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箱子的故事

留学生,第一代移民的点点滴滴
个人资料
妈妈的故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抽烟产生的产业链。。。

(2020-01-03 15:36:14) 下一个

 

火柴盒子。。。

 

小的时候贵州抽烟的人多。没有现在这样多价廉物美的一次性塑料打火机。那个时候人们都是用火柴来点香烟。

 

那个时候人们穷,有的人一根香烟抽一半,掐灭,过一下再抽剩下的那一半,不是为了健康(那个时候还不象现在这样提倡戒烟),实在是因为没有钱,而吸烟的瘾又大,一根烟分成几段来吸,多吸几次,细水长流,这是贫穷造成的权宜之计。那个时候打火机还是奢侈品。大部分人都用火柴来点香烟。这样分段吸烟的情况就更需要用很多的火柴了。

 

那个时候都是手工做火柴盒。。。

 

那个时候的火柴一分钱二分钱一盒。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满火柴梗。也就是很多短小的小木棍、一头用易燃的磷粉裹上,暗褐色的一点点,像有一个凸出来的头一样。这个小盒子放在一个两头都通的盒套子里,这个盒套子的2个侧面贴上2张磷粉的硬纸片。

 

要用火柴的时候,推开火柴盒子,拿出一根火柴,在外壳的侧面划拉一下,火柴头的磷粉划过壳子侧面的磷粉,哧啦一声,火焰出来了。吸烟的人,嘴里含着香烟,对着香烟的那一头,用红的火苗点着,眼睛眯着,嘴里深深吸一口、看见香烟的那一头的烟丝忽明燃起来,脸上是心满意足的神态。。。

 

随着吸烟人陶醉的吸进去吐出来的烟雾,烟头变得忽明忽暗的样子。这才对着火柴上的火焰噗的一下吹口气,那束小小的黄色的火苗息灭了,留下一段黑色烧焦了的碳黑在火柴杆上。。。

 

(这一回在飞机场内候机厅等飞机的时候,看见机场里面有人伏在墙上,嘴里有一根香烟对着墙上的一个孔在用劲吸着。那样的方式,感觉完全没有了吸烟的所谓优雅气质)

 

小时候我和小朋友一起糊过火柴盒。糊100个火柴盒才挣几分钱。每天放学回家以后就是不停的刷浆糊在纸片上然后把木头片粘在纸上,按在模子上做成盒子,卷起来成为壳子。那些做好的火柴盒一个一个平放在木板上一层一层的垒起来,有半人高,做好2箩用一个扁担挑去火柴厂交货儿。得到拿了钱再领回更多的原材料。再不停的糊火柴盒。。。

 

那个小朋友家的生活,每天都在重复。因为想和她玩,我的业余时间也在她家里度过。所以说尽管我那个糊火柴盒的经历是从小朋友家里得到的。但是却是非常深刻的留在记忆深处。。。

 

我们小时候住在遵义的大杂院里。一进园子的右手第一家是我的好朋友。她家有3个姊妹兄弟。老大和老二是女儿,最小的是一个儿子。她家的妈妈是云南人,因为卷卷的头发和挺直的翘鼻子,黑得发亮的眼睛,长又卷曲的睫毛,看着就是一个外国人的样子。她的妈妈非常勤快也很爱干净,讲着带着浓重口音的云南话,我们不太听得懂。她对孩子很严格,非打即骂。所以我们都有点怕她。

 

那个时候都穷,小朋友的这个云南来的妈妈在遵义火柴厂工作。所以她们家就是一叠一叠的火柴盒原料和高高的一座一座的糊好的火柴盒。火柴盒糊好了挑到厂里换出一点钱,换回来更多的原材料。所以要和小朋友玩就是要去她家帮助糊火柴盒。后来她们家养了猪,还要和她们上山去挖猪草。。。

 

那个时候和小朋友的快乐就是在糊火柴盒和打猪草的过程中不断循环着。现在想起来,都是温馨的回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Beautiful_20 回复 悄悄话 我妈妈小时候也糊过火柴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