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andstone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梁建章被禁言,防疫代价的技术讨论“清零”了

(2022-12-01 19:09:43) 下一个

近日,携程网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的微博被禁言了。 在禁言之前,他发表了几篇讨论防疫的经济代价的文章,比如,其中一篇名为《和李稻葵商榷防疫政策的生命账》,以及早一点的《生命损失最小化的防疫策略》,后一篇还被饶毅教授引介。但现在都已经被删除,梁建章的公众号也搜索不到了。梁的几篇文章有一定传播度,但相对于网上更多关于“清零”还是“共存“的争论,那点流量也不算特别大。

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于这样的讨论: “支持放开纯属自私” “你家里先死一个看” “户口本只有一页的才会支持放开” “有些人就是想搞乱中国” “要共存,你可以去美国啊,太平洋没加盖”

当大家只能从道德上互相扣帽子、抡棒子时,那就注定达不成任何共识。

但是,现实中的问题不会自动解决,人群只会越来越分裂。

有人自得于对美帝新冠死亡超100万的嘲讽中;有人深陷于一旦放开疫情泛滥、医疗崩溃的恐惧中;有人沉醉于中国取得的全球最低新冠死亡率的伟大功绩中;有人自信于“只要发现得早就一定能清零”。

而另一边,有人深陷于可能随时被隔离、家中被消杀的恐惧中;有人迷茫于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有人愁苦于房贷、车贷,下个月的房租;有人愁苦于生意再也恢复不了往常;有人惋惜亲人不得相见,好时光被虚度。

这两部分人几乎难以共通。

这种分裂也对现实防疫也有重要影响。因为防疫需要公众的100%配合,否则就会产生很多漏洞,而长期的配合需要价值认同和信心支撑。如果有人觉得不认同现在的防控路线,觉得“不划算”,就不会认真执行,甚至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但这种分裂是巨大的,原因也很多,要弥合分裂是不容易的。

但是,也有人试图做这种技术工作。梁建章的文章就是。

之前,我在《上海人民是好样的》文章提到过他。我说,放开疫情会导致很多高龄、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死亡,这是事实,但严格的动态清零,动辄封城这样的措施会导致经济严重下滑,这也是事实,而经济下滑带来每个人的收入减少,同样会导致人均寿命损失,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社保,也影响年轻人和小孩——只不过这种不是那么显性的。所以,无论哪种路线都会带来生命的损失,这本质是一个“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问题。

关键在于哪种方式更有害,哪种策略损失相对更小?

我们普通人想这种问题,靠的是有限的经验和观察,并不一定很准确,也难以说服别人。要搞清楚它,还得靠专业人士的系统分析。

梁建章的几篇文章,就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不同防疫路线的经济代价,里面有大量的数据、建模和图表。它的结论是不带个人情感色彩的,甚至也不是一边倒支持哪种,而是确定在什么情形、具备什么条件下,应该选择什么策略。

梁建章是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谈经济问题当然是专业的。但我也并不认为梁建章的计算就必然正确,因为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复杂,只是我自己并不懂统计学,无从判断。整个中国,懂统计学、懂经济的专家应该很多,但奇怪的是,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了这么久,用这种统计学的方法来谈疫情影响的,似乎只有梁建章。

我原本期待有专家能有理有据反驳梁建章,但似乎没人站出来。读者未必能完全看懂梁建章的计算过程,但既然没有人反驳,也只好相信梁建章是对的。

但现在,梁建章被禁言了。这个场子里唯一的辩手消失了。关于防疫代价的技术讨论被“清零”了。

我也不想从什么权利、自由的角度来评说,因为那样比较危险。只想对梁建章本人发点感慨:

梁先生,你这是何必呢?

虽然所在旅游业损失很大,但你个人早已功成名就,衣食无忧,企业不好做,裁员就是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早年你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也挨过很多骂,但是,现在环境已经很不同了。过去没有人怀疑你的动机吧?也没有被禁言过吧?

虽然也有不少人支持你,但是那些记仇的人可是更狠哪,他们连自己的老师都可以举报,现在早已把你列入清单,就等着找个机会把你打倒呢。

值得吗?

 

 


作者:洪广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