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评说

版权说明:欢迎非商业赢利目的转载转贴我的文章。转载转贴时请注明唵啊吽笔名和博客链接。
个人资料
唵啊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荀子议兵与古田会议

(2014-11-03 18:07:53) 下一个

古田会议党指挥枪,和荀子的人师理念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荀子·议兵篇》讲到赵孝成王请教军事要义,引出荀子和临武君一段争论。临武君说:根据天时、地利和侦察敌情来谋定而动是军事要义。荀子却认为:军事要义在于得到人民的拥护。临武君反驳说:军事就是势力而已,孙子兵法无非军力形势,与人民拥护与否无关。荀子辩道: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是强制推行政治意志,政治意志胜利与否就在于政治是否代表民心,所以人民拥护的叫做王者之兵,王者之兵才能作战时上下同心,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孝成王和临武君心悦诚服地问荀子:怎样建立王者之兵呢?荀子说:廉政则国治,腐败则国乱;法制则国治,人治则国乱,治世兵强,乱世兵弱,这是强弱之本。权威值得尊重才能指挥军队,权威不值得尊重则无法指挥军队,军队指挥得动者强,指挥不动者弱,这是军队有无战斗力的基本原则。爱护士兵者强,不爱护士兵者弱;爱老百姓者强,不爱老百姓者弱;令行禁止者强,政令不通者弱;重视军事者强,轻视军事者弱;政出一门者强,政出多门者弱;只有时时刻刻重视这就方面的建设才能保持和积累王者之兵的战斗力。齐国兵按斩敌首级数目行赏,是计件工资制,搞物质刺激,遇强敌时都保命要紧,所以是亡国之兵。魏国按预备队考核录用,考核一次做为应征标准,年轻时通过考核了年老还用,是危国之兵。秦国是甲伍制民兵建设,将训练民众角斗技能在日常经济中持之以恒地操演激励,是锐士之兵。所以齐兵打不过魏兵,魏兵打不过秦兵。但齐、魏和秦都是盗兵,遇到汤武的王者之兵都将无能为力。

 

孝成王和临武君听得津津有味,又问荀子关于王者之兵为将之道。荀子说出“知弃疑”、“行无过”、“事无悔”三条原则。“知弃疑”是信息以排除疑虑为原则,战争是信息不完全的决策,获取信息需要成本,获取完全信息不现实且容易贻误时机,所以获取信息以减少疑点为原则;“行无过”是把握分寸,及时调整策略;“事无悔”是每走一步不追求势在必得,只求无论敌方如何行动自己都不必后悔已经实施的行动。这些原则是非常保守的原则。有疑是军事决策大忌,犹豫不决往往丧失战机,说以古时有占卜决疑,该行动时,抛个铜板也要做出决定。行无过,就是围棋中的“本手”,只拿自己能力控制范围内应得到的利益,不以侥幸心理贪图对手可能会疏忽的利益。荀子对“事无悔”还做了补充说明,说“成不可必”。因为对手是活的,有必需要达到的目的本身就成为敌人“攻其必救”的弱点。毛泽东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住我扰,敌疲我打”就是“成不可必”的最好注解。也可以用围棋“分投”来做为例子,“分投”既是“事无悔”也是“成不可必”,投子打入后无论对手怎么走都不后悔,但也没有必须要拿哪条边,对方应左我就拆右,对方应右我就拆左,所谓兵势如水势,见机而行。

 

荀子提出管理军队的“六术”:号令严明有威;赏罚分明有信;后勤保障周全;止如磐石动若脱兔;侦察要多深入且不同独立渠道相互参照印证;决战时控制舆论杜绝动摇军心的言论(不能用“鸡肋”口令)。

 

荀子又提出为将心理素质的“五权”:不要有职位升迁私念;不要急于求胜而忘了失败的风险,不要因为自己在军队内的威信而轻敌;不要见利而忘害;考虑要周密细致但赏功要宽松。

 

荀子还说王者之兵的将要有“三至”精神:军事将领可以抗拒政治领袖宁死不做坏事(个人信念);宁死不打注定要失败的仗(不妄让士兵送死);宁死不欺压百姓。有“三至”精神的将领,不会被君主所惊喜,也不会被敌人所激怒,这样的将领就叫做“至臣”。

 

荀子至臣概念是应对现代“斩首行动”最有效的建军路线。这样的军队就跟蚯蚓一样,斩下哪段都是活的。斩首行动对现代国家军队有效,以为国家军队只听命国家总统命令,总统被斩则全军瘫痪,伊拉克战争最能显示斩首行动的效果。但至臣统领的军队其爱民护民行动不会因为政治首领的缺位而停止。新奥尔良附近美军不接到政府许可不敢去救灾是“至臣”之反例。而上甘岭战役赢的是阵地上将士的英雄主义和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先进的武器和现代化管理制度。志愿军不单有至臣,而且有至兵至卒。

 

荀子的王者之将还有“五无旷”的敬业的品德:兢兢业业的将领是吉将,敬业则吉,懈怠则凶;敬谋则吉,纵欲则凶,所以要敬谋无旷、敬事无旷、敬吏无旷、敬众无旷、敬敌无旷。能做到六术、五权、三至、五无旷的将领就是神将。

 

临武君又问荀子关于王者之军制。荀子说:无论上下都要视死如归。部队以服从第一,立功其次;不杀老弱,不猎禾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敌军投降的不抓,抵抗的消灭,逃跑的不追。战争不是杀百姓,而是消灭残害百姓的敌人。王者之兵平暴安民,四海归心,所以称为“人师”。

 

陈嚣问:战争就是争夺利益,而仁义以爱人为本,怎么能有“人师”呢?荀子答:人师爱人,所以禁暴除害,而非夺利。荀子的人师爱人,和毛泽东的我们的军队是为人民服务何其相似。

 

荀子议兵,将军事系统做为政治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考虑,认为军队不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这与西方军队不问政治的观点截然相反。虽然西方战争为政治服务,但要求军队不问政治,军队只是国家机器工具。荀子对“人师”意识形态定义很直接,就是“爱民”。军队将领可以为爱民抗拒政治领袖的命令,并且是以命相争,这与西方军队只为荣誉而战的观点格格不入。乐毅军事实践接近荀子的军事观点,毛泽东军事思想中也有许多荀子思想的痕迹。黄埔军校叫“陆军军官学校”,江西苏维埃根据地有“红军大学”,毛泽东主导后建的军校,都叫“军事政治大学”,如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华北军政大学,广东军政大学等等。中西方都认为军事是政治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但西方要求军事建设脱离政治,而荀子和毛泽东则将政治理念直接建设到军队的每个细胞里。西方军队是政治的工具,毛泽东的军队本身是政治主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战争既然是政治的继续,军队政治化就顺理成章。

 

毛泽东打造的“人民子弟兵”基本上是荀子的“人师”。荀子理论对不对,在朝鲜战争中最能体现出来。当时中国是百年积弱,百年战乱,满目疮痍,装备落后,人也是营养不良的东亚病夫,为什么可以打败在非洲、欧洲和太平洋所向披靡的美军呢?如果荀子说秦国锐士不抵汤武人师,那么在朝鲜战场就是美国锐士不抵毛泽东人师。毛泽东建军强调部队政治思想过硬,使得军队上下同心,军民同心,所以以荀子“人师”击败美国“锐士”。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建立不问政治的“国家军队”是西方先进理念,那是弃“人师”而建“锐士”,消弱解放军战斗力。今天美国亚太再平衡,举60%兵力携日韩菲越印澳军队大兵压境,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按照毛泽东的党指挥枪,美国亚太再平衡就是纸老虎,丢掉了毛泽东的光热传统,美国的亚太再平衡就是真老虎。所以,人民解放军就应该是人民子弟兵,人民子弟兵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单要技术过硬,而且还保持思想过硬光荣传统,中国在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时不要将自己的长处给否定掉了。

 

虽然荀子将秦兵归为盗兵一类,但按照荀子王者之兵中关于国治则兵强的论述,七个国家之间,也就是秦国能将法制、国家政治与军队制理统一到一个系统里,秦国甲保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同时也是激励士卒的制度,秦国军队不是王师只是因为其政治不是荀子仁政的意识形态,除此之外它的制兵模式基本与荀子军事思想相符,就是军事建设是政治建设有机的一部分。所以秦能统一天下有其军事原则的正确性成分。

 

在今天全球化潮流下,按荀子观点将政治和军事视为一个系统已经不充分了,还应该将经济金融系统包括进来一起考虑。如今天美国的军事行动,不单只是美国全球政治的行动,也是全球经济(石油战略)和全球金融(美元战略)的行动。如果把荀子军事思想应用到当今国际社会的话,“人师”就是不争夺利益,而是维持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维持平等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国家利益说到底是经济利益,而国际政治中争夺国家利益就是争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控制权。以军事力量强制不平等世界格局的都是“盗兵”,而争取世界平等经济格局的应该是荀子的“人师”使命。

 

所谓军队国家化就是把军队的灵魂给扔掉了,成为谁给钱就为谁打仗的工具,就有被外国势力收买的可能。因为毛泽东建立的军队有灵魂,所以总是可以以弱胜强。荀子的人师只是一种思想理念,而毛泽东在古田会议铸造了人民军队,实现了荀子的人师理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