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学究论语之“色勃如也”

(2021-06-02 09:42:12) 下一个

侠客兄贴论语章句,有“君召使摈,色勃如也”一句。侠客兄贴出的对“色勃如也”的解释是“一下子严肃起来”。

这个解释中规中矩。

俺查了一下字典,“勃”有“忽然""突然"的意思。按这个意思来看,色勃如也的“勃”确实可以理解为“忽然提起精神”。朱熹的集注也说,“勃,变色貌”。

但俺觉得,这种理解有点儿字本位,不太人本位,情境本位。

为啥?

可以想象一下:国君让孔子接待宾客,孔子一听,就立刻来了精神。这是不是在暗示没有让孔子接待的时候孔子就没精神?或者不接待宾客孔子就不严肃?

有没有这种可能?有。

这种可能性大不大?不大,非常小。

孔子平时是什么样子的,见到国君是什么样子的,见到官员是什么样子的,跟学生相处是什么样子的,论语中都有记载。俺对论语不熟,但印象中论语中好象没有孔子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情境。如果知道孔子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或者目标之一----礼的恢复),就会明白,从衣着举止到神色言词,孔子的“精神”永远在线,基本不可能有“忽然来了精神”的情况。

再从文字的角度看:“X如也”是什么意思?就是“X的样子”,是一种静态。什么是静态?就是稳定的状态。比如高兴的样子,生气的样子,困惑的样子,都要稳定,才叫“如也”。现代汉语也不太会说:“她是一副忽然生气的样子”,“那个小孩子很可爱,一副忽然高兴起来的样子”,“他接待宾客时是一副忽然来了精神的样子”(也不怕让宾客看出来),。。。。

为啥?

常识。心理常识,认知常识,语言常识。

如果是描述某状态,就不应该是变化成这种状态的那一瞬间;如果是变化的那一瞬间,就不可能是状态。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稳定持续的变化”------瞬间归零再瞬间出现再瞬间归零,比如警灯一闪一闪的样子,大概可以说“闪烁如也”,但没听说谁接待宾客的神色精神会这样。一来不容易做到,二来做到了也要考虑会不会吓到宾客。

这种猜测推理有没有正面依据支持?

有。

看段注《说文解字》:(勃)排也。排者,擠也。今俗語謂以力旋轉曰勃,當用此字。論語:色孛如也。許所引乃本字本義,謂疐(-疋+艹)孛,盛气也。今論叚借勃字,殊失其恉。

依段注,则“色勃如也”应该是“盛情满满的样子”。

“盛情满满”和“忽然严肃起来”或者“忽然来了精神”,哪个更自然,更符合待客之礼?

俺觉得是前者。

 

如果查字典,古文中勃取“兴起、旺盛”义的例子比较多:

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

勃勃,盛也。——《广雅》

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

 

而古文中“忽然”或者“变色”的例子,就一个,就是“色勃如也”。而这个例子,再加上“勃然大怒”之类的,都可以不用“忽然”“变色”来解释。“充盛”就足够了。

事实上,很有可能,“忽然”,“变化”这个意思是从某些具体情境中发挥出来的,不是勃字本有的。比如勃然大怒,是说大怒的剧烈样子还是说大怒产生的突然性?

俺看还是指盛怒的样子。“突然性”或者“变化”不需要用勃然来专门标指。愤然,慨然,安然,怡然,X然,如果X本身没有变化的意思,X然就没有必要,也一般不会是“变化”的意思。

然而,“勃然大怒”总是跟“大怒之爆发”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固定情境当成字的意思塞到头脑中,朱熹也不能免,还要写到四书集注中。再后来的人一看,哇,朱熹这么说肯定没问题,于是编到字典里。再扣来的人一看,哇,字典也这么说,当然就是这个意思,于是写到文章里。

新的意思就这样被生生地造出来了。

不过也不奇怪,很多观念都是这样产生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