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方寸间的大世界

(2021-12-23 17:55:00) 下一个

【科大瞬间】方寸间的大世界
    高一兵 803        2020-12-12 08:08

第133期

1840年5月1日在英国诞生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以维多利亚女王头像为图案、面值1便士的邮票,于5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由于此款邮票是用黑色油墨印刷的,所以被称为“黑便士邮票”。

黑便士(来自网络)


1878年8月15日,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龙。

中国蟠龙邮票(来自网络)

邮票的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通邮,五花八门的邮票品种越来越多,漂亮的票面极吸引人,邮票也成为了一种收藏品。

我的集邮生涯始于在科大读书期间,但其实应该追溯到更早。1970年代读小学时,常和小伙伴们在地上玩玻璃弹子,输赢的东西一般是香烟壳、橡皮筋和糖纸等,还有比较少见的就是邮票。那时候不懂事,完全没有集邮的概念。

1975年夏天,我舅舅来我家所在城市出差,看到我手里那些脏兮兮的邮票,说:“你这些破邮票,我那里还有些你外公留下来的邮票,我回去寄给你,要不然也要被我用光了。”果然,舅舅给我寄来一本很有点历史的集邮簿,大概有几百张崭新的成套的中外邮票。我高兴极了,把它当作宝贝珍藏,这本集邮簿也从此激发了我集邮的兴趣。

原来,我外公1949年前在上海邮局工作,一直到1959年后被打成历史反革命遣送回浙江乡下老家。这些邮票都是外公在邮局工作期间收集的,包括共和国1949-1959年间发行的、民国时期的和世界多国发行的,甚至还有大日本帝国和伪满洲帝国的邮票。

1980年,这本集邮簿被我带到了科大。我舅舅说,你要集邮,就要集新的、没有用过的。所以,离家之前,我就将原来我自己的大部分旧邮票给了邻居小孩,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品相稍好一些的,这也造成了今天我的藏品中文革期间的邮票极少。

进了科大以后,我了解到邮品有套票、四方联、小型张、小全张、(整)版票、小本票、首日封、纪念封、实寄封、邮折和明信片等等,还买来集邮本和夹邮票用的平头镊子等。可是,作为大学生,凭每月家里给的25元生活费,我只能偶尔去买新票。当一套邮票中有高面值时,多数时候只能放弃。那时,基本上是从任何可能的途径收集旧邮票,如亲友的来信,别的同学收到来信时去讨要他们不要的邮票,或者写信给别人时叮嘱回信时将邮票寄回。这样的邮票因为邮戳乱盖而品相不好,后来基本上被我放弃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少文革期间的邮票。

不过,1981年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囊括7项世界冠军后,中国邮政发行了7个奖杯的纪念邮票,共两版,我咬牙破费了4.80元买了回来。后来,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在合肥举行,中国队的世界冠军悉数到齐,赛后被邀请到科大,我带了这套纪念邮票得到了教练庄家富的签名,可惜由于维持秩序的原因,没有得到童玲、曹燕华、蔡振华、谢赛克等世界冠军的签名。

毕业工作后,收入增加了,收藏的邮品也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1990年代后到了英国、香港和德国等地留学及工作,2000年后又不断有机会到欧洲出差旅游,买了不少世界各国的邮票。如今,我收藏的邮票按张数算,没有上万也有八九千,大概有百多个国家的邮票,中国和国外的邮票数比例大概是1:2。

以下展示我保存的一些藏品。

一、大日本帝国、伪满洲帝国和民国邮票

以下这些共和国成立之前的邮票,都来自外公早年的收集。

大日本帝国:红十字国际会议纪念(1935)

承不承认,喜不喜欢,伪满洲国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存在。

伪满洲帝国:兵法实施纪念(1941)和庆祝其建国十周年(1942)

中华民国:邮政车(年代不详,估计1930年代)

二、套票

东北邮政管理局发行的套票(1949年10月前)


以上这些套票也是外公收集的,这样的邮票有很多页。50年代的邮票尽管纸张质量不够好,但印刷比较精美。我去过很多城市的集邮公司,想把被舅舅用掉的邮票补齐,结果遗憾地发现,集邮公司根本就没有共和国建国初期的邮票。

三、小本票

小本票最初大概是为出门在外的人们携带使用方便而设计的,后成为一个收集的邮品。

记得有人这样评价瑞典影星葛丽泰·嘉宝:“葛丽泰·嘉宝......独特的眼神加上卷翘的睫毛实在美得令人惊叹,她是那个时代的女神;她雕塑般的线条,弯月的拱形眉毛,曲折分明的薄薄的嘴唇、完美的眼线以及长长的睫毛成了当代化妆术的楷模。” 我在瑞典买到嘉宝的小票本,可是却没见到同被誉为”瑞典玫瑰“的英格丽.褒曼的邮票。不过,我还是觉得英格丽.褒曼端庄精致的脸庞更美。

瑞典-美国:葛丽泰.嘉宝(封面)

瑞典-美国:葛丽泰.嘉宝(内页, 2005)

美国:英格丽·褒曼 Forever(2015,网上图片)

很多人大概都以为萧伯纳、济慈等是英国作家,但其实他们都是爱尔兰人。不过,他们都是以英文写作,甚至生活在英国。爱尔兰出了不少伟大的作家和学者,我记得去都柏林时,有一处专门摆放他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铜像的地方。

瑞典-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爱尔兰:诺贝尔文学奖(内页):济慈、萧伯纳、贝克特、Heaney(2004)

中国有一段时间把小本票印成像我们小时候看的小人书那样。这里的“皇帝的新衣”就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中的一页,“皇帝的新衣”作为衣装不行,作镜子倒更合适。

中国: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2005)

四、生肖票

猴票(1980)

这张猴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轮生肖票中的第一枚,今天的名气和价格可能仅次于大清龙票。这只猴全神贯注,目光炯炯有神,可以说是所有生肖票中最传神、也是最成功的一枚。1980年,我和我哥哥同时考上了大学,他进了上海铁道学院(现已并入同济大学),我去了科大。我入学后收到的第一封信,是哥哥写来的,信封上贴着这枚猴票。显然,他这张邮票是从嘉定邮局买的。可见,当时的人们还没有集邮的概念,发行9个月后还能从邮局买到。不像后来,国内集邮风一哄而起,无论什么邮票一发行就断货,只能过段时间到集邮公司去买涨价后的。

香港小全张:牛年(1997)

不丹小全张:鸡年(2005)、蛇年(2001)

美国四方联:马年、猪年、虎年、龙年、蛇年

美国不知从何时开始,年年中国农历新年发行贺年邮票,有一年发行了一整版的12生肖,采用的中国传统的剪纸形式。上面的部分四方联,是各自年份的生肖票。  

五、四方联

四方联是比单张邮票更高档的一类收藏邮品。林彪题词是我品相比较好的文革票之一。

 林彪题词     

而外公留下的下面两套民国的则很有意义。1943年,由于英美中已经是同盟国,天津和广州英租界被废除,英美比利时等在上海的租界和在厦门的公共租界也被收回。之前从1919年起陆续收回一些租界,最后在1946年收回所有的法租界,1947年收回意大利在各地的租界,中华民国政府时期收回了所有租界。所以应该说,中国人民在民国政府时期就站起来了。民国航空邮票则说明那时中国已经有了航空运输邮件。

中华民国:收回租界纪念(1943)

中华民国航空邮票

六、纪念邮戳

中华民国收回租界纪念(1943)

共和国开国周年纪念(1950)

这样的纪念戳也只有当年在邮局工作的外公才能盖到了。

七、小型张

小型张由于面值较高,一般集邮爱好者应该收集得不多,不过我还是有不少。

韩美林画:狗(1995)

香港经典邮票系列第十辑(1997.6.30)

这张香港经典邮票系列第十辑是港英政府时期香港发行的最后一张邮票。我在香港呆过4年,正是香港回归的前后,亲身经历了中英之间关于香港过渡时期如何安排的纷争,亲眼目睹了香港人那段时间的彷徨无措。跟随这张邮票一起发行的还有一个首日封,背面有末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的致辞,香港人称之为“末日封”,非常贴切。

八、首日封

香港九七回归正面(1997.7.1)

香港九七回归背面(1997.7.1)

这个首日封(邮票为小型张)和其背面的首任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董建华的致辞。再来看看下面中国大陆发行的,票面虽不怎么好看,但当时的承诺是郑重的。

中国发行的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1997.7.1)

小型张:一国两制(1997.7.1)

九、票中票

这是一套世界闻名的票中票,不知是否第一套,1980年代在集邮杂志上介绍过。下图中下面一套纸张稍旧的来自我外公早年收藏,上面一套稍新的是我后来在意大利买到的,我猜想是后来重印的。

圣马力诺(1940年代)

十、异形票

摩纳哥:美国总统FDR(1940年代)

FDR这张是正三角形,属三角票中比较少见的。1940年代,很多国家都发行了FDR的邮票,少数有丘吉尔的,因为他们是二次大战盟国的领袖,是拯救世界的英雄。

美国(1996)

匈牙利:奥运会水球(1973)

南Maluku共和国:热带鱼(1950?)

Kaluku Selatan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南Kaluku共和国,是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些群岛,成立于1950年,但不为世界所承认。其政府1963年流亡,国家1966年不复存在,但流亡政府今天仍在荷兰。其所宣称拥有的岛屿现为印尼的一个省。

 法国:世界杯(橄榄球1999,足球1998)

还是法国人艺术细胞比较多:橄榄球世界杯就是椭圆形的邮票,足球世界杯就是圆形的邮票。

中国:保卫世界和平(中国第一套三角票,1950年代初)

中国:广州亚运会菱形票(2010)

中国:六角形票(2010)

上面的富兰克林.罗斯福(FDR)、热带鱼和保卫世界和平乃外公收集,其余为我自己收集。中国现在热衷于办各种会议,包括运动会,光2010年就举办了三个,有点泛滥,难得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这几套邮票搞了点新意思。

十一、人物票

普通邮票要集齐不容易,但可以随时间和通过各种途径集齐,或者集得差不多。我有不少普票,从中可以了解很多人物和历史知识。

英国:戴安娜王(1990年代,图片来自网络)

英国:戴安娜王妃(1990年代)

 

1997.8.31戴安娜在巴黎因车祸去世,让世界唏嘘不已。

 

 不丹:国王旺楚克大婚(小全张,2011)

 

不丹国王旺楚克毕业于牛津大学,政治学硕士,他将权力交给了议会,在国内深受爱戴。王后也是在印度和英国受的教育,是一个美术和篮球的爱好者,在念书期间还曾任篮球校队队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丹麦王储Frederik大婚(小型张,2004)

 

2004年5月丹麦王储大婚时,我正在哥本哈根,举国弥漫着欢庆气氛。其弟Joachim王子1995年与香港平民女子文雅丽结婚,可惜2005年已离婚。

美国:陈纳德将军

 

1937年,美国退役空军上校陈纳德受中华民国政府邀请来华担任中国空军顾问,为中国培养飞行员。1941年,陈纳德组建了飞虎队,帮助中国抗日,飞虎队也正式成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也成为航空队少将。他的遗孀陈香梅是首位进入白宫工作的华人,曾有八位美国总统委任她为联邦政策顾问,成为美国华府政坛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陈香梅1962年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在白宫留影。(图片来自网络)

 

瑞典:上,文学奖(2000);下:生理学医学奖(2003)

 

上面两位女诗人是文学奖获得者,右边一位是波兰犹太人。下面的两位先生是两位西班牙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科学家,左边这位更是早在1906年就得奖了。

 

马里:屠呦呦(2016,小型张,网上图片)

 

不记得中国有没有为屠呦呦获奖发行过邮票,网上看到非洲国家马里2016年发行的屠呦呦和青蒿素纪念邮票,甚为感动,特放于此,以表敬意。

 

十二、科大人物

我有一阵子专注于收集人物票,下面是几位与科大有关的大科学家,比较遗憾的是中国未发行过杨承宗的纪念邮票。

 

严济慈(2006) 

 

吴有训 (1988)            华罗庚(1988)

 

贝时璋 (2011)              钱学森(2011)

 

 王淦昌   赵九章  郭永怀(2014)

 

中国每年发行不少邮票,有很多设计和印刷都是比较精美的,如风景名胜、古代文学、国画、书法、京剧脸谱、出土文物、动物、花卉等,但也有太多太过一般。尤其是中国会多,那些会议和众多领导人的没有一点价值。近年来,开始出一些科学文学艺术等各界名人纪念邮票,但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凡是曾经被打为右派的一概没有。女士的更是凤毛麟角,无论她有多么高的成就。我那么多的邮票中只有1980年代初发行过宋庆龄、杨开慧和向警予的纪念邮票,还有前些年科学家里有个林巧稚。难道其他人都不如这几位?

 

十三、其他----邮折、纪念封、实寄封、明信片

我只有一个邮折 (编者注:邮折为一定主题特制、印有文图的折叠式硬纸),就是郭沫若校长诞辰90周年,是在科大读书时买的,下面的邮票乃为该邮折内的邮票。

 

郭沫若邮折(1982)

                                                         

我还收集了一些实寄封和纪念封,其中就有我太太在大学期间寄信给我用的信封,还有一位803同学在北京大学的女朋友寄信给他用的信封。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些科大的纪念品,致敬母校。

 

科大贺卡-外(1981)

 

科大贺卡-内(1981)

 

以上这张1981年科大的贺卡是进校第一学期出的。从这张贺卡可以看出,科大那时的英文名尚无定论,缩写CUST,而不是后来确定的USTC。另外,竟然地址只需写“安徽合肥”就够了,可以看出科大在合肥的地位。哈,那时的电话只有四位数。

 

中国科大50周年(2008)

 

结语

 

邮票是微型百科全书,方寸之间是一个大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只要有心去追寻其背后的故事,把赏之间可以学到很多。闲暇下来,整理邮票,比如发现某一张邮票和别的邮票的联系,挪来挪去,也是乐趣无穷。

者在编辑本文期间,获悉著名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吴健雄上了美国邮政的Forever stamp(永久邮票)。吴健雄参与过“曼哈顿计划”,是美国物理学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获奖无数,包括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和丈夫、物理学家袁家骝(袁世凯的孙子)曾于1983年(科大建校25周年)和1988年访问过科大。

 编后

编者在编辑本文期间,获悉著名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吴健雄上了美国邮政的Forever stamp(永久邮票)。吴健雄参与过“曼哈顿计划”,是美国物理学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获奖无数,包括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她和丈夫、物理学家袁家骝(袁世凯的孙子)曾于1983年(科大建校25周年)和1988年访问过科大。

 

吴健雄与袁家骝结婚照 (图片来自网络)

 

吴健雄在实验室(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吴健雄Forever Stamp(图片来自网络)

 

前面提到的英格丽·褒曼Forever Stamp一样,吴健雄Forever Stamp是可以永远使用的邮票,无论邮资涨价与否,都能邮寄平信。

 

除注明外,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文图编辑:许赞华, 金烨

排版编辑:俞霄

常务编委: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陈锦雄 812 | 刘扬 815

黄剑辉 815 | 滕春晖 811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