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以忘忧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个人资料
李培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教育随笔(65)突破难点,点燃亮点

(2020-10-09 07:47:11) 下一个

教育随笔(65)突破难点,点燃亮点 

       我以为,凡课堂教学,不论什么学段,也不论什么学科,只要教师走进教室,面对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教材的相关内容,就必须讲清要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然,如果那一节课能点燃亮点,让学生有铭记的亮点,那不仅是教师的骄傲,更是学生的幸运!

        先说如何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语文《文言读本》(上册),第二单元有一篇诵读课文《赵威后问齐使》。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这篇课文的难点呢? 

       人教社这套《文言读本》的主编周正逵先生明确要求执教老师,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诵读训练。“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见《文言读本》前言)

        《赵威后问齐使》这篇课文的【诵读提示】有两段话:

       本文选自《战国策》的《齐策》,题目是编者加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经西汉刘向校订,共三十三篇。书中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行文流畅生动,多雄辩的语气,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主要是记述赵威后在一次会见齐国使者时的谈话。这次谈话很短,但很有特色。谈话的内容在平常之中见深意,表现了赵威后开明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眼光。谈话的方式在自然之中多变化,表现了赵威后娴于辞令,善于论辩的外交才能。

        课文只有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比较短,原文后面,编者写了一段话:“写赵威后在接见齐国使者时,先问岁与民然后问君,并用‘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两句反问,反驳齐使的‘尊卑观’,反映了她的民本思想。”

        第二段比较长,是教学难点。原文后面也有编者的一段话“写赵威后询问齐国三士一女的近况,表达对他们的不同看法和态度,批评齐王不启用这些能帮助‘养民’和‘息民’的处士,进一步阐述她的政治见解,民本思想。”

        两段不长的原文,编者在课文后面的详细【注释】有三十条。

        人教社编辑出版的这套《文言读本》(上下两册),这种编写体例为诵读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只要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课时诵读教学之后,学生是可以背诵这两段文字的。

        第一段比较容易,朗读之后,通过讨论赵威后问齐使的“岁”、“民”、“王”两句反问的顺序能否颠倒,理清了文脉,学生很快就能背诵了。

        难点在第二段,先让学生跟着我读一遍,就是我高声朗读,学生跟着我的节奏低声(似有似无之声)朗读,这也是诵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张必锟先生称之为“跟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读,注意听老师朗读时的语速、语调和语气;尤其要注意听朗读的停顿和重音。停顿是生理上的需要,说话需要气息,气息有长有短,但总得换气,所以必然有停顿;同时又是表达上的需要,它是划分语言层次,表达语意的重要手段。停顿大体上可以分结构停顿和心理停顿。朗读时重音落在哪里,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有结构重音和逻辑重音之别。所谓“结构停顿”“结构重音”都是讲一句话的语法结构,老师不必讲这些术语,就是通过朗读示范来训练学生的语感。再要求学生默读,边读边想问题。

        问题就是,这段文字最能概括段意的是哪三个字(词)?

        要求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全班沉默。可见这一段确实有点难。那末,难点在哪里呢?

        再次让学生“跟读”,我在朗读“养、息、率”这三个字时,把重音放在它们上面。

         这时,我看到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汪深和许朝晖耳语且微笑,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于是,点名让汪深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哪三个字?你找到了吗?”

        生:“养、息、率”

        师:“养蟋蟀?!你是怎么抓到蛐蛐(蟋蟀的别名)的呀?”

        一部分学生愕然,有一部分学生会意地笑了,汪深也笑了。他让同桌许朝晖来回答“是怎么抓到蛐蛐的”。

        教学难点在学生的笑声中迎刃而解。

        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教师首先必须明白难点在哪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确定难点,要认真研究文章的思路,要了解学生的“愤”、“悱”之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难点”。而孔子早就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势利导。导之必有法,法在把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课文作者的思路联通起来。                 

        其次,课堂上解决教学难点要善于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让个别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引起思维的“开窍反应”。“开窍反应是在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时所使用的许多教与学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伦著、章志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第426页)

        再次,运用讨论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具备掌控能力,同时还十分需要一点“教育机智”。比如,把学生回答的三个字“养、息、率”马上与“养蟋蟀”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找到文章的思路,理顺层次,激发学生思考、强化学生记忆。“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百度百科)

        课堂教学讲清要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而课堂教学的亮点是可遇不可求的,一闪而现,稍纵即逝的,当它突然闪现时,教师不仅要敏锐发现,而且要千方百计点燃,让它发光闪亮。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这样的机遇,最难忘的一个亮点,就是1984年12月17日下午那两节课,那是应华中师大中文系见习生的要求,讲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人教社六年制重点中学初中语文《阅读》第五册)。当时听课的有二百多见习生,还有来自武昌区及武汉市附近县市的老师近百人。因听课人数太多,只好在学校大礼堂上课。

        当教学计划基本完成,准备总结之时,有学生即席举手提问。

        学生(1):文章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的“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教师:是呀,“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她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班肯定有同学能够解答她提出的问题。

        学生(2):“大约”是修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话,而“的确”只是修饰“死了”这一个词。它们修饰的范围不同,所以说不矛盾。

        学生(1):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为什么还要用“的确”来修饰呢?

        学生(2):我们在《作文·汉语》(与《阅读》课本配套的《写作》课本)中学过,一句话是不是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语法错误,还要看它是否符合语言习惯。任何人一听这句话,都觉得是通顺的。(学生笑起来)

        学生(1):鲁迅是一位大文豪,他也懂语法,为什么他要明知故犯呢?

        教师: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学生(1):他不会故意说错的。(哄堂大笑)

        学生(3):我觉得这一句可以这样理解,这个“大约”,是因为孔乙己死了那么多年,没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只能根据推测来判断。推测的根据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说明他的死是带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后面用“的确”这个词。孔乙己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也很穷,所以他死了就没有人知道得那么确切了,只能用“大约”这个词说明。

        这个学生刚说完,下课铃声响了。三百多听课的见习生和老师们站起来长时间热烈鼓掌。他们用掌声赞扬那个学生最后的发言总结了《孔乙己》的主旨。

        那年年底,武汉市中学初中学生作文竞赛,我们实验班的李慧同学写的《见习大学生的掌声》获得二等奖。可见,学生的亲身经历,难忘那节课。

        1986年9月,我应邀到人教社参加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修订工作,在该社大食堂吃饭时,中学语文编辑室的一位年轻编辑走过来,亲切地喊我并自我介绍说:“李老师,您好!我是华中师大的张德平,84年听了您的公开课《孔已己》的。您那节课让我们久久难忘啊!”

        谢谢你们还记得那节课!不仅因为那最后几分钟讨论点燃了课堂教学的亮点,更因为那是我一生从事语文教学的亮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