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一羽

园艺 旅游 收藏 杂叙
个人资料
正文

观赏石之二:这只“手”与孩子们的喊声

(2021-11-17 03:42:07) 下一个

这是一只很小的石块“手”,只比两元的硬币大一点。估计是页岩质地吧,虽然不如玛瑙坚硬、也是历经数百年的大自然洗刷、周身泥沙淘汰尽、才剩下这只手形的天然石块:灰色、象戴了棉手套,外面还有一层紫色页岩轮廓用作构勒。

 

此石块是我在一次出差途中捡到的,除了形状奇特以外,还连结有一段故事在我的记忆中,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1998年夏秋之间的事,我奉命参加一个由十来个单位组成的市级团队,出差到湖北的武汉宜昌等地进行市场调研,目的是为了推销我们当地产品。这是由市领导亲自拍板所决定的事情,虽然事后看来并不高明:人家那儿的社会供需情况千头万绪、除了计划经济渠道中的事情尚可问问,其它方面都由已经成形的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所左右。我们这支计划经济模式的调研团队,一本正经地去捕捉那里市场经济信息,虽然团队中有好多位颇具规模的国企厂长(当时的国营企业还未改制、私营企业还不多),但到了那一带,只是开了一些座谈会,了解不到什么有用的头绪,终究是不甚了了、无功而返。给我的“实惠”,就是带回一批石头。

 

那是已去武汉和宜昌调研过、完成了任务,最后带队领导作为惯例、添加一项游玩小三峡的项目,稿劳大家。我们游览了蓄水前的巫溪、又称小三峡的景区,巫溪是大宁河的一段,从崇山峻岭中流向长江,就在长江三峡边上。我们从宜昌坐船,是逆流而上,船行驶得很慢。当时,船上的导游一路指着两岸险峻的山坡上的白色标志,一一介绍这些都是三峡蓄水后的高度。我仔细看去,那些标志都在半山腰。

 

 

我们坐的游船有点怪、只有一层船舱,游客和乘客混杂在一道,可能就是一条平常用作交通的航船。巫溪的通航似乎很勉强。有的地段河水很浅、航船的铁壳底部、常常与溪水底部的石块相磨擦、发出沉闷而尖锐的响声。更有甚者,有一段几百米的河道,河水浅得居然不能载人通过,要全体乘客下船以后,改在岸边步行。铁壳航船得以轻装上阵后,才能继续载客和继续前行。

 

我们在乘了约二个多小时后、在一景区下船游览,航船载着不多的乘客继续向大山深处驶去。大约在快到景区的那儿,有一段很浅的河道,因此船行很慢。突然间,在岸边出现了一群孩子,大的有十二三岁,小的只有七八岁,一律赤脚。小的全身赤裸、大的仅穿一条裤衩,皆瘦骨嶙峋。他们一边追随着航船狂奔、一边指着自已的嘴巴做着手势并大声尖叫,其状就象动物园中向人乞食的猴子。游客们很快从惊诧中明白过来,不少人从舷窗向他们投掷面包、糕点等食品。每投一次,就在岸上引起哄抢。许多食品由于距离太远落到水中,孩子们就冲到水中争抢。渐渐地,这段约五六百米的河道结束、航船重新驶向宽阔的河面中央,离岸边的孩子们距离很远了,他们无奈地停住了脚步,但仍在向着航船观望······,留给船上的人们一阵阵感叹。在我们到了景区下船后,大家纷纷在景区内游玩,我游玩一番后,独自一人下到岸边,在布满卵石的河滩上和浅浅的溪水中寻觅石头,找到了这方小小的“手”。现在想来,那是这群孩子的“手”。

 

 

事过境迁,已过了二十多年,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这条河早已不是当年我见到的模样了。小三峡的美景也只记得一星半点、但总有些模糊。倒是这一幕情景,犹在眼前。我一辈子生活在“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地域,到了大山里,才知道那儿的贫困。现在呢?又过了一代人的时光,当年那些孩子、现在成了进城的打工者?还是又成了仍处困境的孩子们的父母?不知道。

 

还是用另一方观赏石来表示心情吧。这是我在地摊上觅来的,天然成形,如手掌大小。图案是一轮明月,悬挂在紫褐色的夜空,令人浮想联翩翩。这方观赏石的材质和刚才说的那只很小的“手”一样,估计是来自同一个地方、也在重庆那一带的大山中。想起一首古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取名为:“一片冰心在玉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沧浪一羽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岛水鸟' 的评论 : 谢谢光临和赞语!问好!
南岛水鸟 回复 悄悄话 好石好文,这是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