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Dora的小屋

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正文

古诗之争

(2016-07-13 00:27:34) 下一个

主妇碎碎念

2016.7.12

 

今天在女儿的家长群中,有家长对学校安排孩子们读唐诗很有意见,认为自己毕业出来工作后从未用过古诗词,因此学习古诗词完全是浪费时间。我看到了这个家长的评论后,非常吃惊!

 

非常吃惊!

 

我虽然对诗词并不在行,但从小背诵和吟咏过的那些诗歌,会常常不期然在面对良辰美景的时候涌现脑海,无任何其他词汇更适合、更应景、更能体贴地反映心声,那种悠然而神往之感觉,的确是令你有“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之感。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意思是“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我深以为然。古诗词于我而言从来不遥远,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天。我甚至痴痴地认为,这些优美的句子,穿越漫长的年代流传下来,应该流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才对,一代传一代。

 

有个笑话戏说读诗歌的作用就是,当你站在长河之边看落霞和归鸟的时候,你可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天一色”,而非大声赞叹:“卧槽,这么多鸟!卧槽,这么多云!”

 

上了一年小学的女儿,现在肚子里储存了将近三十首唐诗,天阴欲雨、风凉入室的时候,她会吟唱:“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也贴切,也不贴切,但是我听了很欣慰,因为我知道她理解了这首古诗。看到春天的小鸟在天上飞,她会吟咏:“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不仅背了诗,还潜移默化地完成了爱护动物的教育。她还告诉我, 在她读过的这些诗中,她最喜欢《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相信她幼小的人儿肯定没有故园之情,但是诗歌中的音韵和意境之美,她不仅领悟到了,也深深地爱上了。

 

我甚至知道女儿在年少时储存的这些古诗词,未来会在她的人生路上闪闪发亮,帮助她感悟美好,帮助她在某些时候用最简洁的字句说出最有力度的说话,也能帮助她在人生难免的某些波折和曲回中,从这些闪闪发亮的词作中汲取力量和前行的勇气,就像她的父辈和祖先一样。

 

如果不懂诗,一定会错过很多精彩。

 

P.S.最近在读宋词,有些动心想写一篇《那些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真性情》。不过懒惯了的人不敢轻易开始,稍微动动心思而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