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170期

(2022-01-07 05:31:38) 下一个

(作者:龙德施泰特)

 

825)     远东枢纽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界处~伯力。这个远东城市25万人口,是真正意义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处要津。

自邓华纵队沿黑龙江上溯,乘内河登陆艇和青岛生产的“水獭”两栖车这些机动工具,冲破苏军共青城河段的简陋水上防线后,位于三江平原的伯力城就顺理成章~进入华军攻击视野。

从南翼乘缴获俄式火车赶来的许世友纵队已在伯力南70公里霍尔小镇与苏军接火。

自哈尔滨匆匆返回伯力的什捷缅科参谋长明白~虽然敌进攻尚不猛烈,动作也迟缓,但这个兵力空虚、除了沼泽地就无险可守的河港城市,其防御有效程度,还不及符拉迪沃斯托克的20%。它将不可避免地陷落。

而从共青城退防此地的普尔卡耶夫上将,仍在喋喋不休、并且十分正确地强调着:“事实证明,针对敌军登陆威胁所做的那些沿海防范,唯一作用就是极大地分散了自己的兵力!今天你看到的恶果,都是那时造成的!”没人反驳他的意见。从这位上将的角度看,这几乎是真理。但遗憾是,都已时过境迁。

简单交换一轮看法后,什捷缅科握住这位老朋友的手,嘱咐他:提前准备能夜航的飞机。

 

826)     被动加剧

进入11月后,远东苏军被动趋势加剧。这种与历史常规截然不符的情景,使不少海外军事观察家们大跌眼镜。

滨海边疆州。纳霍德卡港。这个距离海参崴100公里、3万人口的潜艇基地港城变为争夺战热点。外围防线的苏联海军陆战团抵抗一轮,渐次撤往市区。市区最高建筑仅3层。楼顶架着几挺新的郭留诺夫重机枪,就是守备团的指挥部了。

昨天它北面18公里的屏障~小小的“游击队城”易手。执行攻击的是华北联军宋时轮纵队。

那些见识不足的土八路对小城的名字忽然发生了兴趣。并肤浅地认为“游击队”只是他们的专利。他们居然在小小市政厅门前俄文铜牌上用刺刀刻画,加上“八路军的-游击队城”等中文字样以表明所谓隶属关系。令人哭笑不得。

……

哈尔滨。道里区,马迭尔饭店。这座俄式建筑一周前被征用为远东方面军司令部。叶廖缅科大将坐镇此处,信心坚定地感染着江城14万红军和9万人民军战士。

昨天,中国人的1支轻装甲部队,突然在西北50公里的呼兰河畔出现。这是敌人企图切断哈尔滨、齐齐哈尔两个苏军战斗集群之间联系的明显迹象!阴雨天气又妨碍“伊尔-10”出击。为确保哈-齐铁路畅通,大将果断命令136摩步师出击,在独立坦克旅配合下,越过松花江,前去歼灭这股敌人!

部队过江途中,突然天崩地裂一声巨响。松花江大铁桥瞬间被炸断了。担负大桥守备的“满洲人民军”552团,惊惶失措地报告说:大桥遭遇敌机轰炸!

但叶廖缅科司令员心里明白,这样的阴雨中,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敌机出动。无疑~或是守备团玩忽职守,或是混进了奸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本身就通敌。

“执行战场纪律。把这个团缴械。士兵押送桥头,连夜抢修。军官一律枪毙。”大将向保卫部门发出命令。

……

齐齐哈尔。列柳申科接到两个互相矛盾的命令。战区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要求他作好向西~海拉尔方向突袭的准备!但顶头上司叶廖缅科大将命令他,立即向东~哈尔滨方向全力出击!

究竟何去何从?手中缺编的“坦4集”和16集团军,可是刚刚得到哈尔滨送来的、不甚充裕的补给。

向西?就是回到祖国~无疑是有诱惑力的。可是翻越大兴安岭他却没把握。从龙江镇开始就是苏联制式的宽轨铁路,难题是,没有1台可供使用的机车。

向东?那就是回去坚守哈尔滨,去尽一份远东方面军主力成员的责任,去与老战友们并肩作战。可是可是,那种自投罗网、陷入包围圈的直感,太强烈了……

上将摘下军帽,痛苦地抱住自己好久没理发的光头。

 

827)     又说编制

加拿大。多伦多。当地《汉胡评论》11月号最新一期,又登载了专栏作家皮克吴的揭密文章,题目是:

再次介绍中国!分析华北民主联军~陆军纵队新编制(续上期》:

华北联军有一种称之为“特种部队”的编制。其中:

装甲纵队(2个):各有坦克360辆,M7自走炮50门,博福斯防空炮48门,重迫击炮90门,各种汽车2000辆上下。

这大体是美军装甲师的标准。只是华军人数多出一倍(约4万人),并有70辆所谓“步兵装甲冲锋车(野猪式)”。笔者觉得,称为“步战车”倒似乎更为简洁。

伞兵纵队(1个):保持了“五群制”编制特色。总体情况不详,仅了解其下属伞兵旅的组成:

每个伞兵旅下辖3个伞降步兵营、2个滑翔机载步兵突击营、1个炮兵营及1个勤务支持营,装备81迫击炮、75无后座力炮、20mm四联装机关炮、火箭筒及伞兵突击车。

两栖纵队(2个):其组成与陆军纵队相仿,但每旅都有2个步兵营转换为专业的两栖突击营,配备“水牛、水獭”两栖车辆和1个霞飞型轻坦克营。

上述5个纵队,是华北联军“5大主力”。装备好,人员满编。纵队的上级单位是兵团,下级则是旅。

没有军、师两级单位。综合分析:华北联军“纵队”编制的实力,介乎于苏联集团军和普通军之间。

……但皮克吴迟迟不肯对战争前景作出预测。

咖啡馆里的闲适读者们,再次就这篇文字讨论一番,指对挑错、谈今论古。有人嫌他的介绍不够详细,有人骂他情报资料并不专业。还有人严厉指出:这就是典型的谍报行为嘛。如果不是作者躲在与世无争的加拿大,本该拉出去被枪毙。

戴眼镜的小胖子皮克吴本人,也时常穿一件翻领皮袍,化名混迹其中冒充读者,分享乐趣。

 

828)     前哨之战

整个11月份,从东到西,中苏前线各交火战场,空前热络。

战线,从陆地向海上延伸。

自从堪察加海岸前哨战~潜艇突袭骚扰后,载入史册的“千岛群岛中苏系列海战”便拉开序幕。

戈洛夫科上将在思考统帅部赋予他的两项任务:

其一,不管千难万险,也要冲进日本海,去打击在那里不停肆虐的中国登陆和空袭部队,从海上保卫符拉迪沃斯托克。以此,给予远东方面军目前低迷的士气以大鼓舞;

其二,寻求一场舰队决战。发挥自己的吨位和口径优势,歼灭中国那支传统浅薄、临时拼凑、分别隶属两党的轻型小海军。至少也要把它削弱得对苏联不再构成威胁。

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第2个目标更具现实性。完成港内整补后,他下达了“舰队出海”命令。

大陆战火纷飞的时刻,他不敢让这支远征舰队偏安一隅。

况且这几千人的小港,已被2万名水兵吃得叫苦连天。

……第一次鄂霍次克海战,后世记载也叫《千岛·幌筵岛海战》,仍属于前哨战性质。

11月7日当天,红旗舰队出航。情报显示中国舰队在萨哈林中部港口集结,没有重型舰船。而11月阴霾密布的天气又正好减少了空中威胁。顺利的话自己手上2艘战列舰的炮火是敌人无法抗衡的,只要两三发命中,就可葬送对手1舰。

戈洛夫科司令官命令:

在海图上,把航线直指捷尔佩尼耶湾(敷香湾)!俄罗斯战斗风格,就该这么简捷明了。

中午,刚绕过堪察加半岛最南端的洛帕特卡角,雷达就辨认出2艘日本老式3烟囱巡洋舰的影子~现在它们属于中国。

那无疑是敌人的监视巡逻。自己这支拥有20艘大小战舰的庞大舰队想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戈洛夫科满不在乎、毫不客气地命令:开炮。

305mm口径的巨炮怒吼了。敌人转头逃跑时,居然敢开炮还击!雾海中隐约看见了远处发出萤火虫般的光亮。虽然旗舰附近连个爆炸水花都没有,可这渺小的示威,寓意着什么呢?追赶是徒劳的,速度优势不在自己一边。但当一个家伙向你挥舞瘦小的拳头、却又转身往回跑的时候,你该猜测它后面埋伏了一些什么!戈洛夫科有所警惕,命舰队改变航向~左转20度。半小时后舰队笼罩在幌筵岛阴影下。上将相信这串岛链,能使敌雷达增加辨认困难。

驶过30浬,幌筵岛甩在身后。航海参谋报告:下个岛群是“温祢古丹”。上将下令全队加速到22节。红旗舰队开始劈波斩浪。

……

下午3时许,前导驱逐舰“喀山号”突然发生爆炸!

水面上几乎看不见气泡的鱼雷,那微乎其微、直到命中时才被发现的航迹,使护航分队指挥官判断出:这或许就是那所谓的“长矛”~说明敌潜艇就在附近!

舰长发出弃舰命令之前,先行发出了“反潜”命令。一场围剿开始了。10条驱逐舰围起大网~数量优势很大。纷纷投下的深水炸弹让上将目睹了海面漂浮起的油渍和残骸。

红旗太平洋第2舰队,重整旗鼓。转向西南,继续挺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