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部落

海外陪读爸爸妈妈在旅途中的聚集地
个人资料
海外部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陪读妈妈茶室】第十期:宾大四年走进麦肯锡咨询公司的娃

(2019-08-31 07:48:30) 下一个

【陪读妈妈茶室】是一个访谈栏目,我们将访谈100位海外家庭,从陪读妈妈的视角展现海外陪读生活。我们的访谈既不是爬藤分享,也没有心灵鸡汤。陪读家长的真实经历,是他们海外陪伴孩子成长的记录,我们希望将众多海外家庭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作为海外部落一部分呈现给大家。

今天来到我们茶室的是一位居住在温哥华的上海妈妈HY,HY既是陪读妈妈,也是有着自己事业的成功企业家。

 

Winnie:

HY, 还是先请介绍一下你的有关信息,什么时候来到温哥华以及孩子的基本情况。

 

HY:

我们是2001年来到加拿大,我有一个女儿,女儿是在上海出生的,在温哥华长大,2019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国际关系及哲学。现就职于美国旧金山麦肯锡全球咨询。

 

Winnie:

我们算很早就认识了,在我的印象里你对小孩的教育也好,规划也好应该是在孩子早期就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了吧。我想问问,你对小孩的规划、教育,让孩子从一入学就选择了私校,是什么让你有了这种观念呢?

 

HY:

对我来说,想要移民加拿大的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上海是一个比较前卫的城市,那时候,我大学里家庭条件和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都早早的来欧美留学了,所以我对西方的通识素质教育还是非常崇尚的。当我的家庭实现财富自由之后第一个想要做的事, 就是把孩子送到国外来受教育,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是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规化。由于目标明确,照中国人的说法可以说甚至有些功利,把母语是中文的三岁多的孩子, 用了6个月的时间填鸭式把孩子送入了温哥华西区的私立女校Crofton。那一届招收的学生我女儿是唯一父母来自大陆的学生,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对孩子用的还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

 

Winnie:

那你真应该算Crofton元老级的大陆家长了。孩子进入私校后,你应该算完全体验到了孩子从小到大的传统西方教育,对你来说,有什么深切感受吗?

 

HY:

元老级的大陆家长谈不上,那时来自大陆的移民没有像现在那么多。香港人较多,但是学校还是会考虑亚裔的比例,保证多元文化的立国精神。

 

其实私校的竞争一直都在,尤其是僧多粥少的女校。那么小的孩子去面试,孩子本身是一方面,家长的行为模式,育儿观及世界观也会在学校招生时做一定的考量。

 

我自己没有受过西方学校系统的教育,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摸索着向前走。由于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做过横向比较,只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注意孩子独特性培养

 

学校里没有成绩排名。在中国体制内的教育,每学期末的家长会可能是个重头戏,老师们会费好多心思把成绩排行榜出炉,公布与众。成绩优秀的孩子,家长面上有光,成绩靠后的学生回家后少不了竹笋烤肉。而这里每学期末,学校会给你发一个约谈表、你可以选有兴趣的科目与课程老师约谈,一般来说一个老师约谈也就十分钟。我非常喜欢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成绩单是孩子的隐私,学校里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有独特性的。数学不好,可以艺术好,英文不好可以体育好。学校不会给孩子贴标签,而是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第二:学会表达,教会孩子如何去表达爱

 

当年我父母对我的教育方法是:你取得了成绩是应该的,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找出自己与目标的差距,继续努力,很少能在老师或父母那里得到真正的赞扬。而这里的老师则强调”爱,要大声说出来”,表达鼓励的方式直接了当。刚刚来的时候觉得他们很夸张,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也很丰富,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内敛、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有很大的区别。日子久了,又学习了心理学之后,觉得这样鼓励孩子的方式真的很好。因为语言的表达是有能量的,能够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真正的关注她,为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进步而感到高兴。而不是让孩子去猜测你对她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方式不是留于浅表而是能让孩子感到:看我看到我,听我听懂我。无论空间的距离多么遥远,你在我这里永远都能得到祝福。直到现在离开我,长大的女儿经常会说:我怎么在你这里就那么完美呢。

 

第三: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不随波逐流

 

在西方的学校老师眼里每个孩子都是那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对个体的独特性培养是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找不到的。我们都有羊群效应,从众心理。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也是经历了虎妈教子的过程。去钢琴学校学习,差不多就要搬一个帐篷去学校安营扎寨了。当有一天快上高中的女儿平静的坐在我对面说:”我不想把大量时间花在钢琴的练习上,我想把我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利用做我更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情”。我突然觉得他们的通识教育,比我传统上的所谓精英教育更人性化和接地气。我鼓励孩子成为精英是为了让她的人生有底限,而孩子的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让她的人生沒有上限。

 

很感谢女儿的成长过程也给我一个学习过程。她也是我的一面镜子,在镜子里学会接纳,包容和博爱。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纳西方文化,在东西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Winnie:

非常感谢你分享的这些感受。相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也一定付出很多,在这过程中会有和你的教育理念相冲突的时候吗?或者让你不知如何选择?

 

HY:

首先她的成长过程中我不认为我在付出,母女一场,是相互的滋养。纪伯伦曾经说过: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我基本的教育理念是?么年龄干什么事。播撒种?,?一定有收;?撒种子,肯定没收。努?过,对得起自己就好。

 

在女儿小的时候,作为新移民有着对未知环境发展的焦虑、不知不觉中给她带来过许多困惑。我的焦虑变成了她的压力,我怕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摔跤,会不断提醒她你要照我的做、否则会摔。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会把我思维的模式用爱之名强加于她,不达目的不罢休。但事与愿违,她的抵触让我仿佛在推着一头大象无法前行。

 

所幸的是,一件严重的事件冲突之后,我开始带着困惑走进了心理学的学习,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实真正要向内看的是我而不是那个没有形成世界观的孩子。作为妈妈,要学会放下。你的快乐不在于你拥有的,而在于你的放下。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我们的交流越来越顺畅,因为学会了放下,允许意识形态上的不一致,给了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她能够畅所欲言,真正的成为她自己。

 

Winnie: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一直都有谈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完全可以理解在海外生活的家长和西方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的差异,同样能体会到你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反思、改变。我知道现在你也有自己的事业,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你所得到的启发,对于你在西方成就自己的事业会有怎样的帮助?

 

HY:

我在陪伴孩子学习过程中受益非浅,在培养孩子过程中体会到的点点滴滴我也会用在自己的企业里。在这里举一个小例子,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BASA学习戏剧表演和公众演讲,每星期半个小时。那时的BASA还没有现在那么大规模,女儿上课我就坐在门口听。基本上她一节课下来,我就跟着听一节课。听老师如何与她沟通,听老师由浅入深的教她上台演讲的技巧,同时学习西方的历史,礼仪文化。后来当自己的企业开始慢慢发展起来,我也需要上台去发表演说,去调动员工积极性,鼓舞人心时,那老师曾经教给孩子的东西也会从我的潜意识转出来并在当下呈现。更不用提12年来风雨无阻的每周半个小时的学习,也让我通过她的课程观到了另一个与中国文化不同的世界。

 

因为是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由浅入深的学习,我可以比较自如的了解女儿的想法,也可以非常顺畅的与她交流。我非常感恩有这样一段陪伴成长和学习的经历,也为我作为第一代新移民在西方社会开创自己的事业打下了很好的文化基础。

 

我和女儿可以涉猎任何话题,我们?起成?的过程,彼此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我会向她灌输中国的仁义?智信。对于西方文化,由于我在加拿?经营自己的企业, 而且雇员像八国联军,我对文化采取很包容的态度,而?儿的思维还是偏西方。

 

Winnie:

理解,实际上在孩子初期教育的开始,你也有在接受西方早期引导、开发式的教育了。请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对女儿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

 

HY:

我告诉她,无论别人怎么看你和评价你,在我心?你永远是那个最棒的人,我是在你累的时候可以倚着休息的那棵树。

 

Winnie:

听着好感动呀!不过女儿今年在宾大的毕业典礼上做的小视频更感人。孩子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知道感恩自己父母的付出,她说尽管小的时候并不理解为什么妈妈管她那么严厉,现在她知道你对她的严格,让她今天才可能有机会看到另一个世界,她说爸妈一直是她的坚实后盾。女儿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自信,人生路上要真真正正地主宰自己命运了,孩子会用自己的视野看世界,未来的路未必平坦,但充满无限可能。

 

感谢HY, 分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内心的感受,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成长,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欢迎更多的爸爸妈妈加入我们的访谈,记录您陪娃的经历、感受。联系微信号:vancouver926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田姐' 的评论 : 谢谢发表您的想法。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macao' 的评论 : 您看下伦敦妈妈那篇访谈,同时纽约时报也有一篇文章《百无一用文科生?大学选专业的六大误区》,基本上文理学院出来的孩子更受欢迎。因为很多职业在进入公司后,可以再培训。通识的孩子学习能力更强。
mamacao 回复 悄悄话 宾大是名校,俺知道,在宾大念哲学和国际关系,在麦肯锡咨询公司干啥职位呀?我这样的劳苦大众只关心念了大学,能否找到专业相关的工作。
田姐 回复 悄悄话 做陪读妈妈的牺牲太大了,以牺牲婚姻来成就孩子,不知道是得还是失。母爱伟大。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文章省去了这位妈妈一些比较私人的经历。她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经历了婚姻的变故,在和孩子一起成长过程中,重新找到自我。每个人在出国前,都有自己的经历,这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来到异国他乡重新找到自我,对所有的人都一样,非常公平。无论是上班,还是自己创业,对于每一个人都并不容易。想必您一定是个独立自我的家长。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Orchid2016' 的评论 : 这位家长想表达意思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学会如何表达爱,而不是含辛茹苦;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我的人,而不是为孩子设计人生轨迹。这位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会爱和包容,包括对待孩子和自己企业的员工。我们生活在西方的家长应该学会如何尊重独立的个体,爱就是尊重,爱就是放手。
海外部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Orchid2016' 的评论 : 欢迎不同见解!
Orchid2016 回复 悄悄话 经过这位的努力,她的孩子终于变成了香蕉人。教育孩子会表达爱,不如教育孩子用心去爱。随着孩子长大,妈妈逐渐变老,这位妈妈一定会后悔她之前的努力只能教育处一个虚伪的香蕉人。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有钱人的育儿之道。我们在海外必须上班挣钱养活自己和家庭的母亲无法像她那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放在孩子身上,我们能够做到的恐怕只能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努力奋斗永不言败的榜样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