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梦书当枕

从上海到西雅图,从新闻采访到中文教育,唯一不变的是对文学的热爱。爱读中英文好书,爱听古典音乐,爱看惊心动魄的影视剧,爱美食,爱烹饪,这一切都融入笔端,和同人切磋。
正文

普通人之为责任

(2020-03-29 22:00:48) 下一个

生活能教导一个人信仰上帝。而经验也是令此事发生的东西;但我不是指显圣,或者其他向我们显示这“存在之在”的经验,而是指比如各种各样的受苦。
--《维特根斯坦传》

在疫情泛滥时,居家不出,天天忙忙碌碌工作、做饭、关心新闻,很难让心定下来。昨天Kirkland天气阴沉,有小雨,心情也随之低落,没有做什么事儿,晚饭也凑活着对付了一顿。今天早上,阳光照进了窗帘,连忙跳起来跟先生说:“要认真地读读书,写写文章了。”

刷了下微信,我们西北华文笔会的会长融融追忆纽约蓝蓝的悼文发表在渡十娘公众号上,令人又是一番唏嘘;笔会成员Greary在她的公众号包子墩上推出力作《我所经历的新冠肆虐三个月》,让人佩服她观察的细致。Greary是一个擅长写long-winded作品的写作者,和我记者养成的匆匆落笔风格完全不同。我觉得她每次都认真考证,仔细下笔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

今天翻出来一本好几年前从中国带回来的旧书《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维特根斯坦和罗素都是逻辑哲学方面的巨擘,我这菜鸟就是当年大学读读他们的故事,一知半解地引两句他们的名言:“即使真相並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大力气。(罗素)”“不可言说之处,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

读了前言,看到维特根斯坦的照片,先生凑过来看了一眼,大诧:“你看,你看,他怎么从这张照片到那张照片眼神就不对了?”“怎么不对法?”“说不清,就是眼睛定洋洋了。”这句是上海话,得解释一下,就是说,眼光直愣愣的。我仔细一看,不错。而造成这分界点的,正是他亲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前的照片上,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朝气的青年,但是战后他似乎从照片上看着空无一人的废墟或者尸体满地的战场,充满了绝望、颓废、苍凉。

(1910年和1925年的维特根斯坦)

我读过茨威格、劳伦斯、帕斯捷尔纳克等多人说起一战对于欧洲的致命打击。在《安全通行证》和《昨日的世界》中提到,欧洲大陆曾经一体相关,各国文人自由进出,互相影响。但是一战过后,人类曾经对于文明是否能够持续下去产生了怀疑。

我们现在也在经历一个历史上的关键时刻,而各国政府也在面临一个选择。在这全球化的时代,如果为了控制疫情导致经济停摆,那么经济上的重创将是几乎很难恢复的(中国前段时间公布的经济指数比外国经济学家预期的还要低迷);而如果罔顾疫情泛滥,草率复工,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损失,更会导致疫情进一步恶化,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知的全球化,物质丰富,交通便利的社会也可能成为“昨日的世界”。因为天天和中国、美国其他地方的家人共享菜谱,我90后的侄子问起了当年中国经济不发达时如何保证蛋白质的供应。我妈妈触动情绪,说到了每个月从粮油本上剪下一张张票据,说到了为能够多订一瓶牛奶所花的努力。这一切似乎都很遥远了,让人难以想象。但是事实往往超越人类的想象--三个月前,你能想到武汉的万箭穿心吗?两个月前你能想象到意大利的哀鸿遍野吗?一个月前你能想象到美国的疫情肆虐吗?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有时让人欣喜,有时让人心碎。

每个人在世界上走过,都要留下足迹。很多人留下了很深的足迹,如维特根斯坦等哲人,他们从苦难中升华,用他们智慧的火花警醒世人;有的人在世时并没有引人注目地奔跑,但是他们作为普通人的责任给我们的世界以光明,如李文亮等抱薪冻毙者。

天才之为责任自不必说,我辈普通人的责任和担当也不能懈怠。如果你是医务工作者,在第一线救死扶伤,我们向你致敬;如果你为附近的医院捐了款或者捐了口罩,我们为你鼓掌。而我们每个人,认真地做了自己的工作,认真的吃好每一餐饭,甚至是认真的在家里耐住寂寞,就是普通人之为责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