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战争小说《另一种历史》第176期

(2022-01-21 04:38:49) 下一个

(作者:龙德施泰特)

 

855)      调整目标

兰州,拱星墩机场。整饬完毕的跑道上,前所未有地停满了一排排油漆崭新的B-24J“解放者”重型轰炸机。机体上青天白日军徽在高原初冬浑沌的阳光下,闪闪发亮。

前线空军参谋长徐焕升少将带着一摞新航线图,正向飞行员们宣布明天的远程打击目标。

大家屏息静气听完,纷纷产生疑惑:“不是阿拉木图么?怎么又变成了伊尔库茨克?”

徐焕升摊开双手:“是李梅将军的命令。去准备吧。”

而在美国志愿飞行员队列里,没有这种疑问。

对他们来说,地名只是符号。中国的也罢,俄国的也罢,听上去都很陌生!没啥亲切感。新目标的航程要短400公里,就意味着往返少飞2小时,这才更实际。

倒是一些曾在第8航空队服役的老兵听说李梅这个名字,有的欢呼雀跃,有的撇嘴、作鬼脸。

柯蒂斯·李梅,秘密来到西北前线空军不过一周,这支远程航空兵就变得空前活跃。

周至柔长官这次拿出了他的家底~3个大队的一直蛰伏在内地的“解放者”-J型(终极改进型)。这自然是他得到了更多飞机来替换或至少是承诺。没错啊,美国人对大战期间立下大功的B-17、B-24已不屑一顾,正用B-29当家。B-36业已量产。于是乎分散在太平洋各地的这批“显老”的轰炸机便呼啦啦涌入中国。280架4引擎大飞机和上千人的机组、地勤人员到来,使拱星墩机场格外繁忙。一度充斥场内的“蚊式”和B-26等双引擎轰炸机,如今显得微不足道。

远程奔袭,这类富于想象力和挑战性的任务,不是那些相对平庸的领队所擅长的。

而平时一言不发的李梅这一点却无可非议~爱戴和痛恨他的人,都喜欢跟着他打仗。

坚信“空中致胜”的他,接到了泰勒从纳兰基地发来的电报~成为他调整作战目标的依据:

“想早点回家的话,尽量先瞄准威胁最大的地方。”

上周11月15号刚渡过生日的李梅,又习惯性地决定:再次亲自带队飞行。这不仅是他向自己40岁以后的人生挑战的计划;也不仅因为第8、第20航空队小伙子们,至今还把“无规避作战”的口号挂在嘴边,而且冷眼看着这位功成名就的昔日长官~如今,还有没有勇气跟他们一起飞行?更重要的是:他很想返航时,再到魂牵梦萦的“香格里拉”机场,降落一下!

因为那里,有他难以忘怀的、人生传奇的开篇序曲。

……

国军前线空军司令毛邦初中将,这次没打小报告。对李梅他还是有几分敬畏的。即使不比较战功,人家的专业素养也使自己无可争锋。何况还有那份手令:

一切听从李梅将军调遣。蒋中正。

反正美国佬出钱、出飞机、出汽油,他愿意炸哪里,就炸哪里去好了。从中阻拦的话,万一引起不快,受损的都可能首先是自己的前程,和自己的国家。委座既然肯把一支舰队都交给那个毛某某,这边浪费几千颗美国炸弹,又算得了什么。

 

856)     眼光向外

南京中央军校,委员长官邸。

桂永清上将再次匆匆求见:“委座!海军毛委员,报来一份嘉奖晋升名单,想请您过目。”

“咹,先说你怎么看?”蒋公背着手在室内踱步。

“学生以为,这是毛某人的……笼络人心之术?”

“他笼络,你何尝不可以笼络?总是叫人家抢到先手?”

“这个么……学生不敢擅自作主。因此先来请示校长。”

委座挥手:

“诸如此类,不可繁琐。事无巨细,总要我来操心……我就不懂,一个佛跳墙又有什么好?你拿不出更好的东西么?”

桂永清擦拭额头汗水,顺着委座思路:

“报告校长,我想,索性办它一次满汉全席。大宴百宾!给海军祝捷~顺便弘扬国威,如何?届时请委座出席,与全军同乐!则华北雕虫小技,尽可释然……”

“咹?这,就是一个海军司令、水师提督的着眼点和想象力?你们哪你们……”蒋公哭笑不得。想发作,但近来肠胃痼疾一犯再犯,医嘱让他务必节劳、制怒。

此外,自己看中的这些学生也多是些本分、听话之辈,况且校长亦不曾提倡他们独立思考。也就怪不得某些迎合之举以及唯唯诺诺……于是委座收敛脾气,摆手:“算啦,吾不懂吃。每日稀饭咸菜足矣~自得其乐。牙齿、肠胃也不好~无福消受喽。你自去安排就是。至于毛那边,还要精心把握火候。咹?他不是报来《土改新计划》么?核心思路不再是内部分羹、搅扰国府。而是去开疆拓土~把蛋糕做大。咹?好的呀,这么搞,倒可以依他一时……总之,鼓励他眼光向外、再向外!华北与赤俄长期对峙,吾内地才有安宁。”

桂永清这才领略了委座战略。深感自己相对平庸的头脑不会产生这番大见识。不过这一来在海军掌控上,自己这个水师提督怕是要与那诡计多端的“海军毛委员”屡屡交锋了……对此他有点心虚气短~精心把握火候?难啊。对手那边有着强大组织能力和斗争手段。自己?未免太书生了噢。

告辞时又听蒋公叹气:“赤俄!好歹被挤出了太平洋。海军这个毛委员呐,也算替我办了一桩事情滴……”

 

857)     空中态势

西伯利亚。赤塔市。秘密迁址来此的苏军东方前线总部里,朱可夫元帅正在了解这一段空中态势。

维尔西宁空军上将介绍:在卫国战争中形成的、被空军长期信奉的低空作战模式,现在受制于华军大量装备的美式战斗机,和日趋强劲、密集的地面火力。而新的作战模式还有待摸索。因为铝供应长期不足,高空截击机米格-7数量始终跟不上。空中拦截不力,又使西伯利亚的千里铁路线,饱受轰炸。

和华西列夫斯基一样,朱可夫也恨透了美式定时炸弹。它们摸不清规律和时间、东一下西一下的爆炸,连夜里也不放过~严重影响着抢险修复工程。而隆冬季节,雪地上那条孤零零地伸向远方的铁路,又给敌军提供了最明显不过的目标指引!~这几乎是中国人每次空袭必然得手的原因~只要顺着白色地面上这条鲜明的黑线飞行并投弹,就能完成任务~太简单啦。

令人可笑又可气的是,竟有参谋建议:给铁轨和枕木~刷白漆来掩护!而蒸汽机车所过之处,枕木和路基的雪也会融化,所以还要经常刷……且不谈千里铁路线需要多大工程、多少次返工来掩饰,也不说车轮几次就会把白漆磨光……单说几个月后雪化时,那一条白花花的枕木带又会给敌人提供多少方便?朱可夫当即把那俩参谋下放到基层,去增长些常识。

而敌军防空也有新情况。维尔西宁强调说:华军高射炮近来在发射一种新型炮弹。一旦接近机群,就会近距离爆炸。这造成我战损率急速上升~轰炸机群很难以密集队形出动。他怀疑~美国向中国人提供了某种引信技术。

“这肯定。前几天还有这么件事,”华西列夫斯基接过话题。“日本报纸报导:驻日美军,向进攻堪察加的中国人提供了相当一批冬装~据说是因为我们鱼雷艇把棉衣船干掉了,于是美国人来了劲。这是这种事的首次公开报道,虽然算不了什么秘密。报纸还写明是那个老牌反共分子~麦克阿瑟做主,才这么办的。伪善的美国人!一直暗地里同我们作对。若没有他们扶持,中国人怎么会抵抗这么久?”

“好了,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几件棉袄、衣服,不值得小题大做。”朱可夫笑笑打断他。

“这只是美国人私下资敌的证据之一。肯定还有更多。”

朱可夫摊开双手:“问题是我们。有什么报复美国人的手段?还是先制服中国人吧。我希望,”他转向维尔西宁,“至少设法搞到~哪怕是拣到、偷到这种炮弹,把它原理搞清楚!不能总是吃亏。”

“是!元帅同志。”

 

858)     不愧名将

朱可夫提起列柳申科集群的突围。原计划是:那边发起进攻时,苏军从满洲里和哈勒欣河两个方向同时行动,一举打通中东铁路。但卡图科夫“坦1集”受阻于空袭~由于色楞格河铁路桥被炸断而迟到,情况发生了巨变~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相继失守!打通中东铁路失去了意义,以手头兵力也做不到。而且刘伯承兵团最近蠢蠢欲动试图牵制;哈勒欣河方向的攻势只能放弃。

朱可夫不愧名将,当机立断。他主张:以弱示敌,诱敌上钩,伺机寻歼华北联军主力。但华西列夫斯基不敢苟同:“难道我们,就不顾列柳申科了吗?几万人呢。”

朱可夫咬咬牙,扬起坚定的下颚骨:“那只能增加敌人的谨慎。这点牺牲,我们在卫国战争中遭受过太多~这次远东也不少。我们不是眼看着堪察加和滨海区陷落么?牺牲和损失是战争必然产物,一点不奇怪。而慈悲心肠却会影响你的正确判断。同志!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我看,给列柳申科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吧!顺便告诉他:乱一点。越乱越好。”

“至少,派支小部队吧?”华西列夫斯基犹豫着,不甘心。

“派一点就多损失一点。不过还是派个歼击机团吧。”朱可夫作出让步。“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啊,一个统帅的基本素养是不能轻易被繁琐、无足轻重的小事所左右。斯大林同志就从来不这样!不能心肠太软。一旦陷入优柔寡断的境地,你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是的,这是我的弱点。”华西列夫斯基由衷服气点头:“我佩服你,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在巨大压力下,你毫不气馁、镇定自若。相比之下我们都没有你这样刚毅。胜利应该属于你这样的人~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好吧!该怎样设下圈套?”

“你先告诉我,卡图科夫坦1集,何时能进入指定位置?”

“最少一周。”

“让他们隐蔽在音果达河南岸~那片森林里。”朱可夫神秘地微笑了一下,从上装口袋拿出一封加密电报:“来吧我们看看,拉甫连季·贝利亚有个什么鬼主意……”

 

859)     分散突围

呼伦贝尔草原。海拉尔河畔。雪地上杂乱无章的足迹、到处遗弃的车辆和重武器、一批批冻饿倒毙的士兵尸体、满地的枯枝败叶……无不显示着第16集团军溃散的狼狈状态。

曾几何时,慷慨宣称“我不防御~我进攻”的列柳申科上将,走到了连防御都无力组织的地步。

接到“分散突围”的命令,列柳申科愤怒至极。一度想就此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

但耐下心来,看到命令末尾“越乱越好”的字样,又在绝望中感到了某种希望:远东总部不肯派出救援,后面有文章嘛。

追兵将至。他召集下属各师,抓紧作出部署:绕开海拉尔筑垒地带!趁夜分散突围!沿途,抛弃那些携带不便的大型兵器火炮……

“就像1941年,在白俄罗斯那样?”有人嘲讽地问道。

列柳申科愣一下,脑海中浮出痛苦回忆。但他果断点头:“是的就那样!跟部队讲清楚~跑得慢,就没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