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听一段文字,
听一首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北京的春节〕老舍/Tony

(2020-01-15 16:58:04) 下一个

 

《北京的春节》 文:老舍  诵:Tony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等干果与蜜饯搀和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等。

儿童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儿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51t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秋水天长' 的评论 :
才过了立春,这春节转眼就要到了。浓浓的年味都要从记忆里溢出来了。出国以后,那些个红红火火的热闹,就只能浸泡在回忆里了。往年在过年的前两周,都会去当地的一家川菜馆订个座,邀约朋友们去吃吃烤鸭什么的,自去年后,这种聚餐也就没有了,今后的好几年里恐怕都得如此。读读这些年味的文章,也算是给我们回忆的炉堂里添了一把柴火~:)

过年好!
秋水天长 回复 悄悄话 今天跟枣儿说起想回国过春节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也想到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来了,来51兄这里找找,还真有:)边走路边聆听,国内过年的情形一一浮现了,浓浓的年味,回味起来那么暖烘烘,甜丝丝的~~~:)

读了51的留言,趣味横生,这才知道为啥是水磨糯米粉,汗:)明天准备置办年货去,哈哈。好久没见51兄了,给你拜个早年!
51t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谢谢听读!老舍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浓浓的过年风情画,读来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欣赏了老舍《北京的春节》的介绍,详细且亲切。春节快乐,平安是福。
51t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心的影子' 的评论 :
谢谢分享!过年的主旋律当然还是吃,鞭炮虽是刺激,也就三五天的热乎劲。

过年的菜肴要事先准备得充分,除了自家人吃以外,还有亲友来拜年,饭菜不能马虎,还有平日里不多见的零食,如蔗糖、酥糖、京果、花生、麻糖、云片糕、翻散等等,客人来了,先就摆上盘盘碟碟,其实都是给小朋友准备的,大人走东家串西家,到哪家不都是好酒好菜,哪还顾得上这些零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都挺简单,没有什么花花肠子,都拿紧巴巴的工资,够过日子就行,哪像现在的人,操不完的心,着不完的急~:)
花心的影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51t' 的评论 :
早啊。:)~
哈哈。这么多有关过年的趣事,真是年味十足啊。谢谢分享。很喜庆和开心的回忆。~
说到石磨,我们那也有,是公用大家的,在屋外。谁家用完都要清洗一遍。有时好久没有人用,要用很长时间才能清洗干净出来。我家很少用,但我对石磨有印象。
您说的响声很大的那种在手里拿着放的应该叫"二踢脚",我们这的名字。还有一种叫"穿天猴"的烟花,要兹六到十次的烟花 ,很好看,但是没有什么图案的。就是简单的烟花形状。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盼过年了,有吃的有玩的 还有新衣服哈糖吃。您说的对,有期待的日子就有了乐趣。祝好。~~~
51t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心的影子' 的评论 :
腊月里有件较为辛苦的工作—磨米浆。从邻居家借来石磨,把泡了一夜的糯米带水用一个汤勺喂进石磨的孔里,握紧磨盘的木把逆时针转动,米粒磨成米浆,流入一个系好的布袋。看着那满满一盆的泡糯米,就有点心惊胆颤—何时才能磨完呐。可有石磨的人家有限,张家李家还在排队等着呢,自是得抓紧磨完哪。磨完后把米浆袋系在一根木棍上,架在两个板凳上,等水滤干,就是水磨糯米粉了,这是作汤元的原料,也可作早餐,用少许油煎成小圆饼,洒上白糖,也好吃。

但心思还真不在这些吃食上,念之挂之的还是那一年才能享受一次的鞭炮焰火。一进腊月,商店就把各式的鞭炮、焰火摆了出来,都是用大红纸包着,看着就心里痒痒。长串的挂鞭(三千响)要两串,一串在吃年饭前燃放,一串在半夜转钟时燃放,还要一串中等长度的小鞭,扯散了,到时候揣在口袋里,走上街去,专找那些谈恋爱的男女们,点燃了扔到他们的脚旁,啪一声炸他们一惊,他们还得朝我们笑笑,据说是越炸越发,因此这些遛达的恋人们还巴不得我们这些小混混炸他们呢。

有一种体格较大的炮仗,炸开后声响很大,很吸引人,点这种大炮,动作要快,点燃后快手扔向空中,炮仗在空中啪地很大一声,纸屑四溅,有一种英雄气概。但若是出手过慢,有可能炸到手,若是出手太早,又有可能哑炮,浪费了,因为这种大炮的价格比普通的小鞭贵多了。我们貌似胆大,实则胆小,一点燃就赶快扔出,由于出手过早,有几个都哑炮了,只有“唉”地一声,心里略微疼一下,这比手疼要好啊~:)

心里念兹在兹的还是那些焰火。我们住在一幢机关楼里,门前有一块宽的空地(场院),各家都会在吃完年夜饭后带着各家买来的焰火,汇聚到场院,没有谁组织,都是自发的,等想观看焰火的人到得差不多了,就会有一家带头,把焰火放到场院中间点燃,然后一家一家的顺序燃放。焰火是各式各样的,包装纸上都画着喷射后的模样,但那是靠不住的,有的看似一个大块头,点燃后也就十几秒,红红绿绿的射出一堆,很快就没了,围看的人骂一声“骗钱”,有些能持续较长时间,在空中呈现各种花样和图形,大家就很满意“这个还不错”,围着的人叽叽喳喳的,说着这个好,那个不好,很是热闹。

我们的焰火,当然不能和天安门或是台北101的相比,但是我们自己买来的,点火的人和观看的人都不知究竟会喷射出啥样的玩艺,这就有了期待,有了期待,就会有了乐趣~:)
花心的影子 回复 悄悄话 北京过年好热闹,那么多好玩和好吃的。现在读来有点馋人吧。谢谢分享好文和好听的歌。~
还有九天就过年了。往年这时候就定下来怎么过了,在谁家聚或是定一桌到外面几家一起吃中餐。省事也方便。
这边过年怎么能和在中国过年比呀,一想到过年就是放鞭炮的声音,好像现在有些城市禁止很晚的时候放鞭炮啦。住在农村的就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到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