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没有高考的毕业季

(2020-10-11 03:44:28) 下一个

今年,国内的高考早己落下了帷幕,澳洲钮省的高考(HSC)将于下星期二拉开序幕,历时3周,有近8万名12年级毕业生参加。今年的高考正逢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人们的社会活动,生活次序深受破坏,而中学毕业生的高考依然能有序进行,不得不承认全社会把教育放在何等重要的位置上,真为这些学生感到高兴。现在的学生很幸福,有书念,有父母的宠爱,还有广泛的社交和开放的资讯,更有美好的前程向他们招着手,他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读书。反观我们中学毕业时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不知该如何面对这场人生大考?
  
在那还未恢复高考的年代里,全社会上依然盛行"读书无用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一个临近毕业的中学生还能有什么鸿鹄之志呢?没有读书的苦与乐,也无"高校梦"可做,当然更省去了全家一起投身高考的体验。现在的高考被称之为人生的华丽转身,而我们那一代只有整齐划一的集体转身。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百无聊赖的等待,等待国家分配工作,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全都在得过且过地混日子,而我除了混日子,心头还笼罩着另外一层阴云。

那是1975年初春,这段日子我过的很不开心,因为过完了农历新年,我将要转学,去一个新的学校上课。眼下正值中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本来日子混的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想要转学的呢?

父母按排我转学,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听从安排。转学我倒不害怕,让我不开心的是将要与那些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告别了。我们从小一同上学,一起玩乐,一块成长。这种从小成长起来的友谊,会随着我的转学离开而渐渐地疏离,没有比失去这样的友谊更让我伤心的。我怀着很深的依依不舍的心情,一种难言的割舍之痛过完了春节,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一天天地临近,这种忐忑的心情更让我坐立不安。

现在学生转学大多是为了能上一所好的学校,所谓的理想学校,不外乎师资强,口碑佳,硬件好,升学率高。我那时的转学,现在听来有些匪夷所思,既不考虑学校的质素,又不为上学便利,更没有为了升学一说。竟然是为了毕业分配能够留在上海,逃避下乡务农。

中国父母对孩子舐犊情深一代甚于一代,堪称举世无双。在我们那个年代,父母们不太关心自己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毕业后的工作前程上。虽然"上山下乡"运动已近未声,但对我们这批青春少年来说去上海近郊农场务农,还是大多数人的宿命。能留在上海,捧上一个"铁饭碗",只能是少数人的梦想。而此时这个梦想已经在向我招手。

新的学校是坐落在四川中路上的浦光中学。这所学校是黄浦区一所大型学校,毕业班的学生众多,一个年级有十六个班,一个班里有四,五十个学生,算下来整个学校有近800名毕业生。我转入该校并不是因为这所学校有多么出色,完全是因为我的班主任和年级负责人都是我父亲的朋友,教育局和区委领导也与我父亲熟识。这种关系可以保证我毕业后有一个好的前途。当然转学并非易事,先要把户口转入隶属于浦光中学招生的户藉所在地,然后才能方可入学,父母找关系,托人情,忙前忙后,耗时近1个多月。总算可以按时在新学期入学了。

新学校,新同学,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同学们很友善,王明白班主任更是对我照顾有加,这些都让我在这个陌生环境中没有被边缘化的感觉。上课如和尚撞钟般的流于形式,学些极为有限的知识。没有被父母逼迫学习的压力;没有同学之间学业上的竞争;没有男女同学之间情感的纠葛;没有致青春的远大梦想。一个蒙懂的青春少年带着"四无"走进了中学的毕业季节。

每天清晨,晨光熹微,父母就把我从热被窝里拖起来,然后紧跟着他们的节奏去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背上书包同父母一起出门。父亲工作忙,通常我同母亲一起坐公车去上学。行走在匆匆上班的人潮中,头一回感觉自己似乎己经长大成人了。然而母亲并不把我当成大人来对待,在她的眼中我永远是个孩子。她总是在车上不停地叮咛嘱咐,生怕我在学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父母亲都在医院工作,他们的医院和浦江中学分别处于四川中路南北两头。中午下课后,我会沿着这条路去医院食堂吃午饭,用完午饭再返回学校继续下午的课程,下午放学后,我还要去医院等父母下班,然后一起回家。在这条路上,光这样来来回回的走起码要花上1个半小时,而我则要花更长的时间。我喜欢这里看着,那里逛逛。在外人眼里我完全不像个学生,倒像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游荡少年。看路政工人挖土修路可以花上大半个小时;钻入围观的人群看大人们吵架可用去大把的时间;看见有人抓子小偷,也会凑热闹地上前围观,还不时在小偷身上踹上几脚;尾随着外国游客可以送上好几条马路,像看外星人似的,直至恋恋不舍地目送他们远去。学校处在闹市真好,对于我们这样没处打发时间的学生来说,实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川中路横穿上海三条知名的马路-北京东路,南京东路和福州路,它与外滩平行,只有一街之隔。这条路上有许多机关、旅社、银行、饭店、商铺。与南京路上的大商场相比,这里大多是一些小商店,一家紧挨着一家,有杂货店、五金店、药店、中药辅、理发店。在这些商店门口的人行道上,杂乱无章的停满了许许多多的自行车,人要穿行其中,真有点举步维艰的感觉。有时为了节约行路时间,人们干脆大摇大摆地走在马路上,这样在狭窄的马路上就会出现汽车,自行车,人群争先恐后争道的景象,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人群的叫骂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特别的好玩。就是这样一条给人整日不得安宁的马路,我每天要走上二个来回,花的时间要比看书的时间还要多,真是有趣无比。

上午有四节课,坐在教室里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还没等到课上完,我已经饥肠辘辘,心里总盼着能早点下课,老惦记着吃午饭,老师讲的课自然都成了"耳边风"。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我就匆匆地赶去医院食堂吃午饭。当然路上碰到什么有趣的事情,也就顾不上肚子的"抗议",赶紧凑热闹要紧。

我出生在父母的医院,小时候父母又把我放在医院的全托托儿所里,所以医院对我来说就是另一个家,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哪个科室在什么大搂,在哪个楼面,科主任是谁,我都了如指掌。父亲的外科病房那就更不用说了,今天进来几个新病人,明天有那些人要出院,我全都知道。读书无长进,这些与我无关的事情却能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

去医院食堂吃饭,无需父母陪伴,同医院职工一起排队买饭,与熟识的医生、护士打着招呼,坐下来吃饭还不时同他们聊聊天。我特别喜欢吃医院食堂蒸的米饭,上面一层硬硬的,吃下去却又香又软。通常我买四两饭,外加二个菜。父母亲总怕我营养不够,经常嘱咐食堂里的张师傅给多加些菜。如果父亲晚上急诊抢救病人或做一个大手术,那未第二天下课后,我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父亲总会把他的营养餐留下给我吃。年轻时不懂事,吃的时候总是来者不拒,其实这是父亲用一宿的睡眠,从死神那里抢救一个个鲜活生命换来的,现在想想真是受之有愧!

父亲是个大忙人,医院内外找他看病,做手术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有看不完的病人,有做不完的手术,平时在医院要找他并不容易。 有一天,我放学后,在医院正碰上刚做完手术的父亲,他看到我很高兴,提议我们俩早点回家,真是难得有这样在一起的机会。我们父子俩沿着外滩的堤岸往家的方向走去。

夏日的上海外滩,阳光明媚,江风习习,午后的外滩显得格外明亮和富有生机。人们告别黃梅天闷热多雨的季节,刚刚迎来艳阳高照的初夏时节。黄浦江江面上往来穿梭着一艘艘的拖船、渡轮、客轮、货船,一片繁忙景象,站在浦江堤岸上,不时能闻到阵阵夹带着柴油的海腥气味。我们父子俩站在岸边聊着天。父亲看着一艘在我们面前驰过的客轮,用手指着问我:"儿子,你知道这艘客轮开往哪里?"我不假思索地说:"向北去青岛、大连,往南驰往宁波、温州。"父亲并不在意我的回答,他若有所思地说道:"目的地对我们局外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轮船上的人要清楚自己的目的地。"他停顿一会儿,继续说:"人们抵达目的地后,有些人选择往东行走,有些人可能反其道而行之,东、南、西、北,各有各的去处,各有各自的归宿。"我心里暗暗地想父亲怎么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话。父亲的话锋一转接着说:"你去新的学校已有好几个月了,还剩下半年的时间就要毕业,将要走上工作岗位,你有什么打算,你的人生方向又在哪里呢?""你给我转学,不就是为了能把我留在上海,安排一份好的工作。"我回答道。父亲见我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接着说:"我给你安排一份好职业,把你安顿好,这是父母对你的爱。如果你自己对今后没有打算,没有理想,你又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呢?"父亲用手指向那艘渐渐远去的客轮"就像这艘刚离港的船,如果你乘在上面,你自己想一想,你到达目的地后又有怎样的规划?"对于父亲的拷问,我一时语塞,我哪有什么雄心大志,人生规划。"年轻人要有人生目标,这样活着才会有意义。目标不要订的太高,太大,但一定要切实可行,不可好高骛远。有了目标之后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不要轻言放弃,坚持到底,总会有所收获的。"父亲平时话不多,今天却兴致十足,侃侃而谈。

父亲接着对我说:"你是否还记得小时候跟你讲的童话故事?"我当然记得,父亲不太擅长讲故事,他讲的为数不多的故事我一直不能忘怀。父亲讲的故事大意是,在很久以前,北方大山里有一个小村庄,村里住有一户人家,父母都已过世,只留下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一天,附近寺院里的和尚来村里化缘。他向二兄弟讲述大山以外的大千世界。大哥老实憨厚,不喜欢冒险,虽然心里向往外面的世界,但还是选择守着自家的几分薄地,过着起早贪黑的农耕日子。然而,和尚所讲述的外面世界在他的心里总是挥之不去,他只好每天坐在干涸的枯井里,做着出山的春秋大梦,最后哥哥变成一个"井底之蛙"。而他弟弟生性活泼,向往深山外面纷繁的世界。有一天,弟弟含泪告别了哥哥,不辞艰辛,翻山越岭,最后变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从此以后,他们兄弟俩再也无缘相会。

父亲的这则故事有点老生常谈,我也知道他接下来又要细数他年轻时那些陈年旧事。父亲看我整天一副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样子,心里很是着急,不时拿他过往的人生经历来教育我,勉励我。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生如拔山涉水,你只有翻越山顶,走向远方,才会有与常人不一样的人生。"

没有高考的毕业季,我走在大街上,看社会的芜杂。在医院就诊的人群中,看生命的无常;在一张张病床上,看人情的冷暖;在父辈们的身上,看那代知识分子为自己心中的理想无私奉献的情怀。每天,我都在读社会这部"无字书", 而这些内容都是我在学堂上,在书本中学不到的。带着毕业季里的收获,让我在以后的工作,读大学,出国留学,定居澳洲中获益多多。

"年光似鸟翩翩过"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努力地往山顶上攀爬,虽然没有成为父亲故事里的那只"雄鹰",却让我看到了辽阔的天地,壮美的山河。站在高坡,举目四望,蓝天白云,山峦叠翠,曾经走过的山路已经掩隐在绿色的丛林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