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个人资料
gaobeibe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好书《画与真》

(2023-05-29 05:19:31) 下一个

在这繁华的世界里,要找到一本好书,真不容易。好书可遇不可求,我遇到的这本好书叫《画与真》,据说书名参照歌德晚年自写的自传《诗与真》而来。怎样遇到这本书的?前面的博文提到过,这里不再赘述。

这是一本评论画家杨飞云先生作品、兼顾美学理论的书,作者是高全喜。高全喜何许人也,网上查了一下,他是中国当前法学界的专家。搞法律的人,何对美术感兴趣?而且立论甚高。可见,高人就是高人,任何地方都比我们平民厉害。

我也是一个爱画画的人,可惜没有出息;我喜欢杨飞云的画。依据高的观点,杨的画属于古典主义范畴。在绘画历史中,我喜欢的流派就是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以及印象派,略微地喜欢分离派、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不是很喜欢中世纪之前的宗教画,但它们有些地方会吸引我,不喜欢现代艺术。

古典主义风格的画,让人看了心生宁静,追求崇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的美感,就是高先生书中提到的第二种光,生命的感动。

杨飞云代表:应将国家博物馆建成中国卢浮宫_南方文交所钱币邮票交易中心官网

书中提到,杨飞云先生性格内向木讷,但是踏实勤奋,跳出界外,在一旁静静地观察这个世界,不受干扰,一心追求心中的艺术最高境界。当年这本书的稿子成立于2005年,高先生就很看好杨先生,果不然,今日的杨先生成绩斐然。他担任许多行政职务,有些是推之不掉,有些是出于责任心,居然还出了许多成果,要怎样地勤奋刻苦己心,才能成就啊!他的作品已经拍卖到3450万的高价,所以网上许多庸俗的帖子都称之为一举成功的“新婚之夜裸体像”,庸人自有庸人的说法。

我还是爱读高先生的《画与真》,“真”是杨先生追求的本质。杨先生说过:画画的人要有天分,还要能坐得住。

其实西方的古典主义,还要细分,里面有三个层次。高先生在书里面提到过,让人长见识。西方古典主义最早的基础,是建立在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这二块基石上的;第二个阶段,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这段时期相当地繁荣,出现了许多后世莫及的作品;第三个时期,是指十八、十九世纪出现的新古典主义的绘画流派。现在,我们走在欧洲的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的那些美丽的老建筑,都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朴素、单纯、高贵、简洁。

他同时还分析了古典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他认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徐悲鸿刘海粟那代人,不能算是古典派,他们把西方培养绘画人才的那套训练方法,引进了中国,建立了体系和学院,也是一大贡献,很了不起。第一代古典派代表当属靳尚谊等人,虽然他们是在五十年代接受苏联的美学教育,但他本人一直追求西方古典派,朝着古典主义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打开了眼界,在八十年代起出了一批代表作,其中就有著名的《彭丽媛肖像》。某年,我们去沈从文的家乡旅游,那里刚好在展览靳老先生的画,有幸亲眼欣赏。

杨是靳的学生,深受他的影响。第二代中国古典派就是杨先生这代人,他们已经有了较大的成绩,加入了艺术拍卖行列,被世界各地收藏。这批人中还包含陈逸飞、王沂东、艾轩等人,当然,中国的古典派,在世界上算不上什么地位,这是文化和历史所决定的,但我们不要小看个人的努力。第三代就是目前还在挣扎中的画家,比杨先生小一辈的,他们能够做到哪个地步?拭目以待。

这里说一下陈逸飞,他是我们上海人,我还见过他本人。当年,我对他的绘画艺术,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经过《画与真》的解读,突然发现,陈的技术非常好,但是内容上还是贫乏了点,缺少深度。他的作品中比较有深度一点的算《踱步》,但还是有历史和个人的局限。

中国人为何在追求古典风上总是欠火候呢?按照高先生和杨先生的理解,还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

长期困扰我的问题是,美是什么?美学理论五花八门,不得要领。我按自己的感觉,就是通过感官的感受,带给心灵愉悦的情感,就是美。它有没有规律呢?肯定是有的。比如,我自己琢磨过,平衡、和谐、排列、对比等等。评判美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你自己的感觉和良心。它们说“好”的东西,就是"美"。中国艺术评论这块,非常地欠缺,少有人出来作理论上的分析和引导。可喜的是,高先生这一匹横向奔出来的烈马,弥补了一点缺憾。非常渴望着中国艺术评论界的繁荣。

说了一大堆无用的话,还不如用实列来解说。下面引用书中杨先生的作品,来谈谈“我”的感受,而不是高先生的理论。我挑一些自己有特别感动的作品:

美女博士画人体,反其道而行之!专家:放大看,美如梦境中人这幅作品叫《祈祷》,可惜是局部,找不到全图。原因嚒,它是裸体画。其实没一点淫意,非常圣洁,人体下面还有一汪清水。但是淫秽的人,就能想出淫秽。

这张脸就是典型的古典主义表现方法。若论技巧,许多人可能都可达到这个层次;若论内涵,没有几个人能画出这样的表情。杨飞云在国外参观许多古典作品的原画后,深为折服。他发现,那些古典派画家多有基督信仰,正是这种信仰,把他们引到高处,出现灵感,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幅画的名字叫《同行》,这是局部,典型的亚当夏娃之画。西方这类画很多,但是中国人画这个题材很少,“同行”可以理解为二人同行,也可以理解为人类与上帝同行。正因为这样,这幅画也找不到全图。我们知道,西方人的人物画里面,背景也带有一点自然风光。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背景就有山和树。大自然是上帝的杰作,人类一直在变,而自然界不变,千古如此。

二人手牵着手,表示互相爱慕互相辅助,这是上帝造人之初的用意。可惜,人是很狡猾的动物,他们在事故面前,总是互相指责互相推诿。男人穿牛仔短裤,系牛皮皮带,脚穿夏日的凉鞋;女人穿黑色背心、藏青色短裤,也是脚穿凉鞋,都是一副现代人的打扮,背后是千年不变的大自然。正应了圣经中的一句话:日光之下,没有新事。

人性亦如此。

杨飞云油画

我喜欢《窗外的阳光》,这幅画清新活泼自然。植物和水果,表达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少女代表了美好,她若有所思,靠在窗前的位置,让整个画面有了明亮的光。那些道具都安排得平稳妥帖,一片宁静的气氛。

室内人物画是杨先生的长处,也是他的情有独钟。这类画的难点是细节的安排,道具的运用。在这些细微之处,可以分出画家的高低。

以前,我在博物馆参观时,常常会陷入沉思:这些道具为什么要这么摆?为什么要用它,而不是其它?

其实,在古典派中,每一样道具,都是由寓意的。

杨飞云油画

这幅画我也很喜欢,也是靠在窗前,有明亮的光。注意:光,在绘画中很重要。荷兰画家维米尔的画,多是描述在窗前光线下的人物活动。而人的精神世界里,也需要光。而杨先生得命运的惠顾,也有了这样一束光。

这幅画中,我尤其喜欢窗外的建筑。很像我小时候,上海弄堂里宁静下午的时光,偶尔传来有人练习铜管乐器的曲声。

组图:驿动的青春 杨飞云油画肖像作品赏析--艺术收藏--人民网

这幅画《夏》,可惜没有找到比较清晰的图片。

这幅画给我一阵清凉。少女很健康,旺盛的生命力和背后的植物一样。窗台上的水壶,让我想到这是在中国的北方,穿的碎花背心,暗示了“当代”的时间概念。陶瓷缸、玻璃杯、不锈钢刀、木板、木质的柜子、糊了窗纸的窗户、木桌木椅,都是很自然的材料,色彩沉稳,和谐统一。有趣的是,桌前这些道具,都是西方人的日常用品,吃早餐用的刀和木板,我家里就有,那种圆型的木板,有一圈凹槽,可以盛汁水,以防漏到桌上。也有人家用它来放各种各样的奶酪;那种瓷缸,德国人用来喝啤酒的,都很古老。

w_584a8242ee1cd.jpg《蓦然》,这幅画,很好地抓住了少女一霎那的神态----那种游离在外、做白日梦的神态。

藏品_新浪美术馆_新浪这张画《荷花屏风》中的道具用得很好,既有概念上的联系,又给画面带来了活泼感:少女、小猫咪和小皮球。看小猫咪的表情,很有意思,好像它是有思想的,通人性的;看那个小皮球,几何学的色块,明亮强烈。

杨飞云的人物,在我的眼中有一个特点,“都是撇脚”。画中人总有一个脚翘起来,我觉得不自然。但是每人的感受不一样。据说,人物的姿势是最难摆的。杨画画时要琢磨很久,直到摆到自己满意为止。

还有几幅画,没有找到图片,只好作罢。

人说:诗的功夫在诗外。对杨先生来说,画的功夫在画外。他不仅仅就是练画,而是想方设法全面地提高自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大赞蓓蓓有深度,专业的分析!
gaobeibei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是的,海风姐,喜欢杨先生的画。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蓓蓓原来会画画啊,帖里的画儿都很美。
若敏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好画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