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情深,我必意重

人过四十。 脑子不灵了, 边走边记吧。
正文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摘录-04-动力(6) 生命的初心

(2019-08-11 20:29:06) 下一个

6. 生命的初心

麻木的脸,僵硬的身体,封印了的心,也必然意味着,活力被克制了,活力不能像水一样自然地滋养自己。 我个人觉得,每张过于平静的脸,都意味着经历过太多的失望乃至绝望。

电影《超体》中有一句话:环境恶劣时,生命会关闭自己,追求孤独的永生;环境友善时,生命会打开自己,追求繁衍,以此把知识传递下去。

分享一段鲁米的诗:

我:我的眼睛该怎么做?

神:专注所走的道路

我:我的激情呢?

神:保持燃烧。

我:我的心呢?

神:告诉我里面装的是什么?

我:痛苦和悲伤。

神:与它们共处。伤口是阳光照进你身体的地方。

//从渴望到绝望//

1. 太封闭的人,都是对关系持有绝望态度的。而生命最初人都对关系有强烈的渴望,从渴望到绝望,有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发出渴望;后来被忽视,被拒绝,于是失望;失望积累多了,就会变成绝望,觉得世界上没有爱自己;对关系绝望的同时,那些没有得到回应的动力,就变成了恨;恨累积多了,就演变成了我们的各种心魔。而这个过程也是可以逆转的。

2.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渴望后,就可以试试继续发出它们,不过要向对的人发出。张开双臂后,有可能会再次失望,但也有了希望,当我们的渴望能不断被人接住后,我们就会逐渐从封闭中走出来。而如果一直封闭的话,那就什么都不会有。当然真正从体验层面实现它并不容易,但不要忘记,这是我们的本心。

*男性来访者,是极其憨厚老实的男人,有着经典的回避型人格。这样的人,他们的攻击性严重被压抑,而很有意思的是,他们通常找的伴侣,都是伶牙俐齿,攻击性很强,所以吵架的话,他们根本吵不赢,只有被数落被骂的份。

*在这次咨询中,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想要孩子? 他讲了两个理由,一个是他认为和妻子的感情不好,怕有了孩子,对孩子不好;另一个他感觉在和妻子的关系中,他是孩子,而妻子是妈妈,他很依恋这种关系模式。可妻子多次愤怒地说,她讨厌这种模式,要是真有了孩子,她就会撇下她不管,把精力放在真正的孩子身上。这就是说,真有孩子了。他就被像妈妈一样的老婆抛弃了。这两个理由合情合理,有足够的说服力,但是,

*来访者告诉我说,他看到了一个很小的婴儿,躺在襁褓里,浑身散发着蓝光,这让他感觉非常恐怖。我让他做了一个“角色代入”的工作。来访者体会了一会儿后说,第一,很绝望,觉得世界上没有人爱自己; 第二,很怨恨,恨不得毁了这个没有人爱他的世界。他说想对这个婴儿说,“抱抱,让我抱抱你”。这一刻,他明白这个婴儿就是他自己,并且是他最深的自己。

*这位来访者之所以变得特别憨厚老实,是因为反向形成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这个恐怖婴儿,而走心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成了一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人。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人类有能力将事物反其意而用之,传统的反向形成包括正/负性情绪的相互转换。例如,由恨转爱,崇拜变成蔑视或妒忌变成吸引,此类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俯拾皆是。

反向形成与其说是情感的两极调换,不如更精准地称之为否认情感的矛盾性。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之一是:人的情感体验都具有矛盾性。我们可以对人爱恨交加,我们的情感总是左右徘徊。使用反向形成的个体常常会坚持认为自己的感受只是一种,但实际上,这只是所有复杂情感反应的某一方面。

反向形成也是病理性心理现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防御,它常被用于转化敌意情绪和攻击冲动,尤其当这些情绪被体验为失控的恐惧时。经此防御后,偏执者通常只能感受到仇恨和猜疑,但观察者不难发现他们其实具有渴望和依赖;强迫性个体常认为自己对权威言听计从,但人们常同时能观察到他们的怨恨。

*在一次次的张开双臂想拥抱组织无回应后,我封闭自己,向书张开双臂,拥抱知识,忍受孤独,升级操作系统,不断迭代人认知。

//碰触你的内在婴儿//

//英雄之旅//

//别皈依了绝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