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璇子

把日子过成诗, 让生活留着馨香。心中守着爱,笔下的思绪,如仙鹤在蓝天下翱翔,自由自在。
(空中璇子博客中璇子原创,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
个人资料
正文

转文:【汉俳诗刊】(特刊)汉俳史及汉俳艺术形式探究<上>

(2021-01-11 22:44:14) 下一个

【汉俳诗刊】(特刊)汉俳史及汉俳艺术形式探究<上>

北京师范大学 汉俳诗刊 Today
 

   汉俳史及汉俳艺术形式探究

北京师范大学:

     赵雪、张曼玉、田芮

导师:林涛

 

摘要:汉俳诞生于中日文化交流,作为一种新兴诗歌体裁不断发展,但相关研究仍然较少。基于数据库文献,汉俳发展呈现出五个阶段。基于《诗刊》、《汉俳诗刊》杂志,汉俳发展呈现出受文学价值与政治属性两方面影响的特点,但主题内容、创作方式等均更加多元。汉俳创始人之一林林,在继承自身俳句翻译理念基础上,努力创新汉俳创作方式。新世纪汉俳重要汉俳诗人、学者段乐三则对汉俳创作活动、理论建立、推广普及等均作出重要贡献。今后汉俳应当继续发挥其短小轻便体式的优势,抓住新媒体时代机遇,进一步向大众化、日常化方向发展。关键词:汉俳;发展历程;艺术形式;新媒体。
 

绪论

 

     一、研究动机 

  2019 年年初,在《人民中国》杂志随刊附赠的日历中,本项目研究成员首次接触到汉俳这一文学体裁。汉俳是一种来源于日本俳句、多以字、三行的形式书写的一种现代新型诗歌体裁。[1]汉俳于1980 年诞生于中国,是中日友好交流的结晶。此后的四十年间,汉俳这一种年轻诗歌体裁所吸引的创作与研究群体也逐渐扩大,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诗人、学者以及一众民间爱好者。

汉俳诞生至今四十年来,虽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和喜爱,但汉俳的相关研究数量并不多。因此,笔者认为,对汉俳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形式进行探究和系统梳理,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都是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将尝试从中日关系等多角度梳理汉俳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对汉俳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杂志及作家,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为汉俳今后的发展提出提案。

 

     二、汉俳研究现状 

    1. 国内汉俳研究现状 

根据中国知网及读秀等相关数据库检索情况来看,国内有关汉俳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但整体研究数量不多;例如,使用中国知网以“汉俳”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找到90 条结果。此外,其中相当一部分文献实为汉俳诗作本身或偏文学性的散文随笔,而非学术研究;且学术研究类文献中成体系的研究偏少,多为单独探究与汉俳有关的某一个内容,缺少各研究方向间的联系与整体视角。

总体来看,现阶段对于汉俳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补充与完善。本项目将对现有的汉俳研究作细致梳理与分析,旨在为今后研究者们对汉俳的研究提供基础平台。

    根据检索得到的文献内容,笔者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六类:

(1) 汉俳与相关文学形式的比较研究

此类研究多为汉俳与俳句的比较研究,探究思路多是先从俳句在日本的历史发展和在中国的传入、接受开始写起, 接着回顾汉俳的产生与发展,然后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可能会再探究二者间的联系、影响等。如刘德有在《俳句·HAIKU·汉 俳》中,先是分析了俳句在日本的历史、地位和创作要求,接着介绍了日本俳句诗人松尾芭蕉的部分作品,最后还落 脚在汉俳的创作实践及其社会价值上。

(2) 汉俳作家作品研究 

此类研究多是聚焦到某一位汉俳作家,通过梳理、分析其诗作、理论和相关贡献,为汉俳创作提供启示。此类文献涉及到的汉俳作家有林林、晓帆、段乐三、纪鹏等人。如肖华在《日本俳句的译介及汉俳的创建——以林林为中心》中重点分析了林林有关俳句翻译、解读和汉俳创作、创新等方面的作品和理论,较为全面系统。又如杨剑龙、陈丽伟在《小帆汉俳创作论》中梳理了小帆晓帆汉俳作品,分析了其汉俳创作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并进一步探究了汉俳对中国新诗创作和发展的独特贡献。

(3) 汉俳创作方式研究 

此类研究围绕汉俳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或理念进行创作提出了相关见解,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者之间的观点可能存在差异甚至冲突。其中较为系统的如王向远的《“汉俳”三十年的成败与今后的革新——以自作汉俳百首为例》。作者首先回顾俳句在日本的发展历程,接着分析了俳句的写作要素、题材等,然后提出了自己对于汉俳的分类、风格和创作理念的看法。再如李景新在《论古典式汉俳的体裁特征:比较与建设的视角》中提出古典风格应该成为汉俳的正格,格式应固定为“五七五”的三行形式,此观点与其他一部分学者冲突。

(4) 汉俳存在的问题研究 

这类研究整体数量较少,但已有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深入,有较多值得人们思考的地方。较早的如李芒的《俳句和汉俳》,从中日两国视角分别分析了汉俳存在的问题。如汉俳十七字比俳句十七音包含的容量大、汉俳“说明过剩, 省略不足”有冗长之感等。近年如李疏桐在《论汉俳的问题与改造》中也提到汉俳与俳句容量不对等的问题,此外作 者对三行诗形式、汉俳“俳意”等也提出了质疑。

(5) 汉俳价值研究 

此类研究不多,但可以给后人提供一个较新的研究思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刘德有的《俳句-HAIKU-汉俳》,提出人们可以通过创作汉俳,走近俳人的内心世界,消除美学意识的差异,同时对中日文化交流也有重要意义。

(6) 散文随笔类 

此类文章多为因某首汉俳有感而发,接着简单回顾俳句和汉俳历史,表达作者对汉俳的赞美,同时呼吁更多人来欣赏、创作汉俳,多见于早期文献。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有关汉俳的研究数量总体较少,有必要进一步补充、发展和完善。

2. 国外汉俳研究现状 

日本论文网站CiNii Articles 中,以「漢俳汉俳)」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日文文献20 篇,且其中两篇提到了林林、一篇提到了袁鹰。在20 篇文献中仅有一篇题为「漢俳の最初最初的汉俳」的文献的电子资源成功获取。该文献对中国汉俳最初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梳理,是面向日本的对中国汉俳的简要介绍。

此外,笔者还尝试在Elsevier ScienceDirectGale ScholarSAGE Journals、中国知网外文文献板块等外文数据库网站以“haiku, China”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未检索到相关文献。

    三、研究意义 

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今天的方兴未艾,汉俳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是对汉俳旺盛生命力的最好证明。对这稳中有进的四十年进行分析研究,无论是对汉俳本身研究的完善,还是对中国诗界的资料补充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外, 由于汉俳自诞生以来便带有政治属性,其发展与中日关系始终存在着或浅或深的联系,堪称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和粘合 剂。从这一角度来看,对汉俳史及其艺术形式进行深刻分析也具有深远意义。

笔者认为,作为本科生科研团队,有能力对汉俳发展历程及其艺术形式等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本研究意在抛砖引玉,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平台支持。

    四、研究思路 

笔者将从俳句与汉俳、汉俳相关杂志研究、汉俳作家及其作品分析、新媒体视野下的汉俳发展展望及提案四个部分,对汉俳史及其艺术形式进行研究。

如下图所示,上述四个部分以轴面结合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串成了汉俳发展的体系。具体来说:轴线上, 从电子资源与纸质媒体两个角度,以时间线梳理汉俳发展历程;横面上,结合两位代表性汉俳诗人、学者,聚焦具体 作品,细致剖析汉俳艺术表现形式、把握理论框架,探索汉俳今后多样化蓬勃发展新思路。

 

                    图1  研究思路示意图

 

在论文各部分的具体构成上:

首先,第一部分将简单介绍日本俳句的传入及其发展,重点关注汉俳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在这一部分,笔者将基于文献数据,结合中日关系、汉俳相关大事件及具体汉俳作品等对汉俳发展史尝试进行分阶段梳理。

其次,在第二部分,即汉俳相关杂志研究中,笔者选取了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中国诗坛第一本定型而规范的汉俳专门杂志《汉俳诗刊》后更名为《汉俳诗人》进行分析。两本杂志虽在定位等方面相去甚远,但都对汉俳的发展和推广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积极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通过聚焦林林、段乐三两位对于汉俳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的诗人,对汉俳和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林林的突出贡献出要表现为对俳句翻译理念的传承对汉俳艺术形式的创新;段乐三则作为汉俳民间爱好者的突出代表,对汉俳创作、研究等有较为独创性的见解,在汉俳推广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最后,在对汉俳发展历程的分析和探讨之上,对于汉俳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下谋求更好发展,笔者在第四部分尝试作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提案。

 

第一部分 俳句与汉俳

 

第一章 俳句的传入及其发展研究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一般包含“季语”。18 世纪后半叶传入中国。1775 年侨居日本长崎的清人程剑南,尝试将大岛蓼太的俳句「五月雨やある夜ひそかに松の月」,按照中国五言绝句的形式翻译成:“长夏草堂寂,连宵听雨眠,何时悬明月,松影落庭前”。这应当是中国首次翻译、引入日本俳句。清末民初,中国不断涌现出学习俳句、创作俳句的俳人。如随父旅日的罗朝斌,曾向正冈子规、高滨虚子等日本俳人学写俳句,并创作了上百首俳句[2]

俳句的不断译介与引入,也在20 世纪20 年代初,在中国诗坛掀起了一阵“小诗运动”。而引动这股风潮的应当是周作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大量译介日本俳句,对俳句的传播与中国“小诗”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1906 年, 周作人赴日留学,在日期间对日本俳句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后,周作人1916 年发表了《日本之俳句》,这是国内首次将“日本诗歌”与“小诗”联系起来。之后,又在 1921 年至 1923 年近三年时间内,翻译了一百多首短歌和俳句。周作人向中国文坛详细介绍了与谢芜村、松尾芭蕉等多位俳人大家,并把日本的诗歌进行分类[3]。这些翻译和介绍,为中国文坛接受、借鉴日本俳句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后受历史原因,中日关系恶化,两国文学交流也一度停滞。1972 9 29 日,中日邦交正常化,两国文学交流开始逐渐回暖。中国的文学家、翻译家开始陆续发表俳句的译介及评论作品,其中知名的有林林1910-2011)、李1920-2000、晓帆(1935-2014等人,发表有《日本古典俳句选》1983,林林译著、《从和歌到俳句》1986,李芒)等作品。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诗歌杂志也开始刊登俳句及其相关翻译。如《日语学习与研究》、《诗刊》等诸多杂志报刊都陆续刊登了俳句作品,为俳句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传播载体。

此外,俳句自身也在发展变化,并由此给中国的诗歌带来了一定的新影响。俳句本身遵循“五言七言五言”的格式,但随着现代社会俳句创作方式的灵活多样化,不拘泥字数而只保留三行的新式诗体逐渐在日本流行。例如,为推广汉字教育,日本汉字协会推出了三行诗歌的征集活动。1994 年至2005 年,日本日语文章能力检定协会每年都会举办“三行情书”大赛。2010 年4月3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日本“三行情书”的节选,使更多人了解了“三行情书”[4],相关创作活动也相继展开。

由此,俳句在中国,由传入时的单纯译介、到对“小诗”运动的刺激,再到近年对“三行情书”的推动,整体呈多样多元态势发展。

 

第二章 汉俳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

 

一、汉俳的产生及其概况 

   汉俳,即汉式俳句,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创作的韵文,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

“汉俳”这一文学体裁的官方诞生时期,应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初。1978 8 12 日,中日两国代表在北京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两国关系向友好和平方向发展。在这种时势的大背景下,中日文学层面的交流也得到了良好发展,而汉俳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文学形式。

1980 5 30 日,中日友好协会首次接待了来自日本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日本诗人们还送来了松尾芭焦等日本著名俳人所作诗集。在此次接待会上,赵朴初诗兴勃发,参照日本十七音俳句,同时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特点,即席赋诗,共计以下三首:

 

     上忆土岐翁/囊书相赠许相从/遗爱绿荫浓
    幽谷发兰馨/上有黄鹂深树鸣/喜气迓俳人
    绿阴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

 

“和风起汉俳”一句,第一次明确出现了“汉俳”二字,这一新型文学形式就此被命名和确定下来。在自此之后的四十年中,汉俳的发展虽起起伏伏,但总体上呈现出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汉俳在近年来得到了来自文学界及大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喜爱,对中日关系的依存度也逐渐降低,从纯文学的视角来看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二、汉俳史的梳理标准及历程总括 

 为了对汉俳的发展历程进行基于数据的分析、梳理和研究,笔者尝试以“读秀”数据库对汉俳发展史1980-2019 进行了梳理。具体做法为:在“读秀”数据库中以“汉俳”作为关键词、“出版物”类别下进行文献检索,以1980 2019 年的汉俳相关文献数量的峰值为节点,将汉俳的发展历程分为了五个阶段。并在其基础之上,对于汉俳发展趋势背后的原因,结合时代背景等进行了分析。

笔者在调查统计时,共引入了三个变量,分别为:文献总数、文章总数、作品总数。其中,文献总数是指汉俳相关文章、相关论文以及对汉俳作品的鉴赏等非作品类文章的总数;汉俳文章总数是指文献检索时出现的汉俳与汉俳集等作品类文章的总篇数;作品总数指汉俳文章总数汉俳以及汉俳集等作品类文章)中出现的汉俳的总首数。具体情况如下:

 

2 汉俳发展历程中文献总数、文章总数、作品总数的数量变化

3  汉俳发展历程中文献总数的数量变化

 

4 汉俳发展历程中文章总数、作品总数的数量变化

 

基于上述统计及数据分析,笔者将1980 年汉俳这一文学形式诞生至今2019 40 年间依据峰值划分成了五个时期,分别为:

 

 

 

 

1.1980-1992 年:跌宕诞生期。汉俳在瞩目中诞生,其后经历了大约8 年的低潮期,并在之后迎来了第一次发展的高潮。

2.1992-1998 年:波动上升期。汉俳在波动中平稳发展,并在世界诗人大会和第一次中日俳句汉俳交流会举办时展露头脚,分别达到了两次高峰。

3.1998-2005 年:稳定发展期。这段时期,汉俳保持稳定发展。2002 年,段乐三创办《汉俳诗刊》,汉俳由此出现了新的高峰。

4.2005-2011 年:高潮迭起期。与汉俳学会的成立、中日俳句连句接力、温家宝总理访日等活动相对应,汉俳迎来了数个发展高潮,并持续稳步发展。

5.2011-2019 年:新媒体展望期。与汉俳在纸质杂志上的发表数量越来越少相对应,汉俳以《汉俳诗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持续保持活跃的状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熟悉和喜爱。

在本章接下来的部分,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每个阶段汉俳发展的具体特点、发展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展开分析。

   三、汉俳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跌宕诞生期(1980-1992

1980 年到1992 年,汉俳经历了高起点的诞生、约八年的低落和第一次小高潮。其发展无论是从篇数还是首数看,整体均呈U 型变化。

1980 年,赵朴初先生为对日本俳人协会代表团访华表示欢迎,便即席仿照日本十七音的俳句写了五字七字五字、三行的三首诗,汉俳由此正式诞生。次年,杂志《诗刊》发表了《汉俳试作》一文,其中收录了赵朴初、林林、袁鹰 先生的共十五首汉俳。这是汉俳在中国第一次正式发表。 

在汉俳诞生的最初两年,虽然杂志中刊登的汉俳文章篇数不多,但其中包含的汉俳作品数量在近四十年发展的历程中相对较多,且内容多围绕中日交流。如袁鹰和林林应日本俳人协会之邀访日时所作的汉俳:

 

     春日访东土,

      采蜜花丛学秀句,

      蜂闹营营处。(袁鹰)

 

      花色漫天春,

      但愿剪得一片云,

      裁作锦衣裙。(林林)[5]

 

 第一首为袁鹰所作汉俳。首句的“访东土”、第二句的“学秀句”,均是对汉俳出身的定位;此外,在创作 时,作者还仿照俳句,使用了季语即凸显季节特征的意象),并吸纳了中国传统诗词歌赋押韵的特征,称得上是对汉俳这一新型文学形式的高度呈现。第二首为林林所作汉俳,同样适用了季语并注重韵律感,既有日本俳句的氛围感和细腻感,也包含着中国诗词的影子,让中国的读者们读起不觉有异样之感。也正是因为林林的这一创作特 点,林林在汉俳这一文学形式创始初起对于汉俳的推广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在之后的第三部分第五章中,笔者会对于林林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但在此后接下来的约八年间1982-1990),汉俳的创作与研究均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这或许是因为:在文学界内,汉俳作为一种新兴文学体裁还未得到文人们及研究者们的广泛认同;在大众视野下,汉俳初出茅庐,虽有部分杂志对其进行刊载,但总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宣传,未能被大众所广泛了解和认可。这一低落的态势在1992 年得到扭转,由此汉俳迎来了诞生后的第一个小高潮。

     1991 年中国香港汉俳作家晓帆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汉俳集《迷蒙的港湾》。晓帆对于汉俳的多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对中国传统诗词创作技巧的沿袭,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创作特点,因而其所作汉俳虽短小精悍却耐人寻味。如:

 

   掉一地泪水
    镜湖知道你是谁
    回一声清脆。

——《回声》[6]

 

晓帆所作汉俳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寥寥数语却意蕴无穷;巧妙运用拟人、通感等常见于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可谓是将汉俳的美发挥到得淋漓尽致。

在此之后,在1992 年出版的《中华诗词鉴赏辞典》中,首次将汉俳与诗、词、曲等诗歌形式并列,正式确认了汉俳作为新兴诗歌体裁的地位。或许是90 年代初,文学界业内人士对于汉俳的认可及其地位得到官方认同所带来的双重刺激,使这一时期汉俳的创作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在1992年,汉俳相关的文章、汉俳作品等数目均达到峰值, 出现了汉俳发展历程上的第一个小高峰。

     2.第二段階:波动上升期(1992-1998

    相较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汉俳的发展虽仍有小幅波动,但其发展明显呈现上升态势,并在1994 年和1998年迎来了两次发展高峰。

     1994 年,第十五届世界诗人大会在中国台北召开,会上中国香港诗人晓帆应邀作了以汉俳为主题的学术报告。由此,汉俳首次走上世界诗坛,在文学界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同年,诗人纪鹏发表了多首汉俳,且内容题材不再局限于中日交流,而是更倾向于将汉俳视作普通诗歌题材的一种,记录所见所思。如: 

 

    字谜刻仙楼
     “风月无边”何人留
     景美情更优

                     

            ——《泰山石刻》[7]

 

    奇闻如雪飘

      售药回扣有招标

     药劣囊中饱

       

                   ——《回扣有招标》[8]

 

      以上汉俳分别为诗人游山之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与反思。在此之前,汉俳的创作多停留在对日本俳句所呈现的俳意或是中国传统诗词古风的模仿上,对其它语意语境的尝试有所欠缺。而纪鹏此次所作俳句,语言或余韵悠长或一针见血,随主题而变,赋予了汉俳更多样性的语境,称得上一次重要的尝试。

1998 年则迎来了一次影响力更盛的汉俳发展高潮。此前,1996 年第一次“中日俳句汉俳交流会”在中国开幕;1997 年迎来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5 周年纪念,中日关系逐渐缓和,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壮大;同时,1997 年也是现代俳句协会成立50 周年,大量诗人开始从事汉俳创作,如黄葵的《汉俳二十五首:谨以此献给又一轮新生的春天》等;1998 年则为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20 周年。也许是因为连续三年的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的推进与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入,汉俳终于在1998 年迎来了创作与发表的高峰。在读秀上检索到的汉俳作品便有60 首,这在40 年间的汉俳发展史上都是极高的。

其中较为重要的诗人有李芒等。李芒不仅从事汉俳创作,还积极进行俳句和汉俳的中日互译,便于中日两国读者欣赏,对汉俳在中国及日本的推广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

 

        白梅辞丽春         白梅麗春
         蝴蝶离枝去     胡蝶枝を離方に遠く去りたる
         犹遗清梦痕         猶清夢のを遺
                          ——《白梅》(作俳并和译)[9]
 

李芒语言功底深厚,意境丰富,无论是汉俳还是译作,都可圈可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芒在将汉俳译为日语时,不一味追求还原俳句的五七五音,而是注重汉俳的意境传达,是汉俳日译的很好的尝试。

整体上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汉俳在第二阶段都有了较大发展,汉俳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且汉俳发展中几次高潮的出现均与中日交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3.第三阶段:平稳增长期(1998-2005)

    汉俳的创作在1998 年迎来高潮后,进入了一段平稳增长期。

1998 年到2005 年,发生了数件对汉俳的发展有积极影响的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02 年《汉俳诗刊》(2004   5  月起更名为《汉俳诗人》,此处为避免混淆,统称为前者)的创刊。《汉俳诗刊》的创刊人段乐三,是民间重要的汉俳诗人和汉俳发展推动者之一,对于汉俳这种新型的艺术形式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努力扩大汉俳的影响。由于《汉俳诗刊》中刊载的具体汉俳数量实在太过庞大,故在本章中略去,将在第二部分第四章对其进行系统梳理。2002 年至2003年间,《汉俳诗刊》共发行八期期刊,且其中均为汉俳作品及与汉俳相关的文章,不难推断其中汉俳数量之多。从《汉俳诗刊》这一杂志来看,在这一时期,对汉俳充满兴趣、创作热情高涨的民间诗人们,通过他们对汉俳投入的精力让汉俳有了显著而广泛的发展;他们努力在民间推广汉俳,寻求大众对汉俳这种新兴艺术形式的接受和欣赏。

    在此,谨以段乐三所作、刊载于《汉俳诗刊》上的一首汉俳为例,稍做赏析。

 

    刊小载华章
     蓝天铺纸林当笔
     莫怨缺红娘[10]
 

      段乐三所作的此首汉俳短小精悍,以“刊小”表达了对于《汉俳诗刊》的谦虚态度,同时也以“华章”肯定了《汉俳诗刊》上所刊登的汉俳的质量;后两行含蓄表达了对于汉俳爱好者们的鼓舞和期待,也反映出段本人对于汉俳创作的高涨热情。

此后,2005 3 23 日,出于促进汉俳创作与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及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等目的,汉俳学会于北京成立。

    总体来看,与前两阶段相比,第三阶段中汉俳的发展变得更加稳健,在民间的影响范围也逐步扩大。

     4.第四阶段:高潮迭起期(2005-2011)

    2005 年到2011 年,与之前相比,汉俳的发展迎来了数个小高潮,平稳较快发展。

随着2005 年汉俳学会的成立,汉俳的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7 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日期间,创作了以下汉俳:

 

    和风化细雨
     樱花吐艳迎朋友
     冬去春来早[11]

 

     首行中的“和风”二字,引用自赵朴初先生所作的第一首汉俳;第二、三行中的“迎朋友”“冬去春来早” 等,则委婉表达了对中日友好的美好祝愿。此外,这首汉俳中还出现了日本俳句中常常使用的季语“樱花”。此首短小精悍的汉俳实属上品。

在温家宝总理访日当天,时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辻井乔也创作了一首汉俳,与温家宝总理所作汉俳相呼应:
 
   阳光满街路
   和平伟友送春风
   谁阻情信爱[12]

 

     以上述两首汉俳为契机,《NHK 电视汉语讲座》自2007 10 月号开始,加入了《中日汉俳联句接力》的环节, 且一直持续到2009 3 月号,共计18 36 每组2 参与了本次中日交流活动。其中,不乏在各个领域有深刻影响的中日名人参与了此次活动,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日本人气歌手谷村新司、前日本首相村山 富市等。此活动吸引了诸多有影响力的中日名人参与,对中日友好及汉俳的进一步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第五阶段:新媒体展望期2011-2019

   2011 年之后,读秀收录的汉俳作品数整体减少。2016 年,读秀中汉俳数量减少至零。但从杂志刊登数方面来看,汉俳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到这一时期,汉俳逐渐褪去了创始初期的浓厚政治色彩,已然成为了一种日常的诗歌体裁。发表的汉俳大多描写山水、抒情以及社会现实,其创作题材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

 

   小康还多远
   电梯爬高节节攀
   日子比蜜甜
 
   群楼像船舰
   农民世纪农民年
   破浪驶向前
      ——《市郊农民喜乔迁(汉俳组曲)》(节选)[13]

 

     随着纸质杂志的衰落和新媒体的兴起,汉俳在“中日青年交流推广年”2019 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9 年, “汉俳诗刊”等微信公众号相继上线,并至今保持活跃更新。刊登作品的诗人中不乏段乐三、林爽等著名汉俳诗人,汉俳的数量和质量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此外,互联网也为汉俳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汉俳同题诗在线联欢”等活动相继举办,汇集了国内外汉俳诗人,为汉俳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例如,在2019 年的“中外汉俳辞旧迎新同题诗‘年夜饭’、‘迎新春’网络联欢”中,共有228 人参加,创作了455 首汉俳。由此可以看出,汉俳相关网络活动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 

 

挚友越洋来

欢渡猪年笑口开

温情满屋载(林爽-新西兰)

 

岁末盼团圆

一家老少乐翻天

大计在来年(刘兴祥-重庆)

    ——中外汉俳辞旧迎新同题诗《年夜饭》《迎新春》网上联欢专刊[14]

 

整体而言,在经历了许多波折之后,汉俳在2019 年以新媒体的形式回归,并迎来了崭新的发展。

四、发展中的质疑与困难 

  在汉俳的发展日益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例如,有人把写汉俳的人划为“亲日派”;更有甚者称汉俳是日本诗,“去学日本人的东西,有损民族尊严”。1甚至在汉俳这一文学形式已有了30 年历史的2013 年,还出现了一些将汉俳称作“汉奸文学”的责难和批评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汉俳是从日本俳句发展而来的文学形式。

回顾中国近代史,中日之间曾出现过摩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放眼现在,一方面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且近年来中日关系亦逐渐改善,但另一方面,在两国人民内心深层仍有难以互相理解和接纳的部分也是事实。这也是当代中日青年在把握中日友好问题时无法规避的重要课题。其次,近年来,与纯文学相比,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收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欢迎,在此背景下诗歌这种艺术形式的受众接受度逐渐下滑也是大势所趋。此外,汉俳属于从俳句生发出的变体文学,终究难以脱离日本文化,因此对于不懂日语或对日本文化不感兴趣的读者来说也有一定的鉴赏难度。

     五、总结 

从汉俳发展历程的梳理来看,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汉俳与中日交流确实存在着积极的双向影响:一方面, 中日两国始终在有意识地通过创作汉俳来加深理解和表达友好,尤其是在彼此交流访问时;另一方面,汉俳也为中国人了解俳句等日本文学提供了契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的文学交流。汉俳的文学与政治双重属性,使其始终在波动中发展,未曾沉寂。

但汉俳在其政治色彩之外,在文学性层面也因其创作门槛低、创作可能性高、题材短小精悍等特点受到了文学界乃至普通读者越来越多人的接受与喜爱。纵观四十年的汉俳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汉俳的发展离不开其内在原动力和外在助推力的双重作用:汉俳发展的内在原动力是其作为汉俳本身所蕴含的文学价值;汉俳发展的外在助推力,是其作为日本俳句中国本土化的文学形式所带有的政治功能,具体表现为汉俳可以被视作中日关系发展的晴雨表与粘合剂。除了一些与中日友好关系大事件相关的特殊时间节点外,总体来看汉俳正朝着退政治化的方向逐渐发展,其作为文学本身的价值也逐渐凸显。笔者认为,汉俳作为一种较为年轻的文学体裁,在今后的推广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平衡和发挥好其内在原动力和外在助推力两方面的作用。汉俳在今后的发展中,一方面应深挖其文学层面的价值,增强其可读可写性;另一方面也要找准其政治定位、抓住发展时机,以谋求更为长远的发展。对汉俳的发展趋势展望及发展提案,笔者将在之后的第四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与论述。 

 

第二部分 汉俳相关杂志研究

 

第三章 《诗刊》

 

 一、《诗刊》杂志背景简介 

《诗刊》于 1957 1 月在北京创刊,是由中国作家出版社主办的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主要刊登当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刊发前沿诗坛动态及诗歌评论,在诗界具有较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经查证,由于1957 年《诗刊》创刊号上并未刊登创刊词等相关文本2,故笔者此处仅就《诗刊》创刊号对《诗刊》的创刊背景进行简要分析。在《诗刊》创刊号上,打头刊登了时任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所作《旧体诗词十八首》, 其中首篇便为名作《沁园春·长沙》;此外,创刊号上还刊登了毛泽东所著《关于诗的一封信》,字里行间饱含了对

《诗刊》创办的支持和期许。

 -------------------------------

1 引自段乐三《正确对待汉俳》一文。此文原载于新西兰《先驱报》中文版2006 5 30 日上。

2 现阶段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无法获取纸质版《诗刊》创刊号进行确认,故此处仅依据线上电子资源进行判断。

         6  毛主席《关于诗的一封信》手迹3 

 

《诗刊》曾于1965 年因“文化大革命”运动停刊,并于1976 1 “文革”结束后经毛泽东主席批示“同意” 复刊。4《诗刊》自 2002 年起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其中,上半月刊重点刊发诗坛名家及成熟诗人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示中国诗坛的创作现状;下半月刊以刊发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为主,展示中国诗坛展露锋芒的新人最新力作,以确立 其在中国诗坛的地位。5创刊至今63 年间,截至2020 年第8 期,《诗刊》总发刊量约为389 6;发文量近年来也在年500 篇左右7,称得上为中国诗界的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刊物。

在新媒体方面,诗刊也紧追时代潮流。2010 7 月,《诗刊》博客创立;2010 10 月,《诗刊》以“诗刊社” 的昵称加入微博;此外,《诗刊》也以“诗刊社”公众号形式活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

二、以《诗刊》杂志为基础的汉俳发展梳理 

自汉俳 1980 年问世以来,《诗刊》杂志对于汉俳一直保持着持续性的关注。《诗刊》作为国内外诗界瞩目的杂志之一,对汉俳及其相关文章的刊登无疑对汉俳的发展和推广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对汉俳文学价值的认可和肯定。

笔者对 1980 年汉俳创始之后的《诗刊》杂志进行了全面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对其中汉俳及相关文章刊登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基于《诗刊》在中国诗界的重要地位来看,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汉俳在《诗刊》杂志上的刊登状况进行系统性的梳理。这一梳理对汉俳本身的定位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意在抛砖引玉,为今后汉俳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体来看,自1981 年第一次刊登汉俳至今,《诗刊》上共计刊登汉俳11 共计55 ),且大都为名家所作, 质量普遍较高。除汉俳作品之外,《诗刊》上还陆续刊登过一些关于汉俳、俳句的论文及优秀俳句译作、英俳译作等。虽然与《汉俳诗人》等汉俳专门性杂志相比,汉俳的刊登数量并不甚多,但与其他杂志的刊登情况相比,刊登数量及质量都是相当可观的。《诗刊》作为诗界专业杂志,其对于汉俳发展历程四十年间的持续性关注,无疑对汉俳的推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诗刊》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表了诸多作家创作的汉俳及俳句译作。这些作家中,既有汉俳概念创始人赵朴初,也有林林、李芒等对汉俳发展作出显著贡献的汉俳作家,甚至前国家总理温家宝也赫然在列。按时间顺序来看,

---------------------------------

3 1957 年《诗刊》创刊号所刊登的《关于诗的一封信》为文字版;毛主席《关于诗的一封信》手迹刊登于《诗刊》2017 年第1 期。
4参考自“《诗刊》投稿杂志社—期刊基本信息”。http://shikan.toug.com.cn
5 参考自“《诗刊》投稿杂志社—期刊基本信息”。http://shikan.toug.com.cn  
6 由于纸质资源难以获取,此处的《诗刊》发刊数量是依据中国知网的数据人工计数所得,与实际数据可能存在误差。
7 此处数据依据中国知网“《诗刊》发文趋势分析”所得。

 

《诗刊》上所刊登的汉俳作品随着时间的推进也逐渐褪去政治色彩,创新性逐渐凸显。

汉俳最初是作为中日外交手段被提出,政治性色彩较浓。汉俳在中国杂志上的第一次刊登,是《诗刊》于1981 6 期刊登的、由赵朴初、林林、袁鹰所作的《汉俳试作》(十五首)。这是在汉俳概念确定之后,第一次在杂志上的呈现。其中,还刊登了赵朴初于1980 年所作的第一首汉俳:

 

    绿阴今雨来
    山花枝接海花开
    和风起汉俳
    ——《汉俳试作·赠日本俳人协会诸友》赵朴初[15]
 

20 世纪80 年代,是汉俳概念刚被提出、汉俳的发展方兴未艾的时期,此时期大部分汉俳仅模仿俳句的形式而不太注重俳句内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仅借用俳句形式而不注重俳意传达的汉俳及政治色彩浓重的汉俳,甚至还出现了以德育为意图的汉俳。其中,后一类汉俳不失为汉俳发展过程中的新鲜尝试,极具创新性。例如1982 年袁水拍所作汉俳: 

 

    敬老红领巾,
    让座青年声声您, 
    车厢风气新。

——《汉俳学步·夸街车》袁水拍[16]

 

此后较长一段时期1983-1990  年前后),《诗刊》在不定期刊登汉俳作品的同时,也有选择地刊登了一些优秀的日本俳句甚至其他国家所作俳句的译作。其刊登的俳句原作者及其所作俳句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向性,主要以优秀、著名的俳句诗人及与中国曾有过联系的俳句诗人为主,例如阿波野青亩、下村非文、村井隆等。此外,译者也多为中 国同期较有影响力的汉俳作者,如林林、李芒等。该时期刊登于《诗刊》上的俳句译作普遍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体现 出了译者所做出的创新和尝试,具体表现包括:翻译时不拘泥于五七五的句式、注重俳意的传达等。例:

 

长安沐月光,又热又清凉。

   ——《日本俳人访华俳句选译》李芒 译

 

伫立望楼,似旅愁亦似悲秋。

    ——《日本俳人访华俳句选译》李芒 译[17]

 

    之后,随着汉俳的进一步发展,注重写意、凸显季节性、包含季语的汉俳也相继出现。例如:
 
      岂敢称花豪,不攀大树怎扶摇?有愧称凌霄。
            ——《汉俳一束 花·凌霄》林林[18]
 

这一时期,部分汉俳在创作时吸收了日本俳句注重俳意的特点,注意其韵味与汉俳的融合和再现,有较高的文学趣味和鉴赏价值。但与此同时,也不乏带有趣味性的汉俳在《诗刊》上刊登。例如:

 

添书如得友。中外春秋奔左右。驱驰一招手。

    ——《汉俳·中国书店购书归来》林岫[19]

 

汉俳的创作倾向,虽然一方面与作者的个人风格有关,但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诗刊》上开始刊登一些优秀的日本俳句甚至其他国家所作俳句的译作的影响。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除了模仿俳句、重视俳意的汉俳,及最初政治性色彩较强的汉俳外,汉俳继续创新,出现了以记事为目的、以及以商业性为目的的体现商业价值的汉俳。汉俳的发展不再单纯沿袭日本俳句的轨迹,逐渐产生了其他分支,产生了一些为我国所用的用途,展现出汉俳不同于俳句的特色和独到之处。例如,1999 年纪鹏为茅台酒厂吟作汉俳两首,其一为:

 

    国酒第一城
    慷慨悲欢杯酒中
    览史思衰兴

——《茅台诗会吟草·访茅台国酒文化城》纪鹏[20]

 

到了21 世纪初期,《诗刊》对于汉俳的选取与刊登持续保持着稳定的数量和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时期, 随着中日关系的持续缓和,汉俳的创作群体进一步扩大,同时汉俳作为中日友好桥梁的属性再一次被提上台面,在政治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 年及2010 年,时任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曾于日本于四个不同时间分别作汉俳四首,是汉俳作为外交手段的重要节点,对中日友好往来具有重大意义。温家宝总理所作汉俳四首其一如下: 

 

    和风化细雨,
    樱花吐艳迎朋友, 
    冬去春来早。
       ——《温家宝总理汉俳四首·2007 4 月访日时即兴创作》温家宝[21]

 

温家宝所作的四首汉俳均有季节性描写,这于日本俳句特点相吻合,说明这四首汉俳并非一时兴起所作,而是在对日本汉俳有过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所作;另外,更令人瞩目的是,所作四首汉俳均含带有积极意义。例如此首汉俳中,“和风化细雨”、“迎朋友”、“冬去春来早”等,都暗含了当时对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前景的良好祝愿;同时还使用了“樱花”这一充满日式色彩的季语,相信即使是日本的读者读来也深感亲切。短短三行、十七字,便映射了对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的期盼,体现了汉俳以小见大的政治价值。

      在此之后至今2011-2020),据调查统计,《诗刊》上未刊登汉俳作品及相关文章。
       三、《诗刊》杂志中汉俳及相关文章刊登情况总结 

《诗刊》作为中国汉俳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刊物,对汉俳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笔者认为,在研究汉俳发展历程时,虽然近几年《诗刊》对于汉俳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但介于其对汉俳整体发展的推进作用来看,仍有必要将《诗刊》作为重要的资料之一进行分析和研究。

纵观《诗刊》上所刊登的汉俳作品,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创作题材多样,类型丰富,稳中有变,体现了汉俳作为文学本身的多样性与可塑性;另一方面,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如1980 年的汉俳创始之初与2010 年的温家宝访日时期,汉俳的政治属性也是不可被忽略的。

通过上述梳理,笔者认为可以管窥汉俳发展的内在原动力和外在助推力:汉俳发展的内在原动力是其作为汉俳本身所蕴含的文学价值;汉俳发展的外在助推力,是其作为日本俳句中国本土化的文学形式所带有的政治功能,具体表现为汉俳可以被视作中日关系发展的晴雨表与粘合剂。纵观汉俳在《诗刊》中的呈现,除了一些与中日友好关系大事件相关的特殊时间节点外,总体来看汉俳正朝着退政治化的方向逐渐发展,其作为文学本身的价值也逐渐凸显。笔者认为,汉俳作为一种较为年轻的文学体裁,在今后的推广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平衡和发挥好其内在原动力和外在助推力两方面的作用。 

 

第四章 《汉俳诗刊》/《汉俳诗人》

 

     一、杂志的创办及发展 

      《汉俳诗刊》是中国诗坛第一本定型而规范的汉俳诗刊,创刊于2002 1 5 日,发刊期间2002-2008 )共计出版杂志24 期,其中2006 -2008 年是以每两期合并为一本合刊的形式出版发行。后因经费不足等原因,于2008 11 月停刊。《汉俳诗刊》杂志为季刊,于每年的1 月、4 月、7 月及 10 月出版发行。该杂志是由段乐三所建立的《汉俳诗刊》编辑部编辑出版、由湖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内部发行刊物,所发行杂志不进行销售,只以赠送形式流通。2004 5 月,根据国家出版总署指示,从2004 年第2 总第10 开始,《汉俳诗刊》更名为《汉俳诗人》。(为避免混淆,以下统称《汉俳诗刊》8

1980 年汉俳诞生后,《诗刊》、《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杂志相继刊登了赵朴初、林林、袁鹰、李芒等著名诗人的汉俳诗作,一些民间汉俳组织和汉俳研究学会也陆续成立,汉俳逐渐在国内诗坛普及开来。随着汉俳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定型而规范的汉俳专门诗刊为汉俳创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于是,由段乐三主编的《汉俳诗刊》应运而生。

在《汉俳诗刊》创刊号上刊有编辑部所发表的《致汉俳诗爱好者的公开信》一文,文中提到,出版《汉俳诗刊》意在填补国内汉俳杂志空白,“一则,让汉俳诗刊和爱好者有一个习作和探索的园地,促进我国文学的丰富多采与发 展。二则,让汉俳在世界文化圈中活跃起来。”[22] 

同时,《汉俳诗刊》编辑部向社会各界发出邀请,希望无论老少、风格,不论名人、新手,大家能够协力扶持《汉俳诗刊》杂志普及发展、创新提高。因此《汉俳诗刊》杂志的创作群体涵盖面极广,具体表现为每期杂志中既有名家的理论指导与汉俳作品欣赏,同时留有约 70%的篇幅用来刊登汉俳写作爱好者的汉俳作品。汉俳创作不再局限于名人名家,而是更多地普及传播到大众中去,激发了普通民众创作汉俳的热情,使汉俳创作逐渐大众化、普及化。

    二、杂志的内容特色 

《汉俳诗刊》杂志的内容以汉俳作品及其衍生文本等为核心,包括汉俳作品、汉俳评论赏析、以及汉俳诗刊的信件往来、汉俳相关信息动态等等。每期《汉俳诗刊》杂志刊登汉俳约200-400 首,自2006 年第1-2 期(总第17 期) 后杂志变为两期合刊,刊登汉俳数量增加到每期约600-1200首。在杂志发行的7 年间,刊登汉俳总数约8300 余首, 在数量上远超其他杂志;这也奠定了《汉俳诗刊》在汉俳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地位。所刊登汉俳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写景、叙事、哲理、情感等主题;形式也多种多样,具体有纯汉俳、中日及中英汉俳对译、汉俳歌曲、汉俳字画等形式;此外,《汉俳诗刊》还适当选取名家的汉俳赏析、创作经验、汉俳理论研究等相关文章进行刊载,增加了选材的广度和深度,使杂志更具有可读性,也能帮助汉俳创作者汲取创作灵感、提高自身创作水平、丰富创作模式。

 

 

 

由表中可以看出,《汉俳诗刊》每期刊载汉俳数量基本相同,基本保持平稳水平。其中,20052 月总第13 刊登了“中日短诗研讨会”举办、益阳市汉俳诗研究会南县分会成立的演讲等相关信息,故该期刊登汉俳数量相应 减少。2006 年(17-18 期)以来,《汉俳诗刊》改为两期合刊,汉俳数量也随之翻倍。 

1. 内容主题 

    《汉俳诗刊》杂志设有多个栏目,如:歌颂社会发展、描绘社会生活的“盛世放歌”栏目、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 

  ----------------------------------

8 主编段乐三老师为本研究提供了《汉俳诗刊》的全部纸质版杂志,特此致谢。

 

“江山写意”栏目、描绘日常生活的“风雅人生”栏目、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悟的“事物感知”栏目等。笔者根据各 个栏目所刊登的汉俳的主题内容,将各个栏目的汉俳作品主题大致分为叙事、写景、哲理、情感题材。其中,叙事题 材大多为记录社会生活图景、描写日常生活、或是缅怀纪念往事先人、描写时事等;写景题材包含了描写乡村风景、祖国江山以及自然风光的作品;哲理题材多为抒发创作者人生感悟,或是托物言志等;情感题材则为描写亲情、爱情、 友情,以及创作者们相互赠答的作品。 

 

 

 

笔者逐期对各个主题的汉俳刊登数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具体结果如图8、图9 所示9。由图8可见,《汉俳诗刊》杂志的创作者倾向于创作写景题材的汉俳作品,情感类题材则占比相对较少。当然,由于版面限制等原因,各期杂志中各部分占比会在一定范围内小幅度波动。整体来看,《汉俳诗刊》杂志中各个题材的占比相对均衡,可以看出汉俳创作的自由度较高。自由度高、内容量大是汉俳的一个特色之处,汉俳中每个字都有实际意义,甚至有引申义或多义, 与日本俳句相比较而言,“五七五”形式的汉俳所包含的内容量更多,供创作者发挥的余地更大,故衍生出了叙事类等涵盖信息量更加丰富的作品类型。

由于叙事题材所囊括内容较为丰富,因此此处笔者选取叙事题材进行简要分析。叙事类题材包括歌颂祖国、社会日常、缅怀纪念及专题部分。从图9 来看,叙事作品总数在第4 期、第7 期、第12 期出现显著高峰。这几个时间点分别对应了党的十六大召开、抗击非典、2004 年雅典奥运会等历史事件。一方面,《汉俳诗刊》一直保持着对时事的关注,创立时事相关专栏,号召创作者们进行与时事相结合的汉俳创作;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汉俳创作者对用汉俳抒发感情、描绘现实的高涨热情。如2002 年年末,国内爆发了持续约半年的非典疫情。在2003 8 月总第7 期《汉俳诗刊》中,便出现了“抗击非典 关心他人”的专题栏目,刊登了段乐三、高勇等人的24 首相关汉俳,将叙事汉俳诗的数量带上了一个小高峰。以下选取两首进行简要分析:

 

 --------------------------

9 此处统计根据各个栏目进行分类,由于2005 2 月总第13 期中未设置相关栏目,故未计入统计。

 

       一

    人间新战役
     齐斗病魔“非典”疾
    免灾求福益
    二
    防治全民力
    白衣天使探奇秘
    险凶能化吉
       ——宋乘焜《战胜“非典”》[23]

 

这组汉俳组诗歌颂了医护人员的付出、庆贺了抗击疫情的胜利,既包含了对医护群体的及国家抗击非典行动的关注,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诗人对抗击疫情对信心、对医护人员的赞赏,短短六行却意味深远。

   同时,专栏作品中也不乏对在抗击疫情中出现的问题的反思,如:
 
    庸官忒荒唐
    竟把战场作戏场
    一边去风凉
    ——高勇《庸官遭免》[24]

 

这首汉俳语言更为通俗风趣,讽刺了抗疫时期有关部门的不作为,贴近现实、引人深思。将此首汉俳与上面一组作比,侧面反映出《汉俳诗刊》在选取汉俳作品时的开放和批判性视野。这无疑对汉俳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描绘人民日常生活的日常汉俳创作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将汉俳用于针砭时弊、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如:

 

    发廊不理发
    大把小把钞票拿
    纳税也合法
      ——李达才《怪象》[25](节选)

 

此首汉俳以小见大,讽刺了社会中违法生意逍遥法外的社会“怪象”,赋予了汉俳除文学价值外、针砭时弊的新视角,是汉俳创作的大胆尝试。

纵览此类叙事类题材的汉俳诗,大多关注社会生活、关心时事政治,是汉俳在写景抒情的大基调下更富有现实性、政治性的一个分支。

2. 艺术表现形式 

 

 10  汉俳艺术表现形式数量变化趋势表

 

在《汉俳诗刊》中,不只有纯文字形式的汉俳作品,同时还有中日/英对译汉俳、汉俳歌曲、汉俳字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2002 年创刊号开始,《汉俳诗刊》就开设了“中日对译欣赏”栏目,刊载中日文对照的汉俳及日本俳句作品。此时期创作的汉俳虽然大多遵循“五七五”格式,但由于日本传统“五七五形式”的俳句受到音节的限制、所能包含的内容有限,因此日本俳句译作不讲究“五七五”格式的对应,如:

 

    此去别匆匆       あわただくな立ち去
    豈知哪年红   花再び紅燃え日があろう
    漫步月色中       月の下そろに
              ——《别》晓帆 作 (日)今辻和典 译[26]
 

同理,在日本俳句中译时,也出现了不遵循“五七五”的对译作品。这一类译作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为读者展现出了更多的创新性及可能性,如:

 

    车流没行人       三三流ね五続冬の長
    冬日长安街

           ——董振华 作/译《冬(六首)》[27](节选)

 

2002 年第2 期和2007 年第1-2 期中,《汉俳诗刊》还刊登了中英对译的汉俳共15 组,使杂志内容愈加丰富化、国际化,对外国俳体诗在国内汉俳读者中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门前绿柳扬      

  Green pillow and poplar in front of the door.

    牵牛含笑旁   

  Morning glory climbing the window,

    臆想进书房       

  guessing she wants to enter the study

  ——《牵牛》王嘉慰 作 莫继红 译[28]

 

除了汉俳与日本俳句、英俳的对译作品之外,《汉俳诗刊》杂志还通过为汉俳谱曲、将汉俳与绘画及摄影等结合、以及刊登汉俳的书法作品等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汉俳诗刊》中汉俳的表现形式。 

如汉俳歌曲,即以汉俳为词谱曲而成。谱曲后的作品朗朗上口,又极具趣味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汉俳的宣传甚至传诵。

 

 

同时,在每期《汉俳诗刊》的封面、封底都会用彩页刊登不同的汉俳书画作品,也会在杂志内页中穿插与摄影结合的汉俳作品等等。同时,将汉俳与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相结合,不仅增添了汉俳的韵味,也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普及开来。如2006 年第1-2 期及2006 年第3-4 期刊登的套色剪纸仕女图,便是由贺春华剪纸、段乐三配诗的组合作品,不仅汉俳与剪纸相得益彰,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文学价值,还很好地向读者普及了“套色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手法,使传统艺术一同得到普及、传播。 

 

      2003 年第2 期(总第6 杂志中,还刊登了一篇汉俳连作。一般汉俳是三句为一首诗,而汉俳连作中,则是三句“五七五”为一节,以两节或多节来组成一首长诗,是汉俳形式基础上的一大创新。这种汉俳连作的形式,使得一首汉俳长诗所涵盖内容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加,也拓宽了创作者的思路和发挥空间,不失为汉俳创作的一大创新性的尝试。10 

   本次刊登的汉俳连作便是由20 组五七五形式的小节组成,以下节选一小段:

 

漂浮的云屏

是风的万种心情

       扶帘看风景

----------------------

10 有关汉俳连作等创作格式,具体将在第六章详细探讨。

 

 

    昨夜的绮梦
    已随寒月去无踪
    何处寄情衷
 
    夕阳抹长堤
    几许偷闲闻燕语
    倩影烟波里
      ——晓帆《弦歌寄意》[29](节选)
 

此外,除了汉俳及其衍生文本外,《汉俳诗刊》还选取了与汉俳相近的晔歌、瀛歌、短歌等诗歌体裁进行刊载, 不仅丰富了杂志内容,还推动了其他诗歌体裁的宣传和普及。例如,在2003年第3 期杂的“他山之石”专栏中,刊登了日本作家中山荣造的晔歌、瀛歌各10 首,节选如下:

 

    残 楚 雀 
    枯攀蔓草
    缠绕脚
    ——(日)中山荣造《晔歌10 首》(节选)
 
    川 风 吹 
    两个影子
    渡 板 桥 
    还有一个黑色野猫
       ——(日)中山荣造《瀛歌10 首》(节选)
 

2003 年第1 期(总第5 开始,《汉俳诗刊》开设了《刊中刊:短歌》专栏,专门刊载短歌作品。所谓短歌,是在汉俳的诗体上增加两个七字句,即五七五七七体式的诗体。相较于汉俳,短歌在原本的“五七五”之上多加了两句七字句,内容也较汉俳而言变得更加充实。例如: 

 

     捷足登山去
     一路山花伴我行
     鸟语啼烟云
     举目东南潮不尽
     相思化作白头吟
       ——黎先汉《登山》[30](短歌)

 

《汉俳诗刊》通过刊登短歌等与汉俳相近的诗歌体裁,扩大了汉俳创作者的创作余地,进一步丰富了杂志内容, 也带给了读者更丰富的诗歌体验。

多样化的汉俳艺术表达使得汉俳创作更具艺术性和趣味性,极大地丰富了杂志内容,也推动着汉俳能够更广泛地传播。

3. 汉俳创作活动 

 

 

为了推动汉俳创作,提高大家的汉俳创作热情,《汉俳诗刊》相继推出了同题诗专栏、学生专栏、地区专栏,并定期刊登汉俳采风、笔会的作品。由图表可以看出,各种汉俳创作活动的组织,显著增加了汉俳创作数量,极大地推动了汉俳的创作和发展。特别是2006 年开始设立的地区专题,吸引了各地创作者踊跃参加。在2006 1-2 期、3-4 以及2008 1-2 期三次地区专题中,共有260 人次参与投稿含重复),产出汉俳共计1290 余首,取得了极为显著的创作成果。

地区专题中,有1000 余首汉俳来自湖南地区的创作者来稿,这也与《汉俳诗刊》编辑部地处湖南有一定的关系; 其余为贵州及河南地区的投稿作品,共计200 余首。

此外,《汉俳诗刊》从2002 年第3 总第3 开始,设立了“中学生之页”专栏(后改名为“学生诗选”), 专门刊登学生创作的汉俳作品,每期刊登数量稳定在 20-30 首左右。其中多为初、高中生投稿,但也不乏小学生及大学生的投稿作品。学生专栏的作品大多灵气十足,描写校园生活、亲情友情、理想梦想等,极富有想象力和青春活力, 为汉俳创作增添了一抹年轻鲜亮的色彩,同时也为汉俳的继承发扬做下了铺垫。如: 

 

嘴尖纸上溜

给我带来红勾勾

成绩争上游

    ——黄彩云(小学六年级)《钢笔》[31]

 

同时,同题诗也是《汉俳诗刊》中持续稳定产出汉俳的一大创作活动。同题诗栏目在2002 年第4 期中首次出现, 在每期同题诗栏目中会提示下一期同题诗题目及截稿日期,以此来征集汉俳创作者们的投稿作品。自 2004 年第 2 后,同题诗栏目下的汉俳数量稳定在50 首左右,成为汉俳产出的主力形式之一。

 

同题诗形式不仅提高了汉俳创作者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能让汉俳创作者对比同题汉俳作品,促使汉俳创作者互相学习、提高汉俳创作整体水平。

    三、杂志的地位与贡献 

《汉俳诗刊》不仅为汉俳创作者提供了交流创作的平台,还向未接触过汉俳的读者进行了汉俳的启蒙和普及。汉俳不再是专属于名家诗人的创作题材,经过《汉俳诗刊》的普及推广,汉俳真正走入了民间,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接触、了解并创作。自《汉俳诗刊》创刊以来,不断有新的创作者加入汉俳创作的群体,汉俳也越来越趋向于成熟化、日常化。例如在杂志杂谈栏目中,有读者直言,接触到汉俳“让我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充实,真有越活越年轻的味道,学汉俳已经成了我的精神支柱”[32]。这也能够看出,《汉俳诗刊》真正普及了汉俳这种新诗体,使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汉俳创作之中。

《汉俳诗刊》杂志在刊登纯汉俳的同时,还刊登相关杂谈、相关书画摄影等艺术作品、以及相近的诗歌体裁短歌、晔歌、瀛歌等,不仅带给了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也为汉俳创作者们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让汉俳的创作形式及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新的突破。

《汉俳诗刊》的创办,使国内汉俳创作数量达到了一个高峰阶段,给汉俳创作注入了更多新鲜活跃的民间力量, 使得这一新兴诗体得以在国内诗坛站稳脚跟,未来可期。

不过,由于《汉俳诗刊》杂志在发行期间一直没有申请到公开发行号,只能作为内刊赠送,无法发售,这为该杂志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也是杂志因缺少经费而停刊的原因之一。这也需要负责文化的政府部门重视起汉俳这一新生事物。如果不给予汉俳活动、组织一定的经费和人力支持,汉俳就只能停留在自发的群众活动中,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三部分 汉俳作家及其作品分析

 

 本部分基于前期对电子数据库和纸质刊物中大量汉俳相关作品、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从众多汉俳诗人、学者中选取林林(1910-2011和段乐三1944-两人作为代表人物,结合具体作品,重点分析汉俳艺术形式特征。 

林林,作为汉俳创始人之一,自上世纪80 年代汉俳诞生之初,始终辛勤创作,并积极发挥自身国学素养和俳句翻译特长,不断探索汉俳创作新思路,是汉俳前二十年间重要的哺育者;段乐三,作为新世纪汉俳发展重要助推人,长 期坚持汉俳创作、创办相关刊物与研究组织、不断摸索建立汉俳创作理论,此外也身体力行推动汉俳的普及与发展, 是汉俳近二十年来重要的养护人。二者结合起来,正好可以涵盖到目前为止汉俳整个四十年发展历程。

     本部分将梳理、分析二人具体作品、理论,把握汉俳艺术形式特点,并尝试归纳总结可能的创作理论与推广方式。
 

第五章 林林

 

  1980 5 月,林林与赵朴初等人,一同接待了日本俳人协会代表团,并在交流期间参与创作了第一批汉俳,是汉俳开创者之一。在之后近30 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始终对汉俳创作与研究满怀热忱,直至逝世。本章将简要介绍林林的汉俳创作与研究。在结合具体作品的基础上,尝试梳理归纳林林汉俳作品的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变化过程。

  一、林林与俳句、汉俳 

林林(19102011),学名林仰山,1910 9 27 日出生于福建省诏安县桥园村。[33]1929年只身来到北平,进入北平中国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大学期间,他一边读书,一边自学日语,并尝试翻译相关日文文学作品。1933 年,林林大学毕业后赴日本东京进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学习,之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经济系。虽专攻经济学,但林林对文学始终怀有极大兴趣与热情。1934 年,在日留学的林林成为“中国左翼作家东京分盟”盟员,由此开始文学翻译和诗歌创作。林林这一笔名也是当时发表作品时产生的,化用于柳宗元的“总总而生,林林而群”的诗句。这段文学尝试开启了林林与日本俳句翻译之缘。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林林译介了大量优秀日本俳句,出版了《日本古典俳句选》(1983)和《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选》(1990)等翻译作品,发表了《寻钟声的余韵——俳句学习笔记》1983、《俳句与汉诗》1989)、《谈谈日本近代俳论的发展》(1990)等研究文章,推动了俳句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
游走在日语凝练悠长俳句和古朴深厚中华诗词之间的林林,探索并尝试创作了新型诗歌体裁“汉俳”。在1980 赵朴初首次创作出汉俳之后,林林一边继续致力于俳句译介及研究,一边也孜孜从事于汉俳写作与研究。在谈到汉诗与汉俳的关系时,林林有一段生动的表述,较好地表达了他对汉俳的看法:“古代汉诗到日本,产生了和歌,和歌生出俳句。从日本俳句回到中国才产生了汉俳,如果说汉诗是老祖宗,汉俳有点像外孙了,因为汉俳有外亲的缘。”[34] 在之后的约30 年里,对待这个具有“外亲”血液的中国诗歌新秀汉俳,林林在自身中国文学素养与日本俳句熏陶基础上,始终不断探索汉俳的多样化创作,对汉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林林的汉俳创作 

 自1980 年汉俳正式诞生起,林林创作了大量优秀汉俳作品。1995 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其第一本汉俳集《剪云集》1995),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本个人汉俳集。此外,林林的汉俳作品及研究也多见于《诗刊》、《汉俳诗人》等杂志中。本部分将基于杂志《诗刊》1980-2010、《汉俳诗人》2002-2008上林林发表过的汉俳作品,并结合其个人汉俳集《剪云集》1995),尝试分析归纳林林的汉俳作品艺术特征,与创作的发展变化。

 1. 俳句翻译理念的传承 

相较于 20 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的汉俳创作,林林的俳句翻译工作则早了近 50 年。因此可以说在从事汉俳写作之前,林林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较为成熟、完善的俳句翻译理念。而事实上,经过大量阅读、分析,笔者认为林林的俳句翻译思想,也或隐或现地影响、并被呈现在其之后的汉俳创作之中。

(1) 自然与社会 

林林认为俳句的季语应分为两大类:一是表达自然现象( 时令、风云雪月、鸟兽鱼虫、花草树木等);二是表达社会现象(人事、宗教等)。且林林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现象类的季语会逐渐增加。[35]例如林林翻译的水原秋樱子的俳句:

 

 ずうみ こうばい うえ なみ

伊豆の海や紅梅の上に波ながれ

伊豆海,波涌红梅上。[36]

 

    这首俳句中,碧海、红梅交相辉映,是典型的对自然景物的美的捕捉。而相同俳句作家的另一首:

 

妻病めり秋風門をひらく音

爱妻在卧病,秋风开门声。[37]

 

这首俳句中虽然有表现自然季节的“秋风”一词,但整首诗显然更侧重于对卧病在床、秋风萧瑟,家境维艰的社会情境的描写。可以发现,林林对日本俳句的译介,即使同一个俳句作家,也会从自然、社会两方面进行选取、翻译。

而这两条思路也较为清晰地展现在林林的汉俳创作中。较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其1995 年出版的《剪云集》一书。该汉俳集分为上下两辑,上辑的作品更偏重社会表现,而下辑的作品则偏重自然情趣。

具体来看,上辑无论是题目还是内容,都有很明显的社会属性(参见图 16。如《扫鉴真墓》、《四月之旅》、《<四川好人>观后》、《听歌》等。

 

 

这里以林林在日本游历时所作《四月之旅》组诗中的《哀蝴蝶夫人》与《道谢》两首为例,进行简单赏析: 
 

     好梦已难成,

     不料情人太无情, 
     命薄如落樱。
       ——《哀蝴蝶夫人》[38]
 

附记:日本蝴蝶姑娘,借给美国军官,终被遗弃而自尽。长崎格罗巴园石壁刻有蝴蝶夫人遗像。

 

林林借助汉俳这一诗歌体式,表达了对日本社会一段往日故事的叹惋。既追溯了日本明治时代初期,日本传统武家社会与先进的西方社会的碰撞,又通过春日落樱将历史与现实、社会与自然巧妙联系起来。一往一今,一景一人, 在小小的三行汉俳中交相呼应。

 

    盛情不胜收,
    慰我花天半月游, 
    岂在诗和酒。
       ——《道谢》[39]

 

 

 相较于上一首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思,这首《道谢》让人感觉更贴近作者真实的生活,充满对异国友人盛情相陪的感谢。虽是远游,但有诗酒美景相伴,更有真诚的朋友。整首汉俳洋溢着浓郁的人情味,具有更鲜明的社会属性。

 

而下辑则明显呈现出更多的自然属性。首先下辑分为“花篇”、“鸟篇”、“清水赋”等类别,每个类别下包含多首相关汉俳。如“花篇”下有《迎春》、《水仙》、《梅》等作品,“鸟篇”下有《燕》、《孔雀》、《画眉》等作品(参见图16): 

 

 

    这里以《梅》为例做简单赏析:
 
    风采岂能埋?
     不盼客来盼春来, 
      花儿雪夜开。[40]

 

 

 这首汉俳没有涉及社会场景,主写梅花,类似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托物言志诗。通过写梅花傲雪盛开,表现了其不畏严寒、蓬勃生机、敢于展现自我,却又不营求世俗称赞的大气高洁品格。下辑的汉俳作品多类似于这种,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感情,较少表现社会风貌,而以展现自然的景情为主。

(2) 景与情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林林的汉俳作品大多强调景情,多为景与情的融合,而不同作品又有着不同的景情呈现方式。这一点也可以从林林翻译俳句的理念来进行解读。林林认为俳句中的季语,是一种“景语”,而“景语”其实也正是“情语”。[41]这也有些类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到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外,林林还将俳句诗境分为两种:触景生情因眼前所见景物而产生感慨)和移情入景(将自己的情感注入所描写的事物中以此表达情感)。[42]两条虽是林林翻译俳句时的分类,但其实也多少呈现在他所创作的汉俳中。

首先,触景生情的作品如:

 

      我从柿下过
      想起子规多坎坷
      枕边柿两个

——《正冈子规赞》(其四)[43]

 

     作者从柿子树下经过,本是平平无常的一次路过,但因为想起正冈子规最爱吃水果,尤其是柿子,便由柿子树联想到子规,继而想到他坎坷的一生,不禁为之叹惋难过,于是带回两颗柿子,冥冥中聊作宽慰。这首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作品,由无情的自然景色引至有情的心。

另一方面,移情入景,相比于触景生情,属于这类景情关系的汉俳在林林的作品中似乎更为多见。例如 1981 春,林林等人受日本俳人协会邀请赴日,在赏春途中所作的《春游》[44]一首:

 

      劝酒有黄鹂,
      樱蕊迎人百万枝, 
      能无一句诗?

 

 

 黄鹂自然不会劝人酒,樱蕊也当然也只是自顾自开放,不懂何为迎人。但因为诗人自己一边欣赏着异国春景,一边感受着大家好意与友谊,诗意勃发,兴致昂扬,所以看到自然的鸟与花也仿佛在劝自己再饮一杯,而忍不住下笔写诗了。

 触景生情和移情入景这两种景情关系,虽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但林林在译介日本俳句时特别将二者提出,说明其对俳句中的景情关系较为重视,而这种重视其实也多少继续传承到林林汉俳的创作中去了。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林林在翻译俳句时所总结、归纳出的自然与社会的俳句季语分类,以及触景生情和移情入景的景情关系,也或多或少渗透到了其汉俳创作之中。林林作为一位日本俳句翻译、研究大家,积淀了数十年的俳句学习、翻译体悟也为其创作与俳句具有“亲缘”关系的汉俳,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与辅助。可以说也正因如此,林林才能够成为第一批汉俳探索者与创作者,并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始终活跃于汉俳诗坛,不断创作、研究,为后人提供了极大的借鉴与帮助。

 2. 汉俳艺术体式的探新 

 林林的汉俳创作,除了有对自身俳句翻译理念的继承,也有基于汉俳艺术形式本身的探索与创新。本部分的分析基于杂志《诗刊》1980-2010、《汉俳诗人》2002-2008)上,林林发表过的全部10 篇汉俳作品、2 篇俳句汉译作品,以及1 篇短歌作品,共计包含55 首汉俳、46 首俳句汉译,和4 首短歌。经笔者自行阅读与整理制成表格,并尝试从格式字数、主标题小标题、用语类型等六个角度,统计、分析林林汉俳等作品的艺术形式特征,从而分析、归纳其发展变化。具体参见下表“每首关系”中的多种类别将在第六章4.3 三种汉俳创作格式中详细介绍):

 

 

(1) 主题与情感 

 首先,从主题情感来看,林林的汉俳作品从最初的主要表现中日友好,到凭悼中日古人、古迹,再到描写自然景物,之后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等社会场景。整体呈现出多样化创作态势。

例如1980 5 月,林林等人创作的第一批汉俳,基本都是围绕中日友好交流这一主题。这也和汉俳本身就诞生于中日交流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当时林林所作的《迎俳人》二首:

 

    五月俳人来,
    北海楼头薄酒会, 
    谈诗真快哉!
    ——《迎俳人》(其一)
 
    嘤嘤求友声,
    一苇可航赋两京11 
   共抒千载情。
    ——《迎俳人》(其二)[45]
 

       1980 5 30 日,林林、赵朴初等人共同接待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当天中日双方代表在北海仿膳宴席上互作诗歌,这两首即为林林在席间所写。可以很明显通过这两首汉俳了解当天大致情形,并感受到当时中日双方努力表达友好交流愿望的姿态。

------------------------

11 注:两京,指北京和东京。

 

之后,林林在次年以及之后几年时间内多次受邀赴日交流、访学,因此这一时期林林的汉俳作品多为游历途中, 对中日古迹、古人的凭悼与感怀。或多或少仍与中日交流有关。例如创作于1981 年的怀古汉俳:

 

    春雨细如丝,
    敬把心香点一枝,
    睦邻赖大师。

——《扫鉴真墓》(其一)[46]

 

     首先,怀古对象便是在历史上对中日交流有着重要贡献的鉴真。其次,内容与情感上满含崇敬、感谢与仰慕之心。“睦邻”更是直接点出鉴真对中日交流的贡献,以此也间接表达了自己渴望对中日友好交流献力的渴望。此类怀古汉俳还有《平山郁夫敬赞》连作、《正冈子规赞》连作等,都是借怀悼中日历史人物,直接或间接地抒发仰慕与对中日友好交流的希冀。

同时,随着汉俳的发展,创作主题不再局限于中日友好,林林所创作的汉俳也逐渐出现了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物的作品。例如1998 年所作的《海之梦》(组诗)[47]

 

    冲浪不怕险
    却从帆板跳上天
    人站在浪尖
      ——《海之梦》(其一)
 
    深入海底游
    鱼群引路走前头
    叹观景色幽
     ——《海之梦》(其二)
 

这两首汉俳已经不再包含中日友好等政治主题,作者仿佛是举起相机,随手捕捉记录生活里鲜活的一幕。踏着帆板在大海中活力四射冲浪的人儿、成群结伴畅游在海洋中的鱼儿,诗歌没有刻意的情感升华,只是生动地记录着生活的景象。读来反而有种清新、鲜活、自然的美感。

而在此之后,林林的汉俳主题更是进一步打开,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2002 年林林创作的《早市写真》组诗[48](节选):

 

    一
    食品摆两旁
    顾客拥挤走中央
    总为肚子忙
 
    二
    争卖的吆喝
    高低声调交响乐
    反映了生活
 

这部组诗,文如其名,每一首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描写普通百姓在早市上的匆忙、热闹生活景象。像是在抓拍生活照片,读起来有声有色。至此,相较于80 年代初期集中在中日友好等政治主题上,林林之后二三十年的汉俳主题逐渐多丰富、多样起来,从国家政治层面,到自然场景,再到鲜活百态的生活瞬间。整体上,主题越来越贴近日常,情感也从最初的稍显官方化,到越来越生活化、私人化。

(2) 用语与押韵 

 林林的汉俳,用语上从最初的文言、古典用语为主,慢慢到半文半白,再到白话甚至方言等通俗用语。相应的, 韵脚也从最初如古典诗词一般大多讲求押韵,到后来的不刻意押韵。整体上可以感受到林林为推广汉俳发展,让更多 人能够品读、创作汉俳的努力探索与尝试。

 最初,林林创作的大多为用语严谨、偏中国古典诗词风格的汉俳。虽然也有一部分用语较为白话,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追求古典诗词意境美的努力。例如林林创作于1981 年的汉俳代表作《京都平安神宫》[49]

 

     花色满天春,
     但愿剪得一片云, 
     裁作锦衣裙。

 

 这首汉俳也是之后林林第一本个人汉俳集《剪云集》一书名字的由来。用语典雅清新,裁云作衣裳的比喻手法, 也许会让人以为是在读一首凝练而口齿留香的中国古典诗词。此外,韵脚方面,三句每句的尾字都押了韵,读起来也 感觉精巧工整,朗朗上口。这一时期,林林大多是用这种古典雅致凝练的半文言或文言进行汉俳创作,三句的汉俳一 般是押两句韵脚,或三句全押。

 但是正如我们之前读到的《海之梦》和《早市写真》,林林之后创作的汉俳,出现了白话用语,同时也更具生活气息。其实在2002 10 8 日,林林给《汉俳诗人》主编段乐三的信中写到:“我不愿汉俳都写成小汉诗,也可用白话,风俗词汇也不错,日友以俳句是庶民诗。”[50]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林林已经在提倡人们,不只是用古典诗词一样的语言去创作汉俳,也可以尝试用白话等通俗易懂的用语进行创作,并提到了邻国俳句所展现的“庶民性”。其实林林先生自己也在不遗余力地探索汉俳新的艺术形式。例如他曾用方言创作过一首汉俳: 

 

    春意何其多
    骑自行车也拍拖
    沿街唱恋歌[51]

 

 

“拍拖”并不是普通话词汇,但这里“自行车”、“街”、“恋歌”等都是具有浓浓青春气息的生活景象,因此即使用了方言词汇,也不会有理解上的不适或障碍,反而更有真实感。而当用语变得通俗灵活后,押韵等艺术形式也 自然是形随心动,服务于内容与情感了。整体上,林林的汉俳无论是在用语还是押韵上,都呈现出更加灵动、自由、多样的变化态势。

(3) 其他 

 艺术形式的其他方面,如格式字数、是否有标点、是组诗还是独立小诗等。在这些小的形式方面,林林的汉俳大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创作习惯,但也并非一成不变。

 首先格式字数上,林林创作的汉俳基本都是5 7 5 字三行,鲜有其他形式,目前唯一发现的是1992 年刊登在《诗刊》上的《汉俳一束花5 首)》,仍是5 7 5 字,但未分行。其次标点上,林林前期刊登在《诗刊》上的汉俳大多是完整带标点,多为“逗号逗号句号”格式,当然也有根据内容和语气,合理使用其他标点的情况。但是之后刊登在《汉俳诗人》上的作品则经常没有标点符号,或只有句中需要的时候才用(这一点也会在第六章4.1 “宽松写汉俳”理论中进一步涉及。而最后一个是单独一首汉俳,还是连作、组诗,与其说是艺术形式,不如说是创作者根据自身表达需要,恰当选择,因此这一艺术形式更多决定于内容本身。

 其实林林在这些细的艺术形式上,没有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也是因为这些并非汉俳的主干,而是如点缀的枝叶,不仅不必加以限制或要求,反而应该交给创作者自由选择和变换。这样反而也更接近林林所希望的“庶民” 的诗。

 

 林林作为一位俳句翻译家,兼汉俳创作者与研究学者,参与并推动了汉俳的诞生与发展。在逝世前的三十年里, 怀着中日文学素养,始终致力于汉俳创作、研究与探新,作品也的主题情感等艺术形式都不断显现出新的尝试与发展, 这对于后来的汉俳创作者和研究者们始终是一个参考与激励。

 

 最后,关于汉俳他有三点建议:(一) 在深入生活、观察事物后,对人间社会、自然风光,把感受写出来,不在叙述而在于表现,不在讲理而在于抒情。要隐蔽逻辑而发扬形象;(二) 避开因袭的语言,希望语言能用得活,力求单纯精炼,含蓄暗示,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三) 必须认真的推敲。[52] 

 同时也有三点思考:(如何调适“五七五句式”中,日语一字多音和汉语一字一音的矛盾;二)选择季语如何注意大陆与岛国季节感的不同;()在用语和诗体方面如何处理雅俗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汉俳如何达到中国化,如何达到庶民性和通俗性的问题。[53] 

 林林留下了他的翻译、创作、研究成果,也留下了这些仍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疑问。在《剪云集》自序中,林林写道:“希望能够在俳句国际化的大树上,我们这不少的一枝抽芽开花,展现出独特色彩的中国美。”林林催生了这颗新枝的诞生,并用自己的热爱与探索,推动着汉俳的发芽与成长,既丰富了汉俳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也让更多人得以走近、认识、创作汉俳。林林为中国诗歌和中日文学交流添上了一抹崭新绚丽的色彩。

 

第六章 段乐三

 

  段乐三,1944 3 月生,湖南南县人。自幼学习赋诗作文,10 岁处女诗作《柳树歌》获南县文艺评奖获三等奖和常德专署文艺评奖获一等奖。毕业于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会员,中国汉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汉俳百家诗人,风雅汉俳学社社长,当代俳诗诗人学会会长,《汉俳诗人》杂志主编。在国内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巴西、新西兰等国报刊和出版物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和学术论文六千余件,有的录入学生课本与选为补充教材,有的被中国科学院评选为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有的被翻译成英文和日文,出版个人单行本53 部与《段乐三文集》13 集。

 汉俳于20 世纪80 年代诞生,作为中国年轻的新式诗体,生根发芽。如果说林林等早一辈诗人们是种下种子、悉心呵护培育的汉俳哺育者,那么段乐三,作为21 世纪重要的汉俳诗人、学者,则是接过接力棒,倾尽心血,努力使其繁茂、壮大的汉俳施肥者和园丁。本章将简要介绍段乐三与汉俳的缘起、段乐三汉俳艺术特点,及其相关创作、推广理论。

   一、段乐三与汉俳缘起 

1996 年,中日为表达和平友好,倡议中国评选汉俳百家诗人,日本评选俳句百家诗人。在此之前段乐三从来没有接触过汉俳,但仍根据要求创作了《吟长江三峡》:“三峡浪流长/千里江陵立画廊/云天鹰自翔”。1997 1 16 日,此诗被评选为中国汉俳百家诗人代表作,以后收录在日本出版的《对译现代俳句·汉俳作品集》(第二集)中。由此,段乐三开始关注起汉俳这种年轻的诗歌体式。

了解到当时国内尚没有汉俳的专门刊物和组织,段乐三从1997 年开始,借用《益阳科普》报开辟汉俳专栏,引动诗人们写汉俳。1999 1 月创办了《当代俳诗》小刊,同时成立“当代俳诗诗人学会”。2002 1 月主办国内外首家汉俳季刊《汉俳诗人》,并紧接着筹备成立了“益阳市汉俳诗研究会”。至此,通过创办刊物和组建研究学会,段乐三搭建起了中国第一个汉俳诗人与研究者的交流平台。而段乐三自己,也从此致力于汉俳的创作与推广,直至今天。

   二 、段乐三汉俳艺术特色分析 

本项目有幸联系到了段乐三本人,获取到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其中由段乐三创作、北冰赏析的《段乐三汉俳艺术赏析》一书(尚未公开出版),收录了段乐三在新世纪初期创作的298 首汉俳,并以情感将这些汉俳分为四类,每首兼附北冰的简要赏析。鉴于此书汉俳作品数量可观、分类方式别具一格、作品本身也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段乐三汉俳创作特征,因此本部分将通过阅读分析此书,选出40 首制成表格(表格详见附录2),从多个角度解析段乐三汉俳艺术形式特点,并进行简要分析。 

1. 互动感 

 段乐三的许多汉俳作品常与读者“你”、“我”相称,具有互动之感。使人在阅读时,感觉仿佛是在与诗人面对面交流,而非旁观者。这一艺术手法,极大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也使诗作读起来更加亲切、活泼。例如《太阳与月亮》[54]一诗:

 

相思何久长

你看太阳追月亮

夜夜捉迷藏

 

 本是写爱情相思,但诗人巧妙以日月作比,通过描写太阳日日追逐月亮,来表现爱情中人的相思渴见、见而不得的亦甜亦苦之情。值得注意的是,诗中“你看”二字。诗人仿佛忽然从文字背后跳出,用手引着读者的视线,指向天空。至此,读者也从单纯的品读者,而变成了诗作的参与者。

这种互动感,也不单纯局限于诗人和读者。有时诗人也会将诗歌中提及的对象,以“你”相称,使人读起来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说的话,同时也能有些许的代入感,从而达到双重感觉的艺术效果。例如《中秋有约》[55]一诗:

 

    平时彼此忙
    蟾宫我已订包厢
    今宵话短长

 

 这首诗现实与想象交织,浪漫浓情而带有一丝俏皮。平日亲友生活繁忙,难以相见。而到中秋时节,诗人希望团聚。“蟾宫我已订包厢”一句,忽然将叙述关系拉近为“你”、“我”,形成面对面交谈之感。虽然读者知道这里是作者在对许久不见的亲友说话,但因其第二人称的叙事手法,也会不自觉代入亲友的视角,从而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想念。

这种与读者互动,或与诗中叙述对象互动的艺术特色,拉近了读者与诗人的距离,在段乐三的汉俳作品中常常出现。 

2. 时空感 

 时空感指汉俳具有明显的时空转换或推移之感,往往表现为一句展现一个景色或一个时间点,上下句串联起来共同描绘出一个有机的空间或时间。例如《绿舍》[56]一诗:

 

    水影绿篱笆
    屋后幽篁屋角花
    窗外挂枇杷
 

 这首汉俳三句三景,分别从屋外篱笆、屋后屋角,以及窗外景色三个不同角度和景致,来描写绿舍。虽只有三句, 但却通过空间的变换,使绿舍丰满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是空间的推移。此外,段乐三的汉俳有些也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推移之感。例如《马路天使》[57]

 

    人洁蓄心清
    黎明寂寞扫寒星
    沙沙传帚声
 
    扫地日平平
    心留洁净给行人
    汗湿脚前坪
 
    晨鸟似通情
    已在枝头昵语迎
    人禽一颗心
 
    风微缕缕轻
    爱慕黎明扫地人
    陪伴到天明
 
    朝霞射地平
    林红路亮屋晶莹
    天使步盈盈

 

 这是一篇一题五首的汉俳连作12。五首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诗篇。仔细阅读会发现每一小首都有表示时间的语句,例如第一部分的“黎明”、“寒星”;第二部分的“日平平”;第三部分的“晨鸟”;第四部分的“天明”;以及第五部分的“朝霞”、“红”、“亮”等。可以看出,随着诗歌内容的推进,时间也从最初闪着寒星的黎明,到露出熹微晨光,再到最后的朝霞洒满大地。诗歌也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马路清洁工人的辛勤与不易,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尊敬、感谢之情。

 这种或以一句、或以一首,展现一种时空,再通过上下的串联,共同构成时空变换、推移地艺术特色,既丰富了汉俳诗歌内容,又给读者更广阔的阅读体验。 

(3) 电影感 

这一艺术特点是建立在上一条“时空感”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说,诗人仿佛在利用汉俳,捕捉多样的时间或空间镜头,再将这些镜头拼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一部立体、动态的影片。这与日本俳句强调捕捉瞬间的美感不同,更为丰满、立体。例如《哭母》[58]

 

    哭母在长河
    长河扬起万层波
    为儿奏痛歌
 
    哭母在高山
    高山呼喊未回还
    泪雨落潸潸
 
    哭母在星天
    元宵月亮再难圆
    草虫凄哽咽
 
    哭母在天黄
    凄风苦雨竹林堂
    育儿寻自强
 
    凝视母遗像
    与儿何日共家餐
    同堂四世欢

 

 这是一题五首的汉俳连作。首先,前四首首句句式相同,只是地点变换,分别为“长河”、“高山”、“星天”、“天黄”。每一首都从一处不同的地方来表达对母亲的哀思,四首连起来,就仿佛一帧帧场景,共同构成动态变换的电影镜头。又如《水乡剪影》[59]

 

堤青两面坡

羊群吃草人闲着

       伢妹对山歌

 ----------------------

12 各种汉俳艺术形式具体将在第六章详细探讨。

 
    牧鸭稻田过
    散兵游勇觅田螺
    司令傻吆喝
 
    湖清丝草多
    村姑戏水捞菱角
    借风船上拖
 
    夜林人唱歌
    冷月清清鸟进窝
    呼渡过秋河
 

  这是一题四首的汉俳连作。相较于上首《哭母》,这一篇不仅有空间的连动,也有时间的发展变化。每一首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水乡景致,既有“伢妹”、“散兵”、“司令”、“村姑”等多样人物,也有“羊群”、“牧鸭”、“田螺”、“鸟”等动物,还描绘了许多清新的自然景色。共同构成了一幅立体、饱满、生动的水乡图景。但是,诗 作不止于此,结尾的“夜林”、“冷月”反映出了时间的推移。因此比起图景,这篇汉俳连作更像是一支由昼至夜、记录水乡多样生活场景的影片。诗人仿佛将汉俳当做了拍摄镜头,镜头下是变换多样的活动影片。

这种艺术手法,或是一句展现一景,三句构成一幅立体场景;或是一首描绘一个时空,多首构成一部动态影片。给人丰富、变幻的阅读体验。

(4) 人、景、物、情 

段乐三的汉俳往往注重对人、景色、(动物/事物、)以及情感的整合,因此即使是单首汉俳,也能展现出丰富的内容。例如《秋鹤觅食》[60]

 

    农民未起床 
    成群飞鹤拾余粮
    地爽接天蓝

 

  这首汉俳充满生活气息,描绘对象也十分多元。17 个字中便包含了“农民(人物”、“飞鹤(动物“余粮(事物”,以及“天蓝(景)等。人、物、景,交相辉映,展现了农村洗练、质朴、欢愉的生活场景。

  这种对不同元素的有机整合,使得段乐三的汉俳读来内容丰富、层次多样。
   (5) 其他 

段乐三的汉俳作品除了呈现出以上归纳总结的四种较为鲜明的艺术特色,还具有许多其他艺术特点,这里从倒叙、古诗新作、比喻等三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首先,倒叙手法。如《怀旧》[61]一诗:
 
    华时凤对龙
    伊人已阻岭千重
    怀念忆芳容
 
     初识金丝燕
     错牵爱慕红棉线
     日长沉甸甸
 
     牵手照春泉
     科头跣足醉当年
     丝连约约缘
 

 这是一题三首的汉俳连作。主题为爱情。从诗歌主人公互相爱慕但彼此错过的结局写起,再叙述最初“错牵”缘分的起因,最后表达怅惋之情。读来时间线丰富,表达的情感也随着时间变换而有所不同。

    其次,古诗新作的艺术手法。典型的例如《乌衣巷》[62]

 

     巷前日照斜
     堂院已为游客家
     主人成壁画
 
     燕子别惊诧
     通街销货炸鱼虾
     哪还由你家

 

这首明显是改写于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但作者自出新意,通过写“堂院”、“主人”、“燕子”与原诗中的变化,来表达社会变迁发展之意。

 最后,比喻的艺术手法。比喻是较为常见的艺术手法,可见于各种文学体式之中,这里选取段乐三汉俳中较为经典的一首《比翼初游》[63],围绕比喻手法作简要赏析:

 

    初尝比翼游
    拉片白云掩掩羞 
    羞览小山头
 

选取这首汉俳,是因其使笔者联想到了林林的《京都平安神宫》汉俳:“花色满天春,/但愿剪得一片云,/裁作锦衣裙”。虽然主题情感不同,但段乐三的“拉片白云掩掩羞”与林林的“但愿剪得一片云,裁作锦衣裙”,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自然景物“云”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读来活泼雅致,余韵悠长。

 

通过以上对段乐三汉俳中呈现出的艺术特色的归纳、分析,可以发现段乐三的汉俳作品既有对传统文学艺术手法的传承,也有自身的独特创新。特别是电影般的时空感,使段乐三的汉俳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与内容。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

     三、段乐三汉俳主题情感分析 

《段乐三汉俳艺术赏析》一书虽然按照“爱情、怡情、怨情、山水情”四类情感主题,将汉俳进行了分类归放, 但书中并未专门整理、论述段乐三汉俳的主题情感特点。而笔者通过阅读,认为段乐三汉俳的主题情感涵盖广泛,且 呈现出多样化探索,值得在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

      1.社会与生活 

 段乐三汉俳主题丰富,既有传统诗歌常见的自然山水类题材,也有众多展现日常社会与生活现象的人文类主题。而后一类有关社会、生活主题的汉俳,内容丰富,且往往具有一定思想、情感深度。因此这里将从中选取一部分作品, 作简要分析、探讨,也希望能为其他汉俳创作者提供参考与启发。

 首先,社会方面。段乐三的许多汉俳,以社会中重要人物为主题,表达作者的态度与情感。例如,前文赏析的《马路天使》,利用五首汉俳连作,从多个角度展现了马路清洁工的辛勤不易,表达了感谢、敬重与赞美之情。又如《草原出诊》:“出诊似才归/草原少女马风飞/一路雪花追”。描绘了一位冒着风雪为病人看诊的草原医生,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与赞美。再如《乡下老师》:“棉翡稻香飘/田边有所小学校/村里育新苗/霞映老师早/当天又作好歌谣/上课出新”。展现了乡村教师的辛勤育人,表达了赞美与敬重。段乐三类似的汉俳作品仍有许多,大多是以辛勤劳动、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物为主题,通过描绘他们的工作、生活场景,表达赞美、敬重与感谢之情。

此外,段乐三也有许多以社会现象为题的汉俳,或是欣喜、展望社会发展,或是批判、反思社会弊病。例如《广场舞》:“群舞扭群腰/路灯欣赏月光照/快乐度今宵”。广场舞近年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流行,诗人捕捉到这一新兴社会现象,表达了自己的积极态度。又如《我的梦》:“家国不安门/善良芯片钮人人/可爱地球村”。这首汉俳用语新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希冀,希望能人与人、国与国都能友善相处,共建和谐地球村。

  另一方面,段乐三也积极通过汉俳记录社会问题,表达批判反思。例如《肮脏小道》:“巷道缺人缘/肮脏为患扫新鲜/大检好当天”。辛辣地指出市容街道只在检查当天维持整洁的“面子工程”问题,表达了批判与不满。又如《下班入笼》:“下班二进宫/啪的一声关入笼/宠狗共新盅”。描绘了现代都市上班族工作、生活的单调与孤独,表达了一定的担忧与反思。这些对社会人物、社会现象的记录,丰富了汉俳的主题与内容,同时也是诗人关心社会、忧国忧民的一种表现。

  最后,生活方面。段乐三的许多汉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亲切活泼、甚至诙谐幽默,拉近了汉俳与一般百姓的距离。例如前文赏析过的《中秋有约》,利用夸张的手法和互动的感觉,表达中秋时节思念亲友、盼望团聚之情。读来既有浓浓的想念,又夹着一丝风趣与洒脱。又如《吃夜宵》:“邀朋赏月光/谈今说古步莲塘/塘边进饮坊/夜宵心解凉/麻辣板鸡豆腐汤/清啤慢慢尝”。这首记录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而愉快的体验,读来容易产生同感,让人不禁想到自己和朋友一起畅快吃夜宵的情景,露出微笑。尤其是“麻辣板鸡豆腐汤/清啤慢慢尝”一句,真实鲜活,甚至让人忍不住气恼,何必写得这么详细,引得肚子都饿了,读来亲切可爱。这类记录生活的汉俳,往往用语自然,情感鲜活,让人透过一幕幕生动日常的生活场景,感受到作者本身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2.多“情”

除了以上对社会、生活的记录,段乐三也常常从情感角度出发,创作汉俳。这里基于书中四大分类方式,简要介绍、分析其中的爱情、母子情和山水情。

首先,爱情方面。段乐三有许多爱情相关的汉俳作品,且写作手法多样,表达情感也各有不同。例如《甘蔗》: “风雨一根筋/从头到尾甜津津/为你蓄真心”。这首通过甘蔗来写爱情,角度独特,语言也像甘蔗一样脆生生、甜蜜蜜,使人很好感受到诗歌主人公的专情、痴情。又如《阴雨晴》:“长空铺满云/过山风雨唤清新/日月总含晴”。这首化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晴”字的双关用法,写出经过磕磕绊绊,始终保有情谊的爱情。段 乐三对同一爱情题材多样的创作方式,也展现出汉俳本身的灵活与丰富。

其次,母子情。段乐三有许多怀念母亲、感激母爱的汉俳。例如前文赏析过的《哭母》,通过变换不同的场景, 展现思念之深之广,读来令人动容。又如《惦娘》:“草木叶微黄/一场秋雨故乡寒/风尘去看娘”。用比兴手法,景 情交织,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类母子情的汉俳,往往用语质朴、情感细腻真挚,值得不断回味。

最后,山水情。这一类往往通过展现瑰丽秀美的自然风光,表达对自然对生活以及对同行友人的喜爱、珍惜之情。段乐三的此类作品数量众多,用语多凝练典雅,风格偏古典律诗,若与之前所提到的社会生活类汉俳对照欣赏,更觉汉俳的多样化表达潜能。这里举段乐三创作于1996 年,也是使其获评“中国首届汉俳百家诗人”的《吟长江三峡》为例:“三峡浪流长/千里江陵立画廊/云天鹰自翔”。这首汉俳气势开阔,粗中有细。既有浪涛汹涌的三峡水,又有孤鹜自由的苍鹰,点面、动静、声色结合,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与喜爱,是山水情中的代表作。

这里只具体分析了段乐三汉俳作品中三种典型情感。其实文由情生,创作的最终来源都是情感表达的需要。汉俳虽是一种新式诗歌体裁,但在段乐三笔下已经能够丰富、淋漓地表达出各种情感、情思。这其实也间接证明了汉俳对多样情感的灵活表现能力。

     四、段乐三汉俳理论与实践 

  除了勤于创作,段乐三也积极探索汉俳创作理论和摸索汉俳发展道路,身体力行,不断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以《段乐三汉俳知识杂谈六十二讲》(以下简称“杂谈”的形式,分为62 期,发布在“中国诗歌网”、《华夏汉俳》微信公众号电子刊、《和风汉俳》美篇电子刊等网络媒体平台上,供人们自由阅览。本部分将基于这 62 篇汉俳知识杂谈,摘录其中重要篇目制成表格(参见附录 3“《段乐三汉俳知识杂谈六十二讲》整理表”), “宽松写汉俳”理论、三种韵律形式、三种汉俳格式,以及汉俳推广实践等角度介绍、分析段乐三的汉俳理论。  

1. “宽松写汉俳”理论 

段乐三提出“宽松写汉俳”理论。具体来说有3 “只有”:只有“五、七、五”三句17 汉字的体型规定,只有用韵者做到每句单独成律和有两句押韵就行的限制,只有用韵者不犯“孤平”与不出现“三平扫尾”或“三仄扫尾”的要求。以及6 个“没有”:没有一题只允许写一首或只能写多少首的规定;没有非用什么风格或什么手法创作的规定;没有像日本俳句要求季语的限制;没有不能讲点律韵或非要讲点律韵的限制;没有用韵者只许用普通话新韵或不许用旧韵和只许使用平韵不许使用仄韵的要求;也没有可以写什么内容或不能写什么内容的要求杂谈四)。

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格式方面只要求遵循“五、七、五”三句17 汉字的体型,以及不要求像日本俳句一样有季语。此外,段乐三也主张汉俳不用标点符号(杂谈十二。认为当前人们对于汉俳及其他格律诗,标点符号使用较为机械, 流于形式;且不用标点符号,可以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其实整体来看,段乐三是在尽力去除汉俳的限制与束缚,使其更易于创作。用其自己的的话,便是:“有人想用自己的爱好为汉俳添加新规,只许这样,不能那样,去限制别人的爱好。这样做不好,会弄巧成拙,把不同爱好的诗人排斥在汉俳写作的门外。让这种新生不久的汉俳诗品种宽松一些,让写作汉俳的诗人各有千秋、百花齐放、和平共处,不是很好吗?”(杂谈四

2. 三种汉俳韵律形式 

根据段乐三,有三种韵律方式创作汉俳:韵文方式写汉俳、仿照格律写汉俳、散文方式写汉俳。具体来说,韵文方式写汉俳,是指大体像格律体,有押韵的味道,像唱词、快板、歌谣造出句子,但仔细辨别,却不是按照格律诗句的要求来写的杂谈七)。仿照格律写汉俳,则是仿照中国古诗词中平仄等格律要求,创作汉俳,需要一定格律知识做基础。散文方式写汉俳,则是只有一个“五、七、五”句型的框架,每句诗不必考虑句中的平仄,三句诗的尾字也不要求非要有两句押韵不可,无韵的汉俳只要写得语言灵动出诗味,也可称得上好作品。

段乐三曾基于自己主编的《汉俳诗人》收到的稿件,做过一次统计(2006):韵文方式写汉俳占90%、仿照格律写汉俳占9%、散文方式写汉俳在当时还比较新颖,只占1%(杂谈七。段乐三的作品虽然大多倾向于押韵、讲究平仄, 但他自己也说道:“我努力用当代语言入诗,剔除陈腐,让诗大众化。同时,我在极力提倡韵文方式与散文方式写汉俳,也就是讲点韵味或干脆用白话来写”。而在接受本项目的采访时,段乐三进一步表示:“我们要平等倡导三种方法去写作汉俳,才能被各种诗歌体裁写作人看好汉俳,接纳汉俳”(杂谈五。诚然,从之前举例赏析过的汉俳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段乐三努力让自己的用语多样化,既有古典诗词一样凝练隽永的语言,也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韵文语言,同时也有不讲求押韵,自然灵活的表达。

3. 三种汉俳创作格式 

根据段乐三的汉俳创作理论,汉俳有三种创作格式。第一是最简单的,单独一首“五七五”三行汉俳,自成一诗, 可带可不带题目;第二是汉俳连作;第三是汉俳组诗。 

根据《汉俳诗人》电子刊主编北冰在《对汉俳连作的思考》2019中的解释:汉俳连作,指一题二首以上二首)的汉俳,即一题多首汉俳。根据诗人情感表达的需要来确定一题几首,每首汉俳既要有相对独立性,又要同时服务于主题。每首诗主线要脉络清晰,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素材来提升主题,切莫观点前后矛盾。其实连作这一形式早在林林1980 年写《迎俳人》时就已经诞生了,当时林林一题之下作了两首汉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诗篇。而段乐三则相当于将其定名为汉俳连作,并不断尝试这种类型的创作。 

根据段乐三,汉俳组诗,则是指一个主题目下面有几个分题目,由几个分题目的内容共同完成涉及面较广泛的主题思想,组合在一起的汉俳群体。组诗与连作不同:连作只分节,节与节和主题紧密联系着。组诗,则必须要有子题目,子题目在总题目主题思想之下分散活动,共同完成主题思想杂谈十。例如下面这首:

 

    欢跳
    欢欣跳起来
    六一儿童搭舞台
    迷你一排排
 
    别问哪家孩
    亲情父母用心栽
   慢慢长成才
 
    同舞
    亲子一同来
    父母欢歌伴小孩
    扭扭上红台
 
    怡然舞步开
    家长小孩个个乖
    瞧得发痴呆
 
    雀跃
    金镂着名牌
    莺歌燕舞众登台
    乳毛才脱胎
 
    展步有些歪
    歪歪扭扭美乎哉
    鲜花朵朵开

——《庆六一(组诗)》[64]

 

 可以看出,这首组诗由《欢跳》、《同舞》、《雀跃》三首诗歌共同组成,每首诗歌本身又是一题两首的汉俳连作。这首诗歌也为汉俳创作者提供了新思路,即可以将汉俳创作为“单首汉俳汉俳连作汉俳组诗”这样一环一环的有机整体。如此极大地丰富了汉俳的创作形式。

 除此之外,段乐三也曾提出通过改变汉俳首与首之间的排列方式,从而使汉俳变身自由体诗。在《杂谈二十五: 汉俳扮演自由诗》中,段乐三给出了具体例子:

 

    莫猜何处美
    小鸟兜风款款飞
    去饮山溪水
 
    莫言何处幽
    知心漫步林园路
    星闪月当头
      ——《放飞》
 
    华时凤对龙
    伊人已阻岭千重
    怀念忆芳容
 
    初识金丝燕
    错牵爱慕红棉线
    日长沉甸甸
 
    牵手照春泉
    科头跣足醉当年
    丝连约约缘
       ——《怀旧》
 
     可以看出,第一首《放飞》是将两首汉俳不分段,直接并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首六行的短诗。第二首《怀旧》则是第一段为两首汉俳不分段并在一起构成六行,第二段则是以单独一首汉俳构成了三行,整体是一首由两段构成的短诗。虽然这种汉俳创作方式尚未见大规模使用,但也确实为汉俳创作者们开阔了思路。
无论是连作、组诗,还是通过多样拼接、分段,变身自由体诗,段乐三对汉俳创作格式的思考与创新都极大丰富了汉俳创作,提供了借鉴与启发。

4. 汉俳推广实践 

  段乐三不仅积极创作、研究汉俳,也始终致力于推广、普及汉俳。他在《杂谈六十二:雕琢玉身躯》中,对自己的推广实践做了总结,并由此给出汉俳发展建议。笔者总结归纳如下:

 首先,汉俳求发展,先要着力普及,让其全民化。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1.创办汉俳刊物、成立汉俳研究组织,并积极借用现有杂志、报纸等媒体,开设汉俳专栏,为汉俳创作、研究、交流提供平台;2.积极主办汉俳创作比赛,定期举办汉俳同题诗等征集活动,以定期动员、引导大家创作汉俳;3.积极利用网络,开设电子刊等;4. 政府部门也应相应重视汉俳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给予一定经费和人力支持,努力形成群众自发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态势。 

以上都是段乐三自己亲身实践过,或仍然在努力做的事情。除了前文提到的积极创办刊物、成立研究学会,段乐三还动员过河南省驻马店市、湖北省老干诗词协会、河北省石家庄铁道学院、贵州省思南县、山西省河津市《涧水清波》诗报、河南省《东明诗词》、湖南省《舜峰诗词》、广西省柳州市《罗池诗苑》、内蒙古《满洲里诗词》等建立汉俳创作组织和开设汉俳发表专栏,指导他们推广和普及汉俳。此外也联合与新西兰林爽女士,共同主持在该国中文报《先驱报》开设汉俳同题诗专栏杂谈六十一)。2019 年,段乐三又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办了《汉俳诗人》电子刊,同时也身兼《华夏汉俳》电子刊、《和风汉俳》电子刊的指导顾问。

 

 段乐三作为21 世纪汉俳发展的重要助力者,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辛勤创作;并深入思考,研究、建立汉俳创作理论;同时也始终身体力行,摸索汉俳推广方式,为汉俳创作、研究、普及付出了巨大心血,为后来汉俳创作者、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启示。汉俳这颗中国诗坛的幼苗,在段乐三近二十年的呵护、培育下,得以获得丰厚的养料, 不断发展、成长。

 

第四部分 新媒体视野下的汉俳发展展望及提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开始发展壮大,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纸质媒体开始走向衰落,与之相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日益强大。在全球进入网络化、数字化的进程中,向新媒体进行转型变成了传统媒体谋发展的必经之路。新媒体领域也因此成为了汉俳发展、传播、普及的重要平台。 

2019 年开始,“汉俳诗刊”、“风雅汉俳”、“当代汉俳交流群”等微信公众号相继上线,并至今保持着活跃的更新。以“汉俳诗刊”公众号为例,该公众号于2019 1 2 日发表了第一篇推文,名为《中国首家汉俳期刊<汉俳诗刊>(电子版总01 》,内含40 余首汉俳以及段乐三的两篇汉俳杂谈。至2020 5 20 日,“汉俳诗刊”公众号已经发布了46 篇推文,其中包括《汉俳诗刊》电子版共6 期,副刊1 期,《华夏汉俳》后更名为《和风汉俳》 31 期,汉俳杂谈共4 期,看图写汉俳1 期。在此期间,该公众号举办了“《迎新年》同题酬唱”、“2019 年中外汉俳辞旧迎新联欢”以及同题诗、看图写汉俳等众多汉俳创作活动,吸引了众多汉俳创作者参加并创作汉俳,给纸媒衰落后处于低迷状态的汉俳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2019 10 月举办的同题诗《甜》的汉俳创作活动,共收录汉俳一百余首,投稿者也来自国内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如:

 

       甘甜指尖绕
       白头翁逗白头姥
       满树妃子笑
   ——芊羽安徽)
 

香果满枝头

       同尝丰收喜开口

       仙侣相守候

——璇子(美国)

 

2020 5 月为止,该篇推文已有487 阅读量,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汉俳的发展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不仅解决了纸质刊物经费不足、版面受限、出版事项繁杂的问题,还使得汉俳能够借助网络这一传播介质,打破空间限制, 更广泛地传播开来。截至2018 年,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3 亿人13,并依然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新媒体的文化传播作用不容小觑,为汉俳进入新阶段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在此,笔者试为处于新媒体时代的汉俳发展做出几点提案,希望能为汉俳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借助有影响力的社会媒体扩大知名度。汉俳的创作和发展要想吸收更多新生力量,需要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这一诗歌体裁。如果利用影响力、粉丝量大的公众媒体发布介绍、宣传汉俳的相关内容,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兴趣,从而了解汉俳、进而创作汉俳,扩大整个汉俳创作的群体。例如2020 5 27 日,“人民中国”微信公众号便发布了一篇名为《第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胜利闭幕,十七位政协委员汉俳寄语感言》的文章,文章中收录了17 位政协委员创作的40 首汉俳,两天内便已获得了2231 阅读量,给汉俳的宣传带来了极大助力。

2. 继续发展微信公众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出圈”的活动。现在所举行的汉俳创作活动,多局限于已有的汉俳创作圈子,属于“关起门红火”的状态。如果举办一些可以“跳出汉俳圈子”的活动,比如利用网络热点,创办相关互动活动,可能会引起更多网民的兴趣。如《钱江晚报》曾发起过“用微信玩一回‘浙江方言好声优’”的活动,呼吁网友用方言来念当时大火的“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得到了网友热烈的响应。[65]宣传汉俳也可以仿照此类活动,以网络热点为创作主题,引起网友兴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汉俳创作中来。

3. 利用多方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比如微博、抖音等热门社交软件。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即只在微信“好友圈”的一定范围内传播,较难被“门外汉”所看到。倘若利用微博、抖音等具有社交广场、即公开 性交流平台的软件进行宣传推广,所发表的内容可以获得更高的曝光量,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如微博中的“诗歌” 超话,至 2020 5 月已有有11.9 万粉丝关注,3.8 亿阅读量,是极具曝光度的诗歌交流平台,更易让大众了解、认识汉俳这一尚属小众的诗歌体裁。

4. 但相对于纸质媒体,电子信息需要保存在电子设备上,而电子元件的寿命短于纸质媒体,这也造成了保管上的问题。对此,可以将相关文章、作品上传到云端存储、或者专门开辟一个网络主页来进行作品的存放与更新,或是定期将发表的作品整理汇总、以纸质书的形式印刷保存,使电子资料保管问题得到改善或解决。

当今社会化媒体中的“快传播”让信息碎片化、简洁化,而汉俳这种短小易读的诗体则非常符合社会化媒体中用户快速、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同时,汉俳自身没有律韵、格律、主题上的限制,在创作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又通过汉俳组诗、汉俳连作的形式突破了内容量的限制,是非常适合当前“快餐时代”的一种创作方式。现在汉俳仍处于知名度不高的状态,需要足够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认识到这一诗体,吸引更多创作的新生力量,使汉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好的发展。

 

结论

 

 本研究以中国20 世纪80 年代初受日本俳句启发、诞生于中日交流的中国新型诗歌体裁——汉俳为研究对象,着重从汉俳四十年发展历史,及其艺术形式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并尝试给出未来发展建议。 

首先,汉俳发展历程方面,先简要分析了日本俳句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为研究提供背景支持;之后着重分析了汉俳本身的诞生、发展历程。在传播媒介方面,具体结合了电子数据库和纸质刊物两种传播载体,对汉俳发展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如下:

一、基于“读秀”数据库中汉俳相关文献资料,将汉俳发展划分为跌宕诞生期1980-1992、波动上升期1992- 1998)、平稳增长期(1998-2005)、高潮迭起期(2005-2011)和新媒体展望期2011-2019)五个时期,并尝试从中日关系等多个角度分析各阶段发展特征及其背后原因。二、基于国内综合性诗歌杂志《诗刊》,认识到汉俳的文学价值与政治属性,及二者对汉俳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民间专门性汉俳杂志《汉俳诗刊》,本研究对汉俳在写景、抒情,特

-------------------------------

 13 数据来自2019 8 13 日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

 

别是叙事等诸多主题下创作的自由度,以及汉俳与书画摄影等相结合的丰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并统计分析了《汉俳诗刊》杂志所涵盖的汉俳创作群体构成,对其在汉俳发展史上的地位及贡献进行了总结。

其次,在汉俳艺术形式方面,选取了林林和段乐三两人作为汉俳的代表诗人、学者,基于二者的具体作品,对其汉俳艺术特征与相关创作、推广理论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其中,林林,作为汉俳创始人之一,活跃于汉俳发展的前二十年,其作品既有对自身俳句翻译理念的传承,也有从主题内容、用语押韵等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与创新;段乐三, 作为新世纪汉俳重要助推者,活跃于汉俳发展的近二十年,其作品呈现出多样化艺术特点,蕴含丰富感情,且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汉俳创作理论,并始终致力于汉俳推广事业。

 此外,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把握汉俳发展历程与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从第二部分开始,自制了汉俳40 年间文献及作品数量折线变化图、《诗刊》汉俳作品梳理表、《汉俳诗刊》作品多角度折线变化图、代表诗人林林及段乐三作品艺术特色及理论归纳表等,众多具有学术研究与参考价值的图表。同时,有幸联系到了当代汉俳代表诗人段乐三本人, 开展了段乐三汉俳专访活动,并获得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为本次研究带来莫大的鼓励与帮助。最后,本研究并未止步于对已有历史、资料的研究梳理,而是进一步结合新媒体时代中汉俳发展现状,尝试给出了新媒体视野下的汉俳未来发展提案。 

本研究以轴面结合的方式对汉俳进行了分析:轴线上,从电子资源与纸质媒体两个角度,以时间线梳理汉俳发展历程;截面上,结合两位代表性汉俳诗人、学者,聚焦具体作品,细致剖析汉俳艺术表现形式、把握理论框架,探索汉俳今后多样化蓬勃发展新思路。

汉俳虽是一种年轻的诗歌体裁,但经过四十年间的发展,已经逐渐延伸出了自身的发展脉络,并在多方推动力量 下,生长出了较为饱满丰富的艺术躯干。本研究从纵横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汉俳的发展、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与启发。今后,也会继续从多种传播载体入手,进一步完善汉俳的发展脉络;同时扩大代表人物及作品的选取范围, 并尝试参考英俳等其他由俳句衍生出的诗歌体裁,更加多维度地把握汉俳艺术创作特点,为汉俳更好的发展贡献力量。

 

注:

[1]汉俳试作[J].诗刊.1981,(6).
[2]殷浠文.日本俳句对中国小诗的反影响[J].大众文艺,2018(16):22-23.
[3]罗振亚.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186-198225.
[4]蔡宏.从“三行情书”热谈谈俳句的国际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4(03):81-86. [5]袁鹰.汉俳之旅[J].东方雑志.1982,(3). 
[6]晓雪, 晓雪选集3 评论卷(一)[M],云南出版集団公司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02. [7]纪鹏. 旅途撷英——汉俳八首[J].人民论坛.1994,(12). 
[8]纪鹏. 读报偶感——汉俳组曲[J].人民文学.1994,(12). 
[9]俳并和,李芒.汉俳二首[J].日语知识.1999,(2):55.
[10]纪鹏.浴夏身轻踏百江 水天简谈“汉俳”[J].汉俳诗刊,2002,(2).
[11][12]西村我尼吾,林祁,汤田美代子.山花枝接海花开:中日汉俳联句接力山花枝接海花开[J].人民文学,2009,(7). [13]冯振翼.市郊农民喜乔迁(汉俳组曲[J].吉林农业,2013(6). 
[14]《汉俳诗刊》【2019 年中外汉俳辞旧迎新联欢专刊】(电子版总第03 期)[EB/OL].汉俳诗刊(公众号),2019. [15][45][49]赵朴初、林林、袁鹰.汉俳试作[J].诗刊.1981,(6):32-34. 
[16]袁水拍.汉俳学步[J].诗刊.1982,(3):38.
[17]李芒 .日本俳人访华俳句选译 [J].诗刊.1984,(6):44. [18]林林.汉俳一束[J].诗刊.1992,(11):29. 
[19]林岫.汉俳[J].诗刊.1992,(11):29.
[20]纪鹏.茅台诗会吟草[J].诗刊.1999,(12):57.
[21]温家宝. 温家宝总理汉俳四首[J].诗刊.2010,(13):1.

[22]《汉俳诗刊》编辑部. 致汉俳诗爱好者的公开信[J]. 汉俳诗刊,2002,创刊号:30-31.

[23]宋乘焜.《战胜“非典”》[J]. 汉俳诗刊,2003,第3 期:12 

[24]高勇.《有感“非典”流行》[J]. 汉俳诗刊,2003,第3 期:12 [25]李达才.《怪象》[J]. 汉俳诗刊,2006,第3-4 期:23 

[26]晓帆 ,(日)今辻和典 .《汉俳日译欣赏》[J]. 汉俳诗刊,2003,第1 期:28 [27]董振华.《冬(六首)》[J]. 汉俳诗刊,2002,第4 期:24 
[28]王嘉慰 作,莫继红 .《汉俳英译欣赏》[J]. 汉俳诗刊,2002,第2 期:24 [29]晓帆.《弦歌寄意》[J]. 汉俳诗刊,2003,第2 期:18 
[30]黎先汉.《登山》[J]. 汉俳诗刊,2003,第1 期:29 [31]黄彩云.《钢笔》[J]. 汉俳诗刊,2003,第1期:27 
[32]李智庭.《学汉俳成了我的精神支柱》[J]. 汉俳诗刊,2002,第4 期:31 [33]胡仰曦,崔琦.林林的生平与创作[J].日本学论坛,2003,第4 . 
[34][52]林林.扶桑杂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35]林林.中日的自然诗观[J].世界文学,1980,第5 . 
[36][37]水原秋樱子,林林.水原秋樱子俳句选[J].诗刊,1984,第6 .
[38][39][40][44]林林. 剪云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114144811 [41][42]林林.寻钟声的余韵-俳句学习笔记[J].日本文学,1983,第1 :147147-148 [43]林林. 正冈子规赞[J]. 汉俳诗刊,2003,(3):15 
[46]赵朴初,林林,杜宣,陈大远,袁鹰天.鉴真之什——汉俳十四首[J].雨花,1981,第12 . [47]林林.海之梦(汉俳三首)[J].诗刊,2000,第11 . 
[48]林林. 早市写真[J]. 汉俳诗刊,2003,(1):15 
[50] 林林. 林林先生给本刊主编的一封信[J]. 汉俳诗刊,2003,(1):2 
[51] 肖华.日本俳句的译介及汉俳的创建——以林林为中心[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第12 . [53]叶渭渠著. 未来文学猜想 叶渭渠文录[M].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6.07269 
[54][55][56][57][58][59][60][61][62][63][64]段乐三.北冰. 段乐三汉俳艺术赏析,2020:6,45,26,91,6,87,32,18,132,140,95 
[65]刘硕,蒋梦桦,李晓鹏. 纸媒“发声”——浅谈浙江晚报对腾讯微信的运用[N]. 新闻实践,2013-07.
 
参考文献:
同“注”。

(未完请关注:特刊<下>)

主编微信:hxgypbb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空中璇子 回复 悄悄话 菲儿,你有兴趣写汉俳,我可邀你进诗社一起写诗。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多谢分享,要好好学习写汉俳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