话音犹在耳边,中国的发展就出麻烦了,飞不快了。到底是此路不通,还是发展遇到天花板?

            其实,就这个口号本身,还是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么大一个国家,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作为长期的治国方略,简单用“发展“一言以蔽之,未免太简单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才刚刚走了30年(到2012年),发展就变成了发梦。

            这里不是苛求老人,而是在进行思想探讨与思辨。因为“变”是永恒的,邓小平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不知道今天所发生的事,是否在邓公制订的大纲里面。大概是已经跑偏了,因为刘鹤对着世界大喊,绝不会重回计划经济。大家都明白,政府高喊什么,就是什么搞坏了。虽然说100年以后的事,谁也看不准,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大体的规划框架应该有。发达国家经济已经有效运行了几百年,很多经验可以借鉴,中国历史也有几千年,有些大趋势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与硬道理配套的还有著名的“猫论和摸论”,现在看来,这些粗糙的治国理念,经不起时代的考验,还没走多远,水变深了,摸不到石头,就掉进了泥潭。从原来的订单来不及做,到今天的工厂纷纷倒闭,工人失业,好像是一夜之间的事。突然间发展不是硬道理,反而清零是硬道理,而且一硬就是三年。

            有些事本应该预计到的,前面西方发达国家给我们打了样,更有“中等收入陷阱“警钟长鸣,中国好像对这些不屑一顾,自持中国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大国崛起,制度优势,遇到问题脖子一扬,一跨而过。其实则不然。比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二战后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搞砸的国家交叉证明,发展不是问题,可持续发展才是大问题。开放初期的领导人,估计没有料到中国会发展那么快,先把经济搞上去再说,将来有了钱,办法自然会有。大概没料到,刚刚富起来,麻烦比钱多。

            中国以邓时代难以想象的速度,一步进入了后发展时代,发展到了下一步不知道该如何发展的地步。今天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失速,连人口下降也来凑热闹,发展速度以无法扭转的趋势越来越慢,要不是统计局给力,这几年的GDP数字根本没法看。经济从猛增到猛降转换非常快,好比从动态清零转到突然放开,几乎没有过渡期。而政府对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俗话说,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麻烦在于没有钱,钱都去哪了?早就被透支了。这里提出一个“高空失速危机”概念,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对未来产生轨迹依赖,和幸福期许,政府必须为这种发展持续提供内部与外部动力与保障,否则一旦增长乏力,会出现社会整体崩塌。年轻人以为马云的昨天,应该是自己的今天。然而他们突然发现,不但资源被马云耗尽了,连机会也被他完全带走了。社会无法实现像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改变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这种失速好比飞机空中停车,既不能继续高飞,又无法平稳落地,随时面临坠机风险,非常可怕。当人们产生了对未来的预期,又不能得到,那种失落比原来一无所有还痛苦。企业更新了设备,员工在月供房子,这些都是不能停的,绝不可退回原点。

            一个国家,要么有能力保持高飞,要么注重打基础,宁可慢一点,注重内涵平衡,不要飞得那么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就不是硬道理,“不发展”并非一无是处,而是要讲究平衡,均衡。拿房价为例,野蛮生长,显然飞的太高了,掏空了家庭,掏空了银行,更掏空了国家,它就像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摔下来是必然的,剩下是哪一天崩的问题。现身说法,笔者当年挤在集体宿舍,非常快活,对比今天的房奴,一睁眼就要还房贷,碰到收入锐减,那种精神压力,有时真让人痛不欲生。这不叫发展,这叫发疯。

            再推出一个事物的“三个支撑点”理论。任何一个事物,成功都需要诸多因素,根据三角形稳定原理,主要应该有三个要素,或称为“三支点”。它有三个特点:

一.凡欲成功三个支点必须齐备,缺一不可,只要一个点断裂,整体就会倒塌。比如做生意,需要产品,市场和资金。只要资金链断裂,企业就会倒闭;

二.支点分显性的和隐形的。比如在婚姻中,男才女貌属于显性的,爱情忠贞属于隐形,当一方出现外遇,婚姻就有可能解体。忠贞是隐形的,碰到外遇会显形,事先很难预见;

三.支点会随着发展过程发生变化。比如,创业初期,创新产品最重要,定型后,保持产品质量就成了首要问题,而且必须在不同阶段,不断推出新产品。

 

“发展“本身也是一个事物,必然也受到“三支点”的制约。试图用理论分析一下中国的发展如何在三个支点上都出了问题。

先谈支点齐备。领导人的更替失序。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文革的储备,国家领导人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而且后备人才齐备,从邓这一代,到江胡,国家治理能力可圈可点。后来,领导人的推举出了问题,不是选最好的,而是选最“老实”的,逆向淘汰。领导人选错了,全盘皆输。一个烂尾就就够闹心了,人家全部烂尾,实属不易。

当初邓设计的改革开放,强调发展,不搞意识形态化。对于姓资姓社,邓小平提出不争论,一心一意搞经济。但习近平一上台,就提出东升西降,狭大国之威,以意识形态划线,搞战狼外交。在习眼里,发展不重要,打嘴炮更爽,而且以蛮不讲理,泼妇骂街的态度在舆论界占上风,其代价就是违背了中国“闷声发大财”的唯一可行的发展路径,图口快而实不至。

只要一个要素出错就足以毁掉一盘棋,出现严重的短板,现在是几个支点都有问题。

再谈显性与隐性支点的崩塌。良好的国际环境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年的邓小平,万万没料到今天中国如此孤立,那时国际形势一片大好。当时胡耀邦一口气邀请日本3000人的庞大代表团访华,后来呢?仇日浪潮一浪高过一浪。邓小平还讲,跟美国搞好关系的都富了。这些原来都不是问题的发展要素,今天都成了问题。戴着德州牛仔帽的邓小平绝对不会把天天怼美国当作主要工作。邓小平没有料到中国的国民心态也不对,富裕以后的表现和暴露出来的劣根性,尾巴翘的太早。还有,比如疫情,乌克兰战争,改变了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以及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当中国不受世界待见时,外部环境急剧恶化,这些隐形的支点溃烂,对中国发展相当不利。现在发展不是硬道理,NB才是硬道理。

然后是过程中支点的转移。是指在不同阶段的策略调整。比如房地产,起初,住房极度短缺,后来是严重过剩,伴随着严重的债务危机。恒大危机,从本质上讲,就是支点转移的适应与政策调整问题。恒大发展没有错,错在一直用“增量”去解决一切问题,而不是像李嘉诚那样,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当然许家印与李嘉诚有许多不可比之处,但是原理是通的,李及时退出中国市场,是支点调整的典范,许的后期的确有盲目扩张的错误,人家李嘉诚就没有去搞足球队和矿泉水。

            这里不是批评许家印,而是说政府严重依赖土地财政,以卖地为生,一边喊房住不炒,一边自己是最大的炒家,直到把土地红利吃尽为止,而且把未来几十年的Future都吃了。这种造孽子孙的负债模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甚至调整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资金链断裂,加上房奴断供,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堵窟窿都来不及,枉谈发展。政府没有调整发展的支点,到了今天还在喊房地产为支柱产业。政府早就把未来的红胭脂,涂在了过去高速发展的脸上,未来就是一张死人般的腊黄面孔。

            围绕着“发展才是硬道理”,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发展“指的是是内涵,还是外延?有人问,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

            了解中国的人都懂,它指的是外延,也就是速度。所谓的唯GDP论,不顾一切把经济搞上去,其它都不管了。今天显现的很多问题,都是早年高速的结果,人口,环境,房地产,金融危机,地方债,低效的基建,等等,问题不断积累,无限向后拖。这种做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债务,更有内部的严重失衡,后患无穷。

            中国早已患病 “增长依赖症”,所有的问题必须依靠增长方可掩盖,否则就会恒大式爆雷。一味地用高增长去掩盖问题,试图让问题自生自灭,不是好的政府。不能盲目自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都能解决,就没有“走投无路”一词,不会有人跳楼了。

习近平上台后,不是着手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问题,A trouble maker,加重了危机。坐在习的位置上,他应该看到中国脸上的“白”是靠涂粉,厚厚的粉底霜,下面全是粗糙的褶子。但他没有去试图解决问题,反而把政府粉饰出来的面孔当真了,并以此征服世界,刚一出手,自己脸上的厚粉噼里啪啦往下掉。本来,中国的发展一直存在诸多固有问题,他视而不见,盲目地制度自信,满口制度优势,气势如虹,还为世界指明方向,以为资本主义,或民主国家发生的教训,中国天然免疫,殊不知,麻烦一个都不能少。

第二个问题,中国最高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发展的速度与高度的天花板在哪里?

从长期来看,由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2%左右,中国经济增长率大概也只能是2-3%,因为中国依赖外贸。中国必须着力内部结构的优化,可惜,由于政治架构的局限性,官员习惯了政绩工程,没有人愿意沉下心来优化结构。假如“发展才是硬道理”,擦屁股就没有道理。

2021年世界贸易总量44万亿美元,中国是6万亿美元,占比14%。中国GDP为17万亿美元,为占世界比重达到18.5%。同期美国的GDP占全世界的25%, 美国贸易4.6万亿。占世界贸易的10%。这组数字说明,中国的贸易比重比美国高,说明中国更依赖外贸。

考虑到贸易是一进一出,占比更高,跟中国有关的世界贸易已经占到了总量的30%。中国对外贸的依存度相当高。

外贸的空间,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天花板的重要因素。

一,能够生存底层空间,中国几乎全部占领了。没有原材料,技术的优势,没有大宗商品,比如石油,和高技术支撑,像芯片,飞机,已经没有大的增长空间;

二,缺乏品牌,核心技术,缺乏高附加值商品;

三,外贸的整体大蛋糕增长有限,全世界年平均增长2-3%。

由于世界贸易总量是一个大盘子,增量有限,中国的外贸就会有一个天花板。过去,中国是靠不断提高切蛋糕的比例实现外贸增长,现在占有的部分已经够大了,外国也没有更多的钱买中国货了。有人说,那就维持现状也可以。不行,别忘了中国有“增长依赖症”,不增长就会出麻烦。从国内看,该修的路都修了,没有项目,也没钱了。消费乏力,因为外贸低迷,产业萧条,人们就不花钱,靠外延发展的路子遇到天花板。

既然外贸如此重要,还敢跟全世界闹翻?简直是吃了豹子胆。这几年,千错万错,不该与美国闹翻。假如要发展,就必须确保领导人把维系国际关系看做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而不是去耍酷,给世界指明方向,把客户都得罪光了。

简单来讲,三架马车,外贸到头了,维持不下降就不容易。第二项,投资,路都修了,而且政府投资效率低下,随着没钱,投入的比重降低。第三项,消费,中国人必须先有收入才消费,自己对自己拉动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曹德旺讲,一日三餐,那不叫消费,非生活必须品才叫消费。只要经济不好,首先被压缩的就是消费。

中国政治的结构性问题,导致官员不愿意做结构调整,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中国官场的潜规则是,“工资不高全靠捞”,社会默认把贪腐作为做官的补偿。钱从哪来?一定要发展,而且是外延发展。

回望中国的基础产业,到处是产能过剩,许多产业都是以世界需求10倍以上的规模一窝蜂上马的,比如鞋子,服装,家电等。一旦下滑,不仅资源浪费,而且许多工人失业,带来社会问题。对此,政府负有责任,没有对产业做出规划,引导,指导,导致盲目发展,一窝蜂上,稀里哗啦倒闭。其实,原来的野蛮扩张,即便是好年景,也是价格拼的头破血流,大部分企业没有赚到钱。

            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以上二个首要问题进行初探。另外还想到了许多有关“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方面的问题。慢慢思考吧。

也许地球的资源,撑不起第二个像美国一样的大国,那样的生活方式,那样的消耗资源,假如大家都点外卖,仅仅是快餐饭盒一项,就足以把全中国人都埋进去。看中央文件,一天到晚保这个,抓那个,要么在堵窟窿,要么在拆炸弹,疲于奔命。你看发达国家政府很少声嘶力竭,人家是小政府,把问题都还给了社会。

政府深感自己背不动了,口头上还是要喊一喊的。不管出现多大的麻烦,代价永远是老百姓,政府一扬脖子,就过去了,你看,这次疫情死那么多人,看上去好像没死人,1949年,共产党高喊四万万同胞,现在都14亿人了,韭菜多着呢。

与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期的还有一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的年轻人还在幻想,这下该轮到自己发财了,就像一个痴情少女,不停地问:然后呢?

孩子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水晶蓝 回复 悄悄话 写得这样有条理的文章,还不被贴上城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