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在《论佛骨表》读出了贾宝玉的痴情表白?

(2022-05-14 17:55:01) 下一个

公元819年,韩愈上书《论佛骨表》反对唐宪宗拜迎佛骨。文章并不长,但旁征博引,说古论今,逐层证明 “佛不足事” 的观点,正所谓 “韩(愈)潮苏(东坡)海”,读起来气势磅礴,如海如潮,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说服力和感染力极强。

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佛教进入中国以前历代贤王的寿数,说明长寿跟信佛无关,倒是后来信佛君主的惨境反证了 “事佛渐谨,年代尤促”,从汉代汉明帝,到后来的宋齐梁陈北魏都无一例外。其中,陈代的梁武帝虔心向佛,“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但却 “事佛求福,乃更得祸”,最终下场凄惨,“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佛不足事,此其一。

复习了历史,再说本朝。唐高祖曾 “则议除之” 佛教,并有所损抑,比如说 “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但未能完全禁除,韩愈感叹 “臣长恨焉”。当今唐宪宗 “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韩愈忧心忡忡又不得不策略地先美言 “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但马上就提醒 “百姓愚冥,易惑难晓”。的确,高位者的任何微小动作,都会被下面效仿并无限放大,形成灾难性的宗教狂热,列举的几个例子如 “焚顶烧指”,“弃其业次”,“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皆触目惊心。佛不足事,此其二。

分析了后果影响,再聚焦缘起事端。目光拉近佛骨,指出 “佛本夷狄之人”,语言,衣服和宗法都不同,“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 顺势再提孔子教诲,“敬鬼神而远之。” 人性的排外本能和传统儒家思想传达同一个意思,佛不足事。此其三。

文末,韩愈呼吁,“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 这段话看着眼熟,细寻思原来是《红楼梦》第五十七回里《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引出贾宝玉的赌咒发誓,“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作一股灰 —— 灰还有行迹,不如再化一股烟 —— 烟还可凝聚,人还看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 原来,宝玉变烟变灰的念头是从《论佛骨表》毁灭佛骨得的灵感:)而韩愈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亦非空穴来风,是汉代乐府民歌里的海誓山盟在隐隐回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气吞山河,一脉相承。

韩愈的慷慨陈辞自然不会打动唐宪宗,倒是忠言逆耳,帝大怒,欲抵死,还好朝臣力阻,才改贬去潮州。这么巧,偏偏是潮州,难道是为了对应 “韩潮苏海” 的文章风格?!这个玩笑促狭了点:)另外,文中列举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的寿数都是汉语,而不是 12345。记得汪曾祺说过,文学作品中应该用汉字写数字,同意。不过,韩愈的时代只有一二三,没有123,倒省了选择麻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只是一篇随笔,菲儿总是不吝赞美,多谢鼓励!
刚从菲儿家串门过来,枪击案让人震惊,叹息。。。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1

佩服追忆的多面手,跟着学习。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哈哈,我们都来掉书袋,传书袋,美其名曰,“学到老活到老”。
祝蘑菇周末愉快!
追忆2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问好沈香,多谢鼓励。
祝周末愉快!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追忆真棒,仰慕一下下。拿个小本本,记下来,方便什么时候掉个书袋之用:)追忆周末愉快!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追忆对古书和红学的研究之深令人佩服!很赞!跟着追忆涨姿势。追忆周末愉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