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爱

与同仁分享人生感受,让桑榆之年充满阳光。
正文

天启录(六)谦德之美

(2017-05-29 13:04:44) 下一个
(六)谦 德 之 美    
谦德,就是有谦虚、谦退揖让之怀,不自傲、不争功、不自伐;就是虚怀若谷、有容人容物的雅量,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襟怀;就是不唯我、无私心,关爱国家,民胞物与,善化世间;就是勤奋好学,不耻下问。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日新日日新。谦德,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易。谦》:“谦尊而光。”又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书。大禹谟》亦道:“满招损,谦受益。”《老子》书中亦道:“大巧若拙,大辩若愚。”又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谓自以为是的人,对事会真伪难辨、是非不明。爱自吹自擂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功劳;骄傲的人难以成就大事。我们祖宗留下的也说:“虚己者进德之基。”“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我们中华文化乃是神传文化,所以自古就“法天则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有覆载万物 、涵育万物之功,却“不言”、“不议”、“不说”;人们敬法天地,涵养自己容纳异己、尊重他人、包容万物的胸怀和气度;涵养自己谦逊、恭谨、博爱的品德;涵养自己不居功、不争功、不诿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境界;孜孜不懈地追求成为有而不居、满而不盈、实而不骄的谦谦君子。自古迄今,各阶层具有这样高尚谦德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这里姑以道家始祖和一位文学巨匠为范例,以赌我中华民族谦德之美的风采。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上善,即崇高的德行。谓崇高的德行就如水一样,生长万物、滋润万物而不居功,不求报答,这就是谦恭的美德;江海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汇集处,就是因为它处于河流的低下处,故能接纳、涵容众多河流,成为百谷之王。他以“江海”比喻“圣人”,以“上善”比喻圣人之德“。圣人之德,就是”谦下“,就是”善下“,也就是说不把自己摆在众人之上之前,是以天下为重、先天下而后己;利在天下,利在众生,故天下归心,百姓敬仰。又道:”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不争,故天下弗能与之争。“圣人不居功,不争功,而功绩却永不磨灭,任谁也难与之抗衡。老子所言圣人,实乃”夫子自道也“,他就是有这样崇高谦德的圣人。
老子,即老聃(前七世纪),姓李,名耳,字伯阳,故亦称李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史记正义》:“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聃。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明角悬,鼻有双柱。周时人,李母怀胎八十一年而生。“东晋葛洪《神仙传》谓:或称老子先天地而生,或称其母怀孕七十二年生,生而白发,故称老子。亦有称其母于李树下生,生而能言,指树为姓”李“。显见,不论先天地而生,还是怀胎八十一年或者七十二年,“生而白发”、“生而能言”,都足以说明老子乃神物降世,“道成化身,蝉蜕度世”(东汉学者边韶《老子铭》)。
老子早年师从于商容,嗜学,求知欲极强,天文、地理无不学,故其博学洽闻;且喜深思博征,追本求源;探赜隐微,推测幽玄,常仰观日月星辰,欲知天之为物。爱诘问,有疑惑,必穷究彻底。商容见如此其广求深究、欲知无限、追求甚高,自觉己学有限,难以满足他的求知欲,便谦和地告诉道:“实乃老夫之学有限,足下求知无限。老夫已举荐你去东都(洛阳)太学深造,那里博士知识渊博,典籍充栋。”于是,老子入太学深造。在太学,勤恳向博士求教、探讨《诗》、《书》、《礼》、《易》、《历》、《乐》诸经的精髓与疑难,明圣人作纲纪(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修五常(仁、义、礼、智、信)、傅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之闳旨,晓社会、人伦道德、礼仪之概要。不久,以其博学广识、勤奋至诚甄拔为守藏室吏。史籍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学,学业大进。博士又荐其入收藏室为吏。守藏室乃周朝典籍收藏之所 ,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子得入守藏室,真乃如蛟龙入大海,雄鹰飞长空,他纵情地博览群籍,无穷尽地吸纳诸典精华,果如江海纳百川一样。他精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研核“连山“、”归藏“、”乾坤“诸卦,穷究三皇五帝之道,天、地、人之礼,天人合一之情,阴阳燮理之变。他视野广阔,思想深邃,古今之书无不读,天下学问无不晓,既通礼乐之源,亦明世道之兴衰,学识、才情翘楚于当时,于是被擢升为守藏室柱下史。这柱下史(在朝,侍立于殿柱之下以记事),乃职掌朝堂奏章、档案、图书、计籍及地方报表等的要员。居要津,老子之名遂传布遐迩。
海内学士久闻老子学问渊博,识见高深,多慕名向风, 络绎不绝、风尘扑扑前来受教。老子虽明高位尊,却曲尊纡贵,无不谦卑地一一接纳,礼遇有加与之恳谈;待之至诚,言之中肯;不厌其问,不烦卑琐;谦和自然,温文尔雅,总使访者如沐春风,满意而归。孔子也久仰老子德名,特从山东曲阜不远千里奔波,跑到东都洛阳拜望老子,向他礼制诸事。老子侃侃谈论了周公旦制礼始末,礼仪之衰,临了慨叹道:“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他叹息周室衰微,礼崩乐坏,世道混乱;亦谆谆告诫孔子去骄、去侈、去多欲,要谦恭作人,明哲保身。其仁德 益人之心诚嘉矣。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发生内乱,守藏室遭到严重破坏,很多典籍被掠、被焚。身为柱下史的老子痛心疾首、悲不欲生。他不忍目睹周室德衰败落、名存实亡、诸侯称王称霸、国不成国的沦丧惨况,遂离都西出函谷关,去西域寻王道乐土栖身,。当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登高高土台(今在其上建有“瞻紫楼”)远望,见东方半空紫气腾腾,霞光绚丽,景象奇异,知必有异人出现,惊喜大呼官吏:“异人将至,肃敬恭候。”不移时,果见老子倒蹇驴顛颠而至。杜甫《秋兰》诗云:“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函谷关。”就是写老子西出函谷关一事。
关令尹喜也非等闲之人,他识天象,通晓阴阳八卦之学。他早就仰慕老子精通天、地、人之道,天人感应之玄机,今幸逢其驾临,遂恭迎至馆舍,优礼款待,恭请垂训箴规彝德。于是,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遗之。
这《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上下两部,以阐发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源,明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立身立教之崇德;旨闳意远,精要深湛;凝练,透辟,纯真至性。真乃至道至德之奇文,故数千年来一直被尊奉为“内圣外王”之宝典。
《道德经》之所以人们奉为“内圣外王”之宝典,乃是因为他是老子平生孜孜不倦、勤奋苦学,摄取天下文章之精华,贯通融会古今经典之精髓,究阴阳之变,穷天地之理,深思精研,凝炼之,纯粹之,而成社会、人生道德之箴规,欲成圣成王安不视之为宝典?他亦是老子探赜索隐、苦心孤诣地颖悟天道、地道之崇德,人法天地、天人合一,乃道德之源;揭示了道德之真谛。其思辨之深邃,识见之高远,超凡脱俗,臻出神入化之境,世人对之崇拜、奉之为宝典亦宜。
《道德经》实乃老子崇高谦德之结晶!《道德经》的核心就是谦德。言天地仁德在于“谦”,人世道德在于“谦”;人敬天法地是为道德,所以说“道德”乃谦德也。
谦德乃天地之本,万物之源。天生万物而不言,地载万物而不争,这是何等高尚无私、至纯至美的谦德。老子法天则地,成就了圣德,把至善至美的谦德之教留在华夏大地,自己却谦挹地远遁蛮荒,莫知其所往。或言入西域诸邦,以垂垂之年,槖槖奔走四方,不遗余力地进行教化,至二百岁方羽化登仙。或言《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径相出入,盖以老子西出关,过西域,至天竺教胡,及浮屠弟子合二十有九。“(《三国志。魏书》)。无论西域教化或是天竺教胡,皆允恭允谐,谦光照人,光被四表,可谓”谦尊而光“矣——谓”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啊!
老子身世玄妙,其学说奥博,“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庄子、杨朱之徒尊奉老子为道家鼻祖,奉《道德经》为道教之经典。后道教屡上尊号:”太上混元老君“、”梵形神宝玄真降生道德天尊“等。世间通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或“道德天尊”。李唐开国,尊老子为始祖,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上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屡追尊为“圣祖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等。降生地苦县及各地都建有老君庙,自古祭祀不绝。据说,老君每显灵。据记载: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当时太上老君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下诏:“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另有唐高祖李渊得老君帮助方平定了天下的传说,还有武则天篡夺李唐政权时,老君又显灵,警告武氏:“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辄立异姓、、、、“武后亦终惧老君之言,到底不敢传位武三思,云云。以故,玄宗登基,大修祠庙,塑金身,尊庙号,至崇祀无以复加的地步。
《道德经》以其内容富赡闳博,理念玄奥深刻,涵盖天地道德、人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科学,实乃为万经之王。且为文高明,成章严谨;语言典雅,气势雄浑;摛文敷藻,辞采飞扬,堪称空前绝后之妙文。以故历代学者、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各领域博士硕儒无不推崇备至,研究探讨,白首穷经;所作注解、诠释、寻绎、正义、校勘诸样版本迄今已有三千多种。在海外,也早被各国贤达所重视,已译成三十多种外文流传于世界各地,其发行量之大,仅次于《圣经》,被国际推崇为不朽典籍之一。
二十世纪中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推举老子为“世界百位名人之一;《纽约时报》评选老子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一。老子崇高的谦德亦传布于世界各地,光被四表,真乃“谦光自抑,厥辉愈扬”啊!这莫不是上天好德,特使大德之人备享殊荣?
 
        
苏轼在《送参寥师》中写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位天才的大文豪以这样精辟、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切身的体验。静境、空境结合,即常言之“静虚”。作诗要“静虚”,作人也要“静虚”。于人,“静虚”就是可贵的谦德。有这谦德,可使人成为人格伟大的圣人,如上文的老子;也可使人成就一番大事业。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具有静虚的谦德,所以能写下上万诗篇,成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留芳后世。
白居易(772——846)生于中唐,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本籍上邽(今甘肃天水市),随父迁居河南新郑。自幼天资聪慧,发奋苦学。当时,中原战乱未息,常需迁徙避祸,每遇颠沛流离中手不释卷,吟咏不止。至驻地,则不顾车马劳顿,通宵达旦地诵读、书写。呕心沥血,殚精伤神,久之,至使气血亏损,身体孱弱。其学问大进,才华丰茂,十二三岁便出口成章,诗篇积帙。年十五,入京都长安,拜谒有名诗人顾况,大诗人见其容貌平平、年少齿稚,睹其名,笑着调侃道:“长安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及翻开其诗卷,读首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抚卷感叹道:”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前戏言耳。“因为之延誉,于是,白居易年少能诗之名大噪,《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也。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翌年试书判拔萃科及第,仕途通达,很快跃居显职。
方至中年的白居易,可谓飞黄腾达,春风得意马蹄疾了,正胸怀“兼济天下“的抱负,雄心勃勃地欲大有作为;也正此时,充分彰显了他”静虚“的谦德,他目光向下,关注广大平民百姓的辛劳苦难,耳听四面八方权贵奢侈豪华,掠夺欺凌人民事件,民间疾苦,官府横暴,种种社会弊病、丑恶现象,他都能了解到,耳闻能详,目睹其真,真乃”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从而写出《秦中吟》、《新乐府》等诸多揭露社会丑恶、真实反映现实的优秀讽谕诗篇,冀补时政之不足,以实现济世之理想。其意旨在《秦中吟》、《新乐府》两集序中皆明言:”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覈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也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其”兼济天下“、民胞物与之心甚明。他之所以写下这些现实主义伟大诗章,乃是他有可贵的”静虚“之德,能谦恭的接人待物,能虚己从而广听多闻;得识各阶层人的情态,深切体察到民间疾苦欲求。以故,他这现实主义创作的优良作风,感召了一批有志向的作者,向慕成风,从而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影响了唐朝中期的诗坛风气。
因其能体察民间疾苦欲求,民瘼在抱,故为政期间多为民兴利除弊,当时颂声载道,其后著之史碑。他外放杭州刺史时,初赴任,走访贫民区,见男女老少去远处肩挑手提用水,问之,方知区内水井多年久失修,或坍塌,或干枯,只得到远处沟渠汲水。民间这苦难如同身受,他急如星火布置整修水井事宜,不多日把小区六口废井全修复,那些衣衫褴褛的小区贫民敲锣打鼓庆贺了三日,声声为白刺史念佛祈福。随后,他亲自督工,历时年余,修建了西湖大堤,平时蓄积湖水,以利灌溉,旱涝保收,彻底改变了往昔涝年受水淹,旱年遭干旱,湖边百姓受尽苦难的悲惨境况,迎来了年年十里稻花香的景象。为纪念白刺史的功德,特命名大堤为“白堤”。苏州刺史任上,白居易见外地人流离失所,露宿街头,便大兴工程,开凿西起虎丘东至闾下的七里山塘河,于河北建成“七里山塘河街“,安置流民”。至今有民谣道:“门前河,白公凿;河北屋,白公筑;无冻馁,白公恩。”
白居易的“静虚“谦德”还表现在他始终虚怀若谷,孜孜不倦地学习古今优秀诗作,兼收并蓄,汲取丰富营养,增长才智,从而臻于更高的境界,他的讽喻诗众多诗篇及脍炙人口的《琵琶行》等名章,无疑是继承、发扬《诗经》以来至杜甫等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精心构制而成就的硕果。同时,他对屈原、李白诸大家都推崇备至,崇拜无已。他曾专程到安徽当涂采石矶,凭吊李白醉酒捉月溺江处及其坟墓,对诗人凄惨的晚境极其沉痛,想诗人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结局如此之惨,真令人怆然涕下。他在《李白墓》诗中悲泣地悼念道:“采石江边李白墓,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他对李白膜拜如此,自然李白浪漫主义的诗风对他也影响至深。他那千古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长恨歌》,便是娴熟运用李白表现手法精典之作。
白居易还有不耻下问、从善如流的可贵精神,这也是他的诗作臻于完美、达于佳境的原因之一。据说,他每写下一首诗,都要念给牧童、老妪听,然后听取他们的感受,进行修改,直至他们满意为止。宋代僧人惠洪在《冷斋夜话》中亦言:“白居易每次写诗,都让一位老太太先读。老太太能读懂,则将诗收录下来;若不能懂,则改写其文句。因此,唐末的诗都俗而多俚语。”说明白居易谦逊虚己,能纳人言,;诗作经反复锤炼,既通俗易懂,又精炼优美,受人喜爱,以致影响晚唐诗风趋向俚俗化。当时,白居易的诗在民间流传极广,他在《与元九书》中曾言:“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不只在国内如此,其优秀篇章诸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在日本、新罗(朝鲜)、南洋各国广泛传抄;据记载:“白居易讽谕集,契丹主亲以本国字译出,诏番臣读之。”。因其诗歌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故当时就有人称其为“广大教化主”。
白居易之所以谦德高尚,乃是他具有不懈追求“独善其身”的可贵品格。他始终以挺拔竹子的形象自况,视竹子的正直、骨节、虚心,反躬自省,诚如其《养竹记》所言:“竹似贤,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他自处时视竹自反,交友时则视竹而鉴。《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中言:“昔我十年前,与君始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尤其,当人们普遍赞誉他为”诗仙“、”诗魔“声不绝耳之时,他仍能虚壹而静,,谦光自抑,把自己诗歌造诣之高,归之于勤苦写作与精诚专一,”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或月夜酒酣,一咏一吟,不知老之将至,虽骖鸾骦游蓬瀛者之适无加于此焉,又非仙而何?“(《与元九书》),其言诚笃,何其中肯!。显见,他确是一位有而不居,满而不盈,实而不骄的谦谦君子。他毕生爱竹,将竹品与人品融会,竹性与人性契合,以竹德贯始终。可以
说,他一生确如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
   白居易的谦德还来自于他始终“知足“、无奢欲的品格。他早期写的《观刈麦》便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任太子少傅时曾赋诗:”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闲人。“及至致仕(退休)领半俸依然写道:”全家遁此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余。“他有如此知足心态,自是无往而不适,尽管仕途坎坷,曾遭贬谪偏远之地,亦不慊无怨,自适自足道:”今虽谪在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寒有意饥有食,给身之外施及家人,亦不负白氏之子矣。“故其在任何环境下,始终保持静虚的心境,宁静致远,虚空无限思想境界高迈,吟咏之诗歌自是意境优美,风骚万千。其闲适诗与所谓的杂诗,虽多属即兴之作,亦几无不臻于佳境,盖优美心境所致无疑。
   致仕后,退居东都洛阳,与刘禹锡、裴度等名士宴饮行吟。于唐宣宗会昌六年病卒,享年七十有五。唐宣宗闻讯,极其悲悼,赋吊唁诗《吊白居易》云:“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寥寥数语,写尽天地四海之悲。
白居易生前shen后名满天下,诗惊鬼神,皆因他那一片“静虚“的丹田,生万情,稔万物,天赐无限灵氛与甘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