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正文

孤独与安静

(2020-12-08 11:12:00) 下一个
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孤独和自由,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奢侈品。懂得享受孤独,也就获得了最昂贵的自由。这种孤独是主动从喧嚣中抽离,是给自己的内心保有一片净土。大凡有创造力的人,都是喜欢孤独的人;或者在他们创造力最饱满的阶段,也是他们最孤独的时候。即使不是在创造,只是吸收知识和养分,也需要一个孤独的状态,才能沉下心去有所收获。
作家亦舒曾说:“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安静是一种无声的魅力;安静也是一种有力的应对;安静更是一种积极的疗愈。参透了生命真谛的人,才会明白,人生长路漫漫,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才会真正安静下来。“心静则清,心清则明”。只有心静下来,才能认识自己的内心。安静地面对人生的每个阶段,安静地度过人生的喜怒哀乐,安静地享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不焦虑,不攀比,走适合自己的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而我却在几年前,丧失了这份弥足珍贵的孤独,和一份安静的内心。
记得是2014年初,好友把我拉入了微信群。这好似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下子发现世界这么小了,亲朋好友都近在咫尺。交流从来没有过的方便,各类信息也从未有过的多样和丰富。我的生活一下子完完全全就被微信占据和充满了。最疯狂的时候,吃饭时捧着手机,半夜睡醒也要看看手机,和有时差的亲友,同学聊上几句。现在回想,那时的日子真是过得晨昏颠倒,稀里糊涂。一周又一周,都不知道怎么过去的。除了微信聊天,还有没完没了的朋友圈要发,或是点赞。自己发了朋友圈,就要盼着别人点赞,还要回复。一个朋友圈发出去,几十分钟也没了。别人的朋友圈也要点赞,不论是否真是自己欣赏的。出于礼貌,出于礼尚往来,不能视而不见。而且要一碗水端平,不能给这个朋友点了赞,而不给那个朋友点赞。生活都是围着微信,朋友圈转的。去哪里旅行了,做了什么饭,看了什么书,有什么事情发生,都能在我的朋友圈找到踪迹。朋友圈里写的东西也先要想想是不是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喜欢。所幸还没有“堕落”到P图的地步。几年时间就这样伴随着微信过去了。回望那段日子,通过微信确实是多了解了一些东西,也和一些失联的老同学和朋友又联系上了。但事实上,不少当时看似热闹的信息,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慢慢就发现许多是不实的。或是翻来覆去重复的。而不少失而复得的联系,最后也成为了鸡肋。几十年失去的联系,要想靠微信就能重回当初的关系,是不太可能的。何况大家的价值观这么多年下来,渐行渐远才是正常的现象。其实那样混沌的日子我自己也并不满意。我内心深处特别地看不起自己。我知道我正活成一个我曾经最看不上的人—— 浅薄,浮躁,虚荣,虚伪。我在丧失踏实,平静的真实生活,为虚妄的网络世界而活,为别人而活。几年的微信生活,让我也越来越明了,除了你的亲人,谁会在意你的生活呢?网上“摆拍”的那一套,只是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难免招致暗嘲,嫉妒,却难以收获真正的友谊。但是这就像吸毒成瘾一样。有多少瘾君子清醒的时候不是痛骂自己,想洗心革面呢?!但真正做到改变却不容易,首先要直面自己的“丑陋”,“不堪”,然后才能一点点改变,做回真实的自己。幸好几年下来,我终于又重归正常生活。微信只是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了。这几年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不论外界多么浮躁,也要有自己前行的步调;不论外界多么喧嚣,也要给自己在内心留一处思考的角落。这个世界如果你跟着它跑,就必然会迷失自己。保持和外界的距离,给自己一份孤独,安静地享受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一点点获得真正的成长。
几天前读一篇关于日本人长寿原因的文章,让我惊觉,即使是按世界第一长寿国家,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来看,我也已经度过了人生的三分之二了。可是我还有多少事情想做啊,还有多少遗憾想弥补啊。而那些无聊的小事,小人,情绪,烦恼,焦虑,后悔,又耗费了我多少的时间。不论我对亲人有多少的爱,多少的依依不舍,来世我也不会再见到他们了。我对自己还有那么多愿望,可来世连托生成什么都是未知数,就更别提实现了。所以现在的每一分钟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我要把每一分钟都用来专心致志地爱自己,爱身边的人,忘记以往种种的遗憾,全部身心投入当下每一件喜欢的事情,全部感情奉献给我挚爱的亲人,尽力将每一件事情有条不紊地做好,而又能坦然面对结果。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回归自己上,不用自己的生命去取悦他人,活出坦然、优雅、从容的人生后半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