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壶杯摇

月黄昏,锁烟霞,桂树晚开花。半生戎马半白发,归山陪读涯。院篱菊前,一盏清茶。悠悠风来,吹我衣裟。
正文

二月里来放风筝

(2016-03-27 07:58:45) 下一个

      放风筝, 相传始自春秋。

    
      说是鲁班受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最早的风筝称为“鸢”。汉代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自此又出现了“纸鸢”一词。据明人陈沂《询刍录》说,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人作声如筝”。从此才开始叫“风筝”。
      民间有分别在三月及九月放风筝的习俗,但相较重阳放风筝,春分时放飞风筝的传统似乎传承得更好更广些。

那为什么老百姓喜欢春分时节放风筝呢?
 
      从节气上讲,农历二月称为‘如月’,在这里,如是顺从的意思,意为‘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
      此时阳气推动为震,春风融和,春暖花开,代表着不可抗拒的新生力量,天地间因此而充满着浩荡春意。
      人是万物之灵,在此春风里,也与自然界一样,机体的升发到了最旺盛时期,为了更好适应体内阳气的变化,也为清除体内瘀积了整个冬季的寒邪,运动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保健方法了。

      但是中医不提倡这个时候的剧烈运动,诸如当下流行的马拉松、有氧操等等。尤其在此万物复苏、生长之际,运动过度只可能对阳气造成耗损而违背春夏养阳原则。
而春分时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春风借惊蛰春雷后滋茂而升的阳气,正是欣欣向上的自然力量,此时去到旷野放飞风筝,借助这股升发的阳气,实在是顺应自然的最有益运动啊!

     想想放风筝时的形态,挺胸抬头、舒展向上、张口远眺,正如《续博物志》说:“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这个内热就是体内积聚一个冬季而没有代谢掉的‘垃圾’,大张其口,排除浊气,顺畅清气,使体内气息顺畅,还能降血压呢。
      当下,擎着风筝,游走在万紫千红、百花争媚中,感受大自然美好的馈赠,能不身心舒畅焉?哪里还会有抑郁丫!
      极目远眺,看风筝乘风高飞,随风上下而飘忽不定,岂不是最佳眼保健操。
      针对这个时代的通病——‘ 低头一族病 ’,放风筝反其道而疗之,实在是当代人过度使用颈椎以后的一付良药哇!

正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快趁东风放纸鸢。”

另,民间尚有放风筝即放晦气之说,这就无从考证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