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向死而生

(2017-06-11 07:22:14) 下一个
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讲一个女记者两年里主持了将近一百场葬礼,如同在近百人的生命里穿梭。一场葬礼浓缩了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每一段故事对于她来说都很深刻,从死亡的角度看生命,让她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她总结了四个字叫“向死而生”。

2016年,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有三位不幸去世,其中一位正值中年,这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死亡离我原来是那样的近。《百年孤独》里提到,身边健康存在的亲人和朋友,就像一道厚厚的帘子挡在你和死亡之间, 让你感受不到死亡。当亲人和朋友中有人离你而去的时候,这道帘就开始撕裂,死亡狰狞丑陋的面孔就暴露在你的面前。

每个人都很清楚,人终有一死,从生的那一刻就开始走向死亡。但是没有人愿意谈及死,只有在年老或病重的时候,才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生是已经发生的,死是无法预料的,生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又何必去想死的问题呢?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这也许是老祖宗很有代表性的一种生死观,也可能是我们十分忌讳谈死的原因。各类宗教信仰则正好和这种生死观相反,是"未知死,焉知生"。首先要搞清楚死后的问题,才能明白今天活着的意义,今天的生不过是为了死后的永生或者是轮回做准备而已。

网上查了查,向死而生这个词是德国哲学家马丁· 海德格尔最先提出的,百度是这么解释的,“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一个存在的终结,而是这个存在走向终结的过程。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中,死亡已经在场;或者说,向死而生的‘向’,实质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显现,人始终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看完以后,有点似懂非懂的感觉。简而言之,从生的那一刻起,死是每个时刻都会在我们身上发生的可能性,只不过年青的时候这种可能性小一点,年老的时候大一点,死始终伴随着我们,这一点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死不是终点,而是伴随一生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在临终之时,才会回想这一辈子过得值不值。每天都可能是我们"临终"的一天。想要做什么事情,今天就做,因为你可能没有明天。想要学什么东西今天就学,不要等到你有时间的时候才开始。想要给亲人示爱就不要等到明天给他一个惊喜。乔布斯的经典问句 “如果这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怎么做?”就是向死而生的典型代表。我们老祖宗也创造了通俗而又精炼的几个词来表达这个深奥的哲学内涵,那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向死而生提倡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当我们意识到人生苦短的时候会更加珍惜生命,享受人生,快乐生活。这很好,但是也很容易让人只盯着眼前的生活,而忽略长远的目标和对社会应有的贡献。我家院子后有一片树林,基本上都是枫树,有少量松树。从搬入的那一天起我就想如果有几棵坚果类的树就好了。近日一个朋友造访,他反问我,"你为什么不自己种几棵坚果类的树呢?"我当时脱口而出,"等到这些树结果的时候我可能早死了"。话一出口,立即为自己的目光短浅而汗颜。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照顾好眼前的苟且就已经很不错了。然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革新,文明的进步需要一批胸怀诗和远方的人。
 
春天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芽长大,长出繁茂的枝叶,然后开花结果。当秋风萧瑟的时候,开始枯萎死亡,然而新的生命已经孕育在一粒粒新生的种子之中。我们每个人的长相和性格都会和父母有几分相似,这是他们的生命在我们身上的延续。同样,我们的生命也会继续在儿女身上延续。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十分短暂,然而生命长河绵延不绝。我们可能在平缓中静静流淌,也可能在急流中受到颠簸;可能默默无闻,也可能翻起浪花。不管怎样,我们既要珍爱当下的每一分钟,也应当争取在生命长河中留下曾经存在的印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