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

无意邀众赏,一心追残阳
个人资料
朱头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二战前苏德关系的剧变

(2019-03-03 10:52:18) 下一个

很少为人所知道的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尽管后来矢口否认,但斯大林的确对希特勒让他加入法西斯阵营的建议做出过回复。

而在希特勒的设想中,俄国本应该是被征服的土地,斯拉夫人本该是被奴役的民族,那么希特勒提出此项建议莫非是效仿当初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作战那样消灭第一个敌人,继而对曾经的“盟友”宣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希特勒最终选择两线作战也确实是迫不得已。

在起先的构想中,希特勒是想让大英帝国继续存在,让其完全腾出手对付在东方的敌人苏联,然而不列颠空战的现实让希特勒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在1940年7月末于伯格霍夫举办的会议上,希特勒对于俄国的决定是于第二年春天发动进攻,借摧毁俄国来打击英国。

然而随着不列颠战役进程的恶化,以及苏联在东方掠夺领土的庞大胃口,希特勒内心的一些想法似乎发生了变化。

希特勒和斯大林的面具都摇摇欲坠了。

在波罗的海国家和东南欧,希特勒因无法阻止苏联在此地的扩张而羞恼,尤其是苏联夺取了罗马尼亚的两个省——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对纳粹德国的石油资源构成重大威胁。

而在仆从国内部,关系也是剑拔弩张,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垂涎着罗马尼亚残余的领土,在1940年夏末的时候,匈牙利甚至想要为了一战后被罗马尼亚夺去的特兰西瓦尼亚而不惜一战,

希特勒是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在里宾特洛甫的恫吓下,两国最终答应在领土纠纷上接受德国的方法,也就是8月30日的维也纳仲裁。

苏联对于维也纳仲裁十分不满,因为德国没有和他商量就擅自对东南欧的利益范围进行了划分。

在9月期间,苏德双方互相冷嘲热讽,指责对方违反了当初的条约。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决定在《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基础上签订更加密切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并且声称该条约不会影响各缔约国与苏联的政治关系,宣称该同盟针对的是美国战争贩子。

很明显,这个条约实质上也是针对苏联的一个警告。

1941年4月的《日苏中立条约》此时尚未签订,所以面对这样一股力量,面对可能两线作战的恶劣局势,斯大林心里也是有些犯怵的。1940年11月的时候,莫洛托夫来到了柏林,一场尔虞我诈的利益谈判的大剧即将上演。德国人的外交把戏一如既往得稚嫩,他们总是习惯将长远的,或许能实现或许不能的目标许诺给别人,而苏联人却是很务实又狡猾,他们只看重现有的,可以到手的东西。

而里宾特洛甫许诺给苏联的是什么呢?竟然是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在西方还存在着拥有恐怖陆军的对立意识形态敌人,斯大林会愚蠢地腾出手去,拓伸海洋?

莫洛托夫遵循斯大林的指示,提出了更加一针见血同时也更实际的问题——

德国想在芬兰做什么?在欧洲和亚洲的新秩序中,苏联具体将扮演什么角色?还有,苏联在巴尔干和黑海的利益,以及对土耳其命运的安排又有哪些具体的规划?

总而言之,苏联人一句话——我们不要虚的,不要远的……

苏联人的这样问题让希特勒哑口无言,他转而又搬出了老把戏,用即将被他们“击败”的大英帝国的领土分配来诱惑苏联,用印度洋来劝说苏联向南扩张,然而苏联想要的是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乃至地中海,是瑞典,芬兰……

最后希特勒也没辙了,干脆直截了当地问道——苏联是否愿意和德国共同作战消灭英帝国。

高潮来了,在11月26日,针对这一提议,克里姆林宫做出了回复,苏联是愿意加入四国条约的,条件如下——

第一,德军要立即从芬兰撤退,芬兰是苏联的势力范围。

第二,在今后的几个月内,苏联在土耳其海峡的安全将得到保证,办法是苏联同保加利亚缔结一项互助条约,并且苏联可以凭长期的租借权建立一个可以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陆海军基地。

第三,承认在波斯湾的总方向内,巴统和巴库以南的地区是苏联领土要求的中心。

第四,日本放弃在库页岛北部开采煤炭和石油的权利。

这些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希特勒本想遏制住苏联向东南欧扩张的势头,看来是非打不可了。

在拉苏联入坑的算盘落空后,希特勒最终铁下心来对苏作战,尽管这代表着两线作战的局面,他于1940年12月18日下达了第二十一号指令,决定正式将巴巴罗萨计划付予实施,内容如下——

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俄……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必须非常谨慎,以防泄露进攻的意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泥中隐士 回复 悄悄话 希特勒40年一下打败了英法联军占领法国。然后想着41年去打苏联。感觉也能一下就把苏联打趴下的。不太清楚这些外交谈判是不是只是用来迷惑苏联人还是真的有一定的诚意。大概无论苏联人说什么做什么都逃不过与德国人这一战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