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 知道不?蜈蚣是被称之为百脚虫,又叫小天龙。用活的公蜈蚣放到高梁酒裡浸泡,有通络止痛的功效,身体患有久治不愈的各种痛症,例如偏头痛以及顽固性头痛等,服用蜈蚣酒,效果非常好,擦在患处,止痛止痒。
(注意:由于蜈蚣酒性烈,故孕妇忌服。心腹积聚 ,便毒或脓将溃也慎服或忌服。)
蜈蚣一般都藏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父亲很容易就抓住了一条傻乎乎地路过的,大概两寸长、浑身不停地乱扭动的褐色蜈蚣,放在玻璃瓶装的高梁酒里。浸在酒里的蜈蚣刚开始可能是吓昏过去了,直挺挺的一动也不动。
过了一会儿,蜈蚣醒过来了,它像是打太极拳一样东扭一下,西扭一下地摆动着。在高梁酒里泡着的蜈蚣,不知为什么,它身体两边密密麻麻的细腿都合拢起来了,尾巴也开始不停地摇动起来,像个摇头摆尾的小金龙那样不停地游动,转圈,它的头同时也伸出酒面上,估计是越喝越上头了。
再过了一会儿,可能是喝醉了的蜈蚣就彻底的躺平了,它所有的小腿都摊开来,浮在酒瓶里随波逐流,看上去不像是假装的。酒瓶的底部开始出现了一些黑色的液体,不知道是不是它拉岀来的,还是给吓出来的排泄物。
父亲将昏昏沉沉的软绵绵的蜈蚣用筷子夹出来,放进另一个装满了高梁酒的瓶子里,扒拉了好几下它的身体,蜈蚣又开始游动起来了。我想它是真的喝酒喝上瘾了,刚才休息一会,现在接着喝。太厉害了,泡在高梁酒中还没喝死,不愧是龙子龙孙。父亲盖上盖子,放在碗柜里,嘱咐我千万不要随便打开,说是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后才能开盖。
奶奶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为她忙活了半天,大概是在暗地里心领了,心一宽,脸上便渐渐地阴转晴。到傍晚时,奶奶起床走动,饭也吃了半碗,一家老小终于都松了口气。
我奶奶是清河西边的蔡山人,出身大地主家庭,小时候在家里上过私塾,读过很多书。从小奶奶就跟我讲三国演义、杨门女将、七仙女和牛朗织女的故事,当然还有武则天和封神榜的故事。奶奶还跟我说她有两个妈妈,和表姑邢桂珍的妈妈是同父异母,奶奶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据奶奶说她的弟弟,也就是说我的舅爷,只比我父亲大一岁。
在我们家大人比孩子多,而我又是最小的,我很想知道爷爷奶奶的年龄有多大?因为奶奶在讲神话故事的时候说过,很多的神仙都是都是长生不死的。有一次,闲着没事的我忍不住好奇地问:“ 奶奶!您有多少岁啊?”
“ 宣统三年的。” 奶奶戴着老花镜坐在藤椅上,手中捧着线装的古书,头也不抬的回答我说。
我不明白这个宣统三年是什么鬼东西,加上奶奶满头白发和满脸的皱纹,自以为是个很古老的说不清楚的神仙岁数。为了省心,我就不再纠缠着奶奶,独自跑到院子里追蝴蝶玩。
大概是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就经常去清河边帮妈妈洗衣服,有时候也帮奶奶洗衣服,奶奶总会对我礼貌地说声谢谢。即使我帮奶奶其他的一些小忙,她老人家也总是不忘谢了又谢。在我们那个偏远落后的小地方,小辈对长辈的关心是天经地义,一家人说谢字显得生分。长辈对晚辈道谢,那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我奶奶至死不变。
奶奶不但养了一院子的花儿,她老人家还一辈子都在积德,村里人都说我奶奶贤惠。平时,我奶奶很少去邻居家串门,她总是呆在家里,有空就在院子里种花弄草或者看古书。在熟悉的土地上,奶奶和熟悉的人打一辈子交道,还老跟我念叨说:人老了,要种花,不要栽刺。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头,只是搞不懂为什么有人要栽刺?也不想搞懂,那是大人世界里的事。
我父亲很怕他妈妈,只要奶奶的脸阴沉下来,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那样乌云密布,风起云涌,我爷爷在旁边见势不妙,立马拔腿就走出后门。大概是习惯了,我父亲则一声不吭地一溜烟地走出院子。经过院子里,父亲却将气撒在挡他路的一群鸡鸭的头上,赶得正在低着头,边吃边点头的公鸡和母鸡们一边咯咯地叫唤着,一边扑扇着翅膀上窜下跳。父亲还连带抱怨我妈妈,说她生了两张特别会吃的小嘴巴,累死他啦!
在我家房子西边的山墙上,整齐地贴满了馒头大的煤饼,那是因为家里的柴火不够烧,父亲买了便宜的煤渣,掺着黄泥巴和水,赤脚踩到煤渣与泥水混合成浓浓的绸状,然后捏成团,一个个地贴在房屋的外墙上。煤饼晒干后,哥哥和我就一块块地从墙上抠下来,搬到家里厨房的角落里码好。
我上小学后就开始帮妈妈做饭,先在煤炉里放上一小半折断的干枯的棉杆,上面再放扳成小块的煤饼,用麦秸在煤炉的下方点燃,霎时间一股浓烟滚滚地冒出来,呛得我直咳嗽,连眼泪都咳出来了。我担心煤饼熄火,常常是手执着蒲扇在炉子底下用力扇。
我哥哥不喜欢做家务,但他脑子比我好使,有着不为我所知的绝招:在煤炉里撒盐。虽然没有火上加油那么骇人,加了盐的煤饼一阵阵 “ 嗞嗞喳喳 ” 地响着,火苗也随之窜出来,不知省了我多少眼泪和力气。
小时候的我们,平时最盼望的就是过节,因为只有在一年三节的时候才有肉吃。妈妈在节日里一如既往地在先用清水煮熟五花肉,然后切成薄片,再分别加入很多蔬菜,比如海带呀、晒干的萝卜丁或者是切成厚片的土豆呀,热气腾腾地一大盘端上餐桌。我和哥哥总是睁大眼睛,在香喷喷的肉菜里寻找瘦肉。
端午节的时候妈妈会包糯米粽子,多半是红豆和红枣馅儿的。至于家里母鸡下的蛋,平时都被妈妈拿到附近的农场部菜巿场卖钱,换回日用品。
在端午节的当天,奶奶总是用盐水煮熟鸡蛋,然后染成浅红色,分给家里的孩子。我的口袋里装着浅红色的鸡蛋,还有一个棕子,跟着哥哥和他的小伙伴往清河边跑。因为父亲和村里的青壮年们在清河里划龙船,龙船是村里各家各户集资建造的。
清河宽约五十米,深度将近二十米,背靠着浩浩荡荡的色湖,出口又与长江连通,加上水流的速度缓慢,非常适合划龙船。我们家乡划龙船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地方,首先是我们的龙船比普通的龙船大很多,最大的龙船里共有二百名青壮年男子,分别在龙船上的两侧。据村里的老人说,我们这里的龙船是元末时,朱元璋的战船演变而来的。
其次,我们这里划龙船的人不是坐着划船,而是站着划,这也是与从前划龙船的都是士兵,随时随地要投入战场而流传下来的。
在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天下而大战鄱阳湖,村里的老人都说朱元璋的水军就是在色湖练兵,那个时期的色湖和长江是连在一起的,色湖对面就是鄱阳湖。鄱阳湖之战是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著名的战例之一,还是中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水战,前后历时37天,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与舰船之多,战斗程度之激烈,在中国古代水战史上都是空前的。鄱阳湖之战,还为朱元璋统一江南,消灭了强大的对手,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割地、没有赔款、也没有和亲,建立明王朝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集:
谢谢遐西的鼓励!我不久后将会在下文中提到奶奶喝了蜈蚣酒。
说实话,我小时候做家务是迫不得已,因为妈妈因工作原因总不在家里。
谢谢沈香一如往常般的鼓励和支持!保重!
原来是这样啊。祝福弄弄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奶奶有没有喝那个酒?找了几遍,没看到:)
五月花很能干,那么小的时候就做家务了。
谢谢鱼儿鼓励!是小说,有原型。
蜈蚣有毒,但的确能治病。我家的长辈就是喝了蜈蚣高梁酒,治好了偏头痛。
我也是很怕蜈蚣,大人们从小就对我说别碰它,有毒。
很好奇,游泳池的水底下怎么会有死蜈蜙呢?
哈哈哈!蜈蚣酒是偏方,不能将蜈蚣放进高梁酒里就马上喝下去,要浸泡一段时间后,喝了才见效果的呀!而好不好用,后面会有交待。请关注。谢谢!
飘飘早上好!蜈蚣为五毒之首(蜈蚣,蛇、蝎、壁虎、蟾蜍),是有抗癌的作用,服用时应该遵医嘱,不能盲目生食。
菲儿早上好!谢谢鼓励!喜欢你写的游记,学了很多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