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随波逐流 - 活在美国的我们 第146章

(2019-07-24 06:05:01) 下一个

一四六. 回国去讨生活?

 “要换,就一起换,现在这种老型号都没了,烘干机既然累坏了,洗衣机估计也差不多。我明天就去买,晾干的衣服,硬邦邦的,穿着不舒服。”魏军一边洗手一边说。

第二天,魏军果然去商店挑了洗衣机和烘干机,反正在家闲着,他没让赵跃进插手,就自作主张地买了,并让商店送到了家。

本来商店送货包括安装服务,并且代为处理旧设备。可是当送货人把旧洗衣机拖出洗衣房时,魏军才发现,旧洗衣机和墙之间的地面除了灰尘很厚外,还有些潮湿,他怀疑水管接口是不是也太旧了,想自己检查一下再安装新的,于是告诉送货人,不必安装,只把那些包装纸箱和旧机器拿走就行了。

等送货人离开后,他仔细检查了墙上的水管接口,又去商店买了橡胶垫圈换上,当他准备接洗衣机出水口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原来的旧型号洗衣机出水口在背后,正好对着墙上的接口,而新买的这一台出水口在侧面。

自己挑选洗衣机时竟没注意到这个区别。魏军顿时傻眼了,包装箱已经被送货人带走了,还能退货吗?旧洗衣机也被拿走了,新的接不上,连衣服都洗不了!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怎么事事都不顺?他气得恨不能扇自己一个耳光。

蹲在洗衣房的地上,生了一阵闷气,魏军起来翻出上午买洗衣机的发票,怀着侥幸心理去了商店。幸好美国商店退货很容易,他只说出水口方向不对,服务员没有多问,就给他换了一台,并同意送货人把原来买的那台拿回来。

忙了一整天,才算把洗衣机的问题解决了。当赵跃进回家,问起为什么洗衣机和烘干机的型号不同时,魏军已经懒得多解释了,只说是自己喜欢这种搭配。

新奥尔良公司的通知来了,面试没有成功,魏军心情更是郁闷。发了不知道多少份求职简历,都如石沉大海一般。德州政府失业部门(TWC)按期在网上发一些工作市场的信息,魏军也常去浏览一下。

一天,他发现市区南边的一家工厂在招人,而且说是当场面试,当场录取。他想反正在家也是闲着,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

这是一家正在建设中的工厂,魏军顺着标志,很容易地就找到了招工办公室。推门进去,里面竟排着长队,排队的人们都穿着体恤衫和牛仔裤,只有他自己穿着熨烫过的衬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个年轻女孩,手上拿着一叠纸,面对着排队的人。她上下打量排在最前面的一个人,然后问:“能抬动五十磅以上的东西吗?”

“没问题!”那个人明显就是个长期干体力劳动的人,说话中气十足,浑身都是力气的样子。女孩点点头,递给他一张表格,说:“到那边去填表,然后再去隔壁房间参加安全培训。”那人高兴地拿着表格离开了。

女孩的眼光又落在了下一个人的身上,问:“开过叉车吗?”

“开过,叉车和挖掘机都开过。”于是,这个人也顺利地去填表了。

女孩对每个人只问一两句话,“面试”进行地很快。轮到魏军了,女孩看了他一眼,便转身从身后的一张小桌上拿了一张纸,读道:“四十八英寸是几英尺?三英尺?五英尺?四英尺?”

“4英尺。”魏军赶紧回答。

“一磅是多少吨?零点四五?零点零零四五?零点零零零四五?”女孩又读道。

绕口令似的问题让魏军脑子一乱,只觉得女孩长长的红指甲在眼前乱晃,他咽了一下口水,说:“请再说一遍。”

女孩的大眼睛朝他翻了一下,又重复读了一遍。刚一读完,魏军赶紧回答:“第三个,第三个答案。”女孩笑了,也递给他一张表格。

魏军接过表格,没有到隔壁房间去填写,而是径直地走出门。他把那张表格攥成一团,扔进了门口的垃圾桶,快步走向自己的车。嘴里大声地骂自己:“自取其辱!活该!活该!”

眼看就2010年了。魏军仍看不到希望,萌发了回中国去试试的想法。

他和赵跃进反复商量,儿子已经进了医学院,虽然时常冒出些怪想法,但是读书还是认真的,过两年毕业后当医生,就再也不用替他操心了。女儿习惯了美国的教育方式,如果跟自己回中国,累死也赶不上国内的课程。再说了,女儿那点简单的中文,还是跟姥姥学的,而自己从来没督促孩子学习中文。

提起这事,赵跃进忍不住埋怨丈夫:“都是你的主意,不让明明学中文,自己口音那么重,还要用英语与孩子交流。在学校选外语,你不让她选中文,非要选什么西班牙语。你还不知道吗,德州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至少有三分之一。明明学的那一点点西班牙语有什么用处啊。多亏还有我和我妈一直对她说中文。所以她一般的生活用语还能交流,可是要想赶上国内的初中生水平,那是痴人说梦。”

魏军其实也很后悔,前些年,魏军和许多人一样,进入了一个误区。以为来了美国,当然就进了美国人的圈子。他本来就极端地崇拜美国,太想当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了,他恨自己成不了真正的美国人,便把希望寄托在美国出生的女儿身上。

女儿中文不好,反而成了他显摆的资本。他常常故意用抱怨的口气地对别人说:“我女儿不懂中文,一句中文也说不了。”说这话的时候,他内心其实很骄傲,那时候在他心里,离中国文化越远就越像美国人。

这些年残酷的现实让他开始清醒过来,办公室的人来自全世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说英语,一起开玩笑,也常常一起吃午饭,表面上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同事。可是工作和生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一下班,一走出公司大门,各人都回到属于自己的圈子里,说自己的语言,吃自己习惯了的饭菜,去自己的教堂,与其他国籍的同事之间极少有来往。

他是中国人,尤其是第一代移民,骨子里就是中国人,很少有机会进入到其他人种的私人空间里去。就是偶然去参加一次美国同事的聚会,他也觉得不如和中国人在一起,有那种如鱼得水的舒服。

可是后悔药不好吃,女儿魏晓明虽然长着一张中国脸,却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一无所知,也毫无兴趣。现在中国强大了,对外交流多了,也有一些人考虑回国。而女儿不懂中文则成了一大缺陷。魏军想起来肠子都悔青了,他恨自己见识短,折断了女儿一只翅膀,要不然女儿可以飞起来的。

魏军和赵跃进思量再三,最后决定让魏军自己先回国试试,赵跃进带着女儿留在美国,一是为了女儿读书,二也算是留条后路吧。

“可是,”赵跃进有些担忧:“我们在国外工作了这些年,习惯了美国人简单的人际关系,老板不喜欢我,就把我裁了,我不喜欢老板,我就跳槽,把老板裁了。一切都是明明白白,直来直去。在国内,人际关系可是一门大学问,复杂着呢!你能应付得了吗?”

“我常说中国文化里糟粕很多,人际关系比真本事重要就是之一,你们还不爱听。既然要回去,当然就要准备面对,不过我又不想去拉拢投靠谁,又不想升官发财,无非是找个做技术的工作,挣碗饭吃,碍不着别人的事,应该不会卷进那些复杂的纠纷里。”魏军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

再说了,虽然网上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时常在招聘有博士学位的海外人才。可多数都要求三十五岁以下,魏军已经五十出头了,回国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数,只能试试看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