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andstone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批判张文宏这种顶尖专家,一不小心就是科学灾难!

(2021-08-11 19:35:26) 下一个

要说张文宏是中国目前声望最高的医生,应该没有多少人反对。

他的走红,除了他的专业精神外,还在于他敢讲真话,让人看到了一种少有的质朴之心。比如他说——

“党员的口号你平时喊喊可以,但这个时候,我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马上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没有讨价还价,必须得上去。”

“我一路被人欺负过来,所以更要牢记善待他人。”
……

尽管获得了无数老百姓的真诚拥戴,但是这样的真性情,也难免招来各种无厘头的攻击。

比如,去年4月份,张文宏在出席一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讲座时表示:“你家里的孩子不管长得胖,长得瘦,喜欢不喜欢吃东西,这段时间他的饮食结构,你要超级重视。”“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

就这么一个营养建议,也被人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

这段时间以来,张文宏似乎已经悄悄隐退,直到南京疫情爆发,才又发微,以专业精神稳定民心。

因为大家就喜欢听张文宏医生的。

高强的批驳,很可能是张文宏遇到的压力最大的一次。毕竟,不点名批评他的,是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总顾问、原卫生部部长;并且,文章由人民日报发出,其份量不言而喻。

但我还是愿意将这看成是一种纯粹的学术探讨。

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的观点,张文宏说过,国家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说过,大家上网查了一下,有报道说,近九成科学家持此观点。

至于“与病毒共存”究竟可不可行,这是一个严谨、专业的学术话题。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就此话题让专业人士展开充分讨论,最后达成最广泛的共识,给出一个科学可靠的防疫方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我也理解高强的严正态度和良好愿望。

公开资料显示:高强部长生于1944年8月, 河北盐山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大学学历,1967年参加工作,高级经济师。

高强虽然为我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毕竟学的是经济专业,而作为曾经的卫生行业行政一把手,其看问题的站位和角度与医学专业人士有异,非常正常。

张文宏目前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可以说一直处在抗疫最核心的一线位置。

从张文宏的履历来看,其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香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及芝加哥州立大学微生物系从事访问学者以及博士后,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等重大攻关课题,担任《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 杂志副主编、《肝脏》杂志副主编,美国《肝脏病学》(中文版)《中华传染病杂志》《微生物与感染》常务编委,《中国病毒病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Translational Respiratory Medicine》《Intractable& Rare Diseases Research》编委……

以上,说张文宏是专业人士,应该没有人有异议。

对于高强文章,原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缪晓辉主任的微信,作了比较客观的评点,题为——

《微论无医学背景的前卫生部长掐传染病学家》:

高的观点有正确的成分,但是以非现任官员的身份扣人以“甩锅”和“卸责”的帽子就不合适了,我感到极左思维的味道呛鼻子。

当然,张文宏的有些表述未必就是准确的,我也曾与他商榷过不少观点。新冠病毒不同于流感病毒,前者迄今没有中间宿主,所以有可能完全消失。

中国本土的清零的确是一个证据。但是多元和复杂的世界,长期闭锁要“长期”到什么时候?独善其身能坚持多久?这已经不是医学问题。

如果把中国后退到“中国是中心”的年代,这个可以有。但今天这个年代,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太多太复杂。全球“散落”有多少华人?国外华人与国内亲人的关系如何连接?长期隔绝带来的政治、经济和人性弱点大暴露的后果有多严重?高强都还缺乏深入思考。

给大家介绍一个极常见的传染病—麻疹,这个病的病原体——麻疹病毒就没有中间宿主,但它一直在流行,虽然疫苗有效。大家很不乐见的HIV感染/艾滋病就是舶来品,我在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就有人预言一定能在中国得到控制,结果呢?几十年过去了,国内病例仍然在上升,疫苗研究一直是失败的。

张文宏误导大众?误导政府?我看他没有那么大本事和影响力。前面说过,我对他的某些言论也有异议,如同学界对我的言论经常持有不同看法。

但我们必须注意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自武汉全面控制疫情之后,张文宏教授就一直是上海市防控新冠的政府高级参谋,按照原卫生部长高强的逻辑,被张文宏“误导”的上海市不应该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吗?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上海肿瘤医院和仁济医院发生保洁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当天就封闭了两家医院以及周边道理,而那个时候,张文宏日夜工作着。

高部长:您在SARS流行的年代临危受命,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是,此SARS非那SARS,此时非那时,世界变化太快。2003年7月您要求恢复各医院门诊病人一律测体温,并下发了红头文件。但是到了上海市,时任卫生局长刘俊要听专家的意见,翁心华教授(张文宏的老师)和我坚决反对。理由有二:第一,全国SARS病例清零一个多月了,停止人人测温也一个多月了;第二,SARS病毒被证实是怕热的,大夏天来了,何故走老路?后来,您放行:上海按照你们的做法实施。

还有此前您领导的卫生部更新的SARS防控方案,在诊断标准中去除了“流行病学史”。同样在上海市的防控会议上,翁心华教授旗帜鲜明地反对:“传染病的诊断怎么可以没有流行病学史?”当时我也在场,并力挺翁教授。于是,上海的声音传到了北京,感谢您识大体,信任专家,纠正了错误,避免了“打击”面太大的错误。

自新冠病毒病流行以来,还没有一个专家敢说他的言论都是正确的。毕竟,这是一个新发传染病,未知的东西太多太多!建议不要用张文宏的“误导”来为防控不力的地区和责任人“背锅”,这不公平,更不科学,对于今后的防控没有裨益。为高级别领导一任者,公开表态还需谨慎!

 

 

作者: 火星网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是啊。上海人民是素质较高的。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现在上海坊间是一片挺张的声音,公道自在人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