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淮阴侯列传。

(2020-02-22 19:42:22) 下一个

淮阴侯列传。


刘邦自己是个二流子,手下尽用些二流子。
这也和自然,老实过日子的,谁参加革命队伍啊。
开国将军的传记,经常说,谁从小放牛娃出身,受尽剥削,最终走上革命道路。
这是扯,真正认真放牛的现在还在放牛,只有不好好放牛的才走上革命道路,不是战死就是当了将军。
韩信就是个连牛都不肯放的懒人。
史记开始的几句真是给他损得够可以。说他贫无行。贫就贫吧,还无行。这不就是二流子吗?

以前说陈平,靠长得漂亮,吃自己的哥哥嫂子,吃老丈人。
你再看看韩信,陈平是个好同志。
司马迁说他,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就是他吃白食吃得让人讨厌。
韩信曾经早晨一到饭点就跑到一个亭长家去吃饭。一吃吃了好几个月。亭长老婆给气的,有一天故意不给他饭吃。
韩信你到是知趣啊。他倒好,得理了,怒,竟绝去。
你吃白食怒个屁啊。
他是宁可饿着也不干活的主,就这么饿着,坐河边钓鱼。
有大妈在河边洗衣服,就给他两口吃的。韩信到把这当成生活方式了,天天去钓鱼,天天从大妈那拿吃的。
要说这秦朝的大妈比现在网上的大妈心好。
韩信还恬不知耻,一边招呼,一边说,我一定重重报答。
大妈给气的,那么大个男人自己不会挣饭吃,我就是可怜你,图个屁报答。
这淮阴侯开篇就是韩信小时如何不靠谱,如何受欺负。韩信后来有点残酷有点阴险也是应该的。童年那么大的心理阴影。
最有名的就是成为成语的胯下之辱。
泼皮说,你带着把剑,有种杀了我,没种,你就从我裤裆钻过去。
韩信真从裤裆钻过去了。秦朝的裤裆可不是牛仔裤,是开裆裤。
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胆小鬼,没种。
上面的故事大家估计都知道,后面的可能不一定知道。
他后来成了王,衣锦还乡,找到洗衣服那大妈,赐千金。真是重重报答。
可是当年他在亭长家白吃了好几个月,就因为亭长老婆不待见他,他现在报仇,赐百钱。他还有理由了,说人家,小人也,为德不卒。
这也就算了,他把当年让他钻裤裆那人找来。
你猜怎么着,这人当年让你钻裤裆,现在你牛了,让他钻你的裤裆,不就扯平了吗?
再不解气,你把他杀了,也行。
韩信不这样做。他给那人安了个中尉的小官。
把手下大将都找来讲那人当年让他钻裤裆的故事,说我当年没杀他,是因为杀之无名。
你说这韩信变态不变态。

历史上还有另一个人,像韩信一样,那么多成语出自他用一个人?
胯下之辱是他。
背水一战是他。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他。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还是他。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又是他。
人有本事和得瑟不得瑟是两码事。
像萧何那样的,本事再大,也显得没本事。这样的人反而把握历史的走向。
韩信就是有本事又穷得瑟,最终害了自己的典型。
他和萧何最大的不同是亡命徒心态。小时候受的气不说了,就是萧何月下给他追回来之前,他也没头苍蝇似的瞎碰。
先是项梁,后是项羽,最后是刘邦。
在刘邦这命差点丢了。坐法当斩。
前面十三个头都砍了,他占了长得漂亮,能说会道的便宜,捡了条命。
他知道自己长得漂亮,就昂视行刑的腾公,让你看看我长得漂亮。
然后出口狂言,上要得天下,干吗斩壮士。
腾公果然奇其言,壮其貌,把他放了。
吹牛这事,自古不招人待见,自古又都是会吹牛的占便宜。

人才这事,不出事都是人才,人人都认为自己是人才。一出事,都是笨蛋。
你去问问习主席,肯定同意我的观点。现在湖北,武汉,数遍了人也找不着合适的人去。
凡是踏实干事的,都惜才。干事的人,手下有个人给他打点好了,省很多心。
这就是为什么萧何去追韩信。
刘邦还以为萧何跑了,跑了好几十将军,你不追,非追韩信,你不是蒙我吗。
萧何说了干事的人说的话,你要是在汉中这小地方折腾,没韩信没事,得天下,非得韩信。
为什么,萧何干事,一看就知道谁能干。
他不仅看出韩信能干,还看出韩信的缺点,虚荣,好面子。
不仅让他当大将,还得斋戒,设坛场具礼。
总之给足自韩信面子。

韩信这亡命徒好得瑟的性格,导致他不能和人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他汉二年出征,汉四年,两年之后,已经背水一战,和张耳灭了陈馀,劝降了燕。
这时是刘邦最背的时候,被项羽包围在荥阳出不来。
主子被围,你不去解围,韩信居然派人给刘邦写了封信,说,我现在要灭齐,齐这个国家,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你不如假装给我个王当当,也能压压齐的气势。
刘邦给气的。
这时就看出知识分子的作用了,张良,陈平,悄悄地劝刘邦说,你现在被围困,韩信要称王,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事,你不如顺水推舟。
你说刘邦这人多厉害吧,反应过来,脸刷地就变了,大丈夫给我打仗,平定诸侯,就是真王,搞什么过家家假的那套。马上给韩信了个齐王当。

韩信在亥下之战把项羽灭了之前,还是挺靠谱的。
那时他是刘邦手下,论实力,其实和项羽,刘邦可以抗鼎。
他打败了龙且,项羽看打不过他,就派武涉去拉拢他叛变。
韩信拒绝了,而且回答得很靠谱。他说我跟着项羽的时候,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跑到刘邦这,让我当上将军,让我领军万众。
下面的话要记住,形容恩人很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从。
就因为这个,虽死不易。
你说这话够哥们吧。
武涉没成功,韩信手下有个大忽悠,叫蒯通,劝韩信单干,他就能和刘邦,项羽三足鼎立了。
这蒯通从相面开始,他说韩信面相也就是封侯,但是后背贵不可言。
后背贵不可言是啥样?虎背熊腰,肩膀两块大肌肉撑着?
韩信就问他为什么。
原来蒯通说的不是后背,是天下形势轮到你单干了。
韩信又把刘邦如何善待他的理论搬出来了,我不能不够义气啊。
蒯通引经据典说了一大堆,总结就是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义气狗屎不如。你现在是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蒯通说得有道理,势力坐大了,要不单干,要不就危险了。韩信在齐的兵权夺了。齐王你也别当了,去当楚王吧。

 

韩信自从当了楚王,就开始有点不正常了。
他先是衣锦还乡,报答报复故人,给洗衣大妈千金,给南昌的亭长百钱。就因为当年人家让他吃几个月白食时间不够长。
他说人家,小人,为德不卒,好人没当到底。
也不知道他要人家卒成什么样,供着他一辈子?
当年让他钻裤裆那位,他既不杀,也不让人钻裤裆,就耗着人家。
接着他干了件非常不地道的事 。
刘邦听了陈平的主意,说做了个梦,要云游,实际想干掉韩信。
韩信知道刘邦不待见自己,居然劝项羽手下的降将钟离昧自杀,把老钟的头献给刘邦,因为钟离昧当年给刘邦打得够呛,刘邦恨他。
钟离昧气死了,说,刘邦不打你,就因为我在你手里,你要用我的命拍刘邦马屁,明天跟着我一块死。
然后就自杀了。
汉朝的官场和现在不一样,是讲义气的,韩信这么做是十足的小人。所以钟离昧死前骂他,公非长者。
这个钟离昧就是陈平四万金使离间计让项羽不待见那位。
要说人真要看运气,钟离昧也是个人才,一辈子碰上项羽韩信这种烂人,死得背气。
韩信提着老钟的头去见刘邦,屁用没有。刘邦马上让人把他绑了,扔车后面。
这不是我胡说,史记的原文是,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

韩信此时说了那句名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根本不尿他,说,人告公反。

刘邦整人,有点像伟大领袖毛主席。或者说毛主席整人像刘邦。
给你关起来,过段时间再放了你,这么反复来两次,你还忠诚,就能证明你真忠诚,是我的人了。
周勃关了好几次,萧何关了,出来毫无怨言。
刘邦抓了这个楚王韩信,关在后面的车里拉着走。到了雒阳,给韩信放了,不当韩信当楚王了,改当淮阴侯。这就是淮阴侯列传的来历。

韩信要是继续当楚王,史记里就不是淮阴侯列传了,而是楚王世家。

我也觉得楚王这名头太大,和项羽平起平坐。
淮阴侯没法和楚王比。楚王是项羽的称号,管的是项羽的地盘。
不知这淮阴是不是江苏那个淮阴,如果是,全是盐碱地。
从这之后的韩信,就成了搅事的主,事事和刘邦做对。
什么事都说有病,能不见刘邦就不见。
关上门干什么?史记说是日夜怨望。哀声叹气,牢骚满腹。
都这样了,他竟然还敢在刘邦面前吹牛,说你也就带个十万兵,我多多益善。
你说这是不是找抽?
刘邦问,你多多益善为什么归我管?
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这解释可以说是夸刘邦,可接下来的后半句就不地道了。
他说刘邦是天授。非人力也。
你什么意思,刘邦没本事?不天授天下就是你韩信的?

韩信所谓天授全是撒谎,天授你就接受,后来造什么反?
韩信一辈子有那么多造反的机会,他犹犹豫豫,现在挨整了,他到下决心大干一场。
没有韩信,陈豨后来真不一定造反。
陈豨要被派到钜鹿守,和韩信告别。
韩信斥退左右和陈豨在院子里散步,挑拨离间,让陈豨造反。
韩信的话,陈豨能不信?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
汉十年,陈豨果反。
刘邦又急急忙忙披挂上阵平叛。
韩信这时候觉得机会来,装病,私下当内奸,准备把吕后和太子全干掉。
这时出了纰漏。
韩信手下一人得罪韩信,被韩信关起来,准备杀了。
那人的弟弟正准备报仇,正好把这事告密到吕后那里。
历史的紧要关头,后方看家的萧何起了关键的作用。
老萧当年给韩信追回来,现在看到革命事业眼睁睁要断送在这追回来的人手里。亲自写了封信给韩信,骗韩信说陈豨已经死了,列侯群臣贺。
虽疾,强入贺。
你虽然有病,这大爬梯你一定得来。
韩信怀疑谁也不怀疑恩人萧何啊。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宫室。
萧何估计心里五味杂陈。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这么来的。

长乐钟室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就因为韩信是在里面斩的。
临死前韩信还在得瑟,我真后悔当年没听蒯通的,才有今天让你们这帮娘们骗,都是天意。
实际上骗他的是萧何,他非说是吕后。
为什么?
萧何是恩人,可以救他就可以杀他,师出有名,都是为了社稷江山。吕后骗他就是妇人之诈。
斩完韩信,夷三族。
刘邦平了陈豨回来,听说韩信被斩了,你猜是什么心理表情?
刘邦且喜且怜之。
韩信这人打了这么多仗,为自己打天下帮了大忙。另一方面,这老小子从来有没和刘邦同心同德过。
刘邦伟人啊,看手下都是从历史的角度看。
这么个人才死了可惜,留着祸害。
所以,且喜且恋。
刘邦的人才观还可以从对待那个大忽悠蒯通的态度上看出来。
那个蒯通,当年挑唆韩信单干,韩信不听他的。
蒯通就觉得自己的下场好不了了,就装疯卖傻,狂为巫。
等吕后告诉刘邦,韩信临死还念念不忘当年没听蒯通的,刘邦说,那老小子我知道,齐辨士也 。
刘邦就把蒯通抓来,要把他煮了。
蒯通又开始引经据典忽悠,这时就看出刘邦的牛了,他一听这人能忽悠,就把他放了。也不见得用他。
司马迁给韩信做的总结是经典。
开篇,他说去看过韩信他妈的坟。
司马迁在坟头久久沉思,余视其母冢,良然。
韩信年轻穷了吧唧,竟然在山头上给他妈找块坟地,其旁可置万家。
就等着今后发达了,万家都供着他妈。
司马迁说,这么大报负,这么大能耐的人,死在什么上面?矜其能。
有本事就得瑟,没好下场,比没本事得瑟的下场还惨。几千年屡试不爽。
最后这句是我说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miliboy 回复 悄悄话 “最后这句是我说的。”这句是你说的。
“几千年屡试不爽。“还是这句是你说的。
”有本事就得瑟,没好下场,比没本事得瑟的下场还惨。“到底是哪句。
我怎么觉得整篇都是你说的。
wuliwa 回复 悄悄话 临死时,韩信仰天痛呼:吾悔不用蒯通之计,岂非天哉。李斯被腰斩前,则对其子慨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李斯有点感人。临终想起自己人生最美好的画面,只想和儿子做点平常事,可惜再也不能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